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各國在是否允許治療性克隆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第59屆聯合國大會法律委員會19日決定不再繼續討論制定禁止複製人國際公約問題,轉而尋求通過一項要求各國禁止複製人的政治宣言。這一決定意味著聯大已放棄其長達4年的制定禁止複製人國際公約的努力。
公約適用範圍無法達成一致
聯大2001年在法德等國的提議下決定製定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俗稱「複製人」)的國際公約,並於當年成立負責制定該公約的特設委員會。但美國等國次年要求將出於醫學研究目的的治療性克隆也列入未來公約禁止的範圍,致使有關公約的起草工作陷入停頓。
聯大法律委員會是聯合國負責起草國際公約的專門機構。擺在本屆聯大法律委員會面前的共有兩項有關未來禁止複製人國際公約該如何制定的提案。一項由哥斯大黎加提出並得到美國等62個國家的聯署,要求禁止所有形式的人的克隆。另一項提案由比利時提出並得到中國等21個國家的支持,該提案主張在禁止複製人的同時,允許各國自行決定是否禁止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等形式的治療性克隆。各國無法就未來公約的適用範圍協商一致,是促使聯大法律委員會不再考慮上述兩項提案的主要原因。如果強行通過其中一項提案,都將自動地把相當數量的國家排除在未來的公約之外,使這項全球性的公約因締約國太少而徒有虛名。
比利時等國認為克隆出的胚胎在早期階段並不具備和嬰兒一樣的道德地位,將其用於研究以治病救人並不違背倫理。但美國和一些天主教國家認為,克隆出的人類胚胎就是新生命,不應為任何目的而犧牲這些新生命。中國等國曾提出先禁止複製人,將有關治療性克隆的爭執留待以後解決,但這一建議未能被對方陣營所接受。美國原本打算強行要求法律委員會就哥斯大黎加提案進行表決,但在比利時威脅將以程序性提案進行阻擊後放棄了這一念頭。
義大利等國建議:起草一項政治宣言
聯大法律委員會最終決定採納義大利等國的建
議,即成立一個工作組於明年2月中旬起草一項禁止複製人的政治宣言並提交給該委員會。各國將在今後3個月中以義大利提出的宣言草案為基礎,就宣言的內容展開談判。法律委員會的這一實屬無奈的決定得到了兩陣營的一致通過。
由於政治宣言僅具道義上的影響力,並不具備國際公約那樣的法律約束力,各國在治療性克隆問題上較易找到彼此能接受的模糊措詞。此外,即便將來宣言的措詞不利於贊成治療性克隆的國家,那對他們的壓力也會比公約的壓力小得多。因此,走政治宣言這條路對贊成治療性克隆的國家來說顯然是一大勝利。
目前,雙方爭執的焦點已轉向政治宣言的措詞。義大利草案要求各國禁止「任何通過克隆過程或研究創造人類生命的企圖」。反對治療性克隆的國家認為「人類生命」應包括克隆出的人類胚胎,但贊成治療性克隆的國家則對此持有異議,希望將這一措詞改成「人」。雙方能否在規定的期限內就宣言措詞達成一致還有待觀察。
新華社記者楊志望(據新華社聯合國11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