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中國20年後,美國發現:沒有中國,聯合國在亞洲說了不算

2021-01-16 票姚校尉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了第2758號決議,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益。值得一提的是,在贊成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國家中,歐洲國家絕大多數都投了贊成票,包括法國和英國這兩個五大常任理事國,也就是說西方是支持中國的。

美國雖然投了反對票,但在同年7月份基辛格秘密訪華,意在使中美關係正常化,而這無意之間促進了美國盟友在聯合國中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

其實當時美國雖然在聯合國上百般阻撓新中國拿回屬於自己的應有權利,但是從基辛格的回憶中卻可以看出,美國其實在心裡並不排斥,只是面子上的問題,畢竟中美關係變化是當時國際局勢的革命性變化,而這也必將帶動中國國際地位的全面提高,重返聯合國是必然的,而這也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第一步。基辛格看到決議報告之後,自己都笑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主席的一篇《別了,司徒雷登》宣告了新中國和美國的第一次外交接觸失敗,而責任完全是在美國一方,美國堅持要中國共產黨承認它和國民黨籤的喪權辱國條約《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美國的帝國主義心態終究讓中美走向對立,隨後美國便開始了對中國20多年的封鎖,期間兩國還在朝鮮半島刀兵相向,一度水火不容,勢不兩立。

當蘇聯和中國關係開始惡化後,中國接連和印度、蘇聯爆發了軍事衝突,結果都是中國獲勝。而在越南戰場,由於中國警告美國不要越過北緯17度線,美國迫於在朝鮮的陰影不敢不從,也因此美國始終無法對北越的核心地區進行打擊,最終陷入戰爭泥潭。

這個時候,美國突然發現,由於中國一直被排斥在國際事務決策範圍外,這導致聯合國無法有效插足亞洲事務,尤其是一旦中國不同意的事情,就算聯合國內達成了一致意見也沒用。聯合國在亞洲根本說了不算,而且美國和蘇聯根本不敢也不能把中國怎麼樣,導致亞洲成為了聯合國權利的「真空」地區。

聯合國是五常國家用來管理全球的機構,亞洲卻不在這個範圍內,這成何體統。因此讓新中國重返聯合國基本上也是聯合國要擴大影響力的必然趨勢,而且全球化也是一大趨勢,這也根本不可能把中國排除在外。

美國看出了這個道理,加上當時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於守勢,因此美國急需擴大在亞洲的戰略突破,中國就成了重點。正所謂識時務為俊傑,尼克森顯然是這樣的俊傑,這讓美國大大減輕了冷戰中的壓力,而中國也趁勢打開外交局面,並成為了國際事務的決策者之一,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美國接近中國是蘇聯沒有想到的,而蘇聯也發現了在亞洲這邊,美國雖然在越戰中戰敗,但美國的影子卻還是陰魂不散,反而藉助中國大大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而在多年前,中蘇蜜月期間,亞洲還是在向有利於蘇聯的方向發展,直到蘇聯自己親手將這一切拋棄,最終自己輸掉了冷戰。

如今中國成為了世界的領導國家之一,還是世界的發展中心。但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選擇和中國撕破臉,在和中國的對抗中,國力急劇下滑,就連歐洲盟友都對美國充滿了不滿。倒是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贏得了多國合作青睞,中國就是未來發展的局勢,美國曾經知道,現在又忘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北鬥:三十年磨一劍,打破美國封鎖
    1993年,美國聲稱在中國大連港出發,目的地為伊朗的「銀河號」貨輪上裝載有硫二甘醇和亞硫醯氯兩類化學武器  。那時的我國還尚且沒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所以在大海上的銀河號想要行駛,就必須依賴美國的GPS系統。
  • 中國院士研製出KBBF晶體,雷射武器穩了,15年後美國突破中國封鎖
    現在,中國又變得更加強大,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中國也可以對美國實施技術封鎖了。現在美國反過來還要求中國分享技術,但中國知道自己技術的戰略意義,下令禁止出口,這使得美國非常不情願,曾經呼籲中國在國際上分享技術。
  •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時,亞洲這四個國家投了反對票,都是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了讓全世界進入到一個和平安定的大環境,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籤訂了聯合國憲章,標誌著聯合國正式成立,而聯合國的目標就是致力於世界上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世界和平等方面的合作,大家都知道,中國不僅是聯合國創始國,更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
  • 中國北鬥獲聯合國認證,美國被「冷落」,GPS迎史上最大危機
    通過20年的努力,到2020年,中國北鬥三號組網工程順利完成,並獲得聯合國的認可,成為世界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已經受到137個國家的支持,畢竟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北鬥相關產品已經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美國GPS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危機,將不再是導航定位的唯一選擇。美國GPS的前景可以說是非常渺茫,有了更好用更便宜的北鬥,不排除被國際社會「忽視」的可能。
  • 中蘇交惡蘇聯支持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蘇聯說:這會讓美國栽跟頭
    但由於當時的特殊國際環境,導致寶島方面常年在聯合國代表著中國,霸佔著中國的席位,直到1972年左右,新中國才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而1971年左右,正是中蘇關係交惡的時候。但是,當時的蘇聯並沒有反對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甚至還表示支持,這其中原因,可謂說來話長。
  • 亞洲唯一沒有加入聯合國的國家,一半領土被鄰國佔領,靠外援為生
    如今,聯合國已走過75年的歷程,共有193個主權國家加入其中,但因為種種原因,還有5個國家游離在外。其中,巴勒斯坦是唯一沒有加入聯合國的亞洲國家。 巴勒斯坦跟以色列同屬巴勒斯坦地區,本是猶太人的起源地,境內曾建立過猶太、以色列兩大王國,前後存在近500年時間(前1050-前586年)。前6世紀開始,巴勒斯坦地區相繼被亞述王國、巴比倫帝國、波斯帝國統治,等到前1世紀該地被羅馬帝國吞併後,大部分猶太人便被驅逐出境。622年,阿拉伯帝國擊敗拜佔庭帝國,佔據巴勒斯坦地區,該地由此成為阿拉伯人的聚居地。
  • 中國何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這是什麼原因呢?雅爾達體系人們把二戰後的世界秩序稱為「雅爾達體系」,是因為雅爾達會議,英美蘇三國首腦規劃了戰後的世界秩序,這個秩序從1945年開始,一直延續到1991年蘇聯解體。
  • 繼亞洲鯉魚後,「亞洲大黃蜂」入侵美國,當地人拿它沒有辦法
    在經濟中,因為美國是一個製造強國,所以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它就將大量的化工產品,機械,汽車,飛機和食品等商品大量出口,同時也進口了大量的紡織品,服裝,食品等物,因此經濟實力十分突出,目前以傲人的20多萬億美元繼續穩坐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寶座,所以說全球化對於美國來說是很重要的。不過全球化也並非就只為美國帶來好處,除了經濟,它還帶來另一個讓人煩惱的問題,那就是「入侵物種」。
  • 美國諾獎得主:沒有毛主席,就沒有當今的中國....
    正如美國諾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裴宜理所說:「中國經濟騰飛的基礎是毛主席打下的。如果沒有毛主席中國經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當建到第二層樓時,絕不應該否認第一層樓的價值和作用;當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後,毀壞第一層也許就會導致整個大廈的崩塌!」毛主席是一個神話!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一詞最早在1942年1月1日發布的《聯合國家宣言》中首次提及,在成立聯合國前期美國和蘇聯進行長時間的「對戰」,在聯合國成立初期的時候,美國很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這是為何呢?
  • 20年後,全球16億人要活在「坑」裡了?包括中國!
    結合其他因素影響,2019 年 8 月 26 日,印尼總統佐科宣布將把印尼首都遷至東加裡曼丹省。圖片來源:Pexels 地面沉降是由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地面下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資助的最新研究顯示,到 2040 年,地面沉降可能影響全球 19% 的人口,總計達到 16 億,其中 86% 生活在亞洲。
  • 聯合國75載中的日本和中國
    他見證了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歷史瞬間,他與中國同事一道致力於聯合國的多項工作。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在當今世界前所未有的變局之中,明石先生的見解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啟示和信心。請看文章。  見證中國重返聯合國的瞬間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國在美國舊金山成立,今年恰逢75周年。
  • 聯合國秘書長海選:大國暗戰啟動 中國三步發力
    大國暗戰將再次啟動  回顧歷屆聯合國秘書長的產生,我們會發現秘書長產生的過程往往是大國之間博弈的過程。雖然談不上血雨腥風但也是刀光劍影。舉個例子,在1981年秘書長產生的過程中,中國與美國大戰十六回合,接連給對方滿意的候選人投了16次否決票,要知道只要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秘書長最後表決中有一票否決權。
  • 原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原創|開發北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開發北極是中國打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封鎖,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的壯舉。&34;號探索的北極地區對中國以及未來的世界格局將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次&34;號走的是北極航線。北極的北極航線被視為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新通道,而歐亞正是全球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兩大板塊,連接歐亞的北極航線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另一方面,北極航線能為中國帶來安全穩定的能源通道。為什麼這麼說呢?中國快速發展自然對能源需求居高不下。
  • 感謝美國二十年的封鎖,讓中國北鬥衛星盤滿缽滿
    初期利用剩餘運載火箭為其他國家發射衛星,1987年至1992年間,中國先後為法國、西德、巴基斯坦、瑞典與日本提供了5次搭載服務,1990年至2000年中國先後為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瑞典、美國、菲律賓、巴西等國家成功地發射了27枚美國商業衛星,1999年,美國國會發表《考克斯報告》,不準中國發射美國商業衛星,中國被迫停止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美、中之間實質性的太空合作已完全終止。
  • 中國在雷射武器方面,這一技術封鎖了美國20年,現在依然全球領先
    常言道「不遭人妒是庸才」,美國之所以傾全國之力打壓華為,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羨慕嫉妒恨,因為華為的5G技術全球領先,它的誕生,狠狠地把西方國家壟斷已久的科技堡壘撕開了一道裂口,他們自以為是習慣了,忽然被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公司超越,忽然感到顏面無存。其實不光5G中國比其他國家強,早在20年前,中國的KBBF晶體就已經超越了美國。
  • 拿下20億噸原油大單,美國20艘油輪正駛向中國等亞洲國家
    來源:金十數據當前,歐洲和美國的疫情形勢依然嚴峻,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2月2日7時22分,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408萬例。較為悲觀的經濟前景使得歐美地區的石油需求持續低迷,國際油市只能靠中國及部分亞洲地區的需求來挽救。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日最新報導,在為石油銷量發愁了幾個月後,全球第一大產油國終於拿到了來自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大單。當前,美國已有20艘超級油輪滿載石油,駛向中國等亞洲國家。
  • 中國晶片曾有夢幻般開局,為何從領先韓國10年,到落後美國20年
    中國半導體技術的開局,可以說非常夢幻,甚至一度領先韓國10年,超越日本,然而在發展的道路上,由於缺乏產業化以及持續的造血能力,在之後30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逐漸被韓國超越,甚至一度落後世界先進技術20年。
  • 輪到我國封鎖技術了,中國這一技術領先全球,美國也比不上
    中國現在從經濟再到科技再到軍事在國際上都有著極高的聲望,雖然在這期間我們國家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中國都挺了過來,在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政策的時候,我們國家也從未放棄過。在此之前都是他國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現在終於輪到我國封鎖技術了,我國這一技術已經領先全球,就連美國都比不上。
  • 一直支持中國,亞洲唯一沒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曾是我國的藩屬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我國旅遊,我國是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引起了許多外國人的關注,許多外國遊客想來看看中國的發展,並被中國菜和美麗的風景所吸引,一直支持中國,亞洲唯一沒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曾是我國的藩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