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徵的出發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這方英雄的土地也是澧水之源、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這裡有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曾經在革命年代作出過巨大犧牲和貢獻的桑植人民,今天,為守護青山綠水的美麗家園,有幾代人同樣舍小我為大我,在默默的堅守中執著奉獻。
桑植北部的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湖南澧水和湖北清江水系的主要發源地,滋養著湖南、湖北20多個縣3000多萬人。
5個月前,在八大公山,紅外監測相機首次拍攝到三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它們或蹦蹦跳跳,輕快行走;或悠閒自在,踱步而過。今年以來,八大公山新記錄了5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站長 向建軍:種群數量增加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物種分布的範圍擴大了,這就說明了我們保護區這幾年在資源保護和管理這方面是很有成效的。
黑熊是八大公山保護區的旗艦物種,最明顯的標誌是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為了能拍到這個標記,科研人員在黑熊經常活動的線路上方,掛上了它們最喜歡吃的羊肉。
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研所所長 谷志容:黑熊很想吃,才能站起來,它站起來的時候,我們就是旁邊布的相機就能同時拍到他的這個在整個胸口的這個明顯的特徵,然後通過鑑別不同的黑熊的代表性的這個斑紋,我們就知道我們這塊區域有幾個黑熊。
2萬公頃的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分為420個公裡網格,根據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動物的活動範圍,科研人員定期布設紅外相機。四個月後,他們收回視頻和照片,再從海量視頻和上百萬張照片中尋找動物的身影。向建軍在保護區工作快30年了,這裡的每一個山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與大山為伴的日子越久,他也越發體會到堅守在這裡的意義。
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站長 向建軍:沒有八大公山,就沒有滔滔不絕的澧水,沒有滔滔不絕的澧水,沿岸的人們的生活就不是這個樣,我們保護區的意義,也就是為人類為後代保護好森林資源,保護好這個美麗的地球。
八大公山的植物種類佔全省總數的66%,樹齡300年以上的珍貴古樹就有將近20萬株。2010年,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在這裡設立永久監測樣地,長期監測25公頃範圍內的所有動植物及微生物。土生土長的覃必伍被選為專職監測員。
桑植縣五道水鎮天平山村民 覃必伍:植物園的老師要求做實驗的時候,把這些樹葉從山上收回來,收回來以後,必須把它分開,當時我就給懵了,我說這個掉下的樹葉怎麼認?肯定看不清楚,它的形態都變了。
每天仔細琢磨二三個樹種,對著植物圖鑑反覆比對,就這樣,覃必伍現在可以準確辨認八大公山近九成的樹種。在他的家裡,這三百多個袋子,裝著一個月來收集的落葉。監測樣地裡的200多個樹種,每種樹的習性,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桑植縣五道水鎮天平山村民 覃必伍:因為搞得時間長了,看每棵樹的葉子就像看咱們人一樣,一眼就能看出來它是誰。
覃必伍的父親是八大公山人工林的第一批植樹人,上個世紀70年代末栽下的水杉、紅豆杉小苗,早已長出幾丈高了。
覃必伍的父親 覃習海:當時剛來水比較渾濁,樹都沒得,現在樹好了,水也乾淨了。樹木越來越清秀,越來越長大,愛護它就像愛護孩子一樣的。
老父親很得意兒子成為遠近聞名的「樹種百事通」,現在,找覃必伍幫忙採集標本的科研機構越來越多。覃必伍的妻子是護林員,沒事時夫妻倆一同撿樹葉。兩個孩子一個讀大學,一個在縣城讀初中,只有寒暑假一家人才能聚在一起。
桑植縣五道水鎮天平山村民 覃必伍:這個山哺育了我們,我們要一代一代地接力守護好它。不管在任何時代,或者是我們老了,走不動了,還有我們的兒子,他們繼續把這個山守好看好。
一代接一代守護八大公山,守出了這裡94.1%的森林覆蓋率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護出了澧水源頭的純淨清澈和大鯢的一方理想棲息地。在桑植,王建文一家三代結緣大鯢,他和父親現在常年奔走在科普課堂和科研繁殖基地。
張家界大鯢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長 王建文:因為我的爺爺奶奶,我父親就是一直在從事著娃娃魚的保護事業,所以從小也是耳濡目染,就從我懂事以來,我就知道我們家有一個比我還珍貴的「大哥」叫娃娃魚。
大鯢,是與恐龍同時代的「地球紀念物」,它是生態質量的指示劑,對環境要求極高,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澈的天然溶洞中。24年前,王建文的父親,投下全部家當,挖了一條602米的山洞,開創人工開鑿隧洞保護大鯢先河,破解了大鯢人工繁育的世界難題。18年前,王建文的奶奶,為了搶救被洪水衝走的大鯢,把生命永遠留在了保護區。
張家界大鯢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長 王建文:娃娃魚是我們張家界的寶貝,要把它保護好,要延續下去,因為其實保護娃娃魚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就是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工作。
守護好這一方青山綠水,桑植縣清醒地保持著一份定力:堅決不搞打破自然生態平衡的開發、不建超出環境承載能力的工程項目。
張家界市政協副主席 桑植縣委書記 劉衛兵:我們做到了發展為保護讓路,堅決對汙染項目、落後產能一律不建設、一律不引進,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經濟增長。
來源:芒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