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新中國在成立之前,我們國家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在這些歷史的過往當中,每一個對於新中國成立所做出巨大貢獻的開國元帥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傳奇經歷,甚至很多人都是經歷九死一生才活下來的。祖國的發展離不開這些偉大的人們,他們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尊重愛戴。
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曾經被活埋長達38個小時,後來竟然是「兩隻蒼蠅」挽救了他的生命,這樣的傳奇經歷也是再也沒有人吧,這就是開國少將之一的王扶之。
02一.12歲參軍,名副其實的娃娃兵
王扶之祖籍是延安,儘管家中是世代貧民,但是絕對是屬於最支持革命,根正苗紅的人。王扶之年僅五歲母親就過世了,家境貧寒,也是因為在父親對別人的萬般請求之下,才讓王扶之讀了一段時間的書,讓他也稍微認識了幾個字。當時的延安時局動蕩,王扶之經常會看到劉志丹所率領的紅軍部隊進行一些活動,久而久之,在王扶之的心底漸漸的萌生了想要參加紅軍的願望。
從小就心中有抱負,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35年,年僅12歲的王扶之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如願加入了中國紅軍,從此刻開始就是屬於王扶之的起點。年齡雖小,高情商高智慧可一樣都不比別人少,並且在部隊中勇敢堅強,不怕苦不怕累,在一路的提拔之下,王扶之很快就擔任了新四軍師長兼具政委黃克誠的作戰參謀的職務。
後來,在一次行動中,紅軍部隊繳獲了一輛自行車,這可把王扶之高興壞了,因為自行車對於那個時候來說可是稀罕東西,王扶之喜歡極了,一有空閒時間就趕緊去練習騎車。就這樣,最後真的練了一身非常好的車技,好比說直接將腳放在車上騎行還是穩穩噹噹地,好像在耍雜技一樣。
因為黃克誠的眼睛是高度近視,走路的時候難免會不太容易,於是在行軍的路上,王扶之就和偵察排長經常騎著車載著黃克誠走。並且在後來的時候還流傳一段佳話,人們都說在王扶之的自行車後座上馱著的是整個三師的指揮部。
03二.王扶之遇險,軍長下令「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1952年,王扶之在後來參與的韓戰時,擔任第39軍115師師長一職。同年七月,115師此次的行動攻打老禿山,最終經過四次迅速的總攻,總殲敵達1300餘人,成功佔領高地。這一戰之後,轟動了整個志願軍,並且總部還下了命令必須要讓115師給全軍傳述戰鬥經驗,【人民日報】吉戰地記者也深入朝鮮進行採訪。這是一份難得的榮譽,王扶之比誰都要高興。
8月2號一早,軍事會議就開始準備在山坡上的梨木洞指揮所進行召開,這梨木洞指揮所在整體的結構上十分的隱蔽,也只有在洞口的位置上才有一個小小的窗戶,僅有一縷的陽光照射進來。會議在內的包括王扶之,作戰課副科長蘇盛軾等三人,還有【人民日報】記者劉銘以及測繪員,總計七人。
就在王扶之等人正在進行討論的時候,突如其來美軍轟炸機讓他們身陷危險,因為王銘記者在靠近窗戶的光亮處進行記錄,所以當場犧牲,其餘全部人都被埋進二十米厚的土石下面。儘管王扶之暫且沒有性命之憂,但他也被石頭砸暈,等他醒來之後眼前漆黑一片,並且腿部被石頭砸中,根本動彈不了,此時的他們也只能夠進行等待。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39軍軍長吳信泉的這裡:「想盡一切辦法,用一切手段,把王扶之給我找出來,即便是犧牲了,也要找到遺體「。就是一句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04三.王扶之命中一線,九死一生
動用部隊中所有戰士們,沒日沒夜地進行搜救工作,但是因為土層實在太厚,並且還缺少非常多的專業挖掘工具,僅僅憑藉著人力的挖掘,這邊挖出來了,另一邊就開始塌進去,非常困難。此時的美軍轟炸機還在不斷地進行幹擾,一天一夜已經過去了,依舊沒有一點消息。
很多人甚至以為王扶之已經犧牲了,在把這個消息轉告了軍長之後,軍長傷心欲絕,這才報告給了上級表示王扶之犧牲,隨後還找人要了一口棺材,並且在幹部名冊上還標註了:王扶之同志已犧牲。這個時候,距離王扶之的結婚時間也僅僅只過了十天,妻子曾毅得到消息之後傷心欲絕,眼淚瞬間湧下。
在面對著眼前巨大的廢墟前,曾毅哽咽的表示:如果遺體找出來了,我一定要來,我要陪著丈夫一起回家。而此時九死一生的王扶之,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只能夠在洞中喝尿來續命,甚至沒有一點機會能夠讓外界知道自己還活著。在黑暗之中,他明白自己要做的就是相信戰友,他們一定會救他,在恍惚之間,王扶之似乎聽到了來自外面的呼喊聲,這樣讓他更加堅定自己一定要活下來。
就在外面的戰士們心灰意冷準備放棄的時候,此時的工兵副連長劉文才在這個時候大聲呼喊:「快看,有兩隻蒼蠅,有氧氣,師長一定還活著」。這兩隻蒼蠅的存在也證明著這廢墟下面還是有空氣的,王扶之還有救,戰士們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所有人瞬間像充了血一樣,拼了命地進行挖掘。在激烈的四個小時過後,王扶之在內的幾個人被一一抬了上來。原本軍長都已經給王扶之寫上犧牲的名冊了,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簡直是高興極了,非常不可思議,並且還一直表示著是這兩隻蒼蠅創造了奇蹟,王扶之福大命大。
05結語
在王扶之進行短暫的療傷過後,他又一次地回到了熟悉的戰場上,戰功赫赫,在之後還曾轉業坐到了山西省委書記一職。而對於王扶之的另外一位救命恩人他始終沒有辦法親自道謝,就是那位工兵副連長劉文才,這也是他一生中的一個遺憾。
在王扶之的後半生中,他也一直感謝著自己的兩個救命恩人,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打過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