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正式實施,有一條法規引起爭議,跟每個人都有關!

2021-01-09 鏡子的美麗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實施了,有一條引起巨大爭議的法規,那就是女婿可以拒絕贍養嶽父母,引起爭議的原因就是他們沒讀懂,下面我就來講一講。

01

女婿可以拒絕贍養嶽父嶽母,兒媳婦也可以拒絕贍養公公婆婆,並且受到法律保護。

這一條一出幾乎炸了鍋,因為相關聯的規定是,子女並非父母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如果子女不贍養父母養老送終的話,父母可以把遺產給其他給自己養老送終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女婿或是兒媳婦,沒有獲得相關老人的遺產,是可以拒絕贍養老人的。乍一看感覺很沒有人情味,但這就是現實。

因為面對80後包括90後獨生子女給父母養老的問題,一個40歲的人,要養家,養孩子,還要贍養雙方4個老人,幾乎已經壓得喘不過氣。那麼他父母或是嶽父嶽母可以選擇讓別人來養老送終,並把遺產留給這個人。

義務和權利相對應,沒有盡贍養的責任,就拿不到遺產,同樣的,沒有拿到遺產,也可以選擇拒絕贍養老人。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人的義務,現在寫進了民法典裡,雖然是冷冰冰的文字條款,但也體現了社會的現實。一個獨生子女要養4個老人,的確是幾乎不可能的一件事。

02

同時《民法典》還有以下幾條內容:

夫妻一方自己偷摸賣房子,如果賣家並非惡意購買房屋,那夫妻中的另一方不能要求房屋買賣無效。

也就是說,如果買房子的人,事先並不知道房子是夫妻共有財產,其中男方自己偷摸賣了這個房子,那女方不能要求買房子的人退房。

所以,房證上寫夫妻雙方的名字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03

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如果是約定雙方所有或是某一方所有,必須要經過過戶,或是財產公證,以防另一方反悔。口說無憑,立字為據。財產合理合法財產受到法律應有的保護。

婚前隱瞞重大疾病的一方,另一方可以在婚後提出撤銷婚姻,並且必須在知曉真實情況的一年之內提出。這樣的話,婚姻撤銷後,在戶口本上體現的還是未婚,而不是離異。

女方懷孕後,可以自行決定生還是不生,並不違法,男方不得因此索要賠償。

《民法典》中還有很多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條款,涵蓋了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等等,人的一生所有可能遇到的事都寫進去了,是每個人手邊必備的一本工具書,誰一輩子還不遇到點事啊,學會保護好自己的權益很重要。一本書沒多少錢,一杯咖啡錢而已,有備無患。

現在下單,只需要49元,買一本《民法典》就送一本《法律常識》,買來送給最親近的人,或者留在身邊隨時翻閱參考,非常的實用,受益無窮。點擊下方可以直接購買。

學點法律,不吃虧!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民法如何實施公法性規定
    作者:秦前紅、周航(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制定一部能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法典是幾代中國人的願望。我國分別曾在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醞釀製定民法典,但囿於各種原因,直至2020年《民法典》才正式得以出臺。
  • 青平:《民法典》正式實施意義深遠
    原標題:青平:《民法典》正式實施意義深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是我國的第一部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烏魯木齊人買房租房有大變化!
    大家都是各自幸福路上的「打工人」,2021年加油。 說到新事物,《民法典》肯定是繞不開的,這部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共7編、1260條、10萬餘字 從此,我們在自己的房產上為親人甚至保姆設置居住權,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不解除抵押直接過戶,買房繞開中介,想省錢「跳單」,難!......
  •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88處重要變化
    (五)在物業服務區內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予以制止《民法典》規定:"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處理。"
  • 從民法典人格權編看我國人格權保障的憲法實施
    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有關要求,為保障民法典編纂工作順利推進,全國人大憲法法律委、常委會法工委在民法典編纂工作中高度重視民法典草案中有關合憲性、涉憲性問題的研究工作,專門召開專家座談會研究有關憲法問題,梳理總結我國關於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保護的憲法規範、制度發展和立法實施,妥善回應社會關切,有力保證了民法典人格權編等符合憲法規定、原則和精神。
  • 民法典正式施行,88處重要變化你必須知道!
    (五)在物業服務區內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予以制止《民法典》規定:"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處理。"(六)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 《民法典》正式生效!這些與你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做好攻略了嗎?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生效實施,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將對大家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哪些法律條款進行了調整: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第一百九十一條)02物權編七大亮點1.新設添附制度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第十九條)3.成年人也會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 《民法典》對企業和勞動者的影響
    而廣義的勞動法不僅包括《勞動法》,還有《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配套法律法規。可見,《民法典》的頒布實施並不會導致現行的《勞動合同法》廢止,在處理勞動合同法律關係時繼續沿用現行法律規則。 03勞動者維權的程序是否會有變化 《民法典》明顯屬於民事實體法,並非程序法。因此勞動者的權益維護程序並不會因為新實體法的出臺而受到影響。
  • 哪些事實,雖然發生在民法典頒布之前,但是卻直接適用民法典的?
    在這些筆記裡,我反覆說過一個事情,那就是涉及到《民法典》與將要被替代廢止的幾部頂級法律的司法解釋正在清理和修訂之中,有關《民法典》中具體條文的理解與司法適用,要等待具體司法解釋的更新出臺以及司法實踐經驗的積累後,才能真正明確下來。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召開了「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新聞發布會」,同時已經推出了幾部整理後的司法解釋。
  • 《民法典》的88個重要變化
    (二)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民法典》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五)在物業服務區內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予以制止《民法典》規定:"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處理。"
  • 《民法典》的88處重要變化
    「(二)完善國家訂貨合同制度《民法典》規定,國家根據搶險救災、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達國家訂貨任務、指令性計劃的,有關民事主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五)在物業服務區內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予以制止《民法典》規定:"對物業服務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消防等法律法規的行為,物業服務人應當及時採取合理措施制止、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報告並協助處理。"(六)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 一圖詳解《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規定丨民法典小課堂
    《民法典》實施後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適用《民法典》的規定;2.《民法典》實施前的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適用當時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除非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3.橫跨《民法典》實施前後的持續性法律事實引起的民事糾紛(銜接適用),適用《民法典》的規定,除非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
  • 職場上爭議多,《民法典》教你怎麼做!
    職場上爭議頗多。要解決勞動爭議,當然要優先適用勞動法的規定。但當勞動法無規定時,需要結合勞動法的精神,適用《民法典》的有關規則。以下5個案例的特點是,雖然爭議的內容都與勞動相關,但無法律規定或不宜直接應用勞動法律法規予以處理。相反,運用《民法典》規定則能妥善予以處置。這一事實,再次印證了勞動法與民法之間的融合與分立關係,並為勞動爭議的解決提供了新的思路。
  • 民法典人格權編出臺記:廿年兩度起草,獨立之爭持續多年
    5月28日下午3時許,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這部總共1260條的法律中,人格權編無疑受到最多關注。從體量上看,它只有51條,在七個分編中只比最短小的繼承編多出6條。在體例安排方面,它是此次編纂工作的最大爭議,也是唯一沒有通過單行立法,就直接出現在民法典中的部分。
  • 湘江理論|深度|在民法典,「權利」這兩個字力透紙背!
    當日,有媒體從上海銀保監局獲悉,該局已關注到王越池指責中信銀行洩露其個人帳戶交易信息一事,並正式介入調查。5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通報,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這是一個典型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權利的案例。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編」中,有一章專門明確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由此可見,未來個人信息的受侵權人完全可以拿起民法典這一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民法典編纂中的行政法因素
    (11)有學者詳細統計了我國《民法總則》中提到的有關「行政法」的規定,指出,《民法總則》使用了83次「法律」、15次「行政法規」、57次「依法」、10次「合法」、2次「非法」等。這些條款明示或者默示大量的行政立法權。從規範表達上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行政立法權確定的條款,採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表述,只將行政法作為法源;二是行政立法權不確定的條款,籠統採用「法律」「依法」等表述。
  • 《民法典》日常問答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6、一條寵物狗與主人走失,被小張收留並悉心照顧,數天後狗主人來領,小明可以向狗主人要飼養費嗎?答:可以。
  • 法律解讀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之人格權編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該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部法典,民法典從編纂到頒行都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它標誌著我國民法體系進入新的階段,我國公民民事權利保護開啟新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