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育(網絡配文)#克隆#
2000年1月14日(農曆1999年12月8日),一隻克隆獼猴在美國呱呱墜地。這是全世界第一次成功地克隆靈長類動物———在基因上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
克隆猴
美國俄勒岡地區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組最先在著名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這一克隆成果。這隻短尾克隆猴名叫泰特拉Tetra,其克隆方法同第一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完全不同。克隆猴採用了胚胎分裂的辦法。Tetra在胚胎分裂157天之後幸運地降生。研究中心在此後用同樣的基因克隆出多隻猴子,它們將用來試驗新藥,從而為人類的健康和醫療做貢獻。
研究中心的傑拉德·斯卡騰博士說這些克隆猴將用於人類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病的研究,「由於它們的基因完全一樣,因此對藥物的反應也將一樣,這將大大簡化實驗過程。」
猴子與人類確實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種分類上,猴子與人類同屬靈長類。此前,克隆界一直認為,克隆靈長類動物胚胎幹細胞在技術上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障礙。研究小組領頭人沙烏科萊特·米塔利波夫稱成功打破這項障礙,將使複製人類胚胎成為可能。
眼下的道德倫理問題
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PETA)強烈譴責克隆猴的試驗。該協會資深副主席凱西·圭勒莫發表聲明說,『克隆是一種恐怖表演,是浪費生命和資金』,而且這種試驗造成的痛苦無法想像。」
由於從培育的人類胚胎中提取幹細胞後,胚胎需要被銷毀,由此引發了道德方面的爭議,這也是研究人員遭遇的主要障礙之一。培育胚胎並提取幹細胞的效率非常低。為了提取兩批胚胎幹細胞,研究人員各使用了150個胚胎,每一個人類胚胎容易讓人聯想到這是不是一條生命。
試驗中,大量動物面臨被虐待和殺害的慘況,儘管研究是為人類的健康和醫療做貢獻,但動物保護人士顯然對此難以接受。
複製人
由於研究令複製人類胚胎成為可能,未來一旦把這種技術應用於人類,社會就會面臨一個『巨大的道德倫理兩難困境。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科學家何塞·齊貝利說,將來有每一天複製人或許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現在試圖複製人則是『犯罪性的』,也為現在的克隆過程依然包含著很多很多的流產。
2021年再回望,複製人的擔憂越來越成為現實。2018年,中國科學家何建奎因基因編輯人類胚胎而入獄三年,他編輯基因目的用來抵抗愛滋病毒。這只是其中一位因觸犯倫理道德問題而被捕的科學家。倫理問題不是科研工作者能夠解決的問題,全社會必須探索正確的選擇。
結語
道德與科學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人類早已具備複製人的技術,但法律上還不允許。複製人對科學家的吸引遠遠大過動物,複製人研究還會有來者嗎?或者,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正在進行這種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