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還在快速進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文明的不斷進步,自然對人類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自然選擇的作用正在逐漸消失,但人類還在經歷一些變化。
《解剖學雜誌(Journal of Anatomy)》上發表的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文章,他們在解剖了20世紀保留下來的屍體和現代人的解剖學數據發現,人類仍然在「快速」進化,並且正在經歷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觀察到的微觀進化過程。該研究團隊稱,目前人類的進化速度比過去25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快。
2
進化改變了哪裡
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大學的泰根·盧卡斯博士表示,這項研究表明,自然選擇的變化可能是微觀進化的主要原因。
現代嬰兒出生臉變短了,下巴變小了,我們的嘴也越來越小,容納牙齒的空間也越來越少,很多人出生就沒有智齒,一些人天生時在胳膊和腿部就會長出更多的骨頭,甚至腳上有兩塊或多塊骨頭出現連接異常。
此外,盧卡斯博士與阿德萊德大學的馬奇·亨內貝格和賈利亞·庫馬拉蒂萊克的一項調查顯示,人類出現正中動脈的機率正在「顯著增加」。
從18世紀以來,解剖學家們就一直在研究正中動脈在人群中的比率,當時擁有正中動脈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0%。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解剖了78具51歲到101歲的澳大利亞人屍體的上肢,在26條手臂中發現含有正中動脈,佔比約為33%。在子宮內形成的手臂中央的正中動脈,橈、尺骨動脈生長後消失,現在有1/3的人保留了正中動脈。
正中動脈是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的血管,是發育初期向前臂和手供血的主要動脈,通常在妊娠第八周左右就會被橈動脈和尺動脈取代,之後開始慢慢消失,大多數人成年後就沒有正中動脈了。
近250年這種進化越來越快。你有智齒麼?
3
為什麼以後智齒會消失?
智齒,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類似於Bug的存在,終有一天,它會像尾巴一樣,從人類身上進化消失。智齒是第三磨牙,長在牙槽盡頭。
進化論者認為,人類和猿猴的祖先下顎和牙齒比我們大。在進化過程中,頜骨變得越來越小,智齒空間越來越少,因此引起了許多問題,殘留至今的智齒很多時候只能拔除處理。按進化論者的說法,智齒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腦部變大,犧牲了頜骨的大小造成的。
黑猩猩(左)和人類(右)的下頜骨對比
4
哪顆是智齒?
從門牙開始算起,正好排第八顆的便是智齒,它處於牙槽骨的最末端,醫學上稱它為第三磨牙、盡根牙或阻生牙。
這上下、左右的最後4顆大牙,常在人的青春期階段出現,也有的人到25歲或30歲左右長出,還有的人到四五十歲才長。
一般情況下,4顆智齒都會長出來,但有的人只長出來1顆、2顆或者是3顆。當然,也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終生不長智齒。
4
什麼智齒需要拔除?
大多數人的智齒,生長並沒有那麼痛快!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頜骨退化縮小了,牙槽骨不管是在尺寸上,還是強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小,而牙齒的大小和數目並沒有減少,使長在牙槽骨的最末端的智齒沒有足夠生長空間,再加上鄰牙、軟組織的阻礙,所以它們只能朝其他方向生長,往往長得歪七扭八,有的只能被埋在頜骨裡邊,有的則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
在遠古時期,智齒非常有用,遠古人類全靠它來咬齧難啃的骨肉。但如今,智齒好似人類進化道路上的「棄子」,基本上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果它們生長的位置比較好,不疼不腫,沒有幹擾其他牙齒工作,或者上下都長到正確的位置,那就請你留它們一命吧。倘若它們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好好發育卻總是惹事兒,引發一系列的口腔問題,比如牙列不齊、智齒冠周炎、齲齒、牙周炎、牙周膿腫等,或者自己有正畸需求卻受到智齒的影響,可考慮將其拔掉。
智齒從牙齦線向外突出致組織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