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民法如何實施公法性規定
作者:秦前紅、周航(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制定一部能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法典是幾代中國人的願望。我國分別曾在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醞釀製定民法典,但囿於各種原因,直至2020年《民法典》才正式得以出臺。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從民法典人格權編看我國人格權保障的憲法實施
人格權編作為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順利出臺,對於落實我國憲法關於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的規定,保障公民民事基本權利,切實回應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有關要求,為保障民法典編纂工作順利推進,全國人大憲法法律委、常委會法工委在民法典編纂工作中高度重視民法典草案中有關合憲性、涉憲性問題的研究工作,專門召開專家座談會研究有關憲法問題,梳理總結我國關於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保護的憲法規範、制度發展和立法實施,妥善回應社會關切,有力保證了民法典人格權編等符合憲法規定、原則和精神。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新時代的人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兩千多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北京人民大會堂,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在新中國法治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
《民法典》正式實施,有一條法規引起爭議,跟每個人都有關!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了,有一條引起巨大爭議的法規,那就是女婿可以拒絕贍養嶽父母,引起爭議的原因就是他們沒讀懂,下面我就來講一講。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的義務,現在寫進了民法典裡,雖然是冷冰冰的文字條款,但也體現了社會的現實。一個獨生子女要養4個老人,的確是幾乎不可能的一件事。
-
中倫論典 | 《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的十大影響
前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中國法制建設的重要裡程碑,將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也將深深影響每一個家庭、每一位人民群眾的生活。那麼《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有哪些影響呢?
-
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烏魯木齊人買房租房有大變化!
居住權制度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房屋所有權人可以去不動產局,在自己的房產上為親人甚至保姆設置居住權。 《民法典》第369條規定「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
-
宜昌人防掀起《民法典》學習宣傳熱潮
學習《民法典》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當好《民法典》宣傳員 為進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大力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近期,宜昌市人防辦積極參與市委依法治市辦開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通過參與此次活動,大家認識到民法典的頒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紛紛表示:要自覺爭當尊法、學法、知法的排頭兵,在守法、用法、護法方面走在前、勇當先,不斷增強法治意識,提升依法辦事水平,助推人防工作更加規範化、法治化和科學化;同時,要大力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使之入腦入心,得到全社會的認同和尊崇。
-
民法典正式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必須知道!
(六)增加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業主應當依法予以配合。《民法典》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
「典」亮生活 伴民同行!《民法典》走進貴陽保險業
講座中,中國企聯維權工委委員、貴州省政府立法諮詢專家畢健從《民法典》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意識、制定歷程和主要意義、主要內容和亮點特色、年齡相關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保障險相關制度保障等生動講解了《民法典》的精神要義。同時結合具體案例,對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用工制度、人身賠償、等內容進行了深度解讀,在廣大職工中引起了積極反響。
-
這場《民法典》專題講座乾貨滿滿!
這場《民法典》專題講座乾貨滿滿!民法典》的立法過程,系統闡釋了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亮點,分析了民法典的制度創新;她認為民法典彰顯了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有助於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實現;最後,她就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提出了建議,倡議以實施《民法典》為抓手,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推進自貿區高質量發展● ● ●
-
《民法典》頒布:對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做出明確規定
2020年5月28日15時08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告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編訂纂修。
-
《民法典》實施後各地首案匯總
在民法典實施後的首個工作日,全國多地首案已判。小編整理了幾例各地關注度較高的《民法典》「首案」,請品鑑!《民法典》嚴格限定了自甘冒險規則的適用情形,規定其適用於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文體類活動,且僅適用於因參與者的行為造成的損害,並不能與公平分擔損失的規定同時適用。這一條款的確立,對於司法裁判尺度的統一,以及文體活動的健康有序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
最高法舉行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並對加強民事司法工作、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及時完善相關民事司法解釋、統一民事法律適用標準等提出明確要求。
-
《民法典》日常問答
《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3、問:小周想在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後繼續租,有其他房客來看房,這時小周有什麼權利?答:相同條件下,小周有優先承租權。《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屆滿,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承租的權利。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五)緊急情況被監護人無人照料,村居委會或民政部門應安排照料。
-
《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
(四)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典》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進社區 「典」亮百姓生活
《民法典》第19條有明確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臺上講的頭頭是道,臺下聽的津津有味。這是日前諸城市石橋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民法典》進石橋子社區的活動現場。為普及民法知識,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識。
-
海洋發展視角下的《民法典》
《民法典》總則編第9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也被稱為《民法典》中的「綠色原則」。「綠色原則」的提出,給民事主體從事海洋經濟活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從事傳統產業的私人主體,需要嚴控生產中的各項程序,做好項目的事前評估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將海洋汙染損害降至最低。
-
《民法典》對企業和勞動者的影響
02《勞動合同法》是否會因《民法典》的出臺而被廢止 《民法典》「合同」編中並未將「勞動合同」納入到第二分編「典型合同」,這意味著《民法典》沒有專門調整勞動合同的專門條款,處理勞動合同關係還要繼續沿用其他專門法律規定。且在《民法典》最後附則部分列明將會廢止的法律中,也並沒有《勞動合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