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轉基因植物會破壞生態環境嗎?

2020-12-11 光明網

編者按:

轉基因技術安不安全?轉基因食品能不能吃……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常常被這些問題困擾,甚至被有關轉基因的謠言蠱惑。光明網基因科普團隊針對相關問題邀請專家進行權威解答,推出系列作品《轉基因你問我答》,為公眾答疑解惑。

作者:徐樂天(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聽過這樣的言論:「轉基因食物會致癌」「轉基因食品不安全」。類似的報導還會引用「科學文獻」以支持其結論。比如,2012年曾經有一項法國研究文章稱食用轉基因玉米提高了大鼠的腫瘤發病率。實際上,由於實驗設計存在重大缺陷等因素,在全世界科學家的質疑聲中,該文章在2013年11月就因「研究方法和結論皆存在嚴重問題」被正式撤回了。即便如此,這篇文章依然被反對轉基因的群體時常拿出來說事。此外,耐除草劑的植物可能會導致「超級雜草」的產生、種植轉基因作物會導致土壤廢棄等等說法也層出不窮。但是,上述擔憂真的科學嗎?

什麼是轉基因植物?

為了解開上述一系列疑惑,我們首先需要對轉基因植物進行簡單的了解。通常所說的轉基因植物是指人為的將目的基因轉移到植物體內,使植物獲得新性狀或新功能的一種生物技術。轉基因是科技進步的產物,從1856年奧地利科學家孟德爾揭示了生物遺傳因子的遺傳規律到1982年利用轉基因技術獲得了全球首例轉基因菸草,轉基因技術所取得的成就,凝聚著幾代科學家的心血。

雜交育種依靠品種間的雜交從而實現基因的交流和改變,轉基因植物則是通過基因的定向轉移實現了這一目的。兩者本質上都是通過改變基因及其組成以獲得優良性狀。轉基因育種的優勢在於可以實現跨物種的基因轉移。例如,抗蟲棉花就是將蘇雲金芽孢桿菌中的殺蟲蛋白基因轉移到棉花中,從而能夠專一性抑制棉鈴蟲等棉花害蟲的發生,降低其危害,同時也減少農藥使用,以實現穩產增產、提質增效。然而如果通過傳統的育種方式,可能永遠也無法獲得攜帶這種抗蟲蛋白的棉花。

轉基因棉花,成熟棉桃(左)、棉桃(中)、花(右)

轉基因植物的研發違背生物的進化規律了嗎?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生物體在與周遭的不利環境不斷博弈過程中,通過一代代的遺傳、變異,完成了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不同物種間基因的水平轉移,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生命起源與生物進化研究表明,自然界打破生殖隔離、進行物種間基因轉移的現象古已有之,現在仍在悄悄發生。例如,科學家研究發現,在自然條件下,微生物農桿菌可以將自己的基因轉移到植物體內得以表達。科學家們借鑑這一自然界中生物過程,應用並開發出植物轉基因技術。直到今天,農桿菌轉化法仍然是轉基因研究中廣泛運用的植物轉基因手段之一。

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種植的絕大部分作物早已不是自然進化的野生種,而是經過千百年人工改造,不斷打破生物間生殖隔離、轉移基因所創造的新品種,是人為馴化的結果。轉基因植物是人類利用最新的轉基因育種技術所培育的產物。因此,轉基因植物的產生並沒有違背生物進化的規律。

轉基因植物的種植會產生「超級害蟲」「超級雜草」嗎?

可以明確的是,轉基因抗除草劑作物不會成為無法控制的「超級雜草」,種植轉基因抗除草劑作物也不會使別的植物變成無法控制的雜草。上世紀90年代在加拿大的油菜地裡發現了個別轉基因油菜植株可以抗1到3種除草劑,因而有人稱之為「超級雜草」。事實上,這種油菜在噴施另一種除草劑2,4-D後即可全部被殺死。因此,「超級雜草」只是一個形象化的比喻,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超級雜草」的存在。這種個別植株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基因漂流現象,這一現象也並不是從轉基因作物開始的,而是自古就有。如果沒有基因漂流,就不會有進化,世界上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種的植物和現在的作物栽培品種。

類似的,「超級害蟲」也很難產生。例如,目前廣泛應用的轉Bt基因棉花,即便害蟲對某一種或者幾種Bt蛋白產生抗性。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對該害蟲進行防治。

種植轉基因作物會導致土壤廢棄嗎?

相反,轉基因植物還可以幫助修復被汙染的土地。比如,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轉基因楊樹,該楊樹可以表達哺乳動物的P450酶,這種酶可以代謝有毒化學物質。將這種轉基因楊樹種植在有化學汙染的土地上後,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於傳統楊樹,轉基因楊樹代謝三氯乙烯、四氯化碳、三氯甲烷、苯等汙染物的能力顯著增強。說明了轉基因植物在汙染土壤改良上具有很大的潛能。

轉基因植物相比於傳統植物修復汙染土地的優勢

我國針對轉基因植物的種植和管理還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規,比如: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除了要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配套規章的規定取得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外,還要按照《種子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品種審定並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後,才能生產種植。

國內外均沒有證據顯示轉基因植物的種植會帶來生態風險。同時,轉基因植物的種植還需要通過嚴格的科學評估並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這為轉基因植物的生態安全性又增加了一層保障。因此,截至目前,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應用的轉基因植物的生態安全性很高。那麼,開頭所提問題的答案也顯而易見:種植耐除草劑的植物不會導致「超級雜草」的產生;轉基因作物的種植並沒有使土壤廢棄,相反,利用轉基因植物還可以對被汙染的土地進行生態修復。

參考文獻

Dunfield KE, Germida JJ. Impac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on soil‐and plant‐associated microbi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04, 33(3): 806-815.

Van Aken B. Transgenic plants for phytoremediation: helping nature to clean up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008, 26(5): 225-227.

Bawa AS, Anilakumar K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safety, risks and public concerns—a review.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50(6): 1035-1046.

Gilbert N. A hard look at GM crops. Nature, 2013, 497(7447): 24.

Gunarathne V, Mayakaduwa S, Ashiq A, et al. Transgenic plants: Benefits, applications, and potential risks in phytoremediation[M]//Transgenic Plant Technology for Remediation of Toxic Metals and Metalloids. Academic Press, 2019: 89-102.

Fernbach PM, Light N, Scott SE, et al. Extreme opponen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know the least but think they know the most. Nature Human Behaviour, 2019, 3(3): 251-256.

來源: 光明網

相關焦點

  • 轉基因植物對人類影響或幾代人後才顯現
    質疑主要是圍繞著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展開的。「我並不反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但是我擔憂背後的風險。」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薛達元告訴《國際先驅導報》,由於水稻是主糧,世界各國都比較慎重,「轉基因的大豆、玉米、棉花有商業化種植的,但是轉基因水稻,還沒有哪個國家進行商業化種植。」薛達元擔憂的主要風險是轉基因水稻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
  • 吃了轉基因食物,會被「轉基因」嗎?
    作者: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 周子琦、賀曉雲副教授、許文濤教授提到轉基因食物,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五彩斑斕的玉米,還是奇形怪狀的西紅柿?如果我說它們都不是轉基因的,而是大部分的木瓜才是轉基因食物,你會不會感到很驚訝呢?
  • 轉基因作物的生態與健康風險
    當時很怪,為什麼會獲得這樣的批准,而且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第三是生態風險,轉基因作物將破壞自然生態系統,作物作為「新物種」(自然界不會產生這樣的物種,是經過人的基因橫向交流造成強迫的物種,所以對「新物種」打引號)侵佔新環境,表現不折不扣的入侵性,轉基因誘導「超級雜草」、「超級害蟲」出現,這樣的例子在美國已經出現。
  • 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有危害嗎???
    他們用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餵養雌性小鼠長達24個月,結果發現食用GM大豆的雌性小鼠肝臟出現異常。   十二、2007年10月和11月,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報導,經過長期周密跟蹤觀察,發現有兩種轉基因玉米種植導致傷害蝴蝶生存,對生態環境安全的威脅程度已經超出可接受水平。為此,歐盟已經做出了初步決定、禁止該轉基因玉米的種子銷售使用。
  • 轉基因食品會導致癌症和不育嗎?
    作為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技術,轉基因也讓公眾產生了很多新的疑問?例如:轉基因食品會導致癌症和不育嗎?人類從轉基因技術中獲得的收益有哪些?轉基因大豆已成為重要油料來源轉基因食品會導致癌症和不育嗎?首先,無論是轉基因食品和咱們日常食用的食品,都是含有基因的。
  • 轉基因食品是導致人類毀滅的潘多拉魔盒嗎?其實轉基因無處不在
    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在國內的逐漸發展,一個新名詞也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轉基因。許多專家學者對轉基因食品持懷疑態度,而大眾也往往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那麼,轉基因食品真的是危險而又不可觸碰的存在嗎?首先,什麼是轉基因?
  • 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技術可用來改變植物的某些遺傳特性,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抗除草劑等的作物新品種; 可用轉基因植物或離體培養的細胞來生產外源基因的表達產物,如人的生長素、胰島素、幹擾素、白介素2、表皮生長因子、B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轉基因植物中得到表達。
  • 馬妍:話說轉基因
    大量噴施化學藥劑,不僅會增強抗藥性,而且嚴重汙染環境,增加生產成本,破壞生態平衡。近年來,日本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能在鹽鹼地生長的轉基因高產水稻,其產量達到了普通水稻在鹽鹼性土壤中產量的4倍。由於鹽鹼性土壤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5%至30%,因此這項成果對世界半數人口的主食——稻米的增產具有重要價值。
  • 轉基因植物安全性問題並非無解
    潛力巨大  轉基因作物可提高農作物產量,減少除草劑、殺蟲劑等農藥的使用量,並節省大量勞動力,因而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根據農業生物技術應用國際服務組織(ISAAA)發布的年度報告,2006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猛增了1200萬公頃,首次突破了1億公頃大關。從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間,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已經增長了60倍。
  • 吃素也破壞環境、傷害動物?科學畜牧業,才是可持續的生態農業
    素食真的可以拯救地球嗎?吃肉真的會破壞地球嗎? 答案是,不一定,可能適得其反。 有些為了環保而素食的人,可能被利用了,今天我帶大家了解一下,為什麼,吃素可能對環境不利?
  • 淺談轉基因食品存在的問題,我們吃了真的好嗎?
    雖然轉基因技術與傳統的以及新進發展的亞種雜交技術相比,在基本原則上並無實質差別。但生產轉基因食品的轉基因技術著眼於從分子水平上,進行基因操作,因而它更加精細,嚴密和具有更高的可控制性。人們可以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改變生物的遺傳性狀,並且可以創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種。比如可以殺死害蟲的食品植物,抗除草劑的食品植物和可以產生人體疫苗的食品植物等。
  • 破壞生態?美國將釋放數百萬轉基因蚊子,遭「地球之友」嚴厲批評
    然而,科學家和倫理學家擔心的是,現在的政府部門能否對通過基因改造的蚊子進行有效的監察和科學評估,最終確保這個方案是負責任的實施,否則將會嚴重的破壞生態平衡其實蚊子的存在並不是只有壞處,蚊子算是食物鏈比較底端的生物,它是昆蟲、鳥類、蝙蝠等動物的食物,如果這個生物真的消失,那對於整個生態圈的影響都非常大。蚊子的作用不僅於此,蚊子還能傳播花粉,甚至間接淨化水域。
  • 崔永元調查轉基因食品 細說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1998年,美國媒體報導了對英國羅伊特研究所普斯陶教授的專訪,他警告人們關注未充分證明其安全性就已經推廣的轉基因食品,經過試驗:用轉基因土豆餵老鼠後,老鼠發生器官生長異常,體重和器官重量減輕,並且免疫系統遭到破壞。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著巨大的爭議,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達成共識。
  • 轉基因:你應該了解的知識點!
    1983年,科學家首次完成了對植物(菸草)的遺傳改造 。技術分類植物轉基因技術植物轉基因技術是採用克隆等方式,在受體細胞中置入外源DNA,代表性的使用方式如載體介導法、DNA直接攝取法。世界上還沒有出現因為食用轉基因產品而引起疾病的案例,我國獲批的轉基因水稻在歷時十餘年的安全性評價中均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且某些轉基因農作物的食品安全評價指標甚至高於國際標準 。2.在環境保護方面有顯著成效:我國種植的轉基因具有抗蟲性、抗旱性、抗鹽鹼性,使得農藥的使用量降低,並且種植轉基因水稻所存在的負面影響可能遠遠小於種植非轉基因作物。
  • 轉基因作物為何會引起巨大爭議?轉基因到底好不好?科技是一把劍
    「我們並不反對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種植,但擔心背後的風險。」環境保護部生物多樣性研究首席專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生態學家蔣高明也向記者表達了對轉基因水稻安全性的擔憂。 而在普通人中,這種質疑更為直接: 「現在研究出的轉基因水稻的最大特點就是抗蟲抗病,蟲子吃了都受不了的東西,人吃了會怎樣?」甚至還有人直呼,大規模種植轉基因水稻無異於一個「國民自殺計劃」。
  • 淺談轉基因
    轉基因技術已經正式問世約半個世紀。轉基因技術真的安全嗎?本人相信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轉基因技術應用後,我們確實擁有了「上帝造萬物」的能力。我們得以從「代碼」入手敲出,修改出自己想要的「程序」,改造生物性狀。它涉及到多方面內容,從倫理道德,生物安全,環境保護,食品安全以及我們自己的生命安全。目前,轉基因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是其最主要的方面之一。
  • 生態圍網種植水生植物的施工方法
    一、前言生態圍網種植,也稱生態浮毯、生態綠毯。是人工浮島的一種演變形式,以水生植物為主體,運用無土栽培技術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為載體和基質,應用物種間共生關係,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生態位和營養生態位,從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態系統,用以削減水體中的汙染負荷。
  • 張宗毅:轉基因食品安全嗎?
    對於轉基因是否「致癌」和「影響生育」,這是技術問題,普通公眾不好判斷;但美國人是否吃轉基因食品以及轉基因是否美國針對中國的陰謀卻很好從事實和邏輯上來進行判斷。 (一)美國人吃轉基因食品嗎?ISAAA每年發布一個轉基因作物年度發展報告,詳細報告了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數據。數據顯示:目前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近2億公頃,其中美國超過7千萬公頃,美國的轉基因大豆佔美國全部大豆播種面積的94%。
  • 轉基因能不能吃,以及轉基因的真相
    ,它關係到整個生態系統是否能穩定「運行」,而破壞生物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種方式:外來物種入侵(如原產於南美洲、現在中國河流泛濫成災並且威脅其他魚類的「清道夫魚」)生態環境破壞(如大肆砍伐森林、北極冰川融化等)生物技術(如一些病毒技術、轉基因技術)進化論
  • 眾說紛紜——轉基因
    前法國轉基因安全委員會成員——塞拉利尼轉基因一旦涉及到開放環境中的食品和飼料的話,問題就會截然不同。因為它是在一個開放的環境,露天的環境,這類研究對我們的生態環境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