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進社區 「典」亮百姓生活

2020-12-05 大眾日報

「在座的各位,不少人會遇到家裡小孩沉迷玩手機,打遊戲、看直播,小手一點就花去不少錢,也不知道怎麼辦。今天,我們學習的《民法典》就會給我們指點明津、解疑釋惑。」

「首先未成年人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取決於年齡段。如果未成年人未滿8周歲,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的網絡打賞、購物、充值行為是無效的,監護人可以要求返還。《民法典》第19條有明確規定,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臺上講的頭頭是道,臺下聽的津津有味。這是日前諸城市石橋子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民法典》進石橋子社區的活動現場。

為普及民法知識,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識。12月3日下午,諸城市石橋子鎮黨委組織鎮團委、婦聯、工會、司法所、市場監管所、社區學院的志願服務人員聯合舉辦「送民法典進社區,促社區和諧治理」活動,吸引了很多群眾參加。活動現場,鎮司法所長董大偉結合一個人一生中會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圍繞買賣租賃房屋糾紛、婚後債務、高空拋物等百姓生活常見、與群眾生活直接關切問題,以小見大、生動有趣的解析《民法典》部分內容。講解結束後,又觀看了《民法典》專題宣傳片,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聽宣講觀看視頻,加深了對《民法典》的理解,認識到《民法典》涵蓋面之廣,大到買賣房屋、婚姻財產,小到家庭矛盾、鄰裡紛爭,既是全社會都必須遵循的法則,也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武器。

「送《民法典》進社區的同時,我們還將結合憲法宣傳周活動開展送《民法典》《憲法》到學校、到企業、進門店活動,教育引導群眾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促進社區現代化和諧治理,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石橋子鎮分管社區管理工作的黨政辦副主任宋愷說。

所有參加活動的志願服務人員又冒著嚴寒走上街頭和超市門店開展了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意識,維護憲法權威。

「通過這次憲法進社區、入超市活動,我會從現在開始去遵守憲法,宣傳憲法,做一名憲法的弘揚者和宣傳者。」石橋子鎮團委書記惠娜說。

「希望各位,進一步學習掌握憲法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社會生產經營和家庭生活中,積極宣傳憲法法律知識,做一個憲法法律的傳播者。」石橋子鎮司法所所長董大偉在活動現場對群眾說。

活動中,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00餘份,解答法律諮詢11人次,進一步引導居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了居民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

據了解,通過開展國家憲法日和《民法典》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了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法治文化氛圍,進一步提高了社區居民的法治觀念,增強了居民對民法典的理解。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鵬 通訊員 張吉生 張寶昌 報導)

相關焦點

  • 「典」亮基層,呂四法庭宣講進村居
    「典」亮基層,呂四法庭宣講進村居 2020-11-01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駱駝城司法所「八進」開展《民法典》法治宣傳
    為進一步加強民法典的學習宣傳貫徹,高臺縣司法局駱駝城司法所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積極推進民法典全面貫徹落實。近期,更是抓住冬閒時期,開展「法律八進」活動,在全鎮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的熱潮,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一進機關,幹部齊學法。
  • 「典」亮生活 伴民同行!《民法典》走進貴陽保險業
    講座中,中國企聯維權工委委員、貴州省政府立法諮詢專家畢健從《民法典》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意識、制定歷程和主要意義、主要內容和亮點特色、年齡相關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保障險相關制度保障等生動講解了《民法典》的精神要義。同時結合具體案例,對物權合同、侵權責任、用工制度、人身賠償、等內容進行了深度解讀,在廣大職工中引起了積極反響。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法典,是真正意義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民法典。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範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是「民事權利保障書」,體現了個人從生到死的基本權利要求。
  • 憲法宣傳周|「典」亮美好生活
    原創 法律點亮生活的 上海閔行法院文字來源審監庭 陳淋清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編、1260條,總字數逾10萬。
  • 學習民法 「典」亮生活⑲飼養動物致人損害
    學習民法 「典」亮生活⑲飼養動物致人損害 2020-11-26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熱詞背後的法治力量
    為百姓美好生活保駕護航小區電梯間的廣告,收入歸誰所有?畢業租房煩心事不斷,如何避「坑」?情侶分手後,「補償協議」有效嗎?離婚後「被負債」,如何維權?這些百姓身邊事,都能在民法典裡找到答案。「老百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與民法密切相關。」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石宏指出。
  • 《民法典》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民法典》來了!千呼萬喚,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終於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表決通過。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是調整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幾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稱為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人民權利的寶典,每個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個企業的設立和運營,都離不開它。這次《民法典》的出臺,可以說亮點多多,從第一編的總則編,到第七編的侵權責任編,都有不少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變化。
  • 從「小明的故事」看民法典如何守護少年的你!
    「法典護航、快樂成長」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為兩個社區的40餘名孩子及家長講解民法典中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規定。 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這一規定充分體現了民法典「人性民法」的本質。
  • 湘江理論|深度|在民法典,「權利」這兩個字力透紙背!
    由此可見,未來個人信息的受侵權人完全可以拿起民法典這一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更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則重在保護私權利。保護權利的前提是確立權利。我國民法典在總則中的第五章專章全面規定了「民事權利」。如「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 李忠雙:三個特點了解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編纂民法典,就是通過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規範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這是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筆者認為,民法典編纂和審議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彰顯制度優勢、堅持實踐導向,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動實踐。
  • 《民法典》日常問答
    《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五條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佔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3、問:小周想在租的房子合同到期後繼續租,有其他房客來看房,這時小周有什麼權利?答:相同條件下,小周有優先承租權。《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條規定,租賃期限屆滿,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承租的權利。
  • 《民法典》,你get了嗎?
    《民法典》,你get了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中宣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 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
    在全國深入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要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於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宣傳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通知要求,要創新宣傳形式,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 山東莘縣法院開展民法典宣講進校園活動
    11月26日,山東省莘縣人民法院開展民法典宣講進校園活動,組織民法典宣講團走進莘縣國棉中學,受到學校廣大師生的歡迎和好評。  宣講活動中,該院宣講團首先讓同學們觀看了民法典的簡介視頻,之後又以小王為例,從出生到死亡,用漫畫的形式拋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生產經營的相關問題,引出民法典中的法律條文,結合社會熱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法條的應用,再引導學生以自身為切入點進行理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大家對民事行為能力、緊急救助、高空拋物等民法概念,有了清晰的認識,真正領會到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 《民法典》的溫度
    《民法典》作為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體系化的過程中,對一些滯後性的條款進行了修訂,同時,也基於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需要,增加了許多內容。為了充分尊重和保障自然人的婚姻自主權,《民法典》就對這一條作出了相應修改:一方患有嚴重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英美有一句古老的法諺:救濟走在權利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利。作為一部影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典,自然是更應該考慮到權利的救濟。
  • 中倫論典 | 《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的十大影響
    前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中國法制建設的重要裡程碑,將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也將深深影響每一個家庭、每一位人民群眾的生活。那麼《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有哪些影響呢?
  • 學習民法典 有「典」不一樣
    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11月24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機關黨辦邀請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譚玲作民法典專題輔導報告,進一步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整場專題輔導報告亮點紛呈,集團幹部職工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要不斷加強對民法典的學習,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表率。  2017年,村民吳某因私自上樹採摘楊梅,不慎跌落受傷死亡。吳某的親屬認為村委會未採取安全防範措施、未及時救助,將村委會起訴至法院。
  • 【打造「無訟社區」】走進龍潭街道司法所,一起學習《民法典》之...
    民法典》合同編的亮點及重要變化。>《民法典》合同編一共分為三個分編:通則、典型合同、準合同,共計526條,佔條文總數的41.7%,合同編在原來的合同法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修訂,緊跟新時代步伐,積極回應社會生活的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