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明的故事」看民法典如何守護少年的你!

2020-12-05 騰訊網

轉眼暑假過半

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昌平法院少年審判團隊聯合昌平區婦聯

開展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

讓民法典走進社區,走到孩子身邊

用法律守護童年,牽手共成長

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

未成年人民事權益有許多保障性規範

本期「京法巡迴講堂」

就來聽法官講講這部「維權寶典」!

8月11日,昌平法院少年審判法官範博見、賀穎超分別走進昌平區朝鳳社區、二街社區,開展「法典護航、快樂成長」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為兩個社區的40餘名孩子及家長講解民法典中與未成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規定。

想知道民法典是

如何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嗎?

讓我們跟著今天的主人公——「小明」

看看他成長故事中遇到的問題

能不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呢~

小明

關於我的成長故事,要從我的媽媽小芳懷孕說起......當然!這時候我已經在媽媽肚子裡了,也是有部分民事權利能力的喲~

胎兒的部分民事權利能力

在小芳懷孕七個月時,小明的爺爺贈與還未出生的小明一塊價值5萬元的玉佩。小明在媽媽肚子裡,什麼都不知道,他能接受贈與嗎?

民法典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這一規定將自然人受保護的起始點前移到了胎兒時期,胎兒是可以接受贈與的。

▲範博見法官對民法典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宣講

小明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出生了!可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總少不了一些磕磕絆絆......

監護職責

一天,爸爸大明帶著4歲的小明到農場玩,小明在院子裡玩耍時,大明去了趟衛生間,結果小明被農場飼養的小狗咬傷。農場是否應該賠償小明的損失呢?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農場應當承擔責任,但小明的監護人大明在陪伴缺乏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時,未盡到相應的監護職責,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小明5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小明的父母都不幸感染,被送往醫院接受救治,小明的其他親屬也無法照顧小明,這時候小明該怎麼辦呢?

民法典第三十四條規定,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這一規定充分體現了民法典「人性民法」的本質。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

小明7歲時上了小學,他將爺爺贈給他的玉佩送給了同學小花。小明的爸爸可以要求小花返還玉佩嗎?

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小明的爸爸作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要求返還玉佩。

▲賀穎超法官解答孩子提出的法律問題

小明

我終於滿8歲了,是個小大人了!過年不用經過爸媽允許,就能接受長輩的壓歲錢啦!可是,長大的煩惱也有很多......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標準

小明9歲時迷上了玩電子遊戲,用媽媽的手機在遊戲中充值購買了價值4萬元的裝備,這錢還能要回來嗎?

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最高法院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法院應予支持。

小明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大額充值的行為不屬於純獲利行為,也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因此他的行為屬於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小明的父母作為其監護人,有權追認同意或者主張該行為無效並要求退款。

監護人責任

小明在路上騎自行車時撞倒了一位老爺爺,導致老人輕微受傷,小明的父母是否應該支付賠償金?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小明的行為造成老爺爺人身損害,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等合理費用。

離婚後子女的撫養

小明10歲那年,爸爸大明染上了酗酒的惡習,每次喝醉酒都會拿母子倆撒氣,小明每天過著惴惴不安的日子。母親小芳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與大明離婚。小明可以要求跟媽媽生活嗎?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規定,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但是對於八周歲以上孩子的撫養問題,並不完全由孩子的意願決定,法院會綜合考慮雙方具體情況,最終確定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一方撫養。

監護人資格的撤銷

小明的父母離婚後,小明的爸爸大明依然酗酒打人,對於不稱職的監護人損害到孩子的利益,應該怎麼辦?

民法典第三十六條規定,監護人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的行為的,法院可以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於是,小明的媽媽小芳向法院申請撤銷了大明對小明的監護人資格。

監護人資格撤銷後的義務

大明不再是小明的監護人了,那他還需要負擔小明的撫養費嗎?

民法典第三十七條規定,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小明

轉眼間,我已經滿14周歲了。我將開啟新的人生階段,同時要面對的責任也更多了!

14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責任能力

小明從學校的法治課上學到,從14周歲開始,人就可能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小明決定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僅不能觸犯法律規定,也要學好民法典,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4歲-16歲屬於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民法典第十八條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看完小明的故事,是不是感受到了

民法典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其實,「小明」就是每個你我

民法典守護我們一生一世

昌平法院將積極延伸審判職能

送法進社區進學校進鄉村

引導群眾學法、知法、守法

用民法典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文字:範博見 賀穎超

圖片:楊潮 趙晴

編輯:王宇新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聽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
    民法典怎樣保護「少年的你」?民法典的實施,對未成年人的生活與成長會帶來哪些影響?9月4日,作為北京市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為該校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開學第一課」。課堂上,張軍以「民法典中的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為題,聚焦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從中學生熟知的人和事講起,從「民法典是一部百科全書,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是一部護身寶典,明確了未成年人的權利義務」「民法典是一部共同約定,凝聚起保護未成年人的共同責任」三個方面為師生們詳細講解。
  • 《民法典》日常問答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6、一條寵物狗與主人走失,被小張收留並悉心照顧,數天後狗主人來領,小明可以向狗主人要飼養費嗎?答:可以。
  • 中倫論典 | 《民法典》對私人財富規劃的十大影響
    《民法典》第366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1、居住權如何設立?居住權的設立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房屋的產權人和居住權人通過書面形式的居住權合同進行約定,並辦理登記。
  • 守護少年的你 | 西山法院民法典宣傳進校園
    守護少年的你 | 西山法院民法典宣傳進校園 2020-12-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憲法宣傳周來啦:用動畫介紹的《民法典》故事,你想看麼?
    宣傳《民法典》,除了常規的小品、相聲,還有沒有更新穎的形式?日前,成都產業集團為更好地宣傳《民法典》,首次舉辦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大賽,以MG圖形動畫的形式,讓《民法典》與公司實際業務相結合,吸引更多人關注。獲獎動畫截圖成都產業集團舉辦「民法典與產業集團法治建設」法治微視頻、微電影大賽活動,報送了一批高質量的法治微視頻、微電影。
  • 《民法典》,你get了嗎?
    《民法典》,你get了嗎?》你get了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誕生:(一)四次立法起草累積《民法典》發展立法經驗;(二)「九法歸一」成就法律經典;3.
  • 《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民法如何實施公法性規定
    本期專題關注《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一):調整平等主體間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的法律如何實施公法性規定依照《民法典但是,我國《民法典》中關於公法性的規定較多,在調整平等主體間關係的法律中規定這些內容的正當性何在,在已經規定的情況下應當如何同民法典的整個體系保持和諧,又應當如何有效地保證其全面實施,需要我們做出有效回應。
  • ...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民法典》第二十條規定,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4. 13歲的小剛在媽媽網購時偶爾看到付款密碼,他用媽媽的手機看直播,一時衝動私自給主播打賞8萬元,媽媽事後發現,能追回打賞嗎?答: 要求退回打賞有法律依據。
  • 走進民法典①丨13歲小孩打賞主播有效嗎、乘高鐵被霸座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1月1日正式實行。而對於扣除合理成本後的收入,如果本小區業主沒有約定如何分配此項收入,那麼該筆租金應當按照業主專有部分面積所佔的比例來確定。▉7、子女借錢,約定由父母償還可以嗎?示例:小王和小明是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一日,小王告訴小明家裡有急事希望小明能借兩萬元救濟,他的父母隨後會償還。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 秦前紅、周航:《民法典》如何保持自己的基本法律地位
    在《民法典》制定過程中關於憲法同民法的關係學界爭論甚多,這些爭論不會隨著《民法典》的出臺而停止,相反還會在實踐中進一步顯現。民法典被譽為公民權利的宣言書,而憲法更是公民權利保障的根本法,若要使民法典得以全面實施,必須對其中存在的憲法問題有全面的認知。本期專題關注《民法典》實施中的憲法問題(二):《民法典》如何保持自己的基本法律地位。
  • 《民法典》的溫度
    為了充分尊重和保障自然人的婚姻自主權,《民法典》就對這一條作出了相應修改:一方患有嚴重疾病的,應當在結婚登記前如實告知另一方;不如實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 英美有一句古老的法諺:救濟走在權利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利。作為一部影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法典,自然是更應該考慮到權利的救濟。
  • 民法典學習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法典,是真正意義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民法典。民法典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它規範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是「民事權利保障書」,體現了個人從生到死的基本權利要求。
  • 《民法典》進社區 「典」亮百姓生活
    「在座的各位,不少人會遇到家裡小孩沉迷玩手機,打遊戲、看直播,小手一點就花去不少錢,也不知道怎麼辦。今天,我們學習的《民法典》就會給我們指點明津、解疑釋惑。」「首先未成年人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取決於年齡段。
  • 解讀民法典 | 懸賞廣告應當「賞」
    解讀民法典 | 懸賞廣告應當「賞」 2020-09-17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民法典》來了!千呼萬喚,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終於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高票表決通過。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居委會,我們的村委會或者我們的民政部門,我們的基層民政部門馬上就要去起到一種監護人的職責,不是說你想做還是不想做的問題,是一個法定職責的問題,民法典這個規定應當說是非常好。想離婚先「冷靜」《民法典》首次引入「離婚冷靜期」。
  • 《民法典》立規矩,不可輕易遺棄寵物!
    上周,霸王級的寒潮來襲多地氣溫都到了零下10℃,大家是不是都不想出門吶 在如此寒冷的天氣下,我們人類還有空調、暖風機、暖寶寶,可流浪貓狗們,又該如何度過這個寒冬?
  •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2020-08-24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闢謠之:《民法典》後出軌淨身出戶?別讓謠言騙了你
    前兩天,我的一個朋友發消息給我,說我在抖音上看到一個說《民法典》實施以後,一方出軌就淨身出戶的,讓我幫他看看人說的對不對?我一聽,也去湊了個熱鬧,看完之後,我給我的朋友發了一個消息——他可以不對他說的話負責任,但你必須對你身邊的朋友負責任,我就算了,別人千萬別亂發。
  • 昨天,4500多人參加了這場《民法典》學習輔導會
    「被冒名頂替上學的人如何依法維權?是侵犯姓名權?侵犯一般人格權?侵犯受教育權?」「何麗新教授從專家學者的視角,為我們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宣傳貫徹民法典的重要論述,講授了民法典的編纂特色、價值理念、制度創新等內容。特別就檢察監督關係作了很有針對性的導讀、解讀。相信大家和我一樣,聽了很受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