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背後或有千億市場等待發掘!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本文來源:物聯傳媒

本文作者:短頸鹿先生

停車難,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數據表明,全球各國車輛平均要花費8分鐘的時間去找到停車位,而這個問題一旦得以解決,就會緩解近三分之一的交通擁堵。所以停車問題也是導致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這問題如果放在醫院門口,則會更具實證性。

面對這類問題,國家層面早已發覺,近年來動作頻頻。自2019年以來,國家鼓勵加大"新基建"工作力度,我國先後發布了《數字交通發展綱要》、《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推進綜合交通運輸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5年)》等,其中"城市停車場"被屢次提及,智慧停車被提上日程。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除此之外,湖北黃石、山東青島等地方政府也相繼落地了對應的《智慧停車管理辦法》,據統計,僅2020年9月我國就有15個市、縣出臺了16個智慧停車相關規劃、政策與標準。智慧停車作為智能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迎來高速發展。

智慧停車之所以備受關注,原因就在於智慧停車更有助於解決現在的停車問題。而在這一個解決痛點需求的過程中,有可能蘊含著一個千億市場,這個市場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原因導致的停車難?

說到千億市場,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停車難,因為這是千億市場的根源,正所謂有需求才有市場。

停車難,到底難在哪裡?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9年末,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62億輛。按照停車位與汽車保有量的最小比例1.1:1計算(下圖亦有說明),我國停車位需要達到2.88億個,而截至2019年末我國停車位只有1.07億個左右。由此可見,國內還存在巨大的停車位需求缺口。

圖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面對如此巨大的缺口,"一位難求"的情況自然不可避免。這時大家都會疑惑,既然停車位不夠,幹嘛不多造呢?

其實近幾年,全國每年新增加的備案車位都有1000多萬個左右。但是比較尷尬的是,這造的速度,趕不上咱們買車的速度,據統計,停車位每年的需求量增長一年接近3000多萬個。

簡而言之,汽車增長的速度遠遠大於停車位的備案速度,但問題還遠不止於此。據艾瑞諮詢《城市智慧停車指數》顯示,北上廣深停車場泊位空置率達到44.6%,地下停車場空置率問題尤為嚴重,而全國城市超九成車位的使用率小於50%。由此看來,停車位的使用效率不高也是導致停車難的原因之一。

在停車庫場景中,除了部分停車場(庫)權屬單位或經營者改造系統的意識不強外,因停車場管理落後、信息不對稱、資源分配不合理,造成大量車位閒置和出現信息孤島現象,是停車場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其次,路邊停車場景裡的車位信息無法便捷、高效地被採集和傳輸到管理平臺,導致車與車位分離,車主無法高效找到空閒車位,這也是停車難的問題所在。

針對於此,除了加大停車基礎設施的數量建設外,及時引入智慧停車系統解決方案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簡單來說,智慧停車的"智慧"就體現在通過"智能找車位+自動繳停車費"的功能,讓停車人更好地把車停入車位。

智慧停車自2014年開始興起,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之後,目前已經湧現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案,而每種解決方案又有各自的優劣勢,千億市場就隱藏在這其中。

四種智慧停車解決方案

目前,城市智慧停車主要採取以下四個主流物聯網技術方案:

(1)基於NB-IoT的地磁+PDA方案

此方案採用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NB-IoT窄帶物聯網網絡,兼容NB-IoT和LTECAT-M1,在基站網絡覆蓋範圍內均能實現聯網通信,無需架設轉發網關。目前最常見的應用場景就是城市級的路邊停車,如深圳的"宜停車"路邊停車項目。

(2)基於LoRa組網的地磁方案

此方案在車位上安裝LoRa無線地磁,地磁根據車位上的磁場變化數據自動傳輸LoRa網關,網關再傳輸到雲平臺伺服器上,雲平臺伺服器將數據信息反饋到第三方應用平臺進行顯示,提高停車場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此方案與前者類似,只是通信方式略有不同,與NB-IoT同屬於低功耗廣域技術範圍,穩定性較高,但是應用範圍低於NB-IoT。

(3)基於ZigBee/藍牙的智能鎖方案

與前兩個方案不同的是,本方案把車庫地磁更換成了智能車位鎖,採用ZigBee/藍牙通信模式。利用停車系統的雲端存儲設備對停車位資源進行APP端的實時展現,用戶可對停車位資源進行查看、預訂和對已獲得權限的鎖進行操作,管理方可通過後臺對停車場進行數據查看、停車費管理及異常報警。

(4)基於eMTC的視頻樁方案

本方案採取eMTC技術,與前述方案最大的不同是用路邊"視頻樁"替換了車位地磁、智能車位鎖。eMTC還具有移動性較好、支持語音功能、傳輸速率高等優點,但是成本較高。

綜合來看,eMTC成本較高,ZigBee通訊距離較短,NB-IoT地磁和LoRa地磁方案因為具備低功耗、較低成本、大連接、廣覆蓋特性,是大規模應用的主流方向,而這個在中國停車網的研究數據中也有體現。

圖片來源:中國停車網市場研究中心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停車相關的主流解決方案有"地磁+POS 機"、"地磁+高位視頻" 和"地磁+智能巡檢系統"等幾種類型,基於地磁傳感器構建的智慧停車系統成為了當前最主流的智慧停車應用模式。

地磁傳感器背後的千億市場

地磁傳感器因不佔用公共道路資源、準確率高、安裝簡單、成本低、不形成障礙物等優勢成為幾種技術的標配,無論是在 POS 機,還是智能巡檢系統以及高位視頻等解決方案中,地磁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因此,地磁在全國 24 個省份獲得了廣泛部署,是當前主流的解決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單元。

圖片來源於華賽信息

而這樣一個小小的NB-IoT/LoRa地磁傳感器模塊零售價往往在600-800元之間,對於智慧停車這類物聯網項目來說卻又必不可少。

因為不管是我們常說的路邊停車項目,還是商業停車場的新建或者改建項目,甚至是涉及個人停車位的共享停車項目,地磁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傳感終端,一方面可以收集車位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為定位終端,為停車場的車位導航提供幫助。

因此,地磁傳感器在智慧停車領域扮演著非常重要角色。而面對如此巨大的停車位需求缺口(基於2019年數據,停車位需求缺口達1.8億),以及隨著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伴隨著新舊停車場的系統升級,在地磁傳感器層面上,這可能就是一個千億市場。

儘管現實可能沒有想像中發展得那麼好。就如,隨著停車場的信息孤島被逐漸打破,停車位並非真正需要1.8億才能滿足;還如對地磁真正有剛需的往往可能是政府主導的路邊停車項目,基於成本、技術原因,其他中小型的私營停車場不一定會規模採用等等。

再如,隨著智慧停車政策不斷落地引導,智慧停車市場不斷湧現出新的技術手段和應用場景,例如立體車庫、以及AI+高位視頻等技術的應用等等。

這些都有可能制約地磁傳感器的規模應用,但並不影響地磁傳感器在智慧停車領域煜煜生輝,畢竟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硬體底層必不可少,而智慧停車項目不可避免地需要運用到物聯網技術。

站在城市級的角度,政府傾向於全城停車場形成"一張網"格局。當停車設備數據通過物聯網方式上傳到城市平臺,政府的城市級雲平臺與停車企業的雲平臺進行線上對接,獲得停車場地數據,可以為車主提供線上公益性服務,便於大眾查到停車位滿足其日常停車。

再往深一點說,服務於車主的錯時停車、反向尋車、共享停車、停車位導航等服務,也將在地磁傳感器的肩膀上找到可想像空間,而這也將是智慧城市大戰略建設下的一部分。

所以,地磁傳感器對於智慧停車、乃至智慧城市來說,註定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地磁傳感器對於智慧停車、乃至智慧城市來說不可或缺
    9月我國就有15個市、縣出臺了16個智慧停車相關規劃、政策與標準。智慧停車作為智能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迎來高速發展。 智慧停車之所以備受關注,原因就在於智慧停車更有助於解決現在的停車問題。而在這一個解決痛點需求的過程中,有可能蘊含著一個千億市場,這個市場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什麼原因導致的停車難? 說到千億市場,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停車難,因為這是千億市場的根源,正所謂有需求才有市場。
  • 「極速物流」背後,為什麼有機械傳動件的千億市場?
    加碼投資物流設備,可見市場有多大 如此之大的市場份額,將如何驅動物流行業站在風口上起飛? 智慧物流上揚,上遊產業鏈也分得一杯羹 物流行業作為連通社會生產、消費的基礎產業,將在新環境、新思路和新技術的驅動下變革與創新。智能化是物流自動化、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行業頭部公司紛紛布局智慧物流,升級物流設備。
  • 智慧停車設備——地磁車輛檢測器
    新大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智慧停車多年來,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其量身開發想匹配的系統,並且批量採購國內外先進設備,助力客戶部署落地。打造了業內一流的研發團隊及完善的服務體系,打破傳統停車「孤島式」管理方式,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專業、科學、領先的智慧停車服務。
  • 「資本寒冬」中高盛看好智慧停車的邏輯是什麼?
    國際風投巨頭正式殺入中國智慧停車市場,必將加劇該領域的競爭。綜合行業前景和未來政策、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只有擁有物聯網技術優勢、場景入口優勢、車場資源優勢的企業才有可能在這場紅海之中殺出血路。 智慧城市帶來政策紅利智慧停車賽道曾經是風險投資的風口,從2016~2018年連續三年井噴,但是隨著國內整體融資環境收緊,2019年該領域的風投規模急劇下降,甚至低於2016年規模。
  • NB地磁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智慧停車應用!洛陽市智慧停車項目最新進展
    近年來,洛陽市聚力打造高新科技智慧城市,洛陽市智慧停車項目於2020年中招標籌建,目博科技憑藉出色的企業資質和優異的產品質量成為該項目的地磁設備的指定供應商和項目建設方,至今已完成15000+個雙模地磁的安裝、部署、調試,均已投入正常運營使用。
  • 上海首批道路智慧停車在虹口試點 道路停車無感支付
    原標題:虹口試點智慧停車 道路停車無感支付  駕車到虹口區北外灘地區辦事的何先生近日發現,停車的地方有了個新式「武器」,車位地下裝了個地磁檢測器,停車後無需再向管理員付停車費,和他的車牌所綁定的支付寶自動會幫他交費。
  • NB-IOT雙模地磁助力智慧停車行業步入巔峰
    ,我國政府將智慧停車提升到民生高度。這就意味著原來近6000萬的停車位缺口不僅沒有被填補,反而還會加大,車主們"停車難"的問題依然令人頭疼。為此,2015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此後各地政府相繼出臺幾十項相關政策以支持、推動智慧停車的發展,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近年來,國內眾多公司都在設計、推廣城市智慧停車平臺和各類停車APP系統。
  • 城市智慧停車效果如何,地磁車位檢測器選擇至關重要
    停車市場概況據統計,2018年全國停車位缺口達5000萬,綜合停車缺口率近50%,然而全國停車場平均空置率51.3%,停車位利用率很低,同時全國智能停車覆蓋率才7%,智慧停車城市僅有50個,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城市停車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 ...停車產業平臺破解停車難,貴陽智慧停車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8月16日,經過近3個月的籌備,貴陽智慧停車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貴陽市高新區聯合廣場舉行了公司成立暨揭牌儀式,標誌著按照貴陽市政府「六個一」模式,推進全市靜態交通停車產業資源有效聚集和作用效發揮,促進全市停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靜態交通管理水平,綜合施策破解全市「停車難、停車亂」
  • LoRa地磁傳感設備打造智慧停車
    方案需求「停車難」已日益成為制約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瓶頸」。與此同時,有很多地區沒有能停車的正規車位,只能在路邊隨意停靠。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影響大家的日常出行,例如車主亂停車,未停入規劃車位內、規劃停車位利用率低、入場取卡和出場讀卡收費造成出入口堵、車主找車空位時間長等各種問題。
  • 捷停車與康旗股份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拓智慧城市新疆界
    雙方將優化平臺資源,共同深挖場景價值、豐富產品鏈條,互補優勢,用金融科技和金融服務為智慧停車、智慧社區的生態賦能。深圳市順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停車")作為捷順科技智慧停車運營及服務主體,將深入到與康旗股份合作的業務當中。
  • 破解停車難停車亂!貴陽智慧停車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立
    8 月 16 日,經過近三個月的籌備,貴陽智慧停車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在貴陽市高新區正式揭牌。未來,該公司將推進全市靜態交通停車產業資源有效聚集和作用效發揮,綜合施策破解全市 " 停車難、停車亂 " 現狀。
  • 改變停車行業的「鴕鳥心態」——專訪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
    並結合智慧商圈的推廣應用,構建全方位的「車生活」價值鏈,打造智慧停車產業系統。然而,正如迪蒙智慧交通董事長向雋說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以下內容為停車技術網記者整理自迪蒙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雋的採訪內容。停車技術網:「停車難」的問題尤其在超大型城市間更為顯著。出現「停車難」的原因有哪些?向雋:主要原因是停車位供不應求。過去十年,隨著城市車輛的大量普及,停車難的問題開始突顯,與此同時停車位也不能得到有效補充。每年新增車位需求和每年實際建設停車位數量的缺口不斷擴大,這是其根本原因。
  • 自主旅遊時代,如何撬動夜遊經濟千億市場?
    業界人士指出,故宮夜遊活動的背後,是千億級市場。以「自然景觀+投影燈光藝術+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夜景,打造城市新名片,通過夜景吸引和留住人流,徹底點燃城市激情,刺激遊客吃、住、玩、樂、行綜合消費,真正形成全域、全天候旅遊氛圍。「夜遊經濟」正成為助推現代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 一級市場打響千億巨鯨收割戰
    極速上市、神級造富:當前,二級市場的狂熱和一級市場的冷靜,堪稱天壤之別。「看到了這個趨勢,90後、95後都紛紛開始炒股了。」吳穎林笑稱。「二級市場頻繁出現千億市值的公司和二級市場的特性和階段有關係,目前國內二級市場熱度持續增高、資金持續入場推高了股市。」騰業創投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孫敬偉認可這一趨勢的到來。
  • 【智博會】「智慧停車·無人駕駛」 停車位智能化管理 美天科技...
    美天科技分展臺位於S6智慧體驗廣場室內展館,為「美天停車」與阿里巴巴聯合展示區域,通過「全球智慧交通&智慧停車新生態」實景沙盤演示,讓客戶體驗全新的智慧停車應用服務。美天科技是城市級智慧停車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投資運營商,立足於打造「城市級智慧交通生態通暢工程」,致力於用科技管理城市,以提高城市交通20%通暢率為總體目標,以動靜結合、雙管齊下的頂層設計,構建未來場景的智慧交通產業生態系統。
  • 丹陽智慧停車選擇目博NB雙模地磁
    丹陽智慧停車項目由丹陽市智慧城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運營,項目自2018年啟動以來,累計已完成2600個收費泊位建設。  ↑  智慧丹陽 本項目技術路線採用地磁+POS機模式,依託智慧城市大數據平臺以及停車app,整合路內路外停車資源;結合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解決當前城市車輛亂停亂放難題
  • 目博科技攜手阿里共建山西晉城市智慧停車項目
    目博 & 阿里雲 2020年7月,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中標山西省晉城市智慧停車項目,目博科技作為阿里雲該項目路側停車泊位信息採集設備唯一供應商,負責後續項目實施的技術支持和維護。
  • 捷順科技中標烏魯木齊市智慧路側停車項目 總中標額為7224.17萬元
    挖貝網 5月25日消息,捷順科技(證券代碼:002609)發公告稱,2020年5月25日,深圳市捷順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招標單位烏魯木齊公共停車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招標代理機構新疆國際招標中心(有限公司)聯名發出的《中標通知書》,確定由北京中科軟科技有限公司和捷順科技組成的聯合體為「烏魯木齊市智慧路側停車項目」的中標人,總中標金額為人民幣
  • 雙模地磁——目博科技這樣踐行智慧停車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被找車位這件事情所困擾,問題的誕生孕育了解決方案的出臺,新的產品也應運而生,在這種環境下,目博科技推出一款創新產品,在傳統純地磁的基礎上加以升級、改進,添加了超聲波模塊,升級為雙模地磁檢測器,大大提高了檢測精度,為智慧停車行業基礎數據有效的採集提供了穩定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