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2020-11-25 華夏經緯

    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人的克隆宣言
    中國反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
    解釋投反對票原因

  分歧要點:☆治療性克隆可造福人類胚胎也是生命應該尊重

  ☆出臺背景紛爭難調導致國際公約擱淺

  中國態度:明確反對生殖性克隆繼續治療性克隆研究

  美國態度:美國支持全面禁止複製人,但動機廣受質疑!

  ☆中國為何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說不-《聯合國關於人的克隆宣言》獲通過但該宣言不具法律約束力

  禁止複製人是對的,問題是應該把複製人研究(即生殖性克隆)和用於治療疾病的胚胎幹細胞核移植研究(治療性克隆)區分開來。而對後者態度有很大分歧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對人的定義:人的受精卵或者胚胎是否等同一個生命?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各國分歧的主要所在。

  本報訊  第59屆聯合國大會3月8日批准了聯大法律委員會上月通過的《聯合國關於人的克隆宣言》,中國、英國等國依然維持反對票。在法律委員會表決中擔任中國代表的蘇偉昨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了中國投反對票的原因。

  蘇偉表示,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是:生殖性複製人違反人類繁衍的自然法則,損害人類作為自然的人的尊嚴,引起嚴重的道德、倫理、社會和法律問題。中國政府積極支持制定一項國際公約,禁止生殖性複製人。但是治療性克隆研究與生殖性克隆有著本質的不同,治療性克隆對於挽救人類生命,增進人類身體健康有廣闊前景和深厚潛力,如把握得當,可以造福人類。中方反對將兩個性質不同的問題混為一談。

  「我們認為治療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是可以區分的,而在這次通過的聯大宣言中卻沒有將這兩種克隆區分開,表述非常含糊不清,提到的禁止範圍可能會被誤解為也涵蓋治療性克隆研究,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蘇偉表示,儘管宣言中有「只要這種做法違反人類尊嚴和保護人的生命原則」的表述作

  為禁止的前提條件,但是在允許治療性克隆方面留有的餘地依然不夠。而且,宣言中使用了「保護生命」這樣的措辭,暗指把所有的胚胎都作為生命對待,而目前國際上對僅僅發育了幾天的早期胚胎以及沒有放在人工或自然生殖環境中的胚胎是否可以叫做生命都還存有分歧。

  蘇偉介紹說,這次批准的宣言其實是籤署反對複製人全球公約的努力失敗後的妥協方法,聯大在短期內不會再討論這一議題。這一宣言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而且其中使用的也是敦促各國「考慮」禁止複製人這樣的軟性措辭。他表示,我國的治療性克隆研究不會受到這一宣言的影響,但我國政府會對治療性克隆加以嚴格和有效的監控,以保證其不損害人類尊嚴,遵循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原則。

  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分析:中國為何對全面禁止複製人研究說不?
    宣言要求各國考慮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人。  中國、英國、比利時、法國等贊成治療性克隆的國家投了反對票。這些國家的代表在表決後的發言中指出,他們投反對票的原因是這項宣言有關禁止複製人的措詞太模糊,容易讓人誤解為既禁止生殖性複製人,也禁止治療性克隆研究。他們重申,這一宣言不具法律約束力,他們的國家將繼續允許治療性克隆研究。
  • 中國反對複製人宣言 專家稱治療性克隆不違人權
    中新網2月21日電 新京報報導,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認為,支持治療性克隆決不是對人權的違背。「治療性克隆」的兩種不同認知來源於兩種不同的人權觀點。  是否允許治療性克隆成爭論焦點   2月18日,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通過一項政治宣言《聯合國關於人的克隆宣言》:要求各國禁止有違人類尊嚴的任何形式的複製人。
  • 國家基因研究負責人:中國反對複製人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電(記者鄧梅芳王國安)在政協舉行的關於高新技術產業新聞發布會上,政協委員、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負責人洪國藩稱:中國對克隆技術持非常謹慎和積極的態度。  洪國藩認為,克隆技術作為技術本身是非常中性的,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上,可以促進蓄牧業的發展和對人類健康做出貢獻。但是中國反對在國內複製人。
  • 禁止複製人國際立法為何受挫
    由於各國在是否允許治療性克隆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第59屆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19日決定不再繼續討論制定禁止複製人國際公約問題,轉而尋求通過一項要求各國禁止複製人的政治宣言。這一決定意味著聯大已放棄其長達4年的制定禁止複製人國際公約的努力。
  • 禁止複製人:討論是必要的,立法是必須的
    今晨一則消息可謂重大:經過五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了兩隻食蟹猴——中中和華華,這也是世界首例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其實前幾年,就有兩個美國團隊克隆出人體胚胎幹細胞,在輿論的強烈反對下,實驗沒有繼續下去。    從社會倫理準則和道德規範方面來看,複製人不應該誕生。但是技術一旦存在,就有惦記技術的瘋子,否則世界不會有科技家製造毒品,不會有醫生買賣器官了。    據了解,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及歐盟等都有對複製人的限制性規定。相關規定最早的是多莉羊的誕生地英國。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這一消息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全世界範圍內反對複製人的抗議迅速蔓延開來。 據介紹,這第一個克隆的人類胚胎誕生於2001年10月13日。在這次試驗中,科學家們採用了「身體細胞核轉移」技術。科學家們以普通身體細胞為樣本,將它們注入被抽掉了DNA的卵細胞中,通過刺激使新卵細胞分化並形成胚胎,而這個胚胎的幹細胞基因與體細胞提供者的基因完全一樣。
  • 科技日曆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科技日曆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olivia chan • 2019-11-25 10:40
  • 中國政府堅決反對複製人 密切關注生物倫理和安全問題
    新華網巴黎10月23日電:中國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22日在此間召開的以《生物倫理:國際挑戰》為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技部長圓桌會議上表示,中國政府非常重視生物技術的發展,支持生物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同時也密切關注由此帶來的生物倫理和生物安全等問題。
  • 複製人不再是幻想?中國科學家如何看待"克隆孩子"
    陳大元(中科院動物所研究員、中國克隆大熊貓專項首席科學家):我的態度很明確,現階段我是反對生殖性克隆(即複製人),支持治療性克隆的。  從技術上講,目前的克隆技術還不成熟,並沒有達到十拿九穩,還處在研究階段。用現有的技術去做複製人實驗會給參加試驗的婦女帶來很大的痛苦。進行複製人實驗,要用婦女作為受體。
  • 克隆猴可以,為什麼複製人不行?
    儘管這只是一份宣言,不是全面禁止人類克隆的國際公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宣言傳達的信息是明確的:複製人的做法違反人類尊嚴和保護人的生命原則,複製人是不人道的,也不符合倫理。  當然,國際社會反對複製人還有生命科學和人類演化上的重要理由。  克隆是從英文clone音譯而來,意為無性繁殖,即用生物(動物和植物)細胞來複製繁衍後代,也即一種無性繁殖方式。
  • 專家訪談:中國為什麼不允許任何複製人實驗(組圖)(多圖)
    現在就讓我們連線,剛剛參加完會議的聯合國禁止生殖性複製人國際公約特委會會議中國代表團的副團長王冬。坐在他身邊的是中國代表團的專家顧問,幹細胞研究專家李凌松。第三位嘉賓來自北京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的主持人任吳國盛教授。前些年他一本《科學的歷程》成了暢銷書,很多人印象都非常深。 王團長,這次中國為什麼這麼鮮明表示反對進行生殖性複製人這樣的一個舉措?
  • 複製人被反對,為什麼機器人被接受?
    在二十世紀初期,複製人與機器人都屬於科幻。1997年2月,美國《自然》雜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克隆羊「多利」誕生了!一時間全世界掀起了克隆研究熱潮,也展開了關於複製人的討論。因為在倫理道德方面的各種疑惑,最終結果是我們人類堅決反對複製人。
  • 當研究出克隆技術後,為何科學家要禁止複製人?這背後有什麼隱情
    目前,對於克隆反對聲音最大的來自傳統與宗教。但是傳統與宗教一般會預設一個禁止辯駁的公理,比如「靈魂的神聖性」。假如對於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你來說,諸如靈魂存不存在?到廝有沒有東西本質貝有神聖性?這樣的問題都是要放在解剖臺上的話,基於傳統和宗教的論據對於你來說可就是平凡( Trivial)的。
  • 複製人不是妖魔
    東方的陰陽學說認為孩子是男女雙方「造」出來的,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則認為孩子是「上帝的禮物」,人對生育過程的任何幹預都是對上帝的大不敬。例如天主教禁止避孕,法國只允許合法夫妻之間的人工授精,墮胎在很多宗教勢力強大的國家都是非法的,試管嬰兒技術當初也曾經引起很大的「倫理學爭議」,因此宗教勢力反對複製人也是順理成章的。
  • 複製人真要來了嗎?
    他認為,在目前情況下要禁止複製人的活動是不可能的,因為「精靈已經從神燈中出來」。  賴爾則以「科學自由」為自己辯護。他說:「沒有什麼能阻止科學,科學研究應該是百分之百自由的。」  但更多的醫學專家並不同意賴爾等人的觀點。他們認為,目前進行複製人的活動對人類絕對弊大於利。
  • 中法兩國權威專家聯手探討研究對複製人的立法
    新華網上海7月7日電:儘管世界各國政府都明確表示反對複製人,但關於複製人的秘密實驗的消息卻時有所聞,面對全人類都普遍關心的複製人的社會、倫理、道德等問題,中法兩國權威的生物學家、法學家、醫學家、社會學家和哲學家將聯手合作,共同探討研究對複製人的立法。
  • 複製人:八個月後誕生?
    鑑於複製人可能給人類倫理等方面帶來的巨大衝擊,複製人試驗一直受到全世界多數國家及科學界的嚴厲反對和抵制。目前全球有23個國家明令禁止生殖性克隆。但儘管如此,暗地裡的複製人研究看來並沒有停止———  試驗據說在亞洲某地進行  4月5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海灣新聞報》報導引用正在阿聯參加學術會議的安蒂諾裡的話說:「我們的項目正進入縱深階段。
  • 歐盟提議禁止動物克隆 以促進食品安全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杜曉菲】據法新社6月18日報導,歐洲議會17日通過初步法案,提議要在歐盟內部禁止克隆農場動物。據報導,歐盟委員會17日向歐洲議會提交了關於禁止動物克隆的議案,希望能夠通過相關法案減輕歐盟各成員國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 中青報:複製人的念頭還是趁早打消吧
    原標題:複製人的念頭還是趁早打消吧北大博雅控股集團在天津建立的克隆工廠將在未來7個月內啟動生產,預計到2020年左右這家工廠的肉牛年產量將達到100萬頭。該公司負責人稱,「如果允許複製人的話,我想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技術會超過我們。」不過,他一再強調,公司目前沒有進行任何與複製人有關的活動。
  •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說起克隆技術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定就是克隆羊多利了,這是第一個克隆成功的案例,因為這個案例的成功,讓人們有了「複製人」的想法。複製人之前只有在科幻小說才會出現,但是因為人們對克隆技術的研究,現在已經不再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