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長沙某中學肖同學的論文被指抄襲湖南工學院陳利平、彭彩紅的論文
昨天,有網友發文稱,其查閱了自主招生錄取名額較多的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發表的論文後,發現了多篇涉嫌抄襲的論文,有學生藉助論文進入了高校大門。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看到,被指抄襲的論文有多處和此前發表過的論文相似,而論文作者也涉及多所國內知名高中。發表過涉事論文的相關期刊則表示,論文發表前工作人員會進行查重,對此次涉嫌抄襲的論文會進行調查核實。
事件
多所知名高中的學生被指論文抄襲
昨天,一篇網上文章《九省市高中名校學生論文涉嫌造假 或涉自主招生黑幕》引發了網絡熱傳。作者稱其查閱了高考自主招生錄取名額較多的高中名校學生所發表的論文,發現了多篇涉嫌抄襲的論文,其中還有學生藉助論文進入了高校大門。這篇文章的作者選取了包括杭州市第二中學等多所知名高中,查閱來自這些學校的學生發表的論文,發現這些學校中有不止一例學生的論文涉嫌造假。
作者稱,高中生發表論文的一大動因被懷疑是自主招生,因為高校自主招生條件中,除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競賽獲獎位列其中外,還有39所重點高校明確接受發表論文、擁有專利的考生。
調查
涉事學生曾進高校自主招生擬錄取名單
對於網上熱傳文章中列出的一些具體案例,北青報記者也在昨天進行了比對。其中,署名為梁某與方某某的文章《化學防腐技術與古建築保護》於2017年2月發表於《建築與文化》雜誌,被指抄襲遷安市環保局郎志達的《綠色化學技術在環境汙染治理中的應用分析》(2016年發表於《中國科技縱橫》),以及衢州南孔園林古建築工程公司楊財富的《化學防腐技術在古建築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應用》(2011年8月發表於《城市建設理論研究》)。被指抄襲的這篇論文發表時,作者梁某為杭州第二中學的學生,方某某則為該校老師。
經過比對,北青報記者看到,梁同學文章第一段「背景」中,「綠色化學技術的主旨是研究與環境友好的化學反應及技術……綠色化學技術在今後的生活中將會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切實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這一段內容與郎志達文章中的「綠色化學技術概述」中的一段內容一樣。梁同學論文中的第二部分,即「綠色化學技術的種類」的論述中,分類和具體論述也與郎志達的文章相同。
此外,梁同學文章中的第三段內容則與楊財富文章中的第一段論述幾乎完全相同,包括「中國現留存的古建築經千百年的發展、演變,其派別繁多,風格各異,美妙無比,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等語句完全一致。也有部分詞句略有不同,比如楊財富文章中「如今遺存的也多已像耄耋老人般的躍躍欲醉」,在梁同學的文章中表述為「如今遺存的也多已像耄耋老人」。
北青報記者看到,梁同學的文章結尾列出了部分參考文獻,但與此前已經發表過的文章表述一致的地方,沒有特別標明引用注釋。
昨天,北青報記者檢索看到,梁同學於2017年進入了兩所大學自主招生入選名單,並進入了其中一所大學的擬錄取名單,擬錄取專業為經濟學類。陽光高考平臺上的某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上顯示,申請學生應具備的條件中,包括了「公開發表論文」。
延伸
多篇論文被指抄襲 涉及多名學生
除了梁同學這篇論文被指抄襲以外,北青報記者另外對長沙某中學的肖某某同學的論文進行了核實。肖同學的《小議遊戲模擬法在軟體工程課程設計中的應用》發表於今年2月的《電子世界》期刊,這篇論文被指抄襲上海海洋大學王靜等人的《軟體工程教學中基於遊戲的模擬教學法及其應用分析》(2016年發表於《科教文匯》),以及湖南工學院陳利平、彭彩紅的《遊戲模擬法在軟體工程課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2016年發表於《科技創新導報》)。
在肖同學的文章中,他提出軟體工程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了「課程內容陳舊,且與實際脫節」、「項目組劃分不合理」、「成績評價維度單一」三個問題,而這與陳利平文章中的軟體工程設計現狀中總結出的問題相同,其中分析段落也基本相同,包括「有些課題顯得比較陳舊,而且整個講解的過程和顯示中的軟體工程課程設計存在脫軌的現象」等論述一致。
此外,肖同學論文中有關模擬教學法的含義、相關模擬軟體的論述中與王靜等人的文章論述基本一致,包括「通過模擬教學法對問題和工作的計劃進行全面具體的解析,從而讓學生逐步領悟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和內涵,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課程價值的認識和認同」等,表述中只有個別字詞有差別。
除了來自杭州、長沙這兩位高中生的論文以外,熱傳的網上質疑文章中還列出了西安高中生郭某某關於行動支付的論文,同樣發表於《電子世界》雜誌,這篇文章被指文字複製比達到58%。
北青報記者比對後發現,這篇2017年發表的文章中關於NFC工作原理、行動支付流程以及問題、建議等表述,均與2015年發表的《基於NFC行動支付的安全問題研究》有大量相似之處。
回應
有期刊表示會進行核查
昨天,北青報記者試圖聯繫被指抄襲的論文作者,但截至發稿時,尚未與作者取得聯繫。
在杭州二中梁同學被指抄襲論文的原作者中,遷安市環保局郎志達在得知此事後稱「那是侵權」,但他稱目前還沒有考慮過要追究相關責任。他回憶稱2016年時為了評職稱而在《中國科技縱橫》上發表了文章,沒有想到會被其他人抄襲。
北青報記者也聯繫了梁同學論文發表的《建築與文化》雜誌社,工作人員稱已經在進行認真核查,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調查結果。工作人員同時表示,收到投稿文章後會考慮文章的獨創性,在發表前也會進行查重工作,「一般要求重複率不高於20%」。
梁同學所在的杭州二中一名教師對北青報記者稱,已經看到梁同學被指抄襲一事,但她認為此事與學校無關,可能為學生以及家長的個人原因。
而肖同學涉嫌抄襲論文的原作者之一陳利平老師對北青報記者稱,還沒有關注到網上的相關討論。肖同學發表論文的期刊《電子世界》的工作人員拒絕接受採訪。(本報記者 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