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放大鏡】屁股進化史

2020-11-05 中國數字科技館


你有沒有思考過,

人的屁股(專業名稱臀部,俗稱屁屁)

為什麼會長成這個形狀呢?

放眼望去,

為什麼只有人類的屁股是「兩坨肉肉」,

它怎麼就肩負了性感這項任務?

人類的屁股還獨特在哪呢?


超級治癒的柯基屁股


靈活的貓咪屁股


健壯的猩猩屁股


即使動物們屁股的實用性非常強,

但也沒有一個像人類臀部

那樣圓潤、突出。

「臀部」可以說是

大部分哺乳動物的獨特特徵,

這裡的「臀部」

特指髖骨及其附著的肌肉與脂肪

像雞鴨魚鳥,

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臀」,

早期的哺乳類,

大部分的兩棲類、爬行類、鳥類

及部分魚類,

都只是具有一個「洩殖腔」這樣的器官,

那麼怎麼樣才算有一枚優秀的屁股呢?


屁股的作用決定了它的形狀


這就要說到臀部的肌肉了,

正常的臀部上,

附著著「臀大肌」、「臀中肌」、

「臀小肌」、「梨狀肌」


每一塊肌肉的用處、

大小比例不同,

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屁股的形狀

包括我們人類渾圓、性感的屁屁。



比如愛好狂奔的馬兒,

屁股非常健碩,

為了追風以及逃避敵人的追捕,

突然的發力、

長期的奔跑讓臀中肌更發達。

小心千萬不要被馬踩踏,

一隻臀部肌肉配合發力的馬腳,

可以輕鬆踹翻一個成年男性。



再比如犀牛的屁股看似渾圓,


其實是因為犀牛身上

經常長有寄生蟲,

它們總蹭屁股,

因此臀部會附著較多的脂肪,

以及厚厚的如盔甲般的皮膚,

這也造就了它厚重的臀部形態。

說到人類,

祖先們最初用四肢行走,

對於腿部肌肉要求比較高,

更多的肌肉用於服務下肢發力,

導致腿部的肌肉也更發達,

臀部次之

在漫長的歲月中,

祖先們逐漸直立起來,

髖骨也在慢慢變小,

臀部的肌肉作用便越來越大,

用來發力、保持平衡、減少摩擦……

臀部的變化也成為了

人類進化的裡程碑之一。



辛勞負責的臀部肌肉與脂肪


人類進化中屁股具體有怎樣的變化?

首先臀部肌肉需要保持身體的平衡

臀中肌和臀小肌這兩塊較小的肌肉,

逐漸演變到身體的兩側,

用來在人類邁開腿行走時,

保持扭曲身體的平衡,

以及讓腿能做側擺等動作......



當人行走時,

地面對腿產生的反推力衝擊到髖關節,

臀大肌可以阻止身體前傾來減緩衝擊

它還需要維護腿部穩定、

幫助腿部外旋、

幫助靈活的髖關節做更多動作......

(下肢發力的樞紐站)

 


所以臀大肌逐漸增大、向腰部延伸,

變成了人體中最大的肌肉



當我們行走或久坐時,

髖骨會受到摩擦受損,

為了保護髖骨,

臀部的脂肪也越來越多

逐漸變厚的脂肪墊保護著髖骨和肌肉,

這也造就了我們人類屁股

獨特的圓形形狀



性感的翹臀、原始的性選擇

當然,

人類將屁股長成這樣的「兩坨」,

還有更大的智慧。

厚厚的脂肪造就了屁股獨特的形狀,

這麼多脂肪可不只是

保護骨頭不被磕碰,

還可以供給能量

人類的大腦相比其它動物佔比更大,

所需消耗的熱量也更多,

為一天所消耗總熱量的23%,

為了保證體力與腦力活動

有充足的能量供給,

身體內的脂肪也存儲了更多

人的體脂率有15%-28%,

屁股在存儲脂肪方面

堪稱是身體之最

人類男性臀部脂肪佔全身的15%,

女性臀部脂肪佔全身的27%,

從樹棲到佔領陸地,

屁股上的脂肪有著

不可磨滅的功勞!

如今,臀部是性感的代名詞,

多少男孩女孩在健身房揮汗如雨,

只為讓屁股更緊俏,

翹臀不僅代表了健康,

性吸引力也不容小覷!



相比於男性,

女性有著更多的脂肪堆積,

大多數囤積在臀部與大腿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

為了方便直立行走,

髖骨越來越窄,

腦容量卻在不斷增加,

這也導致了人類生孩子容易出現難產

——嬰兒頭太大而生不出來,

所以生物學家推測,

雌性激素導致臀部堆積的脂肪,

可以讓女性在生產中

更容易將孩子推擠出來

在物種的進化中,

女性特徵越明顯,

越有利於物種的繁衍生存

在黑猩猩中,

擴張而突出的臀部

也代表了雌性正處於發情期,

準備好與異性交配。

豐乳肥臀總是讓雄性更加心儀,

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

現代人們更加喜歡翹臀的原因。



不過,

人類花兩百萬年演化出的臀大肌,

由於現代工業和久坐

逐漸喪失用武之地,

它不堪重負、日漸憔悴,

肌肉慢慢萎縮,脂肪也越堆越厚,

黯淡乾癟的屁股上

寫滿了教室與辦公室的辛酸。

即使如今我們不再以外貌論英雄,

但健美的身材(尤其是屁股)

依舊是妥妥的健康標杆!


你對自己的屁股滿意嗎?

有沒有對臀部多了一點點危機意識?

要不要將100個深蹲

送給今天的自己?


還想知道一些關於屁股的冷知識?

↓↓


創作:中國科技館新媒體團隊

審核:紀光偉 新媒體團隊特邀專家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相關焦點

  • 電視進化史
    電視進化史公眾號[2018]第100期本欄目由電視淘寶欄目組獨家呈獻好,很好,非常極其特別的好那今天我就讓你看看咱家喻戶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的電視機,是怎麼一步步進化到現如今這般: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可愛的、迷人的、好看的、好玩的
  • 意識進化史,就是人類認知史,即巫術、宗教、哲學、科學的由來
    人類主流認知體系是人類意識從模糊化、隨機化(原始經驗)到固定化、系統化(宗教、哲學),再到意識工具化(近現代科學)的過程。與作為人的個體從誕生、成長的意識進化走的是同樣的過程。而科學理論的誕生,也是同樣的從靈感突現到觀念系統化,再到工具化過程。
  • 人類屁股是如何進化的?與其他靈長目動物差異如此之大
    即使是人類近親物種,例如:黑猩猩、倭黑猩猩和大猩猩,也沒有像人類一樣的屁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獨特的運動方式,我們是現存唯一主要靠兩條腿行走的哺乳動物,成為直立兩足動物對於我們的臀部具有重要影響。最終我們的骨盆結構決定了屁股的形狀,而骨盆在過去600萬年裡經歷了一些重大變化。
  • 人類屁股是如何進化的?為何與其他靈長目動物差異如此之大!
    最終骨盆結構決定了屁股的形狀,而骨盆在過去600萬年裡經歷了一些重大變化。髂骨的這些大小和形狀差異,與兩足動物的進化和使人類直立行走成為可能的臀肌重組有關。 我們可以跟蹤分析髂骨外形變化,以此推斷在人類進化史(從440萬年前早期人類祖先地猿始祖種開始,包括:
  •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人類進化史好玩嗎 人類進化史玩法簡介 作者:九遊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1-03 19:14:14手機訂閱 期待已久的手遊人類進化史即將登陸九遊
  • 有溫度的人類進化史
    《瘋狂人類進化史》,史鈞著,重慶出版社2016年6月出版  這本書的內容看起來並不複雜,主要是介紹了一些常見的人體現象,諸如人類的直立行走,裸露的皮膚,碩大的腦袋,獨特的生育模式,男人和女人的身體結構差異等等,看起來相當零散瑣碎,但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卻一點都不簡單。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萬物:創世》世界進化史
    中國江西網訊 《萬物:創世》是野心勃勃的「漫畫宇宙史」三部曲之開篇,該書以宇宙大爆炸「奇點」為起始,描繪了長達140億年的宇宙進化圖卷,直到人類誕生前夕。  本書畫風大氣,想像力奇詭,集人類史上各種經典文化符號之大成,給自然科學史增添了趣味和深度。
  • 《遊戲進化史》續作《遊戲進化史2(Evoland 2)》截圖首曝!
    Shiro Games放出了《遊戲進化史2(Evoland 2)》的最新截圖。從中可以看到,新作將繼續在貫穿歷史的冒險中體驗特別的「進化」歷程,並呈現別樣風格的畫面。
  • 人類進化譜系可能重畫 700萬歲骨頭改寫進化史(圖)
    "圖邁"的出現可能改變人類的進化史  科學家宣稱在中非發現最古老的人類頭蓋骨化石,人類進化譜系圖可能要重畫  本報綜合報導 以法國科學家布魯內特為首的一個科學小組10日在中非查德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700萬年前的完整的原始人類頭蓋骨化石,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人類化石。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1.1《放大鏡》同步視頻輔導
    新課講解微課講解 電子課本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种放大鏡,儘量放大倍數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 放大鏡的秘密
    即日起科學魚按照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要求,向大家免費提供教科版科學(1-6年級)導學資源,小魚將分年級逐課推出,在疫情持續期間,滿足學生家庭學習需求。 對我們來說,放大鏡已經不陌生了。
  • 人類進化史,也是一部物種馴化史
    故事本身顯然是虛構的,不過,這種虛構卻是基於我們所能確信的科學事實。儘管現代的狗種類繁多,但都是狼的後代,更準確地說是歐洲灰狼的後代。現代狗與灰狼的基因序列,相同程度高達99.5%。《馴化》這本書,非常注重平衡知識性與趣味性。作者艾麗絲·羅伯茨善於把科學研究轉化成有趣的敘事。她是一名醫生、學者、作家和主持人,在BBC做過一些受歡迎的科普類節目。
  • 自拍神器進化史
    自拍神器,作為一個伴隨著手機前置攝像頭誕生成長起來的新名詞,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已經有了一段不短的進化史:
  • 科學小實驗:你有仔細觀察過放大鏡下的實驗麼?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們,歡迎來到羋盒學科學欄目如果小小的螞蟻變成了龐然大物,如果細細的劃痕好像一條小溪,你一定會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不是魔術,也不是科幻電影,這就是放大鏡裡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放大鏡是用來觀察物體微小細節的簡單目視光學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視距離小得多的會聚透鏡。
  • 圖說日本各路美少女進化史
    圖說日本各路美少女進化史 2014年10月22日08:16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圖說日本各路美少女進化史
  • science:進化史是如何「進化」的
    其實在同時代中不只有拉馬克關心進化方面的問題。19世紀早期,地質學家Giambattista Brocchi曾經提出了不同於拉馬克的學說。拉馬克與Brocchi學說的根本區別在於他們對"物種"的定義。拉馬克認為,生命是從簡單到複雜不斷演變的連續過程,每一個物種都有其獨特的進化路線,而且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
  • 萬物進化史之適者生存
    《弱者的逆襲:38億年生命進化史》便是讓強者大跌眼鏡的一部從弱者逆襲視角講述的38億年生命進化史。本書講述了在38億年的生命進化史中,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五次生物大滅絕到兩棲動物、哺乳動物的進化,再到遠古人類的出現,那些弱勢生物群體如何克服環境挑戰生存下來,並開拓新的生命時代。
  • 《光環》系列遊戲性進化史 從《光環:戰鬥進化》到《光環:無限》
    《光環》系列遊戲性進化史 從《光環:戰鬥進化》到《光環:無限》 《光環》遊戲性進化史
  • 人類的骨盆結構決定了屁股的形狀 而骨盆在過去600萬年裡經歷重大變化
    即使是人類近親物種,例如:黑猩猩、倭黑猩猩和大猩猩,也沒有像人類一樣的屁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們獨特的運動方式,我們是現存唯一主要靠兩條腿行走的哺乳動物,成為直立兩足動物對於我們的臀部具有重要影響。最終我們的骨盆結構決定了屁股的形狀,而骨盆在過去600萬年裡經歷了一些重大變化。髂骨是人類與類人猿近親物種相區別的重要標誌,黑猩猩的髂骨相對又高又平,平坦的髂骨兩側向前或者向後,而人類的髂骨相對較短,彎曲地靠近兩側,從而使人類骨盆呈碗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