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想像和眾多的影視作品中,都會提出「多元宇宙」這個概念,那麼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多元宇宙」是否存在呢?在我們的想像中我們的每一個舉動都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結果,那麼除了我們選擇的結果外會不會在別的宇宙發生了正好相反的事情呢?
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我們對於粒子的觀測每一次都會引起「量子坍塌」,小編認為我們的世界就是在一次「量子坍塌」中出現的產物,或許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叫做「量子坍塌」下面我們就用簡單的語言來說一下,為什麼科學家的觀測會引起「坍塌」。
當我們觀測粒子時,會讓粒子從波的狀態變成粒子,也就是說在我們沒有觀測粒子的時候,它是一片小水窪自由自在的運動在量子的世界中,但是當人類去觀測它想要分析它運動的規律時,它就會變成一顆小石頭,同時另外一個和這個粒子發生了量子糾纏的粒子就會變成水窪,就算我們再去觀測它也不會發生變化,這就是「量子糾纏」和「量子坍塌」
目前,量子力學已經運用在我們的生活和前沿科技中,我們國家對量子領域的演技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量子糾纏讓量子成為了無線電後最有希望給人類帶來通信改革的科研方向,兩個粒子只要發生了糾纏不論距離多遠都會相互對應,如果人類搞明白量子奧秘就等於打開了星際通訊的大門。那麼,量子坍塌為什麼可以解釋「多元宇宙」呢?
當下最火熱的「漫威」世界就多次提到了多元宇宙的概念,但是現在的多元宇宙都建立在人類的想像上,甚至是這次的「量子坍塌」論都是人類的臆想,另外一個宇宙的存在究竟是現實還是人類可笑的幻想?每次學者觀測粒子時發生的「量子坍塌」都讓「不確定」變成了「確定」,這個確定就是確實存在我們世界中的「唯一」,那麼其他沒被觀測的粒子仍然存在無窮的「可能性」,由此我們可以思考,我們每次做出決定都像是一次「量子坍塌」,坍塌的結果就是我們做出的決定。
比如,我們在門前選擇推門,就可以看做是一次「量子坍塌」,坍塌的結果就是我們把門推開,但是在這次的坍塌背後有無數種可能性因為「坍塌」掩埋在了維度之中,就如同我們在觀測粒子的時候一樣,可是粒子並不是唯一,在宇宙中與浩如煙海一樣的粒子,我們只是觀測其中一個給了它定義。
那麼我們的宇宙會不會也像一顆基本的粒子一樣,在被觀測後才有了意義,並且成為了「確定」,其實在宇宙之外還有無數的「宇宙」和基本粒子一樣代表了無數的可能性,宇宙只是一次「量子坍塌」的產物,在其他的粒子宇宙中還有無數的可能性和截然不同的選擇。
不論是什麼理論都支持「多元宇宙」中可能存在相同的星球,但是在另外一個宇宙的地球中,一定不可能一切都和我們一樣,一些細小的改變都足以讓一個世界的觀念發生變化,這也是科幻電影最愛的情節,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地球,多麼讓人激動又充滿了想像力,或許當人類可以搞清楚時間的奧秘去宇宙誕生的那一刻才能明白,讓我們宇宙發生「坍塌」的事情是因為什麼。
或者人類可以探索更高層次的維度時才能明白,毫無疑問「量子力學」是支撐這一切的基石,現代科學和物理的理論已經慢慢不足以支撐我們科學的發展,我們的技術受到了限制正在慢慢停滯不前,很多技術都還在沿用前一百年的物理理論,前沿的科學技術完全沒有用在刀刃上。
我們需要更多的先驅者,「愛因斯坦」和「霍金」這樣的領軍人物,帶領我們前進,走向更高的層次,否則人類的世界可以說十分的脆弱,在宇宙之外可能有更多的粒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只有不斷的前進才能搞明白一切,目前我們的科技已經發展的十分迅速,人類僅僅用了幾百年就藥進入星際時代,當飛船成熟後,星空的礦產可以被人類採用,我們才會真正進入一個科技飛躍的時代,相信這一天已經不遠,有眾多科學家在不厭其煩的探索,總有一天我們就會和發現引力,發現地球只是渺小的一顆行星一樣,發現量子領域真正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