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送爽,豐收在望。8月下旬,位於永濟市的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車間內傳來陣陣熱烈掌聲,總經理南秦龍與2019年新入職大學生座談交流會正在舉行,一雙雙凝望的眼神懷著對永濟電機公司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無限憧憬與渴望。聆聽永濟電機50年的發展,像翻閱一本厚厚的書,每一段歷程都足以喚起青年一代對過去的回憶。
50年前,一批開拓者們在亂石灘上,用雙肩挑、用雙手抬,建起了一座座廠房,從此開啟了永濟電機改革發展的時代大幕。
50年來,一代又一代永濟電機人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勇爭上遊、不辱使命。從交通到能源,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從綠皮車到「綠巨人」,從技術引進到品牌輸出……在中國高鐵從「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進程中,永濟電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50年,開放之路!
——開放中國,喚醒沉睡的力量。永濟電機人摸著石頭過河,從建廠投產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再到參與中國鐵路裝備現代化發展,始終以昂揚的開放姿態,實現了一次次巨變跨越
從無到有,摸著石頭過河。
永濟電機人不會忘記——1969年亂石灘上破土動工,1974年建成批量生產,1983年引進GE牽引電機、電器製造技術和日立地鐵斬波裝置技術,搭建起國內領先的電機、電器製造技術平臺。從此一躍成為一流產品製造商,享譽全球軌道交通業,成功拓展了非國內鐵路市場,相繼開發出以油田鑽井電機、風力發電機、大型挖掘機電機等為代表的能替代國外進口的國產品牌。
永濟電機人不會忘記——2004年,企業響應鐵路跨越式發展戰略,開始全程參與鐵路現代化裝備技術發展進程。從當年開始,與阿爾斯通、西門子、EMD、東芝、日立等5家國際知名企業攜手合作,相繼籤訂了7個項目的技術引進合同,堅持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2005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臺時速200公裡動車組牽引變流器,逐步搭建起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標準的完整的電傳動系統研發平臺和技術創新體系,核心技術逐一攻克。
向更深處探索,開闢新的試驗田。50年來,永濟電機公司主動請進來、走出去,始終保持開放包容的發展姿態。從1983年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到1993年產品首次「走出國門」,再到2014年第一家海外子公司成立,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永濟電機的產品和服務出口到全球五大洲近5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經營注重跨文化融合、風電「兩海戰略」落地實施,永濟電機的國際化步伐愈走愈穩,愈加鏗鏘,形成了以永濟、西安為基地,國際國內多點布局的經營態勢。
50年,創新之路!
——創新作引擎,永濟電機人闖前沿、攀高峰,奮起直追,迎頭趕超,加快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鐵路核心技術不斷升級,成功開闢多元市場發展
秋日的永濟天高雲淡,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車間內的生產線上緊張有序。
張峰傑、薛金良師徒和同事在工作室裡激烈討論著解決方案……這對「師徒搭檔」在業界很有名氣。他們都是「全國勞動模範」,榮獲2018年度「三晉工匠」稱號。在公司還有一個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峰傑、金良全國示範性勞模創新工作室。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永濟電機彰顯得淋漓盡致。工作室成立7年來,完成創新成果35項,申報發明專利13項,實現創收金額近3000萬元,節省資金120餘萬元,同時,還培養了一大批的技能專家和技術性人才。
如果說這對師徒代表的是永濟電機技術應用層面創新的話,那麼,公司技術中心的科研人員,則在技術研發的主戰場上加強創新,掌握主動權。
關鍵技術買不來,只有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才能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才能持續領跑世界。
擁有創新基因的永濟電機從第一臺電機下線至今,培養出了一支勇於創新的科研隊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創新成就。2010年,高壓大功率6500V IGBT產品研製成功,「卡脖子」技術逐一被攻克,也迫使競爭對手價格直降七成。
永濟電機公司堅持通過技術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除了大力開展自主研發外,公司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採用兩種方式助力研發。根據行業發展趨勢與公司發展戰略,現已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在基礎技術、前瞻技術、專業技術、智能產品研究開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聚焦一些具體的「點」尋求突破。這種「點面結合」的科研攻關方式,不僅推動了公司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更重要的是,在以項目為載體解決技術難題的同時,將社會技術資源「為我所用」,加快了企業技術創新步伐。
近年來,永濟電機公司通過中車研究院,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密西根大學等高校聯合,開展IGBT智能驅動和變流裝置電、磁、熱耦合仿真等國際技術合作。這些合作研發的成果,直接決定了該公司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後勁和領跑潛力。
目前,中車永濟電機公司擁有10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新平臺,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009項,其中,發明專利293項;累計主持和參加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起草143項,其中,國際標準2項,國家標準78項;去年科技研發費用佔比超過4.6%。
永濟電機聚焦交通裝備和能源裝備兩大領域,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實現了電傳動系統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為振興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50年,文化之路!
——文化,見證了永濟電機的歲月變遷,塑造出其獨一無二的個性名片,也為企業員工注入奮力奔跑的不竭動力。自強不息,勇爭上遊……在發展和創新中傳承文化基因
發端於三線企業,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機車、動車牽引電傳動裝置研製基地和風力發電機配套企業,文化基因,是一代又一代永電人堅定的答卷。
在永濟這片事業與愛情的河東聖地,永電人奉獻青春,追逐夢想!著名詩人王之渙在這裡寫下的「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佳作深深融入了企業文化基因,成就了一大批自強不息、永爭一流的永電人打造新動力、塑造新品質、創造新價值。
文化基因在一代又一代永電人的接力奮鬥中薪火相傳。50年來,永電人堅守產業報國的初心,或是鞠躬盡瘁推動科技創新,或是匠心獨運練就精湛技藝,或是痴心不改追求管理卓越,或是全心全意傳播企業文明……他們艱苦創業的崇高風範、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默默無聞的奮鬥品質、矢志創新的敬業態度,生動詮釋著永電精神的核心內涵。
文化基因是永濟電機創新變革、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洗禮,公司實現了由傳統製造型向現代經營型的轉變,經營業績實現了「質」「量」齊升。其鐵路產品佔中國鐵路在線運營一半以上的高速動車組、大功率電力機車和多型內燃機車;為全球1100餘個風電場提供各類型風力發電機30000餘臺,引領全球綠色能源發展……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年營業收入從不足10億元躍升至80億元,為國家貢獻了可觀的稅收,帶動了一大批合作者、相關者的發展,促進了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員工生活也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跨越。
經歷了從「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到「不斷創新、勇爭上遊」,再到「打造新動力、塑造新品質、創造新價值」文化理念的實施,永電人在新時代勇擔「連接世界、造福人類」的使命,恪守「關注客戶、成就員工、做優企業」的宗旨,努力實現強企富民的永電夢想——持續關注客戶,為人們便捷出行、社會綠色環保提供卓越的電傳動系統解決方案;著力成就員工,讓全體永電人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實現個人價值,享有社會尊敬;繼續做優企業,把永濟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電傳動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倍受各界尊敬的企業。
踏上新徵程,整裝再出發。做交通強國的先行者、行業發展的引領者、一流企業的擔當者、造福人類的貢獻者,致力於交通強國建設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一個更加輝煌的永濟電機翹首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