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C-IASI)公開發布2018年第一批測評車型結果,引起業界熱議。在國內大家比較熟悉的碰撞測試機構時C-NCAP,那麼這個機構到底是做什麼的,為什麼一次測試結果引起如此大反響。

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指導下,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聯合開展研究工作。通俗點說就是借鑑美國公路安全協會(IIHS)的運作方法,其碰撞測試標準和IIHS基本相同,主要為保險業服務,測試結果好的車型相對保費費率低,測試結果差的車型相對保費費率高。理論上講基本不受廠家影響,測試車輛為測試機構市購,而且其測試車輛偏向於低配版。

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衡量車輛的安全特徵及使用經濟性。
1、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
在低速事故中發生的車輛損壞,不同的車輛會呈現出不同的特性,關係到車主在車輛保有環節的綜合成本,而這些特性在購車環節中又是隱性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針對該隱性特性,開展實車碰撞研究。

2、車內乘員安全指數
汽車在中高速行駛中發生碰撞事故對車內乘員是非常危險的,也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尤其是高速碰撞事故,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更大。引入正面25%偏置碰撞、側面碰撞和側翻翻滾,以及鞭打測試情形等,通過實車碰撞研究,對車輛的車內乘員安全性能進行試驗評價。

在測試碰撞中相比C-NCAP多出正面25%偏置碰撞和車頂靜壓試驗。2012年美國IIHSS首次引入正面25%偏置碰撞時,奔馳C級、奧迪A4、雷克薩斯ES等豪華品牌顏面無存,測試結果不及格,此測試已經成為驗證車輛正面碰撞性能的權威測試。

車頂靜壓試驗針對車頂的強度的測試,借鑑IIHS的車頂強度測試方法,車體固定,側向傾斜壓頂,測試車頂潰縮5英寸時的施加力度,通過車輛整備質量計算出倍數,根據結果對應劃分四個等級。

3、車外行人安全指數
對事故中主要的人體小腿傷害、大腿傷害和頭部傷害等,對車輛的車外行人安全性能進行指數化衡量。

4、車輛輔助安全指數
對安全輔助裝置的事故防止有效性和損傷減輕有效性等功能及效果進行試驗和評價。

其測試結果不以星級來劃分,而是分為四個等級,Good-優秀(G)、Acceptable-可接受(A)、Marginal-及格(M)和Poor-差(P)。
目前C-IASI在國內為非強制性測試,其測試標準看齊美國IIHS,但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相比國內的C-NCAP來講,其碰撞測試標準提高。這對於國內消費者和國內汽車產業的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國內急需一個跟國際標準接軌,正規化的碰撞測試機構,希望C-IASI能成為國版的「II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