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還在不斷進化!越來越多人會沒有智齒?

2020-10-18 懿心微笑

1

人類還在快速進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文明的不斷進步,自然對人類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自然選擇的作用正在逐漸消失,但人類還在經歷一些變化。

《解剖學雜誌(Journal of Anatomy)》上發表的澳大利亞科學家的文章,他們在解剖了20世紀保留下來的屍體和現代人的解剖學數據發現,人類仍然在「快速」進化,並且正在經歷一個可以在短時間內觀察到的微觀進化過程。該研究團隊稱,目前人類的進化速度比過去25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快。

2

進化改變了哪裡

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大學的泰根·盧卡斯博士表示,這項研究表明,自然選擇的變化可能是微觀進化的主要原因。

現代嬰兒出生臉變短了,下巴變小了,我們的嘴也越來越小,容納牙齒的空間也越來越少,很多人出生就沒有智齒,一些人天生時在胳膊和腿部就會長出更多的骨頭,甚至腳上有兩塊或多塊骨頭出現連接異常。

此外,盧卡斯博士與阿德萊德大學的馬奇·亨內貝格和賈利亞·庫馬拉蒂萊克的一項調查顯示,人類出現正中動脈的機率正在「顯著增加」。

從18世紀以來,解剖學家們就一直在研究正中動脈在人群中的比率,當時擁有正中動脈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0%。新的研究中科學家解剖了78具51歲到101歲的澳大利亞人屍體的上肢,在26條手臂中發現含有正中動脈,佔比約為33%。在子宮內形成的手臂中央的正中動脈,橈、尺骨動脈生長後消失,現在有1/3的人保留了正中動脈。
正中動脈是在人類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的血管,是發育初期向前臂和手供血的主要動脈,通常在妊娠第八周左右就會被橈動脈和尺動脈取代,之後開始慢慢消失,大多數人成年後就沒有正中動脈了。
近250年這種進化越來越快。你有智齒麼?

3

為什麼以後智齒會消失?


智齒,是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類似於Bug的存在,終有一天,它會像尾巴一樣,從人類身上進化消失。智齒是第三磨牙,長在牙槽盡頭。

進化論者認為,人類和猿猴的祖先下顎和牙齒比我們大。在進化過程中,頜骨變得越來越小,智齒空間越來越少,因此引起了許多問題,殘留至今的智齒很多時候只能拔除處理。按進化論者的說法,智齒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腦部變大,犧牲了頜骨的大小造成的。

黑猩猩(左)和人類(右)的下頜骨對比

4

哪顆是智齒?

從門牙開始算起,正好排第八顆的便是智齒,它處於牙槽骨的最末端,醫學上稱它為第三磨牙、盡根牙或阻生牙。
這上下、左右的最後4顆大牙,常在人的青春期階段出現,也有的人到25歲或30歲左右長出,還有的人到四五十歲才長。
一般情況下,4顆智齒都會長出來,但有的人只長出來1顆、2顆或者是3顆。當然,也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終生不長智齒。

4

什麼智齒需要拔除?

大多數人的智齒,生長並沒有那麼痛快!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頜骨退化縮小了,牙槽骨不管是在尺寸上,還是強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小,而牙齒的大小和數目並沒有減少,使長在牙槽骨的最末端的智齒沒有足夠生長空間,再加上鄰牙、軟組織的阻礙,所以它們只能朝其他方向生長,往往長得歪七扭八,有的只能被埋在頜骨裡邊,有的則長到一半就不再生長。

在遠古時期,智齒非常有用,遠古人類全靠它來咬齧難啃的骨肉。但如今,智齒好似人類進化道路上的「棄子」,基本上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如果它們生長的位置比較好,不疼不腫,沒有幹擾其他牙齒工作,或者上下都長到正確的位置,
那就請你留它們一命吧。倘若它們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好好發育卻總是惹事兒,引發一系列的口腔問題,比如牙列不齊、智齒冠周炎、齲齒、牙周炎、牙周膿腫等,或者自己有正畸需求卻受到智齒的影響,可考慮將其拔掉。

智齒從牙齦線向外突出致組織發炎

相關焦點

  • 人類在進化!越來越多的嬰兒沒有智齒,骨骼也更驚奇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泰根·盧卡斯博士表示,人類的臉正在變得越來越短,下巴越來越小,這意味著提供給牙齒的空間越來越小。盧卡斯博士解釋說:「由於人類學會了如何使用火和加工食品,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生時就沒有智齒。」
  •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科學家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新生兒沒有智齒
    據外媒LAD bible2020年,10月10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出生時就沒有智齒。由此引發了眾多科學家對「微進化」的深入探究。圖2該研究結果發表在《解剖學雜誌》上,人類的進化速度比過去250年來的任何時候都要快。
  • 人類還在不斷進化:越來越多的人手臂中多一條動脈
    人類的形成被認為已經有200多萬年歷史,科學家一直有個疑問是:人類至今是否還在進化?相當有一部分科學家認同人類已經停止進化了,只是在『文化』的發展。但最新的研究似乎表明,人類的進化沒有絲毫放緩的跡象。在19世紀末以前,生理學家們留意到成年人的前臂中有兩條主動脈,分別為橈動脈和尺動脈,它們負責供應前臂肌肉血液養分,過去有發現手臂上有額外第三條動脈的少數案例,但澳洲團隊研究發現,前臂上多出一條動脈的情況似乎正越來越普遍,並預測到2100年,大多數人的手臂將擁有三條動脈。換句話來說,我們的手臂會多出一條血管。
  • 人類進化的證據?越來越多的人多出一條動脈,沒長智齒和多塊骨頭
    人類從最初的細胞進化到高度智能的智人大約花了39億年,現在幾乎遍布地球的每個角落。不過科學家一直有個好奇的問題是:人類至今是否還在進化?還是我們人類已經走出自然選擇的道路?如果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相當有一部分科學家認同「人類已經停止進化了,只是在『文化』的發展」。但發表於《解剖學雜誌》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類仍在獨立發展著,而且人類的進化沒有絲毫放緩的跡象,人類的進化速度比過去250年任何時候都要快。
  • 《解剖學》雜誌:研究揭示人類還在不斷進化
    《解剖學》雜誌:研究揭示人類還在不斷進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儘管我們願意相信我們是自然進化過程的終極目標,但人類遠非完美。我們顯然與靈長類動物的祖先有很多不同,但我們的進化徵程仍在發生,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適應性,這種適應性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可能是人類的下一個重大變化。這項發表在《解剖學雜誌》上的研究揭示,人類手臂上「多出」一條動脈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種進化變化,表明我們的物種仍然在緩慢地變化。
  • 人類還在不斷進化!手臂上 "多出"一條動脈
    我們顯然與靈長類動物的祖先有很多不同,但我們的進化徵程仍在發生,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適應性,這種適應性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可能是人類的下一個重大變化。"多出"一條動脈的現象越來越普遍。
  • 人類還在不斷進化 這裡有確鑿的證據
    儘管我們願意相信我們是自然進化過程的終極目標,但人類遠非完美。我們顯然與靈長類動物的祖先有很多不同,但我們的進化徵程仍在發生,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種適應性,這種適應性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新生兒身上,可能是人類的下一個重大變化。
  •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科學家列出了人類還在進化的幾個證據
    說到人類的進化,有一種誤解認為進化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事實上,作為一個物種,人類仍在進化。不僅如此,而且還比以前更快。在過去的1萬年裡,人類進化速度加快了100倍,導致了更多的基因變異。這裡有一些最好的證據。
  • 人類還在不斷進化中,1千年後將是什麼模樣?科學家的話難以接受
    文/行走天涯人類還在不斷進化中,1千年後將是什麼模樣?大約在近200年期間內,人類的科技速度發展的是非常快的,於是就更加暢想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只是比較可惜的是人類的生命非常的有限,短短不過數10年,但是人類卻可以窺探到幾萬年前,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的?以至人類發現萬物都在進化的同時,人類好像已經趨近不止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來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
  • 人體前臂的這條動脈,證明人類仍在進化,且進化速度越來越快
    不過,最新的研究卻表明,從19世紀末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體中,這條動脈都並沒有消失,反而在人類的前臂中,同時存在3條動脈的現象越來越多。正中動脈並不是證明人類仍在進化的唯一證據,大量的數據表明,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體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對於如今的成年人們來說,很多人都會被「智齒」所困擾,什麼是「智齒」呢?它在原始社會對於人類是很有幫助的,畢竟當時的飲食並不精細,不過伴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的飲食文化越來越具體,人類的食物也越來越精細,所以,人類便不再需要太多的磨牙。
  • 人類還在進化,且速度開始加快,科學家在手臂中找到證據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化論的內容也在不斷地更新和豐富,這一理論被認為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進化論的主要觀點是: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由早期少數幾種祖先共同演化形成的,為探索人類起源提供了明確的方向。,而且5000年前的人類和現在的人類在外形上十分接近,沒有太大的改變。
  • 人類還在進化:藍色眼睛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類停止進化了嗎?顯然沒有,反而進化的越來越高級。以下五種跡象就表明人類仍然在進化:喝牛奶從歷史角度來說,當人類斷奶時,負責人類消化乳糖能力的基因就已經關閉。但是當我們開始馴化奶牛、綿羊和山羊時,能夠喝奶成為了一種營養優勢。那些因出現基因突變而能夠消化乳糖的人們能夠更好的傳遞基因。
  • 牙齒進化論:智齒為啥被嫌棄?
    它們最愛的食物是樹葉,但隨著食物的減少,低處的樹葉越來越少,它們不得不儘量去夠高處的樹葉或者高樹的樹葉。這樣,它們就使勁蹬腿伸脖子,慢慢的,慢慢的,一代又一代,脖子越來越長,就變成看今天的這個模樣。生物進化的原因是環境條件對生物機體的直接影響。生物在新環境的直接影響下,習性改變、某些經常使用的器官發達增大,不經常使用的器官逐漸退化。物種經過這樣不斷地加強和完善適應性狀,便能逐漸變成新種,而且這些獲得的後天性狀可以傳給後代,使生物逐漸演變。適應是生物進化的主要過程。這就是「用進廢退說」。
  • 人類是否還在進化?科學研究表明,人類進化的速度超乎想像
    人類是否還在演化?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的答案或是不知道。的確,演化是一件很緩慢、很漫長的事情,慢到我們幾乎感覺不到它在發生,長到我們用盡一生也無法看到它的變化。但話又說回來,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僅憑自我感覺來判斷一件事,我們應通過一系列科學數據來分析。
  • 人類還在進化嗎?這六大變化告訴你答案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這是科學界目前的主流觀點。但是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進化論,不相信人類是從猴子進化的。我們今天就列舉6個身體進化中留下的痕跡,這些都是人類進化珍貴的紀念。首先是智齒。
  • 如果說進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然,那怎麼解釋智齒?
    進化的好處不一而述,總之人類在不斷地進化中,演化出了群落與社會,最終發展成為現代人。進化總是往好的方面,或者說令人類更加適應所處環境而做出相應的長足改變,是正向的、積極的。總的來說沒錯,但是,常聽人說「但是」之前的話都是bullshit,話糙理不糙。因為有些進化的產物總會讓人不禁思考人生:我當初為什麼要投胎做人?
  • 人類進化從未停止:智齒在消亡、大腦在縮小——人類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其實,在自然環境、疾病、飲食的作用下,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撰文 Sean Kane, Meghan Bartels翻譯 吳倩審校 張帥琰Wikimedia Commons學校裡學到的進化,在我們看來古老而緩慢(並沒有在說 Charles
  • 新知問答|你為什麼還在長智齒?
    對於這種明顯不合人類預期的生理結構,常見的解釋是,這是人類進化中不再發揮作用的遺蹟器官,但是,很遺憾的是,作為「遺蹟」的智齒卻不能真正退化掉。 智齒,也就是人的第三磨牙,一般會在青春期時開始萌出。除了少部分人能夠形成正常的智齒咬合關係或者缺少智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和智齒有關的往往都是痛苦的經歷。它們可能向各種方向傾斜,甚至橫臥、倒立在頜骨中,頂壞鄰牙,帶來冠周炎、齲齒、間隙感染、骨髓炎及其他疼痛。
  • 人類還在繼續進化嗎?生活中這幾個現象是最好證據
    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所有的生命都在不斷進化當中適應環境,但人類或許是個例外。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種智慧生物,現在人類的影響力足以改變環境,似乎不是人適應環境,而是環境在適應人類。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還會繼續進化嗎?從科學角度講,這是毋庸置疑的。
  • 回不去的37度,科學家確認:人類體溫不斷降低。人類正不斷進化
    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以來,人類每天量體溫的次數突破世界紀錄。當體溫低於37度時,人們便會開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體溫檢測也成了家常便飯。說起正常體溫,很多人都認為在37度左右。實際上,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正常體溫早已不是37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