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花幾十元買一個學習空間,付費自習室為何「走紅」

2021-01-07 中國網
一天花幾十元買一個學習空間,付費自習室為何「走紅」

2020-01-10 11:18:57

來源:央廣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

A+

A-

 一米寬的書桌,一盞燈,一摞書……在北京飛躍島自習室,打算考研的李博軒正埋頭奮力「刷題」——「在這裡學習容易進入狀態。」他說。

這家坐落在北京太陽宮每小時收費10元的自習室,鋪著柔軟的靜音地毯,被隔斷分割成幾十個平均約一平方米的格子間坐滿了人。通過手機掃描桌面上的二維碼付費,檯燈自動亮起,一個安靜、聚光的私密學習空間由此生成。

2019年,主打「沉浸式學習氛圍」的付費自習室悄然走紅,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天津、銀川等國內數十個城市相繼出現,目前用戶已達數十萬。

每小時2元到20元不等,花錢買座學習悄然興起

自2019年10月起,飛躍島先後在北京開了兩家自習室。「周末上座率平均在80%以上,平時也有50%左右,臨近考試『一座難求』。」飛躍島自習室聯合創始人榮富國說。

目前,市場上的自習室主要分兩種模式:「小黑屋」——無窗無光,通過營造漆黑環境聚焦注意力;「小白屋」——有陽光的房間,可在學習間隙欣賞外面的風景。

「新華視點」記者走訪發現,大多數自習室設有公共休閒區和深度學習區。在人均面積約一平方米的獨立隔間裡,往往配備檯燈、插座、儲物櫃等硬體,並提供免費的紙、筆等文具和小零食。為營造安靜的環境,一些個人小習慣如抖腿、轉筆等,會被工作人員提醒並禁止。

自習室的費用每小時2元到20元不等,消費者可通過購買日卡、周卡、月卡等方式獲得優惠。

上海白領禹雪豐最近剛剛辭掉一份工作,幾乎每個白天都來自習室裡充電學習,「很安靜私密,經常學一天邊上的人長什麼樣都不知道,效率很高。」禹雪豐說,花一些錢買私人空間他覺得挺值。

在寧夏銀川市修遠自習室,牆上醒目地提示「研究生入學考試」「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等考試時間的倒計時,加上勵志標語所共同營造的奮鬥氛圍,一如面臨大考的教室。

上海眾學空間沉浸式自習室創始人劉康燦說:「我們的會員已超8000人,年齡主要在22-30歲之間,多為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城市白領,80%是為了考研、考證。」

2019年,付費自習室市場發展非常迅速,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門店數量均已超百家。上海石光24小時自助自習室創始人王毅說,營業半年以來市場需求超過預期,「我們正在擴店增加座位」。

社會快速發展催生旺盛學習熱情,年輕人對空間服務需求提高

有免費的校園教室、公共圖書館包括咖啡館可供學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願意為自習室付費呢?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陳端認為,付費自習室走紅的背後,是年輕人面臨社會快速發展,充電學習的壓力與動力增強,對學習空間質量的需求也隨之升級了。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研究生考試報考人數達341萬人,較上年增長17.59%;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2017屆是795萬,到2020屆已逼近900萬關口。

「就業競爭加劇,各用人單位的要求『水漲船高』,考研、留學以及累積各類證件成為競爭的重要砝碼。」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說。

陳端認為,如今傳統行業紛紛轉型,網際網路企業也頻頻遭遇新的衝擊,未來人工智慧對於低端、重複性勞動的替代效應顯而易見。「經濟結構調整,社會全方位數位化變革,令年輕人產生強烈危機感,激發他們自我提升的熱情。」陳端說。

與此同時,公共學習空間資源的不足開始顯現。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鑑2018》顯示,截至2017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為3166個,每萬人擁有圖書館建築面積僅109平方米。

在寧夏,雖然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幾乎覆蓋了全自治區所有的市縣區,但場館坐席數有限,很多年輕人表示周末難以找到座位。上海浦東圖書館目前有約3000個閱覽座位,工作日的上座率超過8成,周末和節假日完全供不應求,「有時臺階上都坐滿了到館的讀者,他們大多是20到40歲的年輕讀者。」上海浦東圖書館副館長施麗介紹。

「雖然有許多社區圖書館作為補充,但在環境和開放時間方面難以完全滿足需要。」陳禮騰說,大量職場人士的學習時間是在下班後,但社區圖書館通常下午五六點便已閉館。

此外,相比於家庭或圖書館,付費自習室所提供的專業服務也頗具吸引力。

「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有限,搶座難;在家裡,手機、零食、寵物等幹擾因素也比較多。」在某財經資訊公司上班、打算考金融行業證書的馮嘉說,「我的複習備考時間不長,需要高效利用有限的時間,自習室能讓我很容易進入專注狀態。」

上海圖書館讀者服務中心主任徐強認為,公共圖書館和付費自習室是互相補充的,滿足了不同層次的用戶需求。「在圖書館,環境的約束較少,更多地強調閱讀的自由性。自習室則更強調大家共同遵守學習空間的規則。」

未來自習室將何去何從?

陳禮騰認為,目前共享自習室收費不高,但房屋本身的租賃費用不低,如果使用率不高將盈利困難。他建議,未來發展應在差異化、多樣化服務方面深耕,探索多種盈利模式。

「這不是一門賺快錢的生意。」榮富國說,如今市場上付費自習室漸漸增多,同質化較為嚴重,服務質量和運營成本是需要考量的重點。

有投資人表示,付費自習室目前類似「二房東」生意,收入多元化仍做得不足,對資本吸引力不夠強。

記者調查了解到,現階段自習室的主要營收來源是會員制收費,不少創業者正在探索多元的經營方式: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推出付費課程、講座分享等經營內容;與「便利店」嫁接,提供售賣服務;主打「24小時無人模式」,拉長營業時間,降低人力成本……

快速發展的自習室也帶來新的管理問題。自習室大多分布於寫字樓、公寓或者居民住宅區。記者走訪多家自習室看到,有的自習室室內改造程度較高且通道十分狹窄,存在一定的消防隱患。此外,大多數自習室都推出充值優惠、預付降費等服務,但近年來一些行業賣出預付卡後「跑路」的現象頻現令人擔憂。

陳端認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守住消防、水電安全等風險底線,同時應警惕在一些共享經濟模式中出現的以會員制或共享投資噱頭進行非法集資等現象,加強對預付卡資金池的監管力度。

 

責任編輯:郝曉帆

相關焦點

  • 一天花幾十元買一個學習空間,付費自習室為何「走紅」?
    一米寬的書桌,一盞燈,一摞書……在北京飛躍島自習室,打算考研的李博軒正埋頭奮力「刷題」——「在這裡學習容易進入狀態。」他說。這家坐落在北京太陽宮每小時收費10元的自習室,鋪著柔軟的靜音地毯,被隔斷分割成幾十個平均約一平方米的格子間坐滿了人。
  • 付費自習室在廈悄然興起 你願為「自習室」買單嗎?
    格子雖小,「五臟俱全」 記者打開地圖類APP搜索「自習室」,跳出幾十條相關結果,它們有的位於商業圈周邊,有的在居民區周邊。 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付費自習室,有24h無人制的自習室,也有多人管理的自習室。付費自習室收費不高,體驗價低至1元/小時。
  • 他們的夢想,在這一個個「小盒子」裡發芽
    輕輕打開屋門,走入位於嘉定新城阿克蘇路上的一家自習室,貼滿「要加油」「我會考上的」等勵志語的牆面映入眼帘。屋內,一排排座位被隔板隔開,形成了一個半封閉的小天地,掃一掃二維碼付費,檯燈便自動亮起。如今,付費自習室在嘉定悄然出現。
  • 收納師、密室策劃師、自習室社長 新興職業打開青年成長新空間
    原標題:新興職業打開青年成長新空間正在進行中的上海五五購物節掀起了全新的消費風潮。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上海五五新興消費力大數據,新興玩樂消費在五一小長假期間異軍突起,訂單漲幅達249%,位列全國第一。其中蹦床訂單量相比節前增長620%,密室訂單量增長264%,DIY手工坊訂單量增長260%,這些體驗的消費每單數百元甚至上千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上海新興玩樂消費崛起的背後是一群年輕的新興職業從業者。
  • 日本白領愛去自習室充電
    3至5人的小型會議室則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可以討論的地方,據店主說也很受歡迎。記者還看到,儘管位於繁華商業街,但因為自習室所有窗戶玻璃都是隔音的,室內因此十分安靜。自習室四角還分別擺放了加溼器、綠色植物、自動咖啡機和飲水機。在自習室的中間有兩排大書架,擺放著法律、醫學、外語、電子等很多專業書籍,免費供學習者借閱。
  • 美團新業態報告: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成創業新...
    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成創業新熱門領域一些瞄準小眾消費需求的、更「新」的業態也在快速發展。付費自習室、萌寵互動體驗館、漢服體驗館成為2019年增速最快的生活服務業新業態Top3,在美團平臺上的交易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2.6倍、13.8倍和5.8倍。
  • 可以睡覺的自習室!走進​24小時不打烊的山西「膠囊」
    進入這處膠囊自習室,圓形的穹頂燈下,明亮的書吧內擺滿了各類圖書,有社科類圖書,也有不同年齡段的教輔類圖書。「一直都特別想找一個能夠提供休息的自習室,這樣每次學習累了,喝杯咖啡,吃點甜品,既可以放鬆心情,還可以補給能量,這裡環境好、收費還合理,學累了還能去膠囊公寓裡睡一覺,實在太棒了……」自習室的隔間裡,一位姓邢的女同學第一次走進膠囊自習室,但她對自習室的各項設施都十分滿意。
  • 百度網盤單次付費下載服務上線:5分鐘收費2.9元 一天5.9元
    10月22日,網友爆料稱百度網盤單次付費下載服務上線,5分鐘全速下載收費2.9元,不過24小時全天不限速的話只要5.9元。作為碩果僅存的幾家網盤之一,百度網盤還是很好用的,但是多年來百度網盤也備受非議——不買會員的話,官方會限速,百兆帶寬也不過幾十KB的速度,實在是無法忍受。
  • 開自習室是靠什麼盈利?利潤高嗎?
    2020-11-29 19:57:54 來源: 生活冷趣味 舉報   一個普通的自習室投資在十幾萬左右
  • 果殼網&網易雲課堂:70%在線學習者在過去的一年中為在線學習付費
    調查發現,各種新穎學習形式、平臺進入人們視野,在線學習進入百家爭鳴時代,然而視頻學習仍為主流;「為知識付費」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可,70%在線學習者在過去的一年中為在線學習付費,知識付費時代來臨。在所有受調查的付費學習者中,花錢購買視頻課程的學習者最多,購買課程證書的最少,只有11.17%學習者樂於為在線學習證明買單。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在線英語教育付費混戰,社群學習模式異軍突起
    再加上目前不少垂直類知識付費仍處於一個「空檔期」,市場缺乏大量細分品類的優質內容,無論對平臺還是內容創業者來說,這都提供了無限新機。看到這一入口,各大知識付費平臺都在紛紛鞏固垂直領域,譬如分答正在對醫療,職場和法律等垂直領域發力。
  • 為補網課,涼山「95後」自製發電機,建起「懸崖自習室」
    95後彝族少年甲古小華家裡沒有手機信號,過去兩年他為補網課,就在半山懸崖搭個露天自習室,懸崖山沒電,他又截溪蓄水、自製水力發電上網,終於成為村裡第一個大學生。 「離開學校半年多,終於能回到明亮的教室裡學習了!」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哈鎮長板橋村,22歲的大學生甲古小華早已整理好行李,即將前往成都,開始他大二的學習。
  • 花6600元買電動三輪車 忽悠不用上牌被查 店家:被查了與本店無關
    李女士想要買一輛三電動車,考慮到自己沒有怎麼騎過車,平時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以及平時買菜,所以看中了一輛有棚的電動三輪車,操作簡單也不用控制重心這個問題。李女士比較關心的問題是自己買的電動車是否能夠上路。老闆說這個電動車是不用上牌的,聽到這個話就比較放心了,不用上牌就可以上路那就沒問題。
  • 土豪花6000元買超大皇帝蟹,打開蟹殼卻「想哭」:為何要這麼對我
    土豪花6000元買超大皇帝蟹,打開蟹殼卻「想哭」:為何要這麼對我?土豪大家應該不陌生,雖然我們並不是土豪,但是我們身邊總有那麼幾個土豪,時刻在炫耀自己非常有錢,從而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多麼貧窮。但是有時候看了又感覺莫名非常爽,比如說今天的這個土豪在給我們分享他花6000元買的超大皇帝蟹,對於普通人來說,別說花6000元就是600元買一隻螃蟹的話,很多人都是不捨得的,即使是600元的話,很多人也要賺上一周才能賺到,6000元的話,就是一個月的工資了。
  • 知識大爆炸已經到來,人們開始進入知識付費時代!
    自從2015年開始,一個新鮮的名詞突然開始流行了,那就是知識付費了,那麼到底什麼知識付費呢?而且,共享單車也是要交押金,也是要交使用費的,只是花1元就能在那些有單車的地點去用車罷了。並且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等各種共享產品都是這個模式的延伸。同理,知識付費也是這個道理,知識共享可以讓消費者支付很少的費用,就能獲得他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或知識了。
  • 「知識付費」概念普及 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上周末北京的200場講座中有近50場為付費  線下付費講座緣何「雖有人氣尚無錢途」?  在大眾以往的印象中,絕大部分講座是以免費和公益形式舉辦的,但隨著「知識付費」概念的普及,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機遇:線上付費講座被指「販賣焦慮」  「知識付費」概念自2016年起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得到、知乎、喜馬拉雅、蜻蜓FM等線上平臺陸續推出多款付費產品,內容品類遍布各個領域。
  • 中國知網「紅與黑」:下7元付費論文要先充值50元
    下載一篇7元的付費論文,卻要先充值50元,且剩餘金額不退。為此,蘇州一名大學生將中國知網告上了法院。近日,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判決該大學生勝訴。  這樣的勝訴案例,或將成為這家學術論文參考數據平臺知網未來面臨的最大考量。不僅如此,包括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都曾因知網漲價問題一度宣布停用知網。
  • 蹭網「網紅」老葛:蹭網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光」
    老葛說,對他而言,比起「走紅」,更重要的是努力工作,「多賺點錢」。「我來工地兩個月了,都沒休息過。」老葛說,在建築工地打工,每天工資是200餘元,「多賺一天是一天」。老葛說,幾乎每年冬天,他都會外出打工,有時候是年前,有時候是年後,因為那時候農田裡的活基本幹完了:「今年,我出來晚了,因為我家地比較多,種完了西瓜還要種辣椒,所以要多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