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熱」來襲!參試人數或再創新高 自習室已擠不下考研族

2020-12-03 騰訊網

歲末嚴寒已至,與嚴寒一起到來的將是一場「大熱」——考研熱。據估計,2021年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創下歷史新高。

眼下,距離2021年考研倒計時已不滿30天。書上標紅標黃一大片、桌上筆筒裝有三五條咖啡、蜷坐在自習室外一角、膝上裹著毯子埋頭背出聲來——自稱「考研狗」的考研一族正經受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頂著不時襲來的焦慮、倦怠與迷茫,在拼盡全力的同時,還要時刻做好「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心理準備……

「研熱」來襲>>

考研大軍吹響集結號

報名人數即將創新高

山東政法學院的大學生自主學習中心設在地下,下坡路有六七十米長、十幾米寬,就如同我們常見的地下車庫入口。不同的是,在這寬敞的下坡兩側,有著一層層小階梯,上面擺滿了馬扎、書本、零食,乃至棉被。戰役的號角即將吹響,「考研黨」將在這裡拼盡全力。

11月29日入夜時分,濟南長清大學城數個考研輔導中心門外,路邊角落裡大批考研生借著路燈的光亮在複習、背誦。近兩日強寒潮入侵濟南,濟南郊區的最低溫達零下三到四攝氏度,寒氣逼人。但考研生們為了能夠更好地背誦複習資料防止幹擾別人,他們寧可在寒潮夜色裡獨處一隅,早就忘記了什麼是寒冷。記者梳理發現,自2015年以來,我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屢創新高,2020年首次突破300萬人,達到341萬,相比六年前增加了176萬人,漲了兩倍多。

據非官方考研機構預計,2021年的考研人數將突破400萬。國內多所高校的官宣數據也顯示,2021年考研報名的上漲幅度均在14%以上。

舉例來說,截止到10月31日,報考西南醫科大學研究生的總人數為4388名,相比2020年增加了14.6%。

無獨有偶。北京林業大學2021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據該校研究生院消息顯示,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報考該校的考生共有9243名,相比去年增加了15.8%。值得一提的是,來自31個省市的考生,基本都是普通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

此外,選擇西南石油大學作為考點的人數已突破6000人,相比往年增加了57%。而在今年考研當中,報考該校的人數直逼八千大關,增幅42%。

具體到山東,曲阜師範大學今年依然維持了較高的報考人數,考點考試人數首次突破2000人。

上述幾所學校是考研報名熱的縮影,透露出考研黨之間激烈競爭的濃濃「火藥味」。

眼下,距離2021年考研已經不足30天。自稱「考研狗」的考研一族正經受著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頂著不時襲來的焦慮、倦怠與迷茫,在拼盡全力的同時,還要時刻做好「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心理準備。

長清大學城一考研輔導中心門外,一備考生借著微弱燈光抓緊時間複習。

「研熱」背後>>

求職門檻越來越高

海歸也來「搶飯碗」

考研人數持續走高的背後,是大學生對就業前景的擔憂。這是一場不平凡的「大考」,在疫情影響和求職門檻水漲船高的雙重壓力下,874萬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現實而急迫。

此前,網上曾有人感慨,「應屆生想要拿高薪offer,正在面臨三座大山。」

這並非聳人聽聞。據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國際疫情影響下,大量留學生回國就業。活躍求職的留學生,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比例高達65%,且相當比例就讀於海外名校,這大大加劇了應屆生整體求職競爭的激烈程度。尤其在金融類、網際網路技術類崗位中,留學生相比國內應屆生,就業競爭力尤為明顯。

梧桐果數據更加印證了這一現象。2020年以來活躍求職的歸國海外留學生較2019年同期增加了58.19%。目前,每7名留學生中就有5人回國,此前,有媒體將當前的海歸潮評價為「一個民族史上罕見的人才回流潮」。

由於海歸前來「搶飯碗」,再加上疫情影響下求職門檻的拔高,越來越多畢業生感到,找工作難,找到如意工作更難。累積起來的這些壓力,迫使他們將目光再次投向了校園。但考研並不容易。

對於考研報名人數屢創新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這其實是就業以及社會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對此,他建議大學生一定要理性報考,要整體權衡自己要不要考研,而不是隨大流、被裹挾。

專家「解熱」>>

切莫只是「逃避當下」

人生更應「著眼未來」

「如果因為找不到合適工作就暫且讀研,就要考量學術、學科是不是有可能在兩三年後給你提供好的就業平臺,而不是一定會給你提供好的就業平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西津認為,選擇考研之前,要想清楚通過這兩三年學習能收穫什麼,而不僅僅是能為你提供比較好的就業機會。

考研黨壓力一方面來自於「僧多粥少」的錄取比例。全國數十所高校發布的考研報名情況顯示,2021年報名人數再創新紀錄。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教育部採取了研究生擴招政策,但這與龐大的考研大軍相比,研究生招生規模依然小得多。

儘管很多考研黨是為暫時緩解眼下的就業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成功上岸」帶來的,並不僅僅只是「逃避當下」,實際上可能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賀賀就職於一家水處理工程公司,目前主要做水處理工藝設計,這與讀研期間專攻的金屬廢水深度處理方向,基本沒什麼太大關係,因為實際工作更需要豐富的現場經驗。有時她也在想,如果不讀研,工作三年可能收穫更多。但如果不是研究生,她可能根本沒有機會從事設計崗。賀賀認為,讀研確實為她帶來了很多,其中就包括對科技論文寫作的培養。比如工作中遇到新工藝,或者設計出現問題需要解決時,她都要去查文獻,看看論文上有沒有相關知識。「平時工作中的一些數據也會有想法整理成簡單的論文,在公司內刊上發表。」

對於不少應屆生的焦慮,儲朝暉建議儘可能找到與自己優勢潛能相一致的工作。總體來說,有很多事情需要一輩子不斷去做才能把它做好。「比方說我們做教育研究,如果在學生時代就喜歡,那麼用一輩子的精力來做這件事兒,跟別人半途參與進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對於專業度高的工作,儲朝暉建議大家及早參與,及早去付諸行動。要真正找到社會所需,而不是碰上社會的需求。(來源:齊魯晚報)

相關焦點

  • 醫學院考研浙大再創新高!城院+浙大醫學人才培養模式get
    考研上浙大究竟是不是一件難事?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分享吧!「五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不久前,臨床1506班韓承祚收穫捷報,被錄取於浙江大學醫學院肝膽外科,師從徐驍教授。回望備考的這一路,她認為過程中有三難:難在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難在堅持,難在心態。
  • 開自習室是靠什麼盈利?利潤高嗎?
    ,當然也有一些貴一點或者便宜點的,很多想開自習室的小夥伴不清楚自習室的盈利模式,,利潤高不高,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下。  一.賣座位  自習室主要的盈利來源是座位計時收費,一般在成都座位按5元/時,當然如果你準備經常來這裡學習的話都會有套餐卡,例如30小時學習卡是100元,月卡450元30天等。所以說想要自習室利潤高一定要多賣卡,多引導顧客辦卡,久而久之自習室的生意會越來越好。
  • 2021年畢業生再創新高,教育部:扭轉「唯學歷」
    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大學生就業已經到了最最艱難時期! 2021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新紀錄,超過900萬大關! 前些年喜歡用一個詞:史上最難就業季。其實近30年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在增長,你應該慶幸今年畢業,明年只能更多,超過1000萬也許就是轉眼的事情。
  • 考研族的深夜自習室:小夥為能與女友在同一個城市努力拼搏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王姝/文圖2020年12月24日夜,大學南路的24小時自習室燈火通明。書頁翻動的聲音、筆尖摩擦紙面的聲音、椅子挪動的聲音、故意放輕的腳步聲……通宵奏響的微型交響曲,印證著兩天後研究生考試的重要意義。「一切等考研結束再說」夜晚十一點,自習室內還有三分之一的座位「營業」。
  • 一天花幾十元買一個學習空間,付費自習室為何「走紅」?
    一米寬的書桌,一盞燈,一摞書……在北京飛躍島自習室,打算考研的李博軒正埋頭奮力「刷題」——「在這裡學習容易進入狀態。」他說。這家坐落在北京太陽宮每小時收費10元的自習室,鋪著柔軟的靜音地毯,被隔斷分割成幾十個平均約一平方米的格子間坐滿了人。
  • 一天花幾十元買一個學習空間,付費自習室為何「走紅」
    ,打算考研的李博軒正埋頭奮力「刷題」——「在這裡學習容易進入狀態。」上海眾學空間沉浸式自習室創始人劉康燦說:「我們的會員已超8000人,年齡主要在22-30歲之間,多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城市白領,80%是為了考研、考證。」2019年,付費自習室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門店數量均已超百家。上海石光24小時自助自習室創始人王毅說,營業半年以來市場需求超過預期,「我們正在擴店增加座位」。
  • 付費自習室在廈悄然興起 你願為「自習室」買單嗎?
    小周說,12月是考研季,付費自習室裡,有很多像他一樣的人: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偷偷」在自習室裡挑燈夜讀。 是怎樣的魔力讓這群年輕人願意放棄娛樂時間,埋進這一平方米的「小格子」裡?近日,記者探訪廈門多家付費自習室,帶您了解「小格子」裡的故事與夢想。
  • 歷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統計及分析(1994-2020)
    根據教育部官網消息,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於12月21日至23日舉行,報考人數341萬人。這一數字比2019年度考研報名人數增長了50餘萬人,增幅超過17%,再創歷史新高。從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從2015年到2019年,考研人數從165萬人遞增到了290萬人,但研究生錄取人數才從57萬增長到70萬,報錄比逐年都在增加。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逐年上升,考研熱度仍然不減。
  • 關於防災科技學院北校區天儀樓自習室的幾點建議
    這兩天收到不少同學關於防災科技學院北校區自習室的問題,其中有個同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寫的挺好的,希望相關領導能看到,採納一下。以下是該同學提出的建議:(很感謝學校能給提供越來越好的學習和住宿環境,但還是有不合適或者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我等會要說的。
  • 2021考研在即,同宿舍6人報考5人已棄考,是何原因?我還要堅持嗎
    雖然考研的人數沒有參加高考的人數那麼多,考研的普及度也沒有高考那麼強,但是考研的競爭程度似乎並不亞於高考,所以想要在考研中脫穎而出,不下一番苦功夫還真不行
  • 2021年考研報名已結束,報考人數大漲。這是為什麼呢?
    2021年考研,網上報名已於2020年10月31日22:00時截止,那麼明年的考研報名基本情況如何呢?很多高校陸續公布了本校的考研報名具體人數,據相關數據統計,部分高校的考研報名人數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均達到了14%以上,尤其西南石油大學表現更為搶眼,竟然達到了42%!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這造成了雙非院校考研報考人數遠遠高於 985 / 211 院校的現象。此外,從 2020 年部分高校的招生人數中可以發現,有超過半數的名額給了推免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保研生。以清華大學 2019 級碩士生為例,在 4084 名碩士生中,來自清華的同學佔據了最大比例。
  • 首個21考研院校報考人數公布!
    去年人大的報考人數高達23800餘萬人,今年大概率會突破去年的數據,再創新高! 報考人數分析 報考人數最多的學院 1、法學院 從已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目前報考人數最多的是法學院,現高達3427人、學碩1219人、專碩2208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考研報考人數近17125人,再創新高
    為做好首次網上確認工作,研究生院在教育部、安徽省相關文件和會議精神指導下,結合考點實際情況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應急預案;選拔出多名業務骨幹組成網上確認工作小組,並對成員進行了工作研討、程序熟悉、模擬報考、試審核、應急處理的全面培訓考核,對審核程序和要求進行了嚴格規範;通過科學分析數據將所有考生分為應屆生組、往屆生組、學籍學歷校驗不通過及退役士兵計劃等特殊情況處理組,有針對性的安排人員進行審核,並實行首審負責制,將責任壓實到人;另外,考點設置了專人值守的諮詢電話,全面、及時、細心解答考生確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 這些研招院校公布2019考研報名人數 均創歷史新高
    我校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連續三年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平均每年增幅超過30%,其中2017年較2016年增長31.4%,2018年較2017年增長27.8%、2019年較2018年增長38%,2019年報考人數是2016年報考人數的2.3倍,增長130%,報考人數屢創新高有利於學校選拔優秀的生源,也體現了學校的研究生教育品牌影響力在逐年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考生吸引力逐年增強。
  • 談戀愛和考研,你怎麼選?
    我和實驗室的哥們 她和她自習室的研友姐妹 看起來更像是情侶 @莫宏 二者兼得,考研期間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把戀愛的時間擠一擠,留出更多時間做好考研準備工作。如果因為考研失去了戀人,那這就不叫愛情,反過來因戀愛放棄了考研,那即使不戀愛也不一定能考上。真正的愛情是懂得珍惜和彼此成全,而有出息的人更不會為不懂得包容的人放棄考研。
  • 考研複習:考研輔導班到底要不要報
    學習軟體課程:也就是一下錄播課,這種課程的可選擇餘地還是很大的,網上這種類型課琳琅滿目的,選擇之前,還是要思考一下自己,喜不喜歡就這樣純看視頻,會不會看視頻看到一半就去跟別人聊天、打遊戲去了。這種看視頻的課程不如上面試課有感覺,但他有一個好處就是當老師聊別的都時候你可以控制二倍速,節約時間。
  • 為什麼圖書館裡大家都很努力複習考研,可大多數人都考不上呢?
    距離2021年考研還剩三十多天,如果現在走進各大高校的圖書館或者考研自習室,一定是爆滿。有一句話叫「如果你討厭他,那就讓他去考研」,考研的辛苦可想而知。大家都這麼努力,可為什麼最後大多數人都考不上呢?努力不等於成功努力就能成功其實是一個很幼稚的觀點,成功從來不是一個單線程的事,努力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但絕對不是充分條件,一個人考研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他這大半年來的努力,還取決於歷史進程,因為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 湘潭大學法學院報名1443人,再創新高!在湖南就業前景很好
    湘潭大學法學院:日前,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工作已全面結束,湘潭大學法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據有效統計,共有1443人報考法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0% !
  • 考研十二時辰:我見過凌晨5點的太陽
    從之前的懶散自由到現在的嚴於律己,走上考研路的郭東喜不敢懈怠。考研這一年有背不完的書、做不完的題。韓章雲據教育部發布數據:2018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38萬,比2017年增加37萬人,增長18.4%。2019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90萬,比2018年增加52萬人,增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