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學術作假的事情時有發生,其實這也不止是國內的學術圈內發生的事情,就算是放眼世界,各國都有抄襲等學術造假行為,不過一般情況下,很多學術造假者在進行抄襲的過程中,都是非常小心謹慎的,輕易不會用在非常大的報刊上或者是比賽中,但是也有一些低級的學術造假者,則是將其他學者的成果直接搬到了全國甚至是世界級的比賽中,當然這種作假行為,一般結局都非常慘,因為被發現並且被處理的概率非常大,可以說這種低等的抄襲行為,在近些年其實不怎麼常見了。
但是在最近,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兩名博士同時在網絡上發文,指責武漢傳媒學院的學生抄襲自己的作品,將這二人之前發表的作品直接抄襲,發送給了一些設計類的比賽中,並且還獲得了一定的獎項。可以說在這次抄襲過程中,這名學生的操作是非常低級的,就連最基本的簡介都一字不動地抄過去了。可以說是這種抄襲行為既低級,又非常惹人厭煩。那麼面對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兩所頂級名校的兩名博士生的指控,校方和抄襲學生是怎麼表態的呢?
對於這兩名博士生的指控,武漢傳媒大學也是第一時間就做出了調查並且也給外界給予了回應,根據學校的回應來看,學校在收到這個指控之後,就第一時間聯繫了該逼死啊的主辦方,核實了相關行為,並且承認了這名學生的這一行為屬於抄襲盜用行為。並且表態將會繼續深入調查,對於這種行為絕不姑息,如果一旦查實確是屬於該生所為,那麼對於該生的處罰,將會嚴格按照學校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屆時將會對生活公布最終處理結果。
不過對於這兩名博士生的指控,武漢傳媒學院的這名學生並不承認,在發現自己被指控抄襲盜用之後,他對外回應是自己號被盜了,然後這些抄襲盜用行為是盜號者所為,自己對這一事件並不知情。對於這名鄭同學的回應,恐怕外界多少會有一些質疑之聲,因為誰會無聊的盜號之後還給帳號的擁有者去投稿呢?一般情況下這種可能性非常少,除非是故意要陷害這名鄭同學於不義之地,那麼這名盜號者可能就不只是盜號那麼簡單了。不過好在這個事是不是盜號者發的,在目前的技術手段來說這都是可以調查得到的,到時候鄭同學是不是被盜號者「陷害」了,那麼自然就會水落石出。
不過這起事件發生之後,還是給很多想要投機取巧的大學生提了一個醒,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沒有任何地方是比較隱蔽的可以用來抄襲或者盜用的方式來講他人的作品據為己有的,不管是在人生的任何階段,踏踏實實的為人是最關鍵的。當然也提醒各位同學,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保證好自己的社交帳號的安全,畢竟現在的盜號者也十分猖獗,盜號者冒用帳號主人的身份做一些壞事,會給帳號主人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
不過編者也提醒各位學生,如果是自己一時鬼迷心竅走了邪路,在被人發現之後要及時止損,不要用帳號被盜這種方式來搪塞錯誤,人生的道路還很長,一個錯誤只要自己意識到了,並且主動的進行道歉彌補,那麼對於大學生這個年紀而言,人生道路才剛剛開始的年紀,有這種改錯的魄力的話,那麼未來的人生將還是大有可為的,但是如果死不認罪,並且找來各種理由企圖矇混過關,那麼可能這一生也就這樣了,大學生作為時代未來的主人,要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