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堅決反對複製人 密切關注生物倫理和安全問題

2020-11-27 華夏經緯

新華網巴黎10月23日電: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22日在此間召開的以《生物倫理:國際挑戰》為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技部長圓桌會議上表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生物技術的發展,支持生物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同時也密切關注由此帶來的生物倫理和生物安全等問題。程津培副部長在圓桌會議上發表講話說,近年來,隨著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物倫理及生物安全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這已引起科學界、社會公眾和各國政府的普遍關注。為此,中國政府支持教科文組織將科技倫理,特別是生物倫理列為2002-2003年教科文組織計劃的五項優先領域之一。中國科學家也積極參與了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科學知識與技術倫理委員會和國際生物倫理委員會的有關活動。談及克隆技術,程津培副部長說,我們贊成以治療和預防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但是堅決反對複製人,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實驗。他特別強調指出,各種克隆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不能違背國際公認的生物倫理的基本原則,中國贊成制定有關禁止複製人的國際公約。關於轉基因技術,程津培副部長說,中國將積極開展研究,推進科技創新,提高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的整體水平。同時,中國將加強轉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建立起科學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技術規範和監控體系,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類健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倫理:國際挑戰》科技部長圓桌會議於22-23日在其設在巴黎的總部召開。來自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多名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其中包括近50名主管科學的部長、副部長及國務秘書。會議一致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生物倫理的公報。這是全世界首次就科學倫理問題召開如此級別的國際性會議。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代表中國政府出席了這次會議。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堅決反對有違科學精神和倫理道德的所謂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陳芳、張泉)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27日發表聲明,堅決反對有違科學精神和倫理道德的所謂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是中國科協所屬的22個生命科學領域全國學會的聯合組織。  聲明稱,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實屬違反倫理道德和有關規定,已嚴重擾亂科研秩序,對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國際聲譽造成嚴重損害。  聲明指出,基因編輯技術作為一項革命性技術正在推動著生命科學研究發展,但其應用安全性尚有待於進一步全面評價,如何審慎使用該新興技術關係到人類健康和長遠福祉。
  • 選修三丨胚胎工程與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重點匯總
    原標題:選修三丨胚胎工程與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重點匯總 高中生物 生物姐今天給高二的同學們準備的知識點是有關選修三專題3胚胎工程以及專題4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問題。
  • 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人的克隆宣言    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解釋投反對票原因  分歧要點:☆治療性克隆可造福人類胚胎也是生命應該尊重  ☆出臺背景紛爭難調導致國際公約擱淺  中國態度:明確反對生殖性克隆繼續治療性克隆研究  美國態度:美國支持全面禁止複製人
  • 中國反對複製人宣言 專家稱治療性克隆不違人權
    中方表示說,中國代表團之所以對宣言投反對票,是因為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提到的禁止可能會被誤解為也涵蓋治療性克隆研究,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   何祚庥認為,治療性克隆涉及更多倫理問題   2002年,何祚庥在媒體發表文章主張「謹慎支持複製人研究」在國內引起廣泛爭議。
  • 科學家反對複製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已涉及到倫理問題!
    都說克隆技術厲害,為何科學家反對複製人?看看多莉就知道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都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其實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好處也存在諸多的弊端。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克隆技術,自克隆技術興起之後,為很多動物的復活提供了條件,它相當於直接進行複製粘貼,不過它的弊端令科學家極為頭疼,我們根本無法突破倫理的考驗,所以克隆技術在科學界中有著極大的爭議。
  • 中法兩國權威專家聯手探討研究對複製人的立法
    新華網上海7月7日電:儘管世界各國政府都明確表示反對複製人,但關於複製人的秘密實驗的消息卻時有所聞,面對全人類都普遍關心的複製人的社會、倫理、道德等問題,中法兩國權威的生物學家、法學家、醫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將聯手合作,共同探討研究對複製人的立法。
  • 複製人為什麼倍受爭議?事關傳統人文倫理道德
    為此,人們開始幻想著是否能克隆出人來,可是,卻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爭議和反對,主要是事關傳統人文倫理道德。那麼,當年的克隆羊多莉後來怎麼樣了?我們又要如何正確看待克隆技術呢?所謂克隆,就是利用生物生命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出,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織後代的操作過程。
  • 專家訪談:中國為什麼不允許任何複製人實驗(組圖)(多圖)
    現在就讓我們連線,剛剛參加完會議的聯合國禁止生殖性複製人國際公約特委會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副團長王冬。坐在他身邊的是中國代表團的專家顧問,幹細胞研究專家李凌松。第三位嘉賓來自北京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主持人任吳國盛教授。前些年他一本《科學的歷程》成了暢銷書,很多人印象都非常深。 王團長,這次中國為什麼這麼鮮明表示反對進行生殖性複製人這樣的一個舉措?
  • 複製人被反對,為什麼機器人被接受?
    在二十世紀初期,複製人與機器人都屬於科幻。1997年2月,美國《自然》雜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克隆羊「多利」誕生了!一時間全世界掀起了克隆研究熱潮,也展開了關於複製人的討論。因為在倫理道德方面的各種疑惑,最終結果是我們人類堅決反對複製人。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這一消息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全世界範圍內反對複製人的抗議迅速蔓延開來。 據介紹,這第一個克隆的人類胚胎誕生於2001年10月13日。在這次試驗中,科學家們採用了「身體細胞核轉移」技術。科學家們以普通身體細胞為樣本,將它們注入被抽掉了DNA的卵細胞中,通過刺激使新卵細胞分化並形成胚胎,而這個胚胎的幹細胞基因與體細胞提供者的基因完全一樣。
  • 複製人真要來了嗎?
    邪教團體在複製人  當地時間3月2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就複製人問題舉行了一次聽證會。鑑於早些時候曾有研究機構表示將在美國進行複製人的活動甚至是商業化的複製人活動,因此本次聽證會引起了上至美國總統下至普通百姓的普遍關注。
  • 複製人不再是幻想?中國科學家如何看待"克隆孩子"
    因為,無性繁殖只接受父親或母親的一方性狀,遺傳的缺陷容易暴露;而有性繁殖則可以使母本和父本的優缺點綜合,一定程度上能掩蓋遺傳缺陷。通過有性繁殖出來的生物相對無性繁殖出來的生物,生命力及適應能力都強。  陳大元(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中國克隆大熊貓專項首席科學家):我的態度很明確,現階段我是反對生殖性克隆(即複製人),支持治療性克隆的。
  • 學術界密集回應基因編輯嬰兒:堅決反對 強烈譴責!
    近日,科學家賀建奎宣布,全球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這一消息引發各界廣泛質疑。27日,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27日發表聲明:堅守科研倫理道德底線,堅決反對違規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全面調查涉事機構並予以處罰。  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27日在中國科學院學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其中提到,「我們高度關注此事,堅決反對任何個人、任何單位在理論不確定、技術不完善、風險不可控、倫理法規明確禁止的情況下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
  • 複製人:八個月後誕生?
    鑑於複製人可能給人類倫理等方面帶來的巨大衝擊,複製人試驗一直受到全世界多數國家及科學界的嚴厲反對和抵制。目前全球有23個國家明令禁止生殖性克隆。但儘管如此,暗地裡的複製人研究看來並沒有停止———  試驗據說在亞洲某地進行  4月5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灣新聞報》報導引用正在阿聯參加學術會議的安蒂諾裡的話說:「我們的項目正進入縱深階段。
  • 複製人還會遠嗎?中國有自己的科研倫理規範
    視覺中國 圖陸成寬近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在人們歡慶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對該技術的倫理關切: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事實上,自綿羊「多莉」誕生之日起,圍繞克隆技術的倫理爭論就從未停止過。科學研究鼓勵自由探索,但卻不能沒有科研倫理的規範。
  • 克隆猴可以,為什麼複製人不行?
    儘管這只是一份宣言,不是全面禁止人類克隆的國際公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宣言傳達的信息是明確的:複製人的做法違反人類尊嚴和保護人的生命原則,複製人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倫理。  當然,國際社會反對複製人還有生命科學和人類演化上的重要理由。  克隆是從英文clone音譯而來,意為無性繁殖,即用生物(動物和植物)細胞來複製繁衍後代,也即一種無性繁殖方式。
  • 科技日曆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這一消息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全世界範圍內反對複製人的抗議迅速蔓延開來。據介紹,這第一個克隆的人類胚胎誕生於2001年10月13日。在這次試驗中,科學家們採用了「身體細胞核轉移」技術。科學家們以普通身體細胞為樣本,將它們注入被抽掉了DNA的卵細胞中,通過刺激使新卵細胞分化並形成胚胎,而這個胚胎的幹細胞基因與體細胞提供者的基因完全一樣。
  • 複製人為何一直沒有出現?是傳統倫理阻礙,還是潘多拉魔盒的可怕
    克隆實質上就是無性繁殖,聽起來是一項很高超的科學技術,但其實我們的身體裡就有無數克隆成品。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受精卵細胞經過無數次分裂和分化,才形成一個個體,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細胞的克隆過程,經過無性繁殖產生遺傳信息相同的幾個細胞。所以克隆並不只在實驗室裡出現,與我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那麼你有沒有曾經幻想過出現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某些時候可以代替自己呢?
  • 複製人為何一直沒有出現?是傳統倫理阻礙,還是潘多拉魔盒的可怕
    所以克隆並不只在實驗室裡出現,與我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那麼你有沒有曾經幻想過出現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某些時候可以代替自己呢?當克隆技術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我們或許都幻想過,如果能夠克隆一個自己,那該有多好。曾經,我們都以為這是天方夜譚,也只能想想罷了。但是隨著世界第一隻克隆動物多利羊的誕生,人類發覺克隆一個人似乎不再是一件難事,似乎就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 國家基因研究負責人:中國反對複製人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電(記者鄧梅芳王國安)在政協舉行的關於高新技術產業新聞發布會上,政協委員、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負責人洪國藩稱:中國對克隆技術持非常謹慎和積極的態度。  洪國藩認為,克隆技術作為技術本身是非常中性的,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上,可以促進蓄牧業的發展和對人類健康做出貢獻。但是中國反對在國內複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