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鮑對海藻的攝食選擇與利用效果,知道人工飼料的研發方向

2020-11-27 中國水產養殖網

從鮑對海藻的攝食選擇與利用效果,知道人工飼料的研發方向

出處:水產前沿 作者:胡耿 郭繼春 劉德斌 水產養殖網 2016-03-22 23:02:00

本文介紹了國內外學者關於鮑對海藻攝食習性的研究報導,分析了影響鮑攝食選擇的因素有鮑本身的嗜好性、海區藻類的易得性和適口性三方面,並比較了鮑對不同海藻的利用效果,對今後鮑、藻養殖及鮑人工飼料的研發和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我國的經濟種類主要是皺紋盤鮑、雜色鮑和九孔鮑

鮑是一種珍貴的腹足類軟體動物,全世界已發現的鮑約100種,其中較重要的經濟種類不超過20種,以太平洋西北部日本至中國沿海、太平洋東北部美國至墨西哥沿海、澳大利亞至紐西蘭沿海、非洲南部沿海4個海域鮑資源量比較集中(常亞青,2007)。我國的經濟種類主要是皺紋盤鮑(Haliotis&nbspdiscus&nbsphannai)、雜色鮑(H.diversicolor)和九孔鮑(H.&nbspdiversicolor&nbspaquatilis)(王進可等,2012)。上世紀七十年代,鮑育苗技術獲得成功,我國鮑魚產業迅速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養鮑大國,佔世界總產量的86%(柯才煥,2013)。

鮑為雜食偏植物食性動物,幼體階段攝食底棲硅藻、幼嫩藻類及有機碎屑,成體階段主要攝食褐藻門、綠藻門和紅藻門的幾十種海藻(見表1)。海藻的形態、營養組成、次級代謝產物會對鮑的攝食和生長產生顯著的影響,明確鮑對不同海藻的攝食選擇與利用效果,研究鮑的攝食和消化機制,對今後發展鮑、藻養殖及鮑人工飼料具有重要意義。

表1&nbsp成體鮑攝食的海藻


一、影響鮑對海藻攝食選擇的因素

1、鮑本身的嗜好性

鮑對某種海藻的嗜好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可能是後天適應形成。聶宗慶(1985)認為,皺紋盤鮑對餌料喜好的順序首先是褐藻類,其次為綠藻,最後才是紅藻,但對褐藻類的馬尾藻(Sargassum&nbspspp.)卻很不喜好。張朝暉等(1999)通過藻類單選、雙選和多選試驗發現,九孔鮑對海帶、孔石蓴的攝食率大於細基江籬和馬尾藻。A.E.&nbspFleming(1995)對澳洲鮑H.&nbsprubra攝食選擇的研究表明,其對6種藻類的偏好分別是J.lobata(紅藻)、U.australis(綠藻)>L.botryoides(紅藻)>P.comosa(褐藻)、M.angustifolia(褐藻)>E.radiata(褐藻)。

吳永沛(1999)在紐西蘭虹鮑H.iris配合飼料中添加5%的海藻粉,採用自由攝食和非自由攝食的方法,指出5種海洋藻類(包括4種褐藻、1種紅藻)的誘食作用有顯著性差異,其中Porphyra&nbspcolumbina(紅藻)的誘食作用最大,誘食作用基本不受人工配合飼料中蛋白源種類的影響。海藻中的營養物質(穀氨酸、牛磺酸、褐藻酸鈉等)及次級代謝產物(萜類、酚類、甾體類、醌類、滷代脂肪族等)會對鮑產生誘食或拒食效果,這些物質在質和量上的差別也就決定了鮑對不同海藻的嗜好性。Leighton(1963)將海藻中的褐藻酸鈉稀釋至1/200萬的濃度,仍然可以對鮑產生誘食作用。

A.E.&nbspFleming(1995,1995b)認為,鮑的攝食選擇與藻類中可消化含氮物的含量有關,鮑會儘量選擇那些氮含量豐富的藻類,以便產生最大的生長;褐藻植物中的酚類會降低含氮物的消化利用,進而導致低生長率,酚類含量較少的M.angustifolia和P.comosa(0.62%和2.67%乾物質)顯著優於富酚的E.radiata(7.46%)。

2、海區藻類的易得性

許多研究證實,鼠尾藻並不是皺紋盤鮑最喜愛的食物,但海洋調查發現,山東長島海區皺紋盤鮑的消化道內容物以鼠尾藻和底生硅藻為主(聶宗慶,1985);日本學者發現愛森藻在鮑胃裡出現的頻率最高,有時佔滿整個消化道;紐西蘭學者指出,虹鮑與澳洲鮑的胃含物中以紅藻為主,這均與當地海區藻類的自然分布狀況即藻類的易得性相一致。

3、海藻的適口性

鮑喜歡攝食柔嫩的鮮藻。皺紋盤鮑對裙帶、巨藻嫩葉的攝食量遠高於其他藻類;當老海帶與嫩海帶同時存在時,它們只攝食嫩海帶而完全拒食老海帶。這種單調攝食的傾向性會隨著鮑年齡的增長而增強(聶宗慶,1985)。A.E.Fleming(1995)認為,澳大利亞的鮑魚喜歡攝食一年生的紅藻(如J.lobata),因其生長迅速、能值高、更加柔嫩且抗性物質少。

另外,鮑喜歡攝食葉片較大、能夠在上面爬行的藻類,對葉片狀的孔石蓴和海帶的攝食率高於細枝狀的細基江籬和馬尾藻(張朝暉等,1999)。石蓴類海藻由於藻體較薄,在海水中浮動性較大,可能會影響鮑對其進行刮食性攝食,攝食效率偏低(任黎華等,2011)。

實際上,嗜好性、易得性、適口性三個因素綜合影響著鮑對海藻的攝食選擇。鮑的嗜好性確保其攝食到營養均衡的食物,而食物的易得性和適口性則限制了鮑的攝食行為,鮑必須在這其中尋求某種「妥協」。海藻因種類、生長階段或者取用部位的不同造成營養含量、抗性物質、攝食效率方面的差別,顯著影響了鮑的攝食選擇,這也是造成部分實驗者結論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福建連江鮑魚養殖浮筏

二、鮑對不同海藻的利用效果

海藻在生物學特徵、營養組成、次級代謝產物含量等方面具有差異,造成了鮑對其利用效果的差異。

張瓊(1994)採用多元統計學中的因子分析法,分析了20種海藻餵養皺紋盤鮑幼鮑的生長數據,排列出幼鮑攝食海藻的餌料效率依次為:裙帶菜(2.6940)>愛森藻(1.6524)>刺松(1.5756)>孔石蓴(0.8575)>育葉藻(0.5580)>蜈蚣藻(0.4206)。筆者認為,鮑喜歡攝食的藻類同時也是餌料效率較高的種類,不存在餌料效率與適口性的矛盾。

A.E.Fleming(1995)發現,攝食J.lobata的H.rubra生長效果最好(51.0&nbspmg/d),攝食E.radiata的鮑生長效果最差(-15.3mg/d),而攝食L.botryoides的鮑在試驗進行到200天後開始迅速減重並出現大量死亡(-5.3mg/d),藻類中的次級代謝產物似乎對鮑的生長和存活產生了不良影響。

鮑對海藻的利用效果與本身的消化生理密切相關。吳永沛等(2002)分析了九孔鮑體內的消化酶,發現褐藻酸酶的活性明顯高於瓊脂酶。褐藻門的藻類富含褐藻酸,而紅藻門藻類富含瓊脂,這可能是造成部分種類的鮑攝食褐藻類的生長效果好於紅藻類的原因(張漢華等,2007;王波等,2010)。

海藻的物理性狀也會對鮑的攝食利用產生影響。以裙帶菜為例,柔嫩的鮮藻與重新浸泡的幹藻進行比較,鮑攝食前者的殼徑日增長率會高出4倍。一般來講,同一種海藻乾燥後飼養幼鮑,其生長率僅為鮮藻飼養效果的70%-90%,餌料效果減少10%-30%(陳世傑,1998)。陳顏鋒(2005)試驗表明,盤鮑攝食鹽漬海帶的殼徑和體重生長量分別為67.75μm/d、11.1mg/d,顯著高於幹海帶組(47.35μm/d、8.4mg/d)。Krishni&nbspNaidoo&nbspet&nbspal.(2006)試驗表明,南非中間鮑H.midae攝食新鮮藻的生長量為55-66μm/d、56-74mg/d,而攝食幹藻的生長量只有29-34μm/d、21-25mg/d。

不同藻類混合投餵可以彌補單一藻類營養不全面的缺點,提高鮑的生長速度和肥滿度(Stuart&nbspet&nbspal.,1994;Krishni&nbspNaidoo&nbspet&nbspal.,2006;張漢華等,2007;王波等,2010;Maria&nbspet&nbspal.,2014)。任黎華等(2011)通過能量代謝的測量與計算發現,同時攝食兩種藻類的皺紋盤鮑能夠比單一攝食組攝取到更多的有機物作為能量代謝的基質,用於生長的能量比例顯著高於單一攝食組,可提高鮑魚的生長速度。

三、海藻在鮑人工飼料中的應用

海藻具有營養、誘食、粘合多方面作用,在鮑人工飼料中的添加量一般為10%-30%,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經粉碎、高溫、膨化等處理,可以消除藻類適口性方面的差異,降低抗營養因子,發揮不同藻類營養互補的作用,集約資源,降低成本,提高飼料價值。

隨著鮑魚養殖業的發展,鮑人工飼料已經得到廣泛應用,與其他動物一樣,營養均衡、易消化利用的人工飼料的效果明顯優於天然餌料。閻希柱等(2003,2004)從生物能量學的角度分析,九孔鮑在攝食配合飼料、江籬和海帶三種餌料時,其生長能佔攝食能的比例分別為29.89%、2.81%和2.60%,攝食配合飼料的鮑在殼徑生長率、增重率、生長效率方面更高,而江蘺、海帶由於其營養含量和比能值低,鮑須花費更多時間和運動來覓食,導致支出更多的活動代謝能和粘液能,生長效率較低。

綜上所述,海藻是鮑必不可少的飼料原料,在鮑的養殖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研究鮑的攝食和消化機制,明確鮑對不同海藻的攝食選擇與利用效果,一是可以引導鮑魚和海藻的養殖,促進鮑、藻產業共同發展;二是可以指導鮑人工飼料的研發和生產,降低飼料成本,提高飼料轉化效率,開發新一代高效、綠色、健康鮑魚配合飼料。

(參考文獻略)





來源:水產前沿(微信號:fishfirst)
作者:威海金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bsp胡耿&nbsp郭繼春&nbsp劉德斌

(本文已被瀏覽 20153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工飼料養蠶技術研發觀察(圖)
    在國家「東桑西移」戰略下,蠶桑業主產區逐步從東部向西部轉移,利用西部地區充裕的勞動力以及桑樹資源,穩定我國蠶桑產業的發展。「但如果我們的養蠶技術沒有根本性的改變,蠶桑這個榮耀千年的產業,可能要消亡在我們手裡。」魯成說。  人工飼料帶來蠶桑業轉型升級曙光  山東省煙臺市是我國柞蠶的發源地,「海上絲綢之路」的北方起點。
  • 研發海藻酸 萊西企業技術引領傳統肥料發展轉型
    位於我市望城街道的山東恩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從事海藻生物肥料的研發和應用,用技術引領傳統肥料發展向綠色環保高效轉型,並參與編寫了海藻酸類肥料國家行業標準,其中海藻萃取技術和海藻包膜緩控釋技術成為兩大核心國家專利發明工藝。
  • 能吃又能穿,海藻或將成為全能新生代原料?
    研究表明,一些海藻中的蛋白質含量高於同等數量的牛肉,且比西蘭花可提供更多的維生素和微量營養元素。某些藻類可作為完整的、植物性蛋白質以及健康的非澱粉型多糖、生物可利用的維生素和微量營養素等營養物質的來源。在這些海藻中,蛋白質和非澱粉型多糖是佔比最大的營養成分(按重量計算)。同時,這些海藻的蛋白質可與其他健康的蛋白質來源(例如牛肝、菠菜和酸奶)等媲美,並可提供相對更高的維生素A和C、鈣、鐵和纖維。
  • 一招瞞天過海讓狗頭接受人工飼料
    而且它們的嘴巴還十分的刁鑽,基本上都是只喜歡吃紅蟲,水蚯蚓以及各種螺類的生餌,對於人工飼料很難接受。所以在養狗頭的玩家們來說,家中需要存儲很多冷凍餌料才能夠供給他們的愛魚吃。生餌雖然具有較好的適口性,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長期投餵生餌不僅有寄生蟲等潛在危險,而且營養結構上來說也是比較單一。
  • 海膽人工育苗技術
    目前,國內很少建設專用的海膽育苗室,海膽的人工育苗大都借用普通貝類育苗室或鮑育苗室的培育設施和水處理系統。利用現有的貝類育苗室開展海膽人工育苗,特別是利用貝類育苗淡季進行海膽人工育苗,對於發展我國的優質海產品的種苗生產,提高現有育苗設施的利用指數,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極為有益。用於海膽的育苗室應具備以下最基本的條件。
  • 海藻顆粒面膜究竟怎樣使用效果好?海藻面膜的禁忌都有哪些?視頻
    天然的海藻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製成面膜可改善油性、乾性肌膚,愛美的美眉最鍾愛的~海藻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滋養肌膚,能鎖住肌膚的水分,還可以舒緩肌膚問題,海藻同時可以改善乾性及油性肌膚的分泌狀態,使皮膚逐漸趨於中性,並且促使毛孔收縮,也有一點袪痘的效果。含豐富的養份,可以滋養和舒緩肌膚。
  • 如何讓龍魚改口吃人工飼料?這些技巧親測很可以!
    我往缸裡加了兩條吃料的銀龍,正常自動餵食器餵料,餓了一個多月後,也開始搶飼料吃了。等過段時間,吃料穩定了,就可以把銀龍淘汰出去了。「如何讓龍魚吃食人工飼料」。因為在今天,龍魚飼料使得魚友們又愛又恨。愛,是因為餵食人工飼料十分便利;恨,是不知道如何讓自家龍魚改口吃人工飼料。
  • 真正的海藻肥,效果好到令人吃驚!辨別好壞關鍵點竟然是這……
    據劉大叔透露,今年是第4年果樹,去年底肥使用的海藻肥,在開春效果就很突出:根系非常茂盛,葉片平展、長勢好。現在套袋最多一棵在700個以上,兩畝33500袋以上,產量驚人,而且果個大、果型端正。產品功能特點1、是一款完全以進口泡葉藻為原料精製發酵而成的海藻有機肥。泡葉藻原渣可以做養殖海參鮑魚的飼料,後來經過發酵加工成為製作有機肥的上等原料。2、原料有機質豐富,綠色環保無汙染,獲得CERES有機認證,可用於有機農業投入。
  • 明月海藻:把小海藻做成大產業
    從基礎的海藻酸鹽、功能糖醇等傳統海藻產業,到轉型延伸出的海洋化妝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興產業,成立於1968年的明月海藻,從做「碘」開始,用50年的時間將海藻開發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激發了海藻生物產業高值化、高端化應用的無限活力。
  • 明月海藻集團的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成為中國海藻產業的...
    能讓麵包產生如此神奇變化的就是明月海藻集團研發生產的海藻活性物質——海藻酸丙二醇酯(PGA)。PGA是由天然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深加工製成,是海藻酸鹽的一種衍生物,外觀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水溶液呈粘稠狀膠體。
  • 甘肅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鮑文中解讀
    它錨定二〇三五年氣象工作的發展目標,明確未來一段時間尤其是「十四五」期間氣象工作的定位、發展方向、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部門職責分工等,為氣象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意見》的指導下,我們對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那就是全力推動氣象現代化,高質量的把氣象科技創新結果應用到助力社會經濟發展中。  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確立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錨定了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系統完備、開放融合、創新協同,適應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氣象現代化體系。
  • 影響飼料中澱粉利用的因素分析
    影響飼料中澱粉利用的因素分析出處:德寧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04-18 23:12:00 澱粉是動物飼料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為動物生長提供能量需求,雖然動物為能而食的觀點並不完全準確,但能量仍然可被看作是動物生長的首重因素。動物日糧中的澱粉來源包括穀物籽實、塊根和塊莖類飼料。
  • 江蘇省率先實現家蠶人工飼料養殖
    江蘇省率先實現家蠶人工飼料養殖 2014-05-21 11:38:09 來源:網上輕紡城 近日,江蘇省農委蠶種所所長何金龍表示,目前江蘇省已率先實現家蠶人工飼料養殖
  • 一文讀懂抗菌紡織品:竹纖維、麻纖維、甲殼素與殼聚糖纖維、海藻...
    該纖維是在紡絲原液中添加了綠色高效抗菌材料製作而成,纖維物理指標與常規纖維相同,用該纖維製作的面料耐洗滌,具有持久抗菌效果。 ●抗菌面料 南山智尚公司一直致力於高檔男裝面料的研發,不久前,其成功研發出全效抗菌羊毛面料能隔絕多種病毒細菌。羊毛纖維是一種天然的蛋白質纖維,更是紡織纖維中的佼佼者。
  • 段德麟:海藻應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方向努力和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齊春贊9月22日,在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遺傳與發育創新研究團隊責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海藻活性物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主任段德麟表示,希望海藻領域從過去的「中國製造」,逐漸向「中國創造」的方向去努力和發展,這是企業家的使命和擔當。
  • 海膽的人工增殖技術
    海膽的人工增殖技術出處:中國海洋報 作者:常亞青 水產養殖網 2008-06-20 14:43:00   海膽的人工增殖方式主要有兩種,即底播增殖和移殖增殖。  1.增殖場的選擇 決定增殖效果的兩大重要因素是種苗的質量和增殖場的環境條件,在能保證種苗質量的前提下,增殖場環境條件的好壞將對底播苗的成活率及其生長產生較大的影響。  因而,為提高放流的增殖效果,搞好天然漁場和改進漁場還是很有必要的。
  • 「海神豐」海藻生物肥上市
    本報記者梅隆文/圖  10月31日,由山東威海市世代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中心歷時3年科研攻關研製的「海神豐」海藻生物肥上市銷售,這是一款採用生物酶解技術生產的海藻生物肥,目前產品已成功打入日本及美國市場。
  • 蜈蚣的飼料,黃粉蟲的人工飼養
    人工飼養黃粉蟲設備簡單,管理方便,技術要求不高,不受地區條件限制,家庭可以飼養。現在已有商品黃粉蟲專業生產者。1、飼養條件(1)光照黃粉蟲具有趨性,幼蟲及成蟲都喜陰暗環境。適宜的溼度為飼料含水率10%~15%,空氣相對溼度要求60%左右。(4)飼料黃粉蟲的飼料以麥麩、玉米皮、米糠為主,兼吃一些雜食,如豆粕、蔬菜葉、瓜果皮、野菜等。各種飼料要進行搭配,以全價的混合飼料最理想,可促進黃粉蟲生長發育,提高成活率和產卵量,縮短生長發育周期。
  • 我國自主研發青貯飼料專用複合微生物菌劑 為牛羊找到冬季「好口糧」
    讓鍾瑾的青貯飼料「青春永駐」的功臣是中科院微生物所自主研發的「微青」系列青貯飼料專用複合微生物菌劑。它緣何擁有如此神奇魅力?經濟日報記者走訪了「微青」研發團隊。  怪圈:「夏壯秋肥冬瘦春死」  青海冬季嚴寒漫長,牛羊過冬掉膘嚴重。
  • 「像一顆海藻海藻海藻海藻 隨波飄搖」別飄了 快到我碗裡來
    」像一顆海藻海藻海藻海藻 隨波飄搖「別飄了 快到我碗裡來海藻是海洋藻類的總稱,是生長在海中的藻類,是植物界的隱花植物,藻類包括數種不同類以光合作用產生能量的生物。海藻生長在低潮線以下的淺海區域—海洋與陸地交接的地方,在這裡海浪的衝擊力比較緩和,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加上陽光充足,無論是紅藻或褐藻,雖然顏色不同,都含有葉綠素,可以利用日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食物,它們行光合作用,所釋放出來的氧氣,更是動物們呼吸所不可缺少的;海洋世界之所以如此繽紛熱鬧,海藻的功勞實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