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讓人心碎的視頻被觀看了超過3000萬次,引發了民眾對塑料吸管危害的認知,推動這項禁令在英國的實行。
一直以來,塑料吸管都是各種飲品的標配,但近年來越來越不受待見。據統計,僅在美國每天消耗的塑料吸管就高達5億支。
近年來關於海洋生物因為誤食塑料垃圾而死亡的新聞屢見不鮮。今年 2 月,一頭抹香鯨就因為吞食 29 公斤的塑料垃圾而造成了胃部感染,最終在西班牙南部海灘擱淺身亡。
去年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預測,到 2050 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會大於魚的重量。
據BBC報導,塑料殘餘佔海灘垃圾的絕大多數,其餘是包裝、碎玻璃、菸蒂、瓶蓋等。紙巾、棉花棒和塑料餐具也是我們經常忽視處理的日常用品。
最近,由墨西哥藝術家Jorge Gamboa參與創作的《國家地理》6月刊封面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
封面中一隻巨型塑膠袋在海平面露出一角,隱喻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塑料汙染僅僅只是冰山一角。
這一創意在獲得網友們紛紛點讚同時,背後的寓意發人深思。
海鳥撕咬塑料製品,鯨魚吞入塑膠袋,北極熊拿塑料桶當玩具,世界環境無論是陸地還是海洋都飽受塑料汙染的侵擾。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的動物園內,六歲的北極熊Aurora正「高興地」玩一個藍色的塑料桶。
▲日本衝繩,寄居蟹竟然將塑膠瓶蓋當成殼來保護自己,因為一些海灘愛好者喜歡收集螃蟹本來使用的貝殼,並將垃圾留在沙灘上。
▲丹麥哥本哈根,露易絲女王大橋下的湖中,一隻天鵝帶著幼鳥在垃圾搭成的窩巢中生活。
▲斯裡蘭卡科倫坡,一名男子正在垃圾場拾荒。
▲宏都拉斯羅阿坦島,一名潛水員在被汙染的一片「塑料垃圾海域」潛水。
▲孟加拉國達卡,一名男童坐在塑料瓶堆起來的小山上。
▲印尼蘇拉威西島帕盧,一隻鱷魚脖子上套著丟入河中的廢棄輪胎。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頭熊在煙霧繚繞的垃圾堆裡覓食。有些營養不良的它看起來一無所獲。
▲馬德裡市政廳外,塑料瓶塞住了西貝萊斯女神噴泉。
▲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的汙染水域,這隻海馬纏在一根棉花棒上。為了在海流中遊泳,海馬往往會抓住漂移的海草或其他碎片。
▲西班牙地中海,老舊的塑膠漁網纏住了一隻赤蠵龜,使得它無法伸出水面呼吸。
▲孟加拉達卡Buriganga河,一名婦女邊照看孩子邊工作,她清洗了很多透明塑膠垃圾後將它們攤開晾乾,等待回收。
1.直接大口喝,更加冰爽的夏天!!最環保!
2.有些店鋪比如快餐店提供紙質吸管,禁令實行後,如果實在想用一次性吸管,還是有的用!
3.不鏽鋼或者是玻璃製成的吸管。這種是大部分飯店在禁令後都會提供的吸管類型。還是可以吸吸吸!
4.空心菜,秸稈當吸管,還能減少汙染。
消滅塑料垃圾
是一場商業利益與環保之間的博弈
偉大的企業總在前行
任重而道遠
< 今日互動 >
沒有一次性吸管以後,你怎麼辦?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
▌編輯:一隻白馬
▌責編: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