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印度教徒最期待的事莫過於歡慶灑紅節,灑紅節也叫胡裡節或色彩節。節日這天所有人一起沐浴在色彩斑斕的世界裡,盡情享受狂歡。
印度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盛事——灑紅節。灑紅節每年2、3月間舉行,慶祝時間的長短不一。又稱霍利節、荷麗節、胡裡節。在印度,灑紅節又是印歷的新年。灑紅節原是慶祝春天,與創造和復始的行動有關,代表春分和穀物豐收。在灑紅節節期,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尋常百姓,載歌載舞,盡情地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裝扮起來,迎接春天的到來。到時候,印度人為了表示喜慶和祝福,會向人們身上潑灑五顏六色的顏料。
印度灑紅節的由來
傳說古代有一個國王希蘭卡亞西普生性殘暴,而他的王子普拉拉德愛護百姓,受到百姓擁護。王子對父親的專橫跋扈表示了不滿,於是父王大怒,讓其不怕火燒的公主霍利嘉抱著王子跳入大火之中,準備把王子燒死。然而事與願違,霍利嘉被燒成灰燼,普拉拉德卻因為維施努的保護安然無恙。百姓們為了慶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潑灑紅顏色的水。灑紅節便由此而來。
傳說從前有一個暴君不允許人民信奉大神毗溼奴。他的兒子卻堅持敬奉大神。王子對父親的專橫跋扈表示了不滿,因此受到百姓擁護。於是父王大怒,暴君便指使自己的妹妹、女妖霍利卡在一個月圓之夜燒死王子。翌日清晨,當國中的百姓帶著盛水的器具趕去救人時,卻發現王子安然無恙,而霍利卡已化作灰燼。這是大神毗溼奴保佑的結果,人們便將7種顏色的水潑向王子以示慶祝。因此,人們把每年印歷12月的望日定為灑紅節。灑紅節的第二天,人們便用水和各種顏料互相潑撒、塗抹。夜晚,人們把用草和紙紮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在尼泊爾,慶典的開始是豎竹竿儀式。節日為期一周,人們互相拋灑紅粉,投擲水球。第八天時,人們將竹竿燒掉,節日結束。
灑紅節是怎麼慶祝的
捉弄人和盡情歡樂是灑紅節的精神所在,通常較低種姓的人將粉和顏料灑向高種姓的人,暫時忘記階級的差異。夜晚,人們把用草和紙紮的霍利卡像拋入火堆中燒毀。印度人在灑紅節期間還要喝一種乳白色飲料,據說可保來年平安健康。在尼泊爾,慶典的開始是豎竹竿儀式。節日為期一周,人們互相拋灑紅粉,投擲水球。第八天時,人們將竹竿燒掉,節日結束。
灑紅節象徵著冬天結束,萬物復甦的春天已經到來,同時也象徵著正義對邪惡的勝利。參加慶典活動的人們追逐打鬧,開玩笑的向彼此身上潑灑五顏六色的顏料和粉末。同時,灑紅節的活動還包括點篝火「焚燒胡裡」等等。印度地域廣闊,各地慶祝胡裡節的做法也不盡相同。在北方邦馬圖拉,除灑彩粉之外,婦女還要手持木棒追打男子,男子不能還手;在拉賈斯坦邦,人們則將浸水的衣服擰成一股繩,用來打人。在印度教聖地瓦臘納西,人們互相灑水,然後成群結隊上街遊行,放肆的大聲罵人;在廣大農村地區,胡裡節則更為熱鬧,有時慶祝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之久;在比哈爾邦等地,民眾還會唱歌頌春天、彼此甩泥巴、投牛糞。
現在,灑紅節節已演變成人們消除誤解和怨恨,捐棄前嫌,重歸於好的節日。
印度各地的灑紅節
馬杜賴 | 傳統狂歡節
這裡的灑紅節慶祝活動會提前40天開始,你還可以有機會在這裡欣賞到當地講述克裡希那故事的傳統戲劇。馬杜賴灑紅節的最佳的慶祝地點在胡裡門Holi Gate附近。
齋普爾 | 大象狂歡節
在灑紅節前夜舉行的「大象節」是齋普爾的招牌。近幾年來由於動物保護組織的介入,這裡的文化活動可能不再包含大象項目。
德裡 | 潮流灑紅節
德裡的灑紅節相對來說更具有現代化。德裡郊區胡裡牛Holi Cow慶典,更像是一場灑紅節主題的國際化露天音樂節,充滿了瘋狂、色彩、美食和令人沸騰的印度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
孟買 | 溫情灑紅節
雖然孟買有著亞洲最大的貧民窟,但是這並不能阻擋他們對新年的狂歡。穿梭於光怪陸離的貧民窟中,感受當地人的熱情與喜悅。
烏代布爾 | 王室灑紅節
這裡的狂歡節極具王室風範。在這裡,將有機會參與灑紅節前夜舉行的焚燒邪靈雕像的篝火儀式(Holika dahan)。屆時,烏代布爾梅瓦爾王族的皇室儀仗隊將在城市宮殿列隊,充滿異域裝飾的馬隊及皇家樂隊為這裡增添了迷人的感覺。
延伸閱讀>>>瘋狂的印度色彩節
灑紅節注意事項
照相指南:灑紅節是攝影的最佳素材,但是一定給相機做好保護措施,防止水或者染料進入。可以用保鮮膜或者塑膠袋將相機的接口和重要部位包裹起來。
穿衣指南:這天就不要穿的那麼美美噠了,穿自己不喜歡或者很舊的衣服,因為灑紅節的顏料不止是幹的,還有溼的。
躲避指南:當你被灑或者潑的時候不要想著逃脫(你會發現根本沒用!)閉上眼睛和嘴巴,任他們潑夠就好了。
攻擊指南:買飲料,這裡買飲料並不是用來喝的,灑紅節大家都是拿飲料來把顏料弄溼,所以要攻擊別人一定要帶點錢買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