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量子坍塌」解密「多元宇宙」,或許宇宙只是一個基本粒子

2020-12-01 量子探索

在我們的想像和眾多的影視作品中,都會提出「多元宇宙」這個概念,那麼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多元宇宙」是否存在呢?在我們的想像中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結果,那麼除了我們選擇的結果外會不會在別的宇宙發生了正好相反的事情呢?

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我們對於粒子的觀測每一次都會引起「量子坍塌」,小編認為我們的世界就是在一次「量子坍塌」中出現的產物,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叫做「量子坍塌」下面我們就用簡單的語言來說一下,為什麼科學家的觀測會引起「坍塌」。

當我們觀測粒子時,會讓粒子從波的狀態變成粒子,也就是說在我們沒有觀測粒子的時候,它是一片小水窪自由自在的運動在量子的世界中,但是當人類去觀測它想要分析它運動的規律時,它就會變成一顆小石頭,同時另外一個和這個粒子發生了量子糾纏的粒子就會變成水窪,就算我們再去觀測它也不會發生變化,這就是「量子糾纏」和「量子坍塌」

目前,量子力學已經運用在我們的生活和前沿科技中,我們國家對量子領域的演技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量子糾纏讓量子成為了無線電後最有希望給人類帶來通信改革的科研方向,兩個粒子只要發生了糾纏不論距離多遠都會相互對應,如果人類搞明白量子奧秘就等於打開了星際通訊的大門。那麼,量子坍塌為什麼可以解釋「多元宇宙」呢?

當下最火熱的「漫威」世界就多次提到了多元宇宙的概念,但是現在的多元宇宙都建立在人類的想像上,甚至是這次的「量子坍塌」論都是人類的臆想,另外一個宇宙的存在究竟是現實還是人類可笑的幻想?每次學者觀測粒子時發生的「量子坍塌」都讓「不確定」變成了「確定」,這個確定就是確實存在我們世界中的「唯一」,那麼其他沒被觀測的粒子仍然存在無窮的「可能性」,由此我們可以思考,我們每次做出決定都像是一次「量子坍塌」,坍塌的結果就是我們做出的決定。

比如,我們在門前選擇推門,就可以看做是一次「量子坍塌」,坍塌的結果就是我們把門推開,但是在這次的坍塌背後有無數種可能性因為「坍塌」掩埋在了維度之中,就如同我們在觀測粒子的時候一樣,可是粒子並不是唯一,在宇宙中與浩如煙海一樣的粒子,我們只是觀測其中一個給了它定義。

那麼我們的宇宙會不會也像一顆基本的粒子一樣,在被觀測後才有了意義,並且成為了「確定」,其實在宇宙之外還有無數的「宇宙」和基本粒子一樣代表了無數的可能性,宇宙只是一次「量子坍塌」的產物,在其他的粒子宇宙中還有無數的可能性和截然不同的選擇。

不論是什麼理論都支持「多元宇宙」中可能存在相同的星球,但是在另外一個宇宙的地球中,一定不可能一切都和我們一樣,一些細小的改變都足以讓一個世界的觀念發生變化,這也是科幻電影最愛的情節,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地球,多麼讓人激動又充滿了想像力,或許當人類可以搞清楚時間的奧秘去宇宙誕生的那一刻才能明白,讓我們宇宙發生「坍塌」的事情是因為什麼。

或者人類可以探索更高層次的維度時才能明白,毫無疑問「量子力學」是支撐這一切的基石,現代科學和物理的理論已經慢慢不足以支撐我們科學的發展,我們的技術受到了限制正在慢慢停滯不前,很多技術都還在沿用前一百年的物理理論,前沿的科學技術完全沒有用在刀刃上。

我們需要更多的先驅者,「愛因斯坦」和「霍金」這樣的領軍人物,帶領我們前進,走向更高的層次,否則人類的世界可以說十分的脆弱,在宇宙之外可能有更多的粒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只有不斷的前進才能搞明白一切,目前我們的科技已經發展的十分迅速,人類僅僅用了幾百年就藥進入星際時代,當飛船成熟後,星空的礦產可以被人類採用,我們才會真正進入一個科技飛躍的時代,相信這一天已經不遠,有眾多科學家在不厭其煩的探索,總有一天我們就會和發現引力,發現地球只是渺小的一顆行星一樣,發現量子領域真正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平行(多元)宇宙:並不是科幻題材,基本上被證實存在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平行(多元)宇宙。(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首先科學解釋來一波。平行宇宙,又稱多元宇宙。是指平行作用力宇宙,是平行作用力產生的純基本粒子宇宙。多個平行宇宙則與人類已知的萬有引力星球宇宙形成多元宇宙理論。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多元宇宙論只是尚未被驗證的科學假說。它有著嚴謹的科學推理,並不是泛泛而談的空想。多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中日甲午海戰那年就被美國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之後發展出的多元宇宙學說種類冗雜繁多,暫且列舉幾個影響力較大的宇宙理論。
  • 多元宇宙是否是量子力學唯一的合理解釋?
    他說,當作量子實驗的時候,比如把粒子射入勢壘的一對狹縫,粒子作為一個概率場存在,叫做波函數。當向勢壘發射粒子時,它就像一團概率雲在勢壘中傳播。只要你不測量它,它就會繼續以概率雲的形式存在,並與自身相互作用,像一個波一樣出現,顯示出像上圖那樣的幹涉圖樣。但一旦試圖找出粒子穿過的縫隙,波函數就會「崩潰」,就會得到一個答案準確的答案。粒子不再以「波」的狀態存在。這有時被稱為波粒二象性。
  • 神奇的「量子永生」,在無數平行宇宙中,可能存在一個永生的你
    「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但是電影中的平行宇宙和物理學中的平行宇宙有很大的差別,一開始「平行宇宙」指的是「平行作用力宇宙」,而「多元宇宙」指的是「包含多種不同作用力」的宇宙。,為了解釋量子力學中的種種現象,「多世界詮釋」誕生,比起哥本哈根學派的詮釋,多世界詮釋不用考慮波函數的坍塌。
  • 平行宇宙或許真的存在?NASA發現大爆炸的平行領域的粒子
    在多元宇宙理論中,宇宙不止只有一個,還有很多的不同的宇宙,我們所處的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宇宙量子其實具有不同的狀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的物理學家在觀察他們的量子的時候的新發現。空間中的所有物質其實都是由量子組成的,由於宇宙中粒子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這些粒子的排列順序也是存在著局限性。
  • 平行宇宙真的存在?NASA發現大爆炸的平行領域的粒子,或許能證明
    在多元宇宙理論中,宇宙不止只有一個,還有很多的不同的宇宙,我們所處的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宇宙。關於平行宇宙的概念,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出現了,到現在,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的平行宇宙的理論,人們對平行宇宙也充滿了好奇,越來越多的科技作品都開始以平行宇宙為主題。
  • NASA南極發現平行宇宙證據,「我們旁邊」或許存在一個鏡像宇宙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了NASA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了平行宇宙的證據。平行宇宙的主流理論有兩種,一種來源於量子力學;另一種為多元宇宙源於暴脹理論,而這次的證據是第三種宇宙。平行宇宙薛丁格有個思維實驗:一隻貓在一個盒子中關著,它的生死取決於盒子中的量子裝置中的原子會不會發生衰變,從而促使裝置打破毒藥瓶毒死貓,即用貓的生死來反應量子的狀態。
  • 神奇的「量子永生」: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
    01 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會用到「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但是電影中的平行宇宙和物理學中的平行宇宙有很大的差別,一開始「平行宇宙」指的是「平行作用力宇宙」,而「多元宇宙」指的是
  • 平行宇宙:並不是科幻題材,基本上被證實存在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平行(多元)宇宙。(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首先科學解釋來一波。平行宇宙,又稱多元宇宙。是指平行作用力宇宙,是平行作用力產生的純基本粒子宇宙。多個平行宇宙則與人類已知的萬有引力星球宇宙形成多元宇宙理論。平行宇宙之間的平行作用力既不重疊,又不會相交,彼此對立。
  • 宇宙中存在一個基本時鐘?
    有的物理學家認為,要調和這種矛盾,或許我們不能將時間看成是連續的存在,而是離散的時間周期。這一想法與粒子物理學中,基本粒子的特性可通過與其他粒子或場發生相互作用而獲得的概念類似。物理學家猜想,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基本時鐘在我們的宇宙中為整個宇宙計時的話,那麼它滴答轉動的速度一定非常快。
  • 隱匿的宇宙:用基本粒子解開宇宙之謎
    基本可以說那是一個「想像中的世界」。然而,現代人印象中的宇宙已經非常具體。高端望遠鏡的問世,讓我們得以觀測到極為逼真的宇宙風貌。牛頓在他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著作中闡明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書名的含義正如伽利略所言——「宇宙是用數學語言書寫的」。這樣看來,數學與物理聯合的理念其實早已存在。2.
  • 為什麼量子糾纏可以推斷出平行宇宙,說明人無真正意義的死亡?
    首先題主能這麼問,想必對量子力學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提問的描述依舊存在問題。題主說的平行宇宙並不是量子力學中的多宇宙詮釋。多宇宙理論很多,平行宇宙和量子力學的多宇宙詮釋不是一回事。並且不是僅從量子糾纏可以導出多重宇宙。
  • 史蒂芬·霍金最後的論述:多元宇宙
    多元宇宙。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合著者託馬斯·赫託格的上一篇論文說,也許,只是也許多元宇宙畢竟沒有那麼複雜。他去世的前幾天,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完成了他的最後一篇研究論文。另一個可能不支持將物質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有很多胎死腹中的宇宙並不值錢。我們人類只是幸運地擁有一個宇宙,它有合適的環境來創造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這是一個被稱為人類原理的哲學論點。
  • 多元宇宙到底藏身何處?專家:宇宙或許全是模擬
    宇宙包含著兩萬億個星系,平均每個星系有大約1億顆恆星,如果我們生活在多元宇宙中,這些世界隱藏在哪裡呢?多元宇宙概念是指除當前宇宙之外,還無形存在著多個宇宙,或許其它宇宙中還真實存在類似的星球。天體物理學家艾琳·麥克唐納(Erin Macdonald)曾自稱「超級科幻書呆子」,6月17日她在科學座談會議中指出,雖然科學家迄今未發現多元宇宙存在的證據,但仍有多項假設理論應用物理法則探索多元宇宙存在的可能性,有時挑戰我們對現實宇宙的認知。艾琳解釋稱,我們的宇宙存在於時空結構之中,3D空間結合時間,形成一個4D結構。
  • 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史蒂芬·霍金最後寫的一篇論文《多元宇宙》
    我們觀測到的是光速傳播的極限波紋,但這並不代表在於這個波紋之外沒有其他事物存在(還有更多的水池,或者說宇宙),只是我們看不到它。多元宇宙長期以來,宇宙學家一直認為我們的宇宙不是唯一的宇宙。事實上,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無邊無際的泡沫海洋中的一個泡泡,這個概念被稱為「多元宇宙」。因為爆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因為某種「永恆膨脹理論」的連鎖反應。
  • ...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
    法新社評論說,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絲毫不亞於愛因斯坦首次系統地闡釋量子物理學。如果最終證明希格斯粒子只是一種幻想,科學家將不得不回到原點重寫粒子物理學課本。  「某種程度上,它的重要性堪比創造了一切的上帝。」陳國明解釋說,「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希格斯粒子賦予基本粒子質量,使得物質得以形成、凝聚、演化,最終形成了星系,也形成了我們。」
  • 宇宙或許並不存在,人類世界只是虛擬?
    一些腦洞大的科幻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因地球毀滅,人類將自己設置在一個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虛擬系統裡的情節。這個想法啟發了物理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虛構的場景,宇宙中的許多事件可能只是一些信息處於不斷變化而已。假如宇宙只是被模擬出來的,那麼系統內部的我們被限制在內部,永遠不能根據日常生活的細節推算出模擬宇宙與真實宇宙的區別。
  • ...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中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
    法新社評論說,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絲毫不亞於愛因斯坦首次系統地闡釋量子物理學。如果最終證明希格斯粒子只是一種幻想,科學家將不得不回到原點重寫粒子物理學課本。  「某種程度上,它的重要性堪比創造了一切的上帝。」陳國明解釋說,「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希格斯粒子賦予基本粒子質量,使得物質得以形成、凝聚、演化,最終形成了星系,也形成了我們。」
  • 宇宙在不斷分裂?它可能只是量子多重宇宙的一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者求助於量子力學,他們推測,「氣泡宇宙」並非共存於真實空間中,而是以不同的概率疊加在一起的,就像微觀粒子處於量子態一樣。現在,許多宇宙學家都接受了一個奇特的理論:我們這個看上去獨一無二的宇宙,其實只是一個名為多重宇宙的更大結構中的滄海一粟。
  • 探索漫威中的兩大「神秘領域」,量子領域與多元宇宙間是否相通?
    然而,它們可能只是通過一個微妙的方面聯繫在一起:微觀宇宙或者與奇異博士所進入的多元宇宙。《蟻人》,其實微觀宇宙也就是量子領域,當斯科特朗進入微觀宇宙的亞原子狀態時;也就是說,當他變得越來越小的時候,他通過了微觀宇宙,用初代蟻人蟻人皮姆博士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所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都變得無關緊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