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服務高科技,宇通服務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多點布局拓市場

2020-11-27 第一商用車網

伴隨「胖五」的一聲轟鳴,嫦娥五號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奔月夢想,劃破了黎明前的夜空。與前幾次「繞」、「落」的任務有所不同,此次嫦娥五號還要將「月壤」帶回地球,任務難度幾何級增長的背後,是中國航天人從無到有,砥礪前行的航天精神。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於中國航天是如此,於中國高端製造業也如此,於宇通客車亦如是。


摸著石頭過河到「引路人」 以技術為先導


翻開中國航天史,不難發現那是一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艱辛歷程。前輩們摸著石頭過河,將國人心中的憧憬變成現實,落後的隱忍與奮發成就了今日的中國航天大廈。


然而,事實證明,市場經濟可以奉行「拿來主義」,而對於航天事業以及諸多高端裝備製造業,「自力更生」是唯一出路。所以,自主掌握高精尖技術成為企業引領行業發展,獲得相應市場地位的基石。



發射現場,宇通T7商務車作為嫦娥五號發射期間指定媒體用車,為嫦娥五號順利發射報導工作提供保障。享受媒體高曝光的背後,宇通與中國航天一樣,默默紮根於前沿技術研發,旨在引領各自領域的突破。比如,宇通掌握著行業最前沿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並基於此打造了業內首款自動駕駛巴士——小宇2.0版。


曾經,我們將對月亮的美好期許幻化成嫦娥奔月的傳說,並踐行至今,當下,自動駕駛巴士在宇通的執念中或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量產。屆時,將有更多的巴士具備如小宇2.0的超級巡航、動態避障、自主超車、精準停靠、車路協同、自動泊車、自動充電、遠程駕駛等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多樣化的功能並非各自為政,它們派生於宇通智能網聯技術並應用在不同的場景下,結合大數據、物聯網、5G等技術,宇通可以實現針對園區、景區、公交、機場等特定場景下自動駕駛巴士的研發製造。


將每年營業收入的3%-5%作為研發經費,參與制定123項國家和行業標準,擁有2117項有效專利。憑藉自主創新的精神,從踽踽獨行的摸索到為所在領域點亮前進燈塔,宇通以中國航天精神為楷模,精益於自身的技術提升。埋頭的深度決定了成就的高度,顯然,宇通正上升。


探索氫燃料市場 擔當領軍者職責


「達則兼濟天下」,是人們對成就所達高度的讚揚。


一家企業,創造經濟價值自然是本職工作,但社會價值也應是其主動承擔起的責任之一。就眼下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發展趨勢而言,積極研發並推動氫能源的市場應用便是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集中體現。


氫燃料是理想的車輛動力源,不僅是汽車,本次承擔嫦娥五號飛天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同樣採用了液氫液氧燃料,宇通在氫燃料客車研發方面的技術也已經達到先進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不止於研發端,在市場應用端,宇通2009年便推出了第一代氫燃料客車,並不斷升級迭代至今,目前的第四代氫燃料客車產品覆蓋8-12米公交、9-11米公路產品,並已在鄭州、張家口、廊坊等多地批量投入運營,受到良好的社會反響。


中國航天是中國科學技術領域的一面旗幟,而宇通則足以稱為氫燃料客車市場的一支標杆。當然,成為領軍者光有幾款先進產品是不夠的,更要做好基礎性研究,以便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宇通為此也做好了雙手準備。一方面,宇通拿到首個燃料電池商用車資質認證和產品公告,另一方面,組建行業首個氫能與燃料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技術促產品,以產品驗證技術,形成技術自我革新的良性循環,所謂行業領導者,宇通樹立了典範。


緊握質量關卡 點線面布局 拓展海外市場


產品是企業的名片。


在文昌發射場它被稱之為「質量高於一切,成敗繫於毫髮」;在宇通試驗場,它被闡述為「不把市場當試驗場,要把試驗場當市場」,不論是哪種解釋,質量於中國航天,於宇通汽車都是核心要義,在任何場合都要始終如一。



需要強調的是,除了此次為嫦娥五號發射任務提供媒體服務保障,宇通T7作為宇通客車的自主高端公商務車,還曾亮相全國兩會、G20峰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大型盛會,並逐漸成為其「標配」,在多方共同選擇的背後,當然是對宇通T7高可靠、高質量的認可。


它也曾陪同領導人視察、接待外賓來訪、參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見證了共和國成長的每一個瞬間,成為中國汽車製造的形象代言。


自2015年宇通T7燃油產品問世,及至今天,宇通T7已經形成了涵蓋汽油、柴油、純電動三大動力系統,橫跨內燃機到新能源產品的多品系產品,為公商務出行提供了更多高端選擇。宇通的雄心不止於此。在公商務產品完成矩陣布局的同時,宇通進軍校車市場,利用「5G+物聯網+AI智能」的優勢組合,讓其為校車的安全建立了更加智能、健康的防護體系。



在中國品牌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宇通主動出擊布局海外市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廣泛合作,並在歐洲大陸腹地等傳統汽車強國實現批量交付投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宇通代表的中國製造大批量進入歐洲市場,那些曾經醉心於自主品牌自強的先輩們應當感到欣慰了。


結語


幾代人的嘔心瀝血鑄就了嫦娥五號的飛天夢,而竄天火光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薪火相傳的航天精神。


建立研究中心、致力於自動駕駛、氫能源的研究,廣泛布局市場,以拳頭產品獲得市場地位,與航天人的從0到1類似,宇通客車同樣走著一條前人未走過的路。而在中國自主品牌向上的道路上,相信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宇通們。

相關焦點

  • 宇通擔綱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著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功,離不開航天精神的內核驅動,而這種不懈奮鬥、一往無前的精神,也印刻在製造業的發展歷程中。
  • 「嫦五」飛天,宇通客車現場保駕助威
    在這一全民沸騰的時刻,宇通客車(600066.SH)作為「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的引領者和踐行者,被指定為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媒體官方用車,親臨現場全程見證了這一中國航天史上的重大歷史時刻。對此,宇通客車方表示,本次嫦娥五號發射創造了數個第一,宇通客車非常榮幸能夠為嫦娥五號發射提供服務保障,向中國科技致敬!
  • 嫦娥五號倒計時,為完成此次任務我們需要什麼?五大系統缺一不可
    在去年第12個月晝工作任務中玉兔二號刷新了人類月球車月面工作時長紀錄,再有一個多月時間嫦娥四號將迎來兩周年任務時間節點。,根據任務發射窗口安排,它將於本月24日凌晨4點至7點時段出徵太空。  布局海外的需求點是擴大測控覆蓋範圍,主要基於地球自轉原理,完成內烏肯薩帕拉深空站項目後我國深空測控網覆蓋率提高到了90%,成為世界第二個獨立擁有布局全球深空測控網的國家,由此可見中國航天的蓬勃雄心。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嫦娥五號任務是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凌晨4點半,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南方日報 南方+記者 吳明攝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長徵五號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去哪?、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五次任務。我國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與探月工程一期和二期不同的是,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擁有「雙程票」,將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而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有何難點?
  • 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繞、落、回」背後的江蘇力量
    12月19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發射回收任務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的背後,凝聚著江蘇的科技和智慧力量,特別是在嫦娥五號飛行器能源管理系統和指揮系統中,江蘇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探月工程作出重大貢獻。
  • 把宇宙深空「拉近」再現,青島理工大學團隊服務「嫦娥五號」工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通訊員 曹玉潔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值得注意的是,在「嫦娥五號」任務中,青島高校貢獻了不俗的力量。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而嫦娥五號任務將徹底改變這一窘迫的現狀,對於我國航天研究的意義不亞於登陸月球暗面。嫦娥五號如何採回月壤?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任務,就是承擔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中的「回」,也就是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馬斯克點讚嫦娥五號發射新聞:令人興奮的任務
    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發推文對此大加稱讚。馬斯克在推文中回應了中國媒體的報導,並讚揚了中國最新的登月努力。他說,嫦娥五號發射是「令人興奮的任務」。(網易科技)
  • 嫦娥五號發射倒計時!我國迄今最難航天任務:為載人登月預演
    在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在本月下旬擇機選擇發射。而且垂直轉運表明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點火發射階段。  據央視新聞報導稱,嫦娥五號發射在即,並將在今天(23日)下午18時進行《陪你追嫦娥》的直播。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及其發射服務展望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工程任務要求,為滿足空間站艙段發射任務而研製的一型大型液體運載火箭。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繼承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研製基礎,滿足空間站工程任務要求。
  • 中國飛鶴成為「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夥伴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實施發射,這是時隔34年後人類首次發射的以月球採樣為目標的可返回式探測器,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值此舉國歡慶的特殊時刻,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在海南文昌舉辦授牌儀式,確認中國飛鶴成為「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夥伴,這體現了中國探月工程對中國飛鶴高標準、高品質的充分認可 。
  • 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即將登場
    還有一個多月,2020年就要結束了。不過,勤勞的中國航天人和科學家們仍在奮戰。11月下旬,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101發射工位將再次迎來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而此次,她也將前往從未去過的目標——月球。
  • 真人模擬嫦娥五號發射 秒懂任務全過程
    11月24日凌晨4時-5時,「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開啟登月之旅,這次任務被稱為我國航天史「最複雜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是我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那麼「嫦娥五號」升空後要經歷怎樣的過稱呢?
  • 嫦娥五號發射三大看點
    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第6次執行探月工程發射任務。不同的是,此前任務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完成,而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是嫦娥四號的2倍有餘,因此要由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胖五」發射,將其直接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1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此次發射凸顯三大看點。
  • 我們一起等到天亮,嫦娥五號長徵五號發射時間基本定了!
    而嫦娥五號任務的權重也相當高,它是我國月球探測三步走「繞、落、回」中最重要的最後一步,此次發射將驗證中國航天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執行能力,同時也是未來載人登月的一次演練。因為一些原因,原定2017年發射的嫦娥五號一再推遲,直到今年11月底,終於看到嫦娥五號要發射了!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嫦娥五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計劃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也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 為什麼說嫦娥五號是至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11月24日,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101發射工位將再次迎來一位體重800多噸的客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而此次,她也將前往從未去過的目標——月球。這也是自去年年底以來的11個月內,「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次發射。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