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熱詞背後的法治力量

2020-11-27 上海觀察

這是新中國法治進程中激動人心的一刻,它連接過去、指向未來——

2020年5月2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會場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終得實現,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由此誕生。

如果要評選今年的法治熱詞,「民法典」可謂當之無愧。從審議、出臺到即將實施,民法典的每一步都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宣示權利、明確義務、保障自由、確立準繩,「從搖籃到墳墓」,民法典呵護著每一位公民。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

民法典出臺伊始,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為百姓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小區電梯間的廣告,收入歸誰所有?畢業租房煩心事不斷,如何避「坑」?情侶分手後,「補償協議」有效嗎?離婚後「被負債」,如何維權?這些百姓身邊事,都能在民法典裡找到答案。

「老百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與民法密切相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指出。7編、1260條、超10萬字,民法典堪稱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保護民事權利這一主線,民法典切實做到「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總則編做好民事權利制度的頂層設計,強化對民事權利的保護;物權編明確物的歸屬,確立平等保護原則;合同編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保障契約自由;人格權編明確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以維護婚姻家庭和諧穩定為目標,保護公民的婚姻家庭權利和財產繼承權利;侵權責任編完善民事權利受侵害情況下的救濟渠道和規則,從而形成規範有效的權利保護體系。

聚萬眾智慧,成偉大法典。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公開徵求意見,共有42.5萬人提出102萬條意見建議,3次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多次舉辦意見徵詢會、座談會。這場全國火熱的大討論,讓民法典匯聚了14億人的最大公約數。

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支撐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法律能夠確立交易規則、保障契約自由、維護交易成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

「民法典對主體制度、物權制度和合同制度作出系統規定,為市場經濟運轉設立了市場準入、財產權屬與利用、市場交易規則等,使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基本法。」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表示。

民事主體制度中的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公平競爭提供了基本準入資格和民事商事行為規範;調整所有權及相關權利關係的物權制度,為公有制的實現、為保護和促進各類所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制度安排;調整各類交易關係的合同制度、擔保制度,為各類民事主體自由參與市場交易、實現經濟利益提供了基本行為準則;調整各類侵權訴求關係的侵權責任制度,則是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這一系列基本民事法律制度,都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可或缺的規範和規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與企業家座談時強調,要實施好民法典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平等保護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完善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民法典,恰恰就是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制度根基。

明確營利法人的商主體地位,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所有權、使用權和經營權三權分置,完善擔保物權制度,明確禁止高利放貸,保護技術成果、促進技術創新……申衛星認為,民法典的頒布,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的成熟,將通過法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激發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無限創造力。

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奠定法律基石

「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1954年、1962年、1979年、2001年,我們黨先後4次啟動制定和編纂民法典相關工作,但由於條件所限沒有完成。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編纂民法典大幕由此開啟。

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長期以來,一部部民事立法的出臺,為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提供了基本遵循。但是,這些單行法律彼此難免存在相互重複、矛盾甚至「打架」的地方。

作為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系統化檢驗和升級了我國民事法律體系,民事法律的體系性和科學性有了極大飛躍。

「法與時轉則治。」縱觀世界近現代史,一部適合國情的民法典,對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髮揮出巨大的法治推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利明表示,1804年《法國民法典》是19世紀風車水磨時代的民法典代表,1900年《德國民法典》是20世紀工業社會的民法典代表,而我國的民法典則成為21世紀網際網路時代的民法典代表之作。

未成年人高額網絡打賞、大數據「殺熟」、網絡「軟暴力」頻出、網路遊戲裝備被盜……網際網路時代,網絡空間治理刻不容緩。民法典強化對人格權的保護、有效規範網絡交易、保障個人的信息權利、豐富權利公示方法、預防網絡侵權行為,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築起法律基石。

高空拋物重傷路人、高鐵「霸座」無視公德、見義勇為反被追責、找人代孕人財兩空……面對社會治理中的失範現象,民法典確立公共空間行為規範、釐清各方責任、弘揚社會正氣,為社會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為和諧有序的社會生活賦予了法律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各地的防控實踐給民法典提出了新課題。民法典對與疫情相關的民事法律制度作了有針對性的修改完善,做好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更加有章可循。

近日,上海市崇明區民法典宣講團走進鄉鎮村居,為鄉親們送來一份份民法典普法「大餐」。隨著廣泛宣傳,民法典的原則和精神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到市井坊間、尋常巷陌,民法典激蕩起的法治漣漪,正在並將長久影響中國人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駱駝城司法所「八進」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
    為進一步加強民法典的學習宣傳貫徹,高臺縣司法局駱駝城司法所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積極推進民法典全面貫徹落實。近期,更是抓住冬閒時期,開展「法律八進」活動,在全鎮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的熱潮,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一進機關,幹部齊學法。
  • 湟中區多巴司法所在拉卡山村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活動
    推動民法典實施 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多巴司法所在拉卡山村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活動隨著春節日益臨近,過節的氣氛也越來越濃,根據多巴鎮黨委、政府冬季普法安排,多巴司法所於1月5日在拉卡山村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及新春普法慰問活動。
  • 《民法典》進社區 「典」亮百姓生活
    《民法典》第19條有明確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臺上講的頭頭是道,臺下聽的津津有味。這是日前諸城市石橋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民法典》進石橋子社區的活動現場。為普及民法知識,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識。
  • 青平:《民法典》正式實施意義深遠
    民法典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制定民法典,是順應歷史進程和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順應實踐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編纂民法典被提上重要日程。
  • 昨天,4500多人參加了這場《民法典》學習輔導會
    何麗新教授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長期的治學所得,針對近期發生的一些社會熱點案件進行法理分析、解讀,緊緊圍繞推進和保障民法典實施,全面提升民事檢察工作的相關理論和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闡釋,並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論述、民法典彰顯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實踐特色、民法典體現制度創新、保障人民美好生活實現四個方面進行重點講解,為全省檢察幹警「充電蓄能」,提供滿滿的「法治加油包」。
  • 《民法典》的溫度
    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二條,脅迫婚姻請求撤銷的起算時間點被修改為「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而現行《婚姻法》規定的起算時間點是「結婚登記之日起」,對比著看我們就很容易發現,這個修改實質上是對於脅迫行為持續的情況,給予了被脅迫者更長的救濟時間,從而讓這種救濟更可能得到實現。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新時代的人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兩千多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北京人民大會堂,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在新中國法治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兩會觀察」民法典是歷史寫就的權利宣言
    一、民法典的頒布來之不易普通民眾對何為民法典、為何要制定民法典可能並不熟悉,對它的重要性的認識,還要從歷史上說起。自近代資產階級革命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擺脫封建制度,厲行法治,尤以西方為盛。二、民法典寫滿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在筆者看來,民法典出臺的最大意義在於,它以法典的形式鞏固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法制建設成果,是對改革開放設計師鄧小平在1978年就提出來的「必須加強法制」的歷史性呼應,更加堅定了中國走法治之路的方向。
  • 康婷集團黨支部開展《民法典》普法講座活動
    為加強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康婷集團黨支部於2020年12月4日組織開展了《民法典》普法活動,由法務部部長陳立軍律師主講,特邀集團總裁楊琪女士及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參加。
  • 宜昌人防掀起《民法典》學習宣傳熱潮
    學習《民法典》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當好《民法典》宣傳員 為進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大力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近期,宜昌市人防辦積極參與市委依法治市辦開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通過參與此次活動,大家認識到民法典的頒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紛紛表示:要自覺爭當尊法、學法、知法的排頭兵,在守法、用法、護法方面走在前、勇當先,不斷增強法治意識,提升依法辦事水平,助推人防工作更加規範化、法治化和科學化;同時,要大力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使之入腦入心,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和尊崇。
  • 這場《民法典》專題講座乾貨滿滿!
    這場《民法典》專題講座乾貨滿滿!民法典》的立法過程,系統闡釋了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亮點,分析了民法典的制度創新;她認為民法典彰顯了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有助於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最後,她就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提出了建議,倡議以實施《民法典》為抓手,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推進自貿區高質量發展● ● ●
  • 書·法|李荔:民法典第七百七十四條
    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
  • 中宣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 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
    通知指出,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按照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組織開展民法典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民法典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把民法典宣傳融入各類法治宣傳陣地,推動民法典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大力開展新聞宣傳,堅持集中宣傳和常態化宣傳相結合,組織各級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及所屬網站、新媒體精心策劃、集中報導,推出權威訪談、開設專欄,刊播系列評論言論和理論文章;積極開展網絡宣傳,
  • 憲法宣傳周來啦:用動畫介紹的《民法典》故事,你想看麼?
    宣傳《民法典》,除了常規的小品、相聲,還有沒有更新穎的形式?日前,成都產業集團為更好地宣傳《民法典》,首次舉辦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大賽,以MG圖形動畫的形式,讓《民法典》與公司實際業務相結合,吸引更多人關注。獲獎動畫截圖成都產業集團舉辦「民法典與產業集團法治建設」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大賽活動,報送了一批高質量的法治微視頻、微電影。
  • 李忠雙: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其核心是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貫徹法治精神,讓廣大人民真正擁有自己的權益,切實保障自己的權益。堅持人民立場,體現人文關懷,是民法典的突出特點之一。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民法典編纂始終堅持法治原則,通過優化立法體制、機制和程序,增強立法的民主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對現有民事法律進行全面、系統、有序地科學建構,對於健全法律體系,實現全覆蓋、解決交叉點、保持一致性具有重要意義。民法典還突出科學「編纂」形式,在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已頒行的基礎上,按照系統、協調、統一的原則,完成民法典其他部分的制定,實現現行民事法律的系統整合和科學規範。
  • 書·法|楊全生: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
  • 民法典40講上線 西南政法大學「厚德雲課堂」閃亮登場!
    民法典和我們息息相關,民法典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是百姓生活的「尚方寶劍」與「定心丸」。民法典,切合熱點、更多亮點,你更關注哪個「點」?民法典精講40講課程來了西南政法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在線法律培訓平臺「厚德雲課堂」邀請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侯國躍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孫鵬教授,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張力教授等10餘名法學名師推出《民法典精講40講》課程。
  • 書·法|李林波: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五條
    2020年7月11日,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和法治日報社共同主辦、法報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千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書·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書·法」活動旨在為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多開一點腦洞、多花一點心思、多出一點力量、多做一點貢獻,引領和推動更多的人拿起筆來學法、寫法,在不斷「書·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素養,在全社會弘揚法治精神。
  •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2020-08-24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聽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9月4日,作為北京市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為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課堂上,張軍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題,聚焦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從中學生熟知的人和事講起,從「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護身寶典,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約定,凝聚起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三個方面為師生們詳細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