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人為什麼倍受爭議?事關傳統人文倫理道德

2020-11-25 我來說人文

時間回到1996年7月5日,在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裡,發生了一件當時轟動全世界的大事情,那就是科學家們首次利用克隆技術,成功培育出一隻小母羊,而這隻小羊和她的母親長得一模一樣,絲毫不差,並取名多莉,多莉的創造者是伊恩·威爾穆特和基思·坎貝爾兩位科學家。為此,人們開始幻想著是否能克隆出人來,可是,卻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爭議和反對,主要是事關傳統人文倫理道德。那麼,當年的克隆羊多莉後來怎麼樣了?我們又要如何正確看待克隆技術呢?

所謂克隆,就是利用生物生命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出,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織後代的操作過程。科學家們就把這種由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做克隆,而這門生物技術就叫做克隆技術,意思就是無性繁殖。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標誌著生物的可複製性,所以,這一重大的科學成就,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第一項。接下來,世界許多國家也先後成功地克隆出鼠、兔等小生物,猴、豬等中等生物,以及馬、牛等大型生物。我國也先後用此種方法「克隆」出了老鼠、兔子、山羊、牛、豬等5種哺乳動物。

世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是無性生殖的人工操作產物,她沒有父親,只有三個母親:提供細胞核的白面綿羊、提供細胞質的黑臉羊和提供子宮的另一隻黑臉羊。而多莉長得和給她提供細胞核的白面綿羊母親完全一樣,因為細胞核中含有DNA遺傳物質,所以多莉也是白面綿羊,即提供細胞核的白面綿羊才是她真正的母親。普通綿羊通常可以活到12歲左右,而多莉在研究所人員的精心呵護下才活了6年多,3歲的時候就出現了衰老現象:風溼、早衰、逐漸惡化的肺病。2003年2月14日,多莉被診斷患有嚴重的進行性肺病,相當於肺癌,已經無法挽救她的生命了,於是羅斯林研究所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對多莉實施了安樂死。死後的多莉被製成標本,至今仍然還存放在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裡。

克隆羊多莉短暫的一生,一直備受世界生物科學界的極大關注,同時她也留給了世人無限的遐想和爭議。因為能夠克隆哺乳動物,就有可能複製人類了,而人們普遍不能接受複製人的科學實驗,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阻礙。有人類歷史以來,人類一直遵循著有性繁殖方式,而複製人卻是實驗室裡的產物,是在人為操縱下製造出來的生命。人們一定會如此假想,就像孫悟空分身一樣,如果克隆出希特勒和東條英機之流,世界豈不又要帶來災難?當然如果能複製出牛頓和愛因斯坦還不錯。問題是世界上突然多出幾個一模一樣的「我」,你說麻煩不麻煩呢?據說,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就反對複製人,直到今天,世界各國也好像反對和禁止複製人類。

隨著克隆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少謎團會被逐漸解開,而且應用前景廣泛。比如在醫學領域,目前美國、瑞士等國家已能利用克隆技術,培植人體皮膚進行植皮手術,而這一新成就,能成功地避免異體植皮可能出現的排異反應,從而給病人帶來了喜人的福音。世界相關研究人員還相信,克隆技術的研究最終還有可能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哩。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複製人出現的倫理問題應該正視,但沒有理由因此而反對科技的進步」。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人類道德倫理面臨挑戰 複製人類胚胎起爭議
    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此間《人民日報》29日刊登了該報駐美國記者王如君寫的題為《複製人類胚胎起爭議》的文章,全文如下:  自從美國先進細胞技術公司25日宣布克隆出人類早期胚胎以後,一直將焦點對準阿富汗戰爭、生物恐怖的美國新聞界突然關注起了克隆問題。
  • 複製人為何一直沒有出現?是傳統倫理阻礙,還是潘多拉魔盒的可怕
    但是隨著世界第一隻克隆動物多利羊的誕生,人類發覺克隆一個人似乎不再是一件難事,似乎就是近在咫尺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複製人一直都沒有出現?是因為全世界的科學家認為這項技術的研究沒有意義嗎?當然不是,而是科學界和輿論界的反對。
  • 複製人為何一直沒有出現?是傳統倫理阻礙,還是潘多拉魔盒的可怕
    所以克隆並不只在實驗室裡出現,與我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那麼你有沒有曾經幻想過出現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某些時候可以代替自己呢?當克隆技術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我們或許都幻想過,如果能夠克隆一個自己,那該有多好。曾經,我們都以為這是天方夜譚,也只能想想罷了。但是隨著世界第一隻克隆動物多利羊的誕生,人類發覺克隆一個人似乎不再是一件難事,似乎就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 20年前的今天人類成功克隆猴,複製人引發倫理擔憂
    克隆猴美國俄勒岡地區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最先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克隆成果。這隻短尾克隆猴名叫泰特拉Tetra,其克隆方法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完全不同。克隆猴採用了胚胎分裂的辦法。Tetra在胚胎分裂157天之後幸運地降生。研究中心在此後用同樣的基因克隆出多隻猴子,它們將用來試驗新藥,從而為人類的健康和醫療做貢獻。
  • 關於胚胎幹細胞研究的倫理思考
    於是,胚胎是不是生命,是不是人,研究ES是不是「毀滅生命」、「殺人」,很自然地成為爭論的焦點。 另一焦點在於,是否必然滑向生殖性克隆。2003年10月,聯合國大會以80票贊成、79票反對、15票棄權的表決結果,將《禁止人的克隆生殖國際公約》推遲一年。世界各國都表示反對生殖性克隆,為什麼這一國際公約通不過呢?因為79個國家認為治療性克隆必然滑向生殖性克隆,主張二者同時禁止。
  • 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卻不複製人?看看多莉的下場
    反對的一方認為這大大違反倫理道德,對生命的過程不尊重,而且極易出現爭議甚至災難。 那麼,既然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不可隆人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克隆羊多莉的下場。
  • 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卻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奇的技術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說像人工智慧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連面部表情也十分豐富。但是很多科學研究成果在發展的同時。其中也會飽受爭議。
  • 複製人還會遠嗎?中國有自己的科研倫理規範
    視覺中國 圖陸成寬近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在人們歡慶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對該技術的倫理關切: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事實上,自綿羊「多莉」誕生之日起,圍繞克隆技術的倫理爭論就從未停止過。科學研究鼓勵自由探索,但卻不能沒有科研倫理的規範。
  • 複製人還會遠嗎? 科技工作者:我們有倫理高壓線
    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科技工作者說——我們也有自己的倫理「高壓線」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供圖)近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在人們歡慶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對該技術的倫理關切: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事實上,自綿羊「多莉」誕生之日起,圍繞克隆技術的倫理爭論就從未停止過。
  • 【生活中的民法典】「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目前複製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違背了法律的相關規定、精神和社會倫理道德。
  • 克隆技術的發展及倫理討論
    摘 要 第一隻人工克隆羊「多莉「的誕生意味著同樣作為哺乳類動物的人類是可以被克隆的,至此整個世界開始對於未來克隆技術的社會倫理問題等猜想產生了激烈的爭議
  • 複製人你到底是誰?倫理尷尬面對科技挑戰(圖)
    當我們站在公元2003年的歷史坐標上,面對著複製人、人造子宮、晶片植入等生物醫學技術成果的衝擊,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法律卻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尷尬與困惑。  ——複製人:我到底是誰?  1997年2月22日世界上第一頭用體細胞克隆的綿羊「多利」在英國誕生。這一事件令全世界矚目。此後,科學家們又先後克隆出牛、老鼠、山羊、豬、兔子和貓等6種動物。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飽受倫理爭議
    記者:但這一技術理性也觸及一系列爭議。比如如何看待基因編輯技術的價值中立性與否?它所可能實現的基於人們主觀意願的「獨家定製」遺傳基因,以人來控制自身進化能否實現優於自然選擇的進化?是否可能造成生物物種不平等性觀念?請您談一談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倫理道德難題。
  • 專家訪談:中國為什麼不允許任何複製人實驗(組圖)(多圖)
    現在就讓我們連線,剛剛參加完會議的聯合國禁止生殖性複製人國際公約特委會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副團長王冬。坐在他身邊的是中國代表團的專家顧問,幹細胞研究專家李凌松。第三位嘉賓來自北京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主持人任吳國盛教授。前些年他一本《科學的歷程》成了暢銷書,很多人印象都非常深。 王團長,這次中國為什麼這麼鮮明表示反對進行生殖性複製人這樣的一個舉措?
  • 「生活中的民法典」「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近年來,複製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裡的夢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
  • 為什麼科學家到現在還不敢複製人?
    人們對於「克隆」這項技術的了解最早起源於上個世紀90年代末,1993年,英國科學家成功利用克隆技術造出了史上第一隻克隆羊,其名為多莉。神奇的是,這隻羊沒有父親但卻同時擁有三個母親,而自多莉羊出世以來,它的存在就飽受爭議,儘管如此,人們對於克隆技術的研究仍然沒有停止。
  • 人與複製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國藩也明確表示反對進行複製人的研究,而主張把克隆技術和複製人區別開來。複製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裡的魔鬼一樣可怕嗎?實際上,人們不能接受複製人實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傳統倫理道德觀念的阻礙。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遵循著有性繁殖方式,而複製人卻是實驗室裡的產物,是在人為操縱下製造出來的生命。
  •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
    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伴隨著與人類生物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有人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
  • 倫理道德與大眾意識形態領域的「中國問題」
    由教育部長江學者、東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特聘教授樊和平領銜的該校倫理學團隊,以及江蘇省二十多位著名學者共同完成的《中國倫理道德報告》、《中國大眾意識形態報告》,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當前我國的倫理道德狀況到底如何?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裡?調查的結果與日常感覺非常不同。大多數人對目前的道德狀況表示基本滿意甚至滿意,理由是「雖不盡如人意,但正變得越來越好」,但對作為道德後果的倫理關係或人際關係,幾乎同樣的大多數表示不滿意。道德上滿意,倫理上不滿意,形成強烈的倫理—道德悖論。
  • 為什麼科學家還沒有複製人類呢?這不僅僅是道德問題
    克隆羊多莉人類已掌握複製人類胚胎的技術從技術上講,我們已經能夠複製人類了。那麼,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還沒有去做呢?答案更多是關於科學而不是倫理。克隆是危險的,而且沒有足夠的理由以這種方式製造人類。使用克隆技術造福人類並不需要複製人。我們大約7年前就能夠複製人類胚胎,但是據我們所知,沒有科學家克隆整個人。事實證明,道德並不是唯一阻止科學家複製人類的原因。我們沒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做,因此您永遠不必擔心與邪惡的「另一個你」作鬥爭。克隆羊多莉的克隆過程多莉,第一隻克隆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