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港大袁國勇團隊首次得到了新冠病毒可以感染蝙蝠的直接證據

2020-12-04 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0年5月13日,香港大學袁國勇團隊在Nature Medicine 在線發表題為「Infection of bat and human intestinal organoids by SARS-CoV-2」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蝙蝠來源的類器官對SARS-CoV-2感染完全敏感,並能維持強大的病毒複製能力。該研究建立了蝙蝠腸上皮的第一個可擴展類器官培養系統,並提供了SARS-CoV-2可以感染蝙蝠腸細胞的證據。 SARS-CoV-2在人腸類器官中的強勁複製表明,人腸道可能是SARS-CoV-2的傳播途徑。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截至目前(5月17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70萬例,死亡人數達31萬。這些數字每天都會更新,而且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

有人提出馬蹄蝙蝠Rhinolophus sinicus(R. sinicus)是SARS-CoV的天然宿主。但是,在這些蝙蝠中沒有SARSr-CoV感染的直接證據,這可能是由於急性和自限性感染的性質,這些蝙蝠中病毒生長的季節性波動以及在野外接觸這些動物的困難。因此,缺乏能夠如實地代表天然蝙蝠細胞的易於獲得的體外模型,是分離和研究蝙蝠病毒的主要障礙,包括蝙蝠SARSr-CoV,它們被認為具有很高的人畜共患病潛力。

在過去的十年中,類器官的產生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為大多數人體器官建立了基於成人幹細胞(ASC)的類器官培養系統,包括人類腸道類器官和肺類器官的產生。儘管未分化的腸道類器官可擴展超過1年,但誘導後,分化的腸道類器官將忠實地模擬人腸道上皮的多細胞組成和功能複雜性。由於人體胃腸道是微生物入侵的最常見途徑之一,因此人體腸道類器官已成為模擬腸道感染的體外常用工具。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建立蝙蝠腸上皮的基於ASC的類器官培養。

該研究發現,蝙蝠來源的類器官對SARS-CoV-2感染完全敏感,並能維持強大的病毒複製能力。該研究建立了蝙蝠腸上皮的第一個可擴展類器官培養系統,並提供了SARS-CoV-2可以感染蝙蝠腸細胞的證據SARS-CoV-2在人腸類器官中的強勁複製表明,人腸道可能是SARS-CoV-2的傳播途徑。

來源:iNature

參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912-6

相關焦點

  • 首次證實!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首次證實!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Emma Chou • 2020-05-18 15:54:59 來源:前瞻網 E4050G0
  • 港大教授袁國勇:湖北220萬人或曾感染新冠,97%無明顯症狀未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顯示,最先爆發新冠病毒的中國湖北省,大約220萬人曾經感染了新冠病毒。這個數字是官方累計確診數據的31倍。這一數據意味著湖北省大約97%曾經感染的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從未確診。根據香港多家媒體報導,港大微生物學袁國勇教授率領的團隊,對從湖北返港無症狀的452名感染者進行檢測,發現其中17人即3.8%有新冠病毒抗體,這一比例遠遠高於經核算檢測確診的患者。袁國勇團隊據此推算,在湖北5900萬人口中,在疫情爆發期間,可能有220萬人曾經感染了新冠病毒。根據官方公布的截至6月9日的統計,湖北確診感染人數為68135人。
  • 港大團隊構建全球首個蝙蝠腸道類器官,證實新冠能夠感染腸道
    然而研究蝙蝠冠狀病毒目前遇到了一個局限:缺少可用於研究蝙蝠病毒的實驗室模型。最新研究顯示,港大團隊已經構建了全球首個蝙蝠腸道類器官,填補了這一空白。研究發現,這些蝙蝠腸道類器官對SARS-CoV-2完全易感,並能維持強大的病毒複製能力。
  • 香港大學袁國勇院士團隊2019年度成果集錦
    1956年12月30日出生於香港,籍貫廣東廣州,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香港大學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香港瑪麗醫院微生物學系主管、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首任主任,全國新冠肺炎專家組成員。袁國勇院士團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發傳染病病原體的鑑定及防控。他在2003 SARS冠狀病毒的發現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論文上線,袁國勇:二次感染可能被低估
    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於8月24日披露,香港一名33歲男子二度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這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首次被證實二度感染的COVID-19確診病例。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辭任港深醫院職位
    袁國勇已辭任港深醫院的職位,10月1日生效。1/2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10月出現離職潮,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一直擔任港深醫院臨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主管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已辭任港深醫院的職位,10月1日已生效。
  • 袁國勇:未有足夠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去年在義大利傳播
    【財新網】(駐香港記者 文思敏)從首例新冠患者在武漢確診至今已近一年,但新冠病毒的源頭仍未明晰。近期有研究稱,新冠病毒可能2019年9月已經在義大利開始傳播,香港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認為,上述研究引用的抗體數據可能存在假陽性,未有足夠證據證明義大利為新冠源頭。
  • 港大傳染病專家袁國勇:已研發出新型肺炎病毒疫苗種子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1月29日在電臺節目表示, 他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分離冠狀病毒的病毒株,目前已經研發出相關疫苗的種子。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1月29日在電臺節目表示, 他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分離冠狀病毒的病毒株,目前已經研發出相關疫苗的種子。
  • 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
    來源:澎湃新聞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8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被《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收,將於近期發表。
  • 港大微生物系教授袁國勇:新冠病毒全球只有0.1%人口有抗體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香港大學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3月9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新冠病毒疫情不會在短期內完結,因全球多地已出現越來越多完全無法截斷的傳播鏈,即使採用圍堵策略處理疫情,病毒也不會完全消失,要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獲得天然免疫抗體後,疫情才會開始紓緩。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但是科學家已經證明了蝙蝠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而無需所謂的「中間宿主」。感染的村民無意識奧利瓦爾說,他和同事們採集蝙蝠的研究項目發現,蝙蝠病毒並不需要在另外一種動物體內發生變異才能感染人類。「這些步驟是不必要的。
  • 港媒:港大專家表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者「有機會傳染其他人」
    (圖源:香港電臺網站)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據香港電臺網站25日報導,杜啟泓在受訪時說,幸好在機場發現患者,因為患者回港時無病徵,檢測後發現病毒量有中等水平,「有機會傳染其他人」。
  • 管軼教授口述:2003年港大實驗室是如何鎖定SARS源頭的?
    為什麼港大的流感實驗室能夠最早找到SARS病原體是冠狀病毒?為什麼他的課題組可以最早確定SARS病毒的宿主是果子狸?管軼的答案足夠自信:「因為我們一直在做動物流感,有足夠的研究經費,有專業的研究團隊,有病毒反應系統,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 高福院士團隊在新冠病毒對蝙蝠ACE2跨種識別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研究表明,蝙蝠是MERS-CoV,SARS-CoV,HCoV-OC43, HCoV-229E,  HCoV-NL63等感染人的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多項研究提示新冠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新冠病毒能否結合蝙蝠ACE2並利用蝙蝠ACE2感染宿主細胞是重要的科學問題。
  • 將科學、民意全部政治化 袁國勇「研究成果」再受質疑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其團隊,發表就新冠肺炎抗體進行的研究,結果遭到質疑。據香港星島日報網13日報導,袁國勇及其團隊稱,在452名湖北返港的無症狀香港居民中,發現17人(佔3.8%)具有抗體,而香港居民的抗體陽性率應低於0.05%,即大部分香港居民及湖北返港人士仍沒有抗體,對該病毒未具有免疫力。該團隊以此估算湖北省5900萬人口中可能有220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在流行病暴發期間,估計湖北省有97%曾受感染的患者因沒有明顯病徵而從未確診。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新京報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國外科研機構發現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存在直接感染人類的可能。記者發現,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發表的多篇論文,已經發現蝙蝠體內SARS相關冠狀病毒感染人類的證據。
  • 香港專家袁國勇和黃絲徒弟撰文直呼「武漢肺炎」:中國人陋習劣根是...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昨天全世界網友還在怒懟美國總統川普的不靠譜言論,今天,橙子君就被一篇港媒的評論文章刷新了三觀…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篇文章的第二作者還是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要知道,就算在報紙的評論文章並非科學論文需要嚴格的科學考究,然而專業身份特殊,也不應當在沒有百分百證據的前提和論述下就斷定新冠肺炎是起源中國(文章暗示說雲南中華菊頭蝠為病源),就如內地有些輿論也不應當在沒有充分科學證據之下說病毒是起源於美國一樣。
  • 香港大學最新研究推斷新冠病毒源於蝙蝠
    人民網香港5月15日電(記者陳然)由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表示,經最新研究證實,新型冠狀病毒能感染人類和中華菊頭蝠的腸道細胞,並保持強大的複製能力,研究結果支持新冠病毒很可能源於蝙蝠,人類腸道亦可能是另一種病毒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