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 傳承國醫 弘揚國粹 共鑄國魂
經典傳承 美好有約
有位哲人說,人生是一根煩惱串起來的項鍊。古人曾說:「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來說,人的一生中處於逆境的時間大大多於處於順境的時間。那麼,心情不愉快,又難以自我排遣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黃帝內經》提出「鬱則發之」,就是憂鬱、悲傷等鬱積的消極情緒要讓它發洩出來。當情緒不佳時,千萬不要自尋苦惱,把痛苦、憂傷悶在心裡,一定要發洩出來,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讓眼淚盡情地流出來。現代研究發現,因感情變化流出的眼淚中含有兩種神經傳導物質,這兩種傳導物質隨眼淚排出體外後,可緩和悲傷者的緊張情緒,減輕痛苦和消除憂慮。美國聖保羅市精神病學研究室主任威廉·弗列做了個有趣的實驗,在接受實驗的200名男女中有85%的女性和73%的男性在痛快地哭泣之後,自我感覺都比哭之前好得多,而且健康狀況也有改善。事實證明,這種開導、疏洩的方法可使人從苦惱、鬱結的消極心理中解脫出來,可以很快地恢復心理平衡。
現代研究表明,結腸炎、消化性潰瘍病、過敏性結腸炎、憂鬱症、神經衰弱、失眠和一般胃疼等都與情緒壓抑有關。男子患消化性潰瘍病多於女性,其原因之一就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說,當你想哭時,不必壓抑自己,大可使淚水流淌。當然,也不要過悲久哭,要防止大悲傷肺。
一個人在生活中受到了挫折,甚至遭到不幸,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親人傾訴苦衷,或向親朋好友寫書信訴說苦悶,以便從親人、朋友的開導、勸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當有朋友向你訴說心中苦悶的時候,你要及時對他進行勸慰和開導,要轉移他的情緒或思慮的目標,鼓勵他投身到平日喜歡的活動中去,幫助他調整生活目標和行為方式,甚至暫時脫離或改變其工作、生活環境,以重建心理平衡。
俗話說:「快樂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樂;痛苦有人分擔,就可以減輕痛苦。」的確,快樂是越分享越多的,痛苦是越分擔越少的。
⊙註:此文摘自張其成國學養生之道家養生大道。
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下角「在看」與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滿溢的動力~
—— 國學經典傳承聯合發起單位 ——
喜馬拉雅 華夏出版社
山東大學百年學堂 陳李濟大健康
貴州無憂酒業集團 鳳起集團
山東邁瑞醫療 浙大249基金會
山東省齊魯幹細胞工程有限公司
子曰酒店 中成書院
………………………………
熱 文 推 薦
讀《六祖壇經》偈語,悟智慧人生!
孝敬父母的「7個層次」,你做到了第幾層?
三伏天:暑天不避暑,暑汗賽黃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摒棄傲慢,做一個和光同塵的修行人!
人生的低谷,只是「向下紮根」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