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

2020-12-05 澎湃新聞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2020-09-18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複製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裡的夢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伴隨著與人類生物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有人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

一對富裕的年輕夫妻婚後只生育了一個孩子,兒子的出生為快樂的家庭生活帶去了無窮的溫馨,夫妻二人感到幸福時刻圍繞在身旁。但是有一天其子生病,且醫生診斷認為他們的孩子已經無法救治。

這對於他們來說如同晴天霹靂,因為種種原因妻子不能再生育第二個孩子,一切變得物是人非,夫妻二人陷入了痛苦和焦慮。於是,他們想方設法計劃斥巨資請全球頂尖專家克隆一個和愛子一樣的個體,像以前一樣幸福的生活。但是遭到各國專家的拒絕……

複製人是否合法?是否可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條規定: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目前複製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違背了法律的相關規定、精神和社會倫理道德。

◎ 首先,克隆技術可能尚未成熟,如果在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去複製人,可能產生有嚴重生理缺陷的複製人,勢必會引起爭議和輿論;

◎ 其次,複製人與被複製人之間的關係有悖於傳統的由血緣確定的親緣的倫理方式,還有可能面臨被傷害、被研究等風險。複製人是人還是物?主體資格?複製人的權利是否與人相同?複製人降生後誰是其監護人?這一系列問題都會出現;

◎ 其三,即使有成熟且非常發達的克隆技術,也應正確使用,讓其成為人類社會的福音,而非後患無窮。

總之,科學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某項科技的進步是否真正有益於人類,關鍵在於人類如何對待和應用它。我們應該用嚴肅理性的態度對待克隆技術,該技術應遵守法律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編寫:新吳法院民一庭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眾號

原標題:《【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民法典】「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伴隨著與人類生物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有人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複製人是否合法?《民法典複製人是人還是物?主體資格?複製人的權利是否與人相同?複製人降生後誰是其監護人?
  • 「生活中的民法典」「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近年來,複製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裡的夢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
  • 《民法典》日常問答
    答:可以,小張的行為屬於不當得利。《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條規定,得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取得的利益沒有法律根據的,受損失的人可以請求得利人返還其取得的利益並依法賠償損失。9、問:針對一些旅客不配合安檢、「買短乘長」、「霸座」等行為,《民法典》有哪些規定?答:《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條規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問:小剛尚年幼,家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離,誰來照顧他?答: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3.
  • 《民法典》進社區 「典」亮百姓生活
    如果未成年人未滿8周歲,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的網絡打賞、購物、充值行為是無效的,監護人可以要求返還。《民法典》第19條有明確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臺上講的頭頭是道,臺下聽的津津有味。這是日前諸城市石橋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民法典》進石橋子社區的活動現場。
  • 《民法典》典型合同重點法條解讀
    《民法典》中明確了虛構租賃物訂立的融資租賃合同無效及租賃期滿後租賃物所有權問題,列舉了承租人有權拒絕受領標的物的情形,維護了大型設備融資租賃過程中的承租人的權益。重點法條如下: 1.出賣人不向承租人交付標的物,應該如何處理? 答:拒絕接受標的物。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
    問:小剛尚年幼,家人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離,誰來照顧他?答: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3.
  • 憲法宣傳周|「典」亮美好生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條,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情況緊迫且不能及時獲得國家機關保護,不立即採取措施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必要範圍內採取扣留侵權人的財物等合理措施;但是,應當立即請求有關國家機關處理。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法典,是真正意義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民法典。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範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是「民事權利保障書」,體現了個人從生到死的基本權利要求。
  • 【名家說法】謝鴻飛:《民法典》中的「國家」
    一種觀點認為,國家機關不具有法人資格和行政主體地位,國家才是法人和行政主體。但是,《民法典》並未嚴格區分兩者,它規定了機關法人,將其作為特別法人的一種類型。(二)《民法典》中作為所有權人的國家 1.《民法典》國家所有權規定中的國家《民法典》是否規定、如何規定國家所有權是個難題。《民法典》繼受了《物權法》的做法,按照所有制類型設定所有權主體,並未規定統一的、抽象的所有權,凸顯了社會主義所有制特徵。
  • 《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民法如何實施公法性規定
    從民法發展史來看,《法國民法典》確立了私權神聖、契約自由和過錯責任三大原則,延續的是啟蒙運動後對個人地位的肯定和保障,而至近百年後的《德國民法典》已經更為注重民法的社會作用,關注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以避免壟斷經濟組織對弱勢群體的過分剝削,不至於使對私有權利的保護成為強勢群體合法掠奪的工具。民法典規定社會主義在我國的語境之下除具有上述功能外,還有通過這一原則規範市場經濟運行的意涵。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民法,是調整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稱為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人民權利的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它。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可以說亮點多多,從第一編的總則編,到第七編的侵權責任編,都有不少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變化。
  • 「典」亮生活 伴民同行!《民法典》走進貴陽保險業
    講座中,中國企聯維權工委委員、貴州省政府立法諮詢專家畢健從《民法典》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意識、制定歷程和主要意義、主要內容和亮點特色、年齡相關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保障險相關制度保障等生動講解了《民法典》的精神要義。同時結合具體案例,對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用工制度、人身賠償、等內容進行了深度解讀,在廣大職工中引起了積極反響。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第一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係,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民法典》。"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四)增加規定最有利於被收養人原則《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條規定:"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
  • 《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
    (八)增加規定居住權《民法典》明確規定,居住權原則上無償設立,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或者遺囑,經登記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其穩定的生活居住需要。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四)增加規定最有利於被收養人原則《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條規定:"收養應當遵循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保障被收養人和收養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借收養名義買賣未成年人。"
  • 民法典編纂中的行政法因素
    我國正在編纂自己的民法典,而且肯定能夠在2020年3月份通過。這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頒布施行的民法典,將對我國的經濟建設、人民生活和社會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按照法治國的思想,行政必須依法,並且在「政治國家」的範圍內運行,而民法應在「市民社會」中存在。
  • 民法典,熱詞背後的法治力量
    7編、1260條、超10萬字,民法典堪稱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公開徵求意見,共有42.5萬人提出102萬條意見建議,3次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多次舉辦意見徵詢會、座談會。這場全國火熱的大討論,讓民法典匯聚了14億人的最大公約數。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
  • 湘江理論|深度|在民法典,「權利」這兩個字力透紙背!
    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編」中,有一章專門明確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由此可見,未來個人信息的受侵權人完全可以拿起民法典這一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更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則重在保護私權利。保護權利的前提是確立權利。我國民法典在總則中的第五章專章全面規定了「民事權利」。
  • 李忠雙: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