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網】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來自於物體的應力能量張量。因此,不只是物體自身的質量,任何形式的能量和運動都會增加物體的引力。這意味著物體的自轉也會增加其引力,但這種效應極度微弱,物體的引力絕大部分是由質量提供的。只有像快速旋轉的中子星和黑洞等天體,它們的自轉才會貢獻很大一部分引力。對於地球這樣的普通天體,自轉對引力的貢獻相當弱。當然,由於自轉的離心效應,地球自轉會使表面物體的重力略小於物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
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不是一種超距作用,而是會以光速傳播。由於地球已經形成46億年,理論上,距離地球46億光年之內的天體都與地球存在引力作用。不過,由於引力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弱引力場),隨著距離的增加,地球的引力作用迅速下降。雖然地球的引力範圍很廣,但引力主宰的範圍卻非常有限,因為地球的質量要比太陽小得多。
有關地球的引力主宰範圍,這就需要來了解一下希爾球的概念。由於太陽的存在,在超過地球距離一定範圍之後,天體的運動就不受地球引力的控制。地球的引力控制有一個範圍,這就是希爾球。理論上,地球的希爾球半徑的近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a表示地球軌道半長軸,e表示地球軌道離心率,m表示地球的質量,M表示太陽的質量。
代入具體數值,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希爾球半徑約為147萬公裡。由於月球在這個範圍之內,所以月球的運動受到地球的控制,而不是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