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無所不能」的基因魔剪,新冠病毒檢測也用到了其衍生技術

2020-10-07 文匯網

剛剛,兩位女性科學家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因發明「基因剪刀」(CRISPR-Cas9技術)而摘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勁松研究員告訴記者,基於CRISPR-Cas9技術,科學家發展出了各種遺傳和表觀遺傳的編輯工具。另一個發展方向,就是根據卡彭蒂耶和杜德納從細菌的免疫系統中找到了CRISPR-Cas9的思路,大家沿著這條道路,找到了各種各樣的類似蛋白,有的還可以識別RNA。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就有一些Cas蛋白家族成員,成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中的重要成分。

1953年,沃森和克裡克報導了DNA的分子結構,從此以後,科學家們試圖開發出能夠操縱細胞的遺傳物質的技術。隨著RNA引導的CRISPR-Cas9系統的發現,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使得人們希望「改寫生命遺傳密碼」的願望,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這項技術的發展已使科學家們能夠修改各種細胞和生物體的DNA序列。基因組操作不再是實驗瓶頸。如今,CRISPR-Cas9技術已被用於廣泛應用於基礎科學、生物技術和未來治療學的發展中。

相關焦點

  • 為基因編輯提供「魔剪」兩位女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導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了兩位女性科學家伊曼紐爾·夏彭蒂埃和珍妮弗·A·杜德娜,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方面的開創性工作。這項被稱為「基因魔剪」的技術,還因其專利紛爭和倫理爭議而引人關注當地時間2020年10月7日,瑞典,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
  • 「基因魔剪」摘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四年前預測終應驗
    「基因魔剪」摘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四年前預測終應驗,但缺了張鋒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2020年10月7日,新一屆諾貝爾化學獎揭曉,這次獲獎的是此前呼聲很高的「基因編輯技術」,可以說絲毫不讓人覺得意外。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活動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
    2020年11月7日下午,陽光燦爛,坐落於合肥市的安徽省圖書館四樓報告廳內座無虛席,由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安徽省科普作家協會、安徽省細胞生物學會、安徽省圖書館聯合舉辦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 新聞背後|基因魔剪:基礎科學的革命力量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姜永斌報導 當地時間10月7日11點45分(北京時間17點45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準時揭曉。  二人共同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大工具之一的CRISPR/Cas9基因剪刀,相關論文在2012年底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這項技術又被稱作「魔剪」,可以用來在遺傳物質的任何預定位點上進行精確切割,使改變生命密碼成為可能。藉助這個工具,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修改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來源標題: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10月7日,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發明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10月7日,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發明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基因剪刀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10月7日,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發明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基因剪刀。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解讀:基因剪刀都能「剪」什麼
    10月7日,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發明基因修飾方法CRISPR-Cas9,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基因剪刀。
  •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2位歐美女生物學家,基因魔剪有望攻克醫學難題
    作者|盧伊 編輯|孫楊諾貝爾開獎周進入第三天,化學獎開出最新獲獎名單。此前曾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熱門的基因編輯技術,反而拿下了化學獎。10月7日下午,兩位來自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埃瑪紐爾·夏彭蒂埃(Emmau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因「研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斬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女性科學家的勝利。
  • 諾貝爾化學獎頒給2位歐美女生物學家,基因魔剪有望攻克醫學難題
    作者|盧伊 編輯|孫楊諾貝爾開獎周進入第三天,化學獎開出最新獲獎名單。此前曾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熱門的基因編輯技術,反而拿下了化學獎。在諾貝爾委員會公布此次化學獎獲獎名單前,基因編輯一直被視為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熱門競爭者,但一方面受「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影響,各國相繼對該技術施加限制,另一方面也因技術本身較「新」,因而有學者推測,這項「諾獎級」研究遲早會獲獎,但不會這麼快,更不會是榮獲化學獎。
  • 中科院化學所汪銘研究員解析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2020年10月7日宣布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加州大學教授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和現在德國工作的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 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
  •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
    文 / Becky2020-10-12 10:21:39來源:FX168 【諾獎團隊提出5分鐘檢測新冠方法】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Jennifer Doudna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提出了一種只需5分鐘就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方法。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給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過去的3年,我都在期待基因編輯技術能獲得實至名歸的諾貝爾獎,基因編輯技術在過去幾年裡中在多領域的實踐都取得激動人心的成果。今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編輯,眾望所歸
    北京時間10月7日傍晚,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給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CRISPR/Cas9基因剪刀。這也是諾貝爾化學獎首次被兩位女性科學家共享。
  • 「基因魔剪」原創者獲諾貝爾化學獎,華人學者張鋒與之無緣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科學家埃馬紐爾·夏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因「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而共同獲得這一獎項。這兩位科學家發現了基因技術最鋒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
    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解讀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成果張曉茹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7日授予兩名女科學家,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CRISPR全名為「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是細菌防禦病毒侵入的一種機制。2012年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發表研究指出,她們開發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項技術隨後成為生物醫學史上第一種可高效、精確、程序化修改人類基因組等細胞基因組的工具。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兩名女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女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開發了「基因剪刀」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兩名獲獎者均為女性,她們的研究為生命科學創造出革命性影響。這項研究到底是什麼? 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在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時表示,「今年的獎項是關於重寫生命準則的」。
  • 基因魔剪,是怎樣修改生命的說明書的?
    原則上我們已可隨意修改基因,只是還有太多未知風險。|來自網絡這是個基因的時代。你一定對「基因改良」、「基因療法」這些字眼很熟悉,也可能聽過被稱為「基因魔剪」的革命性技術CRISPR-Cas9。憑藉「傻瓜式」的簡單操作和高效的工作效率,CRISPR-Cas9技術令基因編輯推廣和商業運作迅速發展。商業價值逐年激增,諾獎呼聲始終高漲。有人為它的發明專利爭奪至今,有人急於用它來創造新型人類。
  • 既能改變性別出生比例,又能快速檢測新冠,基因編輯有多厲害?
    >線粒體遺傳疾病、鐮狀細胞病等也都將被治癒; 基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紙,能夠大大提高檢測效率並且降低操作難度和檢測成本…… 2020年「火了」,因為新冠疫情,世界仿佛瞬間停止了,又緩慢啟動了,成千上萬的生命科學家在努力研究新冠病毒是如何對人體造成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