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也是位於宜居帶的星球,為何卻沒有生命?原來它少了這些

2020-08-28 古今奇聞雜談

在過去的數千年裡,它曾經被人類當作神來崇拜,還激發了無數代人的思考,它就是月球。而在我們太陽系核心1.5億公裡處,月球和地球這兩顆毫不起眼的天體,卻都有著其特殊性。

在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上,有著其它天體上難以擁有的「景色」,那就是生命。地球是我們已知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在漫長的46億年地球演變史中,生命已經誕生了至少30億年,而距離地球僅僅38萬公裡的月球卻是一片荒涼。

為什麼相隔如此之近的兩顆天體卻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呢?

如果按照位置來看,月球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同時距離地球如此之近,那麼為什麼月球之上卻沒有任何生命存在呢?一顆天體想要誕生出生命,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自身所處的宇宙位置,在每一個恆星系中都會有一個宜居帶,在這個宜居帶天體中,才能獲得合適的力量,從而保持在一個非常適宜生命生存的溫度區間,從而使得水可以以液態的形式存在。

同時,在宜居帶中,應該具有一個相對平和的空間,沒有大量小天體所造成的威脅存在,從而使得這顆天體之上的生命能夠獲得一個相對穩定安全的生活環境。比如我們的地球,除了存在於宜居帶中,還有這木星和地球的保護。同時並沒有太多具有威脅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因此在整個宇宙中,處於宜居帶中的天體非常多,但這並不代表它們都有生命存在。

除了位置以外,想要擁有生命的天體還必須擁有著大氣層,按照地球上碳基生命的需求來看,大氣層必須要有氧的存在,而氧的含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則就不適宜生命繁衍和生存。

同時,大氣層還需要能夠形成適當的溫室效應,保證夜晚溫度不會太低,也要阻擋白天陽光照射使得溫度不會升得太高,當然,生命的存在對於這顆天體的質量和體積也有嚴格的要求。

質量太大或者太小,產生的引力效應都不利於生命的誕生和發展,同時,這顆天體還需要有著磁場的保護,我們的地球和火星最大的不同就是地球有磁場的保護,它能夠使地球大氣層保持穩定,阻擋致命宇宙射線的照射。

然而,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液態水的存在,我們地球的生命起源於海洋,更是在海洋之中度過了一段漫長的進化史,因此,從這幾方面來看,月球沒有大氣層的存在,也沒有水的存在,磁場也非常弱,它雖然和地球一樣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中,然而它的自身條件卻無法形成生命生存的環境。

生命的誕生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巧合的過程,雖然生命極難存在,然而在整個宇宙中,擁有著數之不盡的天體,我們相信在宇宙的某些角落和地球一樣,也有著一群生命在那裡繁衍生息,那又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然而受限於宇宙的廣闊,我們或許永遠不能相見。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月球也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為什麼沒有生命?
    我們抬頭就可以看到月球,人類第一個探索的星球也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和地球又是相互依存的存在,距離地球還比較近,而且更很幸運的是月球與地球一樣都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按理說,月球應該和地球一樣,會有生命的存在,但是經過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研究,發現月球相對於地球來說卻是一片冷清,那為何月球沒有孕育出生命呢?
  • 月球也在太陽系宜居帶中,為什麼沒有生命?
    在太陽系核心一點五億公裡處,有兩顆特殊而又普通的天體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它們被稱作地球和月球。這是兩顆極為特殊的天體,他們在宇宙中,甚至在太陽系中都毫不起眼。然而在那顆蔚藍色的星球之上,卻有著其他天體上難以擁有的景色,那就是生命。地球是我們已知宇宙中唯一擁有著生命的星球,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在漫長的四十六億年地球演化史中,生命已經誕生了至少三十億年。
  • 地球擁有生命,而相鄰的兩顆行星卻並不宜居,因為它們沒有月球
    可見,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多種多樣,生機盎然。地球如此熱鬧,但在宇宙之中卻倍感孤獨,因為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在地球之外,哪怕是與地球最近的兩個鄰居行星,它們上面也是沒有生命的,至少現在是沒有的。那麼地球為何如此特別呢?
  • 月球離地球這麼近,也在太陽系宜居地帶,為什麼沒有出現生命?
    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與太陽的距離不近也不遠,這使地球接收到合適的太陽輻射,從而使表面溫度剛好能維持液態水的存在,這讓地球成為了生命的天堂。雖然距離地球僅38萬公裡的月球也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月球上卻是另一番景象,那裡一片死寂,毫無生機。之所以會有如此巨大的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月球太小了。
  • 地球「親哥」克卜勒452b位於宜居帶中,為何突然被科學家判了死刑
    文/行走天涯地球的「親哥」克卜勒452b位於宜居帶中,為何突然被科學家判了死刑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很努力的提高文明,為的就是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能夠離開地球,去往遙遠的星際時空,而又因為人類發展速度過快,
  • 克卜勒22b,這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上面是否存在著生命呢
    雖然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但在太陽系之中,生命宜居的星球並不在少數,有些只要稍加改造就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的旅居地。不需要嚴謹的科學研究,只是想像,我們就可以肯定宇宙間的宜居星球不計其數,只不過限於現有的宇宙探索和觀測能力,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少之又少,而克卜勒22b則是首顆被人類所確認的位於系外宜居帶上的行星。
  • 紅矮星系特拉比斯特1的「眼睛星球」為何是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
    地球具備這三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位於太陽系宜居帶內。就算按照地球誕生生命所需要具備的條件:適宜的液態水和溫度。宇宙也有一類星球比地球這種位於恆星宜居帶的行星更容易誕生生命,它就是眼睛星球。有3顆(e、f 、g)的軌道位於宜居帶內。
  • 有沒有可能對月球大氣進行改造,使其變成一個宜居的星球?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人類也是地球自然環境演化的產物,所以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最適應的就是地球現在,或者說是新生代末期的地球環境。其中,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包括大氣、溫度和液態水等條件,我們在太陽系外尋找宜居星球時,主要也是通過該行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來推測行星的表面溫度是否適宜,從而推斷是否宜居,很多超級地球就是這麼判斷的。
  • 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宜居星球起碼要具備的特點如果從碳基生命的形成,以及維持生命體能夠正常開展生物活動和保障生存繁衍的需要出發,一個星球要實現宜居的目的,至少要具備如下幾個特點:有適宜的溫度區間。星球上的溫度要不高不低,能夠保證生物體內蛋白質和核酸物質的穩定性。
  • 為何紫色星球被認為可能是生命星球?科學家:地球曾經也是紫色的
    文/行走天涯 為何紫色星球被認為可能是生命星球?科學家:地球曾經也是紫色的 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是所有人一致的認知,但實際上地球早就已經不是50年前被拍攝到的樣子了。
  • NASA最新研究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位於宜居帶
    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的行星就在昨天4號16日,美國NASA在官網發布了一個「發現一顆與地球最相似行星的消息」。之所以原來沒發現,是由於過去的計算機算法沒有搜索到而誤判了它。他們將這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1649c。再次分析它的數據後,發現克卜勒-1649c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06倍,有跟地球相似的溫度,距離地球約有300光年之遙。
  • 根據多次對月球的探測,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根據人們多次對月球的探測,人們已經很清楚地掌握了月球本身的基本特徵以及表面的環境特點,對比上述生命宜居的條件,我們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出月球對於生命體生存的「支撐」程度是怎麼樣的。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將它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呢?一個星球要實現宜居的目的,至少要具備如下幾個特點:有適宜的溫度區間。
  • 地球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但如果沒有水會怎麼樣?
    什麼是宜居帶?判斷一個星球是否宜居,通常要看是這個星球是否適合最目前已知最簡單形式生命(並不僅是指人或其它高級生命形式)的存在。如果在某個母恆星附近存在這樣一個區域,它擁有滿足以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那麼我們可以說,這顆母恆星擁有一個宜居帶或宜居區。在這個宜居帶裡滿足以上條件的行星是宜居行星,它擁有產生生命的最基本前提。
  • 宜居帶行星之概念對於地外生命和文明是否適用的幾點淺見
    關於宜居帶的問題,歷來都有一些爭議。比如有人就問,月球也在宜居帶,怎麼就沒有生命呢?既然宜居帶的問題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空通訊就也來湊一下熱鬧,說說俺的理。說實話,我們地球人類的一切研究都是以人類為視角和感受為中心的,是人類對這個世界規律的發現和認知。有些發現的規律是具有宇宙普適性的,比如宇宙元素、恆星演化等。
  • 月球明明沒有生命,為何人類還要探索,嫦娥四號發現了什麼?
    月球明明沒有生命,為何人類還要探索,嫦娥四號發現了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於月亮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從各種的古詩詞中抑或是神話故事總少不了月亮的身影,自從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我們也不甘於停留在地球表面,我們也把目光放到了遙遠的宇宙。
  • 宜居帶上的行星都是宜居行星嗎?二者之間有什麼差別?
    在這些系外行星裡,存在大量位於宜居帶上的行星,這些行星很有可能存在生命。但儘管系外行星可能存在能夠孕育生命的液態水、氧氣等物質,但科學家們還是很謹慎,因為宜居帶行星和可宜居行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宜居帶行星VS宜居行星位於宜居帶的行星是分種類的。
  • 宜居帶行星≠宜居行星!二者之間有何差別?科學家的重點在哪?
    在這些系外行星裡,有大量的行星位於宜居帶,被人們認為是孕育系外生命的最佳候選者。 可是,即便各種「超級地球「被發現的新聞不斷傳出,儘管各種系外行星有可能存在液態水、氧氣的報告被公布,科學家們對於宜居星球這個概念卻始終非常謹慎。宜居帶行星和宜居行星,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 為什麼紫色星球可能存在生命?地球曾經也是紫色的嗎?
    地球曾經也是一顆紫色星球,但是為什麼紫色意味著生命呢?宇宙中的美麗景象讓人神往,許多的宇宙美景讓人們對宇宙更加感興趣。除了這些美麗的星雲,許多的星球也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顏色。地球的顏色因為海洋和陸地的植被,看起來是一顆藍綠色的星球,而海洋佔據了大量的面積,所以更像是一顆藍色星球,但是如果告訴你,地球其實本來是顆紫色的星球呢?科學家們對宇宙中的星球進行了各種研究,最終發現紫色的星球可能是擁有生命的星球,而且地球在以前也是一顆紫色星球,為什麼紫色星球會有生命呢?
  • 同樣是行星,為何很多星球都沒有大氣層?原來這是宇宙的恩惠
    在地球的外圍,存在著一層因為重力原因,而緊密圍繞著地球的混合氣體,它包圍著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也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傘,這層混合氣體,就是我們熟悉的大氣層。不過,在地球上看起來很正常的事情,到了宇宙之中,就變得特別起來,這是因為大氣層並不是固態行星的專屬配置,那麼,為何很多固態行星上沒有大氣層呢?
  • 為何科學家到現在還相信地外生命的存在?
    受益於上世紀美國和前蘇聯的「太空競賽」,航天領域的探索不斷有好的消息傳來,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成功派遣太空人登陸到月球之上,此後又對月球進行了多次載人登陸,並且為我們揭開了很多月球的奧秘,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開始轉入到尋找宜居星球和地外生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