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聯合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組成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安全、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以及實現世界和平等的合作。「聯合國」一詞最早在《聯合國家宣言》中提及,但是並沒有正式成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正式成立,用於取代國際聯盟從而防止戰爭的爆發來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的總部在紐約市曼哈頓,並且還會受到治外法權的約束,其它重要的辦事處分別在日內瓦、奈洛比以及維也納。
聯合國的前身其實是「國際聯盟」,成立的依據就是《凡爾賽和約》,宗旨則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和安全」,同一時間成立的「國際勞工組織」是國際聯盟的附屬機構,但是最終所作的一切都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隨後便停止了一切活動。
一直到1942年1月1日,26個反對軸心國的同盟國家代表一同相聚在華盛頓,並且籤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以表示對《大西洋憲章》的贊成,就在這個宣言中正式採用了羅斯福提出的「聯合國」這一說法。次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籤署的宣言中,以蘇聯、美國以及中國在內的政府號召儘早建立一個用來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國際機構,最終在英國、美國、蘇聯和中國的堅持下在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大多數籤署國的批准之後,《聯合國宣言》開始生效,聯合國就此成立。
但是在聯合國成立的過程中,蘇聯一直反對中國參與。羅斯福提出這一構想之後,主要是想以四國力量共同對抗挑戰世界和平的國家。在羅斯福最初的構想中沒有法國,主要是因為在一戰和二戰期間法國做出的貢獻並不明顯,而美國就視法國不存在,所以「四國」中沒有法國的身影。但是中國卻在其中,因為羅斯福很清楚,雖然一戰中中國沒有出兵,但是依舊是勝利國,而且二戰中中國以一己之力抵擋住日本妄想佔領亞洲的陰謀,抗戰中中國的表現,羅斯福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但是當蘇聯知曉這個構想時立即否決中國的參與。那為何美國都已經贊同了,蘇聯卻持反對意見呢?
其實蘇聯反對的原因很簡單——中國沒有參加德黑蘭會議,在那次會議中只有英國和美國以及蘇聯在組織,並且商討二戰後的國際秩序問題。所以蘇聯認為中國沒有資格進入羅斯福提出的「四國」構想。儘管蘇聯不同意依舊沒有改變羅斯福想讓中國參加的決心。當時為了儘快成立國際組織,便在1944年8月21日,美國將蘇聯、英國以及中國召集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由於此次會議所談內容比較多而且繁雜,最終在一個多月之後才結束會議。從這次會議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當初和美國的關係還是比較友好的。
其實在美國眼中除了想要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之外,還想用中國來壓制蘇聯。而蘇聯的反對則是擔心中國強大之後對他有所威脅,實則美國和蘇聯是暗潮湧動,結果都拿中國當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