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印度灑紅節 越色越快樂)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每年的3-5月為旱季,公曆3、4月間,為印度教的四大節日之一,灑紅節(Holi)。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穫季節,因此也被稱為印度的春節。
在灑紅節節期,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尋常百姓,載歌載舞,盡情地用五彩繽紛的顏色裝扮起來。參加慶典活動的人們追逐打鬧,開玩笑地向彼此身上潑灑五顏六色的顏料和粉末。連續多日豐富的慶祝活動使整個印度都沸騰起來,這也是世界各地攝影人最推崇的盛典之一。
大象的節日
灑紅節前夕,在齋普爾會舉行盛大的大象節,以此作為灑紅節前夜的預熱。大象在印度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神聖而備受擁戴。大象節場面熱鬧非凡,大象「巡遊」、大象「選美」、大象球賽、頂罐賽跑、大象與遊客拔河等妙趣橫生的活動悉數登場。每頭大象的裝飾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頭飾非常氣派,象背上還設有「雅座」,並以遮陽傘或棕櫚葉布置,相當奢華。活動的高潮部分就是一群色彩斑斕的大象一字排開,站在體育場的中央,接受評委的審視,然後選出最漂亮的一頭並授以冠軍頭銜。
洶湧的色彩浪潮
從清晨開始,男女老少就紛紛提著事先裝了各種顏色的彩粉和彩水的袋子走出家門。人們見面,不管認識與否,不分年齡性別,也沒有貴賤之分和種姓之別,大家相互潑紅灑綠、互畫花臉、互擲水球,以示吉祥。孩子們相互塗抹是免不了的,他們還會對平時尊敬有加的老人突然潑灑深紅或菊黃色的顏料,然後興奮地手舞足蹈。顏料被灑向半空,街道上成了色彩的海洋。在塗抹顏料和潑灑彩色水的過程中,大家都努力把歡樂送給別人,讓幸福澆灌全身。碰巧的話,你還有可能被樓上扔下來的雞蛋砸中,一路滴答著黃湯。在如此洶湧的色彩浪潮中,每個行人臉上都畫上了「彩妝」,大家的衣服也都變得色彩斑斕。印度人在這一天捉弄別人時總有一個很好的理由——「請別生氣,這是灑紅節」。
逛不夠的名勝古蹟
3月的印度,除了灑紅節,可不要錯過那些著名的城市和名勝古蹟。
紅粉之城齋普爾,一座很有詩意的城市。齋普爾全城一片粉紅色,不但屋頂、牆壁,一律粉紅色,連女性的紗麗也偏愛粉紅色,比其它地方濃豔。使遊人流連忘返的不僅是齋普爾的秀麗自然風光,還有它引人矚目的宏偉建築。齋普爾位於新德裡西南250公裡處,是拉賈斯坦邦首府,也是印度著名的古城。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阿格拉泰姬陵。從16世紀到18世紀初,阿格拉一直是印度首都。這裡是統治全印度幾百年的莫臥兒帝國的首都所在地,這裡融合了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與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阿格拉是典型的印度北方城市,喧鬧,擁擠。而就是在這樣的一個都市,卻屹立著堪稱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泰姬陵。印度人稱泰姬陵為「Monument of Love」,任何的照片和辭藻都無法真正的表達泰姬陵的美和神奇。
瓦拉納西是印度著名的聖地之一,被認為是印度最古老和最神聖的城市。它坐落在恆河左岸陡峭巖石構成的堅實的巖岸上,重要戰略地位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經受到了雅利安人的重視。這裡有各式廟宇1500座以上,恆河浴場、印度金廟、杜爾迦廟、印度之母廟、拉瑪王廟、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新印度金廟、林訥格爾堡等都是旅遊者們津津樂道的目的地。河岸附近的街頭巷尾,到處樹立著象徵溼婆的神柱,為印度教徒所頂禮膜拜。此外,釋加牟尼初轉輪的鹿野苑就在瓦拉納西附近,耆那教的兩個教長也誕生在附近,故該市已成為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重要聖地。
克久拉霍建於公元10-11世紀,曾是「月亮王朝」昌德拉王朝的首都。它屬於印度中央邦查塔普爾縣,鄰近齋浦爾和德裡。克久拉霍在印度的寺廟建築上始終保持著獨一無二的地位。該地區有大量的婆羅門教及耆那教寺廟,它使人能夠從那些獨特的建築和輝煌的雕刻中領略10世紀昌德拉文明鼎盛時的風採。這些雕飾把神話題材和世俗題材,尤其是性愛題材融為一體,誕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性愛神廟群。
選自《旅遊世界》2016年1月刊
樂途旅遊網與媒體專欄:旅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