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博大精深的,作為一門能夠通曉宇宙道理的學問,過去這一兩百年可以說飽受垢病,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所以,我們特別希望能夠用一種嶄新的視角,用我們現代人都能理解的語言,重新去講講我們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它是一本足足可以讓很多人一輩子都捨不得讀完的書。
《黃帝內經》分為上、下兩部,第一部叫《素問》,它有八十一篇,第二部叫《靈樞》,也有八十一篇,合起來一共一百六十二篇。《素問》解答了中醫對生命,對天、地與生命的關係的一些最基本問題,所以它是一本關於中醫基礎理論的書。《靈樞》是指人的氣和人的神靈溝通的那個節點、關節點。樞是關鍵,就是我們開闔門的門軸,它一動整個門就動,所以《靈樞》是講針灸穴位的書。
天地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就是天地之氣。你非要搭一個大棚,然後把那些菜種在裡面,長出來的雖然還是那個形,還是那個樣,但吃起來沒那個味兒,這叫沒有得到天然之氣。現在很多人吃東西還分析裡面含有多少胺基酸、脂肪、礦物質。而中醫看到的是更玄的東西,是它背後的能量。但是,你光有能量也不行,能量往哪個方向走也很重要,比如說你開個車,我開個車,咱倆都奔廣東,你往北開,我往南開,你雖然年輕,能量比我足,但你方向錯了,你的神就亂了。所以中醫講的是順應天地之氣,實際上說的是能量和方向這些東西。
《黃帝內經》裡面排在第一篇的文章,是「上古天真論」,足可見,這是有多麼重要。首先說「上古天真」的意思,一直以來,道家都是講究「道法自然」的,認為老天自然賦予你的能量或者能力是最高超的,所以自然的反義詞是「人為」,我們說做作,北京話叫「作」,這個人加上一個為,合起來就是一個字「偽」。不怕中醫是偽科學,就怕科學是偽真理。當中醫是偽科學,而科學又是偽真理的時候,我們是偽偽真理,正好負負為正,我們就是真理。
我們說「天真」,天——自然賦予你的能力。在這種能力面前,你還是謙卑一些,不要把人為「作」出來的那種東西,凌駕於自然之上。道家認為「今不如昔」,時代越進步,人為的東西越多、越高級,離天真越遠,而追求這種天真的唯一辦法不是在現在世界上去找,而是返璞歸真,回到遠古時代,這就是「上古」,那時候的人們是最接近自然、最天真的。人想回歸到自己自然純樸的本性就要做兩件事兒:一是儘可能地親近自然,第二是儘可能地回歸傳統,或者叫親近傳統,回歸自然,這就是「上古天真論」第一個教你要做的事兒。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24個字就把黃帝的一輩子講完了。「生而神靈」,就是說,黃帝一生下來,雖然是個男的,但是他有與天地鬼神溝通的本領。我們說,小孩子生下來聰不聰明,機靈不機靈,也有這裡面的因素存在,但是,黃帝的聰明是大聰明,是「慧」,而不是「智」。「智」和「慧」有什麼區別?「靜極生慧」。我們說「急中生智」「靜極生慧」,一個是著急上火時迸發的靈感,一個是在極度安靜無欲無求狀態下迸發出來的東西,二者心境完全不一樣。再深入一點說,智不帶「心」,它不動心,不動神,「智」就是「知日」,就是說它研究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就像一個明晃晃的太陽掛在那兒,咱們都在討論它,除非你是瞎子,否則只要是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見。所以,肉眼凡胎的人都可以討論的學問叫「智」。而那個「慧」,首先它帶心,只要帶心的東西都通「神」,而且,它上面是兩個「豐」字,這意味著極大豐富、不可想像的內容,沒有窮盡。「慧」中間的這個字就像回歸的「歸」字的右半邊兒,象徵著一種哲學,這「拐彎」的東西就像我們講的樂極生悲,到時候就會拐彎兒的。
道家的成功叫返璞歸真,它把那些苛刻自己、雕琢自己的東西都看的極為兇殘,它以保存自己的純真天性作為追求目標,所以,越「天真」,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