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蟲怎麼防治,老農民告訴你

2021-01-08 金稻穀農技

大豆食心蟲屬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俗稱大豆蛀莢蟲、小紅蟲。大豆害蟲。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和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以東北3省、河北、山東受害較重。日本、朝鮮及蘇聯遠東沿海邊區也有分布。 #種植#

俗稱大豆蛀莢蟲、小紅蟲。大豆害蟲。成蟲體長5~6毫米,翅展12~14毫米,黃褐至暗褐色。前翅前緣有10條左右黑紫色短斜紋,外緣內側中央銀灰色,有3個縱列紫斑點。雄蛾前翅色較淡,有翅韁1根,腹部末端較鈍。雌蛾前翅色較深,翅韁3根,腹部末端較尖。卵扁橢圓形,長約0。5毫米,橘黃色。幼蟲體長8~10毫米,初孵時乳黃色,老熟時變為橙紅色。蛹長約6毫米,紅褐色。腹末有8~10根鋸齒狀尾刺。

1、分布及特性

大豆食心蟲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和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以東北3省、河北、山東受害較重。日本、朝鮮及蘇聯遠東沿海邊區也有分布。食性較單一,主要為害大豆,也取食野生大豆和苦參。以幼蟲蛀入豆莢咬食豆粒。每年發生1代,在中國北部發生偏早,南部偏晚,以幼蟲在地下結繭越冬。

翌年7月中、下旬向土表移動化蛹,7月下旬至8月初化為蛹盛期,蛹期對環境抵抗力弱。8月上、中旬為羽化盛期。豆田成蟲出現期為7月末到9月初。成蟲於下午3時後在豆田活動,有成團飛翔現象。雌蛾喜產卵在有毛豆莢上,散產。幼蟲孵化後多從豆莢邊緣合縫處蛀入。8月下旬為入莢盛期。

9月中、下旬脫莢入土越冬。冬季低溫越冬死亡率增大。成蟲及其產卵適溫為20~25℃,相對溼度為90%。在適溫條件下,如化蛹期雨量較多,土壤溼度較大,有利於化蛹和成蟲出土。土壤含水量低於5%時成蟲不能羽化。天敵有赤眼卵蜂、中國齒腿姬蜂、食心蟲白繭蜂等。防治措施主要有:選用抗蟲品種;合理輪作,避免連作;化蛹期在豆茬地增加中耕次數,豆茬麥地收後及時翻耕;成蟲發生期用敵敵畏燻殺成蟲,或用倍硫磷、甲基對硫磷、殺螟松、菊酯類等藥劑防治成蟲和幼蟲;保護和利用天敵。

2、危害症狀

大豆食心蟲以幼蟲蛀食豆莢,幼蟲蛀入前均作一白絲網罩住幼蟲,一般從豆莢合縫處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溝道或殘破狀。

3、生活習性

大豆食心蟲一年僅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豆田、曬場及附近土內做繭越冬。成蟲出土後由越冬場所逐漸飛往豆田,成蟲飛翔力不強。上午多潛伏在豆葉背面或莢稈上,受驚時才作短促飛翔。早期出現的成蟲以雄蟲為多,後期則多為雌蟲,盛期性比大致為1:1。成蟲有趨光性,黑光燈下可大量誘到成蟲。

成蟲產卵時間多在黃昏。成蟲產卵對豆莢部位、大小、品種特性等有明顯的選擇性。絕大多數的卵產在豆莢上,少數卵產於葉柄、側枝及主莖上。以3~5釐米的豆莢上產卵最多,2釐米以下的很少產卵;幼嫩綠莢上產卵較多,老黃莢上較少。一般豆莢上產卵1~3粒不等。

初孵幼蟲行動敏捷,在豆莢上爬行時間一般不超過8小時,個別可達24小時以上。入莢的幼蟲可咬食約兩個豆粒,並在莢內為害直達末齡,正值大豆成熟時,幼蟲逐漸脫莢入土作繭越冬。

大豆食心蟲喜中溫高溼,高溫乾燥和低溫多雨,均不利於成蟲產卵。冬季低溫會造成大量死亡。土壤的相對溼度為10%~30%時,有利於化蛹和羽化,低於10%時有不良影響,低於5%則不能羽化。

大豆食心蟲喜歡在多毛的品種上產卵,結莢時間長的品種受害重,大豆莢皮的木質化隔離層厚的品種對大豆食心蟲幼蟲鑽蛀不利。

大豆食心蟲的天敵有赤眼蜂、胡蜂、小繭蜂、白僵菌等。

4、防治措施:

①品種與大豆食心蟲為害關係密切,要選種光莢大豆品種,木質化程度高的品種等。合理輪作,儘量避免連作。

②豆田翻耕,尤其是秋季翻耕,增加越冬死亡率,減少越冬蟲源基數。

③赤眼蜂對大豆食心蟲的寄生率較高。可以在卵高峰期釋放赤眼蜂,每公頃(15畝)釋放30~45萬頭,可降低蟲食率43%左右。

④撒施菌製劑,將白僵菌灑入田間或壟臺上,增加對幼蟲的寄生率,減少幼蟲化蛹率。

⑤敵敵畏燻蒸:在成蟲盛發期每畝用80%敵敵畏乳油100~150毫升,用高梁稈或玉米稈切成20釐米長,吸足藥液製成藥棒,畝播40~50棒燻蒸成蟲,注意敵敵畏對高梁有藥害。

⑥噴粉:用20%倍硫磷粉劑,可用2%殺螟松粉劑,或用1。5%甲基1605粉劑,或用3%混滅威粉劑,畝用1。5~2千克。

⑦噴霧:用10%多來懸浮劑,畝用65~130毫升,或10%氯氰菊酯乳油,畝用35~45毫升,或5。7%百樹得乳油,畝用26~44毫升,或敵殺死乳油,有效成分0。5~1克,上述藥劑均需兌水噴霧。

⑧藥劑防治:成蟲產卵盛期,噴施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25%天達滅幼脲1500倍液,不僅能毒殺成蟲而且能殺死一部分卵合同初孵幼蟲;幼蟲入莢盛世期之前,再噴一次,還能殺死大部分入莢的幼蟲。

相關焦點

  • 小小蟲子危害大,做好食心蟲防治,才能確保李子優質高產
    李子食心蟲屬於鱗翅目小捲葉蛾科的害蟲,主要為害核果類果實,比如杏、櫻桃、李樹等,尤其以李果受害最為嚴重。所以呢,我們只有了解、掌握李子食心蟲的發生規律,及時採取科學有效預防措施,才能確保李園豐產豐收。
  • 如何防治李子樹紅點病、食心蟲、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
    ——愛華植保李子樹在管理條件差的情況下易感染病蟲害,輕者影響樹體發育,果實品質差,產量低,重者造成樹體衰弱壽命短,果實不能食用,病蟲害主要有李實蜂、食心蟲、蚜蟲、紅蜘蛛、紅點病、流膠病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李子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吧!
  • 今年大豆又出問題了!到底什麼情況?
    大豆這是什麼病?怎麼造成的?,豆莢螟、大豆食心蟲、卷葉螟、棉鈴蟲、造橋蟲、大豆毒蛾、豆天蛾、蝽象、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相繼發生。8月至9月上旬如疏於防治,則會造成大豆葉子破損、影響結莢或因害蟲鑽蛀成空莢、癟莢和破粒。嚴重影響大豆產量和品質。 豆莢該是以蟲害為主(盲蝽類,個豆莢螟,有點食葉害蟲)造成的,還是防治一下蟲害,加殺菌劑和葉面肥,能長一部分,用甲維鹽或菊酯加吡蟲啉。再加多菌靈或苯醚甲環唑,再加芸苔素。水量大點噴施植株上半部。
  • 農民種植大豆,如何防止野兔偷吃豆苗?老農民說了幾個方法
    農民種植黃豆,如何防止野兔偷吃黃豆苗?老農民說了幾個方法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節就快要到了,這個時候農民也開始忙碌著春耕了,翻耕好了土地之後,就要開始播種花生、大豆了。而在種子播種了以後,並不是說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農民要操心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其中讓農民比較煩心的一個事情,那就是地裡的豆苗容易遭到野兔們偷吃。對於野兔來說,豆苗可以說是最愛了,它們一旦發現地裡的豆苗長出來了,就常回來禍害,讓許多的農民是苦不堪言。
  •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
    幼蟲老熟後,脫果前3 ~4 天形成脫果孔(圖1),將部分糞便排出果實。部分糞便常粘附脫果孔周圍,易於發現。圖 1 桃小食心蟲脫果孔2 形態特徵成蟲。 雌性蟲體較大,體長 7 ~8mm,翅展 15 ~18mm;雄性蟲體較小,體長 5 ~6mm, 翅展 13 ~15mm。 全體灰白色至灰褐色,複眼紅褐色。
  • 農作物害蟲要這樣防治!用了這麼多年的殺蟲劑,你用對了嗎!
    農作物害蟲要這樣防治!用了這麼多年的殺蟲劑,你用對了嗎!防治:果樹:蚜蟲、食心蟲、潛葉蛾、捲葉蛾、尺蛾、刺蛾、毒蛾、燈蛾、葉蟎、癭蟎地下害蟲:根蛆、蠐螬等害蟲2、丙溴磷適用棉花、果樹、蔬菜等菜等作物,防治棉鈴蟲、鑽心蟲、潛葉蠅、飛蝨、食心蟲、蚜蟲、葉蟎等害蟲。
  • 春季果樹紅蜘蛛、潛葉蛾、桃小食心蟲防治介紹
    ——愛華植保春季氣溫上升,萬物復甦,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各種害蟲崛起,為了保證農作物健康穩產,這時候我們要加強害蟲防治。下面一起來看果樹類害蟲的防治方法。一、桃小食心蟲初孵幼蟲先在果面上爬行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之久,選擇適當的部位,咬破果皮,然後蛀入果中。防治:開花初期和謝花期噴霧綠亨108、鬥樂、阿維菌素等進行防治,整季噴藥3-4次,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 不同作物施藥技術及主要蟲害藥物防治
    六、油料及經濟作物害蟲(1)大豆食心蟲 大豆食心蟲(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圖1-20)俗稱蛀莢蛾、蛀莢蟲、小紅蟲,屬鱗翅目、小捲葉蛾科。大豆食心蟲為單食性害蟲,主要食害大豆,幼蟲蛀入豆莢,咬食豆粒,常年蟲食率達10%~20%,嚴重時可達30%~40%。
  • 被農民朋友稱為「復配萬能藥」的高效氯氰菊酯的應用講解!
    農民朋友大家好!這期我們又見面了,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高效氯氰菊酯的文章,我們可以了解到,它是一款復配比較廣的藥劑,具有胃殺和觸殺作用。說的通俗一些就是說害蟲吃了會死,從那路過也會死,是一種比較高效的殺蟲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高效氯氰菊酯在合個作物上應用,供大家參考使用!
  • 大豆象鼻蟲的防治
    危害大豆:主要是在枝梢嫩梢期的時候為害嚴重,取食葉片,造成缺刻或將葉片吃光,僅留葉脈,嚴重影響枝梢的生長。防治方法:傍晚施藥,閃銳一桶水30-50毫升或者用氯氰馬拉硫磷一桶水50克-60克一桶水。
  • 胡德平:防治土壤汙染,政府、農民、企業家需密切聯動
    胡德平:防治土壤汙染,政府、農民、企業家需密切聯動 2020-12-01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葡萄食心蟲,蟲子小、危害大
    葡萄食心蟲的學名叫葡萄癭蚊,是葡萄的重要害蟲之一。以幼蟲在葡萄果心蛀食為害,嚴重影響葡萄品質。1.葡萄癭蚊的綜合防治方法1) 農業防治:葡萄癭蚊一般7月初開始羽化,在成蟲羽化前徹底摘除被害果穗,集中消滅其中的幼蟲和蛹,連續進行23年,可基本消滅其害。
  • 桃小食心5月初開始出土,做好綜合防治措施,全面控制此蟲危害
    桃小食心蟲俗稱棗蛆,又名桃小食蛾、蘋果食心蟲、桃食捲葉蛾等,屬鱗翅目、蛀果蛾科。該蟲在我國分布範圍廣,東北、華北、西北和河南、河北、江蘇、湖南、浙江等地均有發生。危害樹種有棗、蘋果、梨、桃、杏等。幼蟲在果內繞核串食果肉,將糞排在果內,使果實完全失去食用價值,造成嚴重損失。那麼,針對桃小食心蟲的危害,我們應該如何防治?用哪些藥防治效果好?
  • 生物防治 沒有硝煙的「戰爭」
    作為本屆生物防治大會的執行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副所長邱德文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邱德文從事生物防治事業10多年,他認為,化學農藥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沒有酶去降解它,因此形成了殘留。而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生命活體,或者是活體的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其所運用的原材料是自然界中本來就具備的活性生物,如天敵昆蟲、菌類等,因此,它們可以在自然條件下完成降解。
  • 這裡有幾種蟲害的防治技術,進來學一下
    幼蟲直至老熟都在一個果實內,並不轉移到其他果實上去為害。約經半個月到一個月,幼蟲老熟,從果實內出來,在主枝基部結繭過冬,也有部分幼蟲在蘋果園內的雜草下過冬的,防治的方法如下:1.進行刮樹皮、清除枯枝等工作,每年噴藥五次,第一次在六月上旬噴藥水(硫酸銅3斤,生石灰3斤半,砒酸鉛1斤半,幹菸草2斤半,大豆粉4兩,加水360斤);第二次在六月下旬,噴菸草水(菸草3斤半,肥皂1斤半,面礆1斤2兩,加水360斤);第三次在七月中旬,用藥與第一次同;第四次在八月上旬
  • 「尋根」大劇《老農民》 為中國農民浮一大白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老農民》就是這樣一部記錄中國農民歷史的尋根大劇,正如劇中馬仁禮喝醉後為足下的土地手舞足蹈地奉上一首《將進酒》一樣,《老農民》歌頌了中國農民的勤勞質樸和生生不息,保存了農村60年的文化底蘊,為中國農民浮一大白,是一部關於中國當代農民的現實主義力作。
  • 生物防治: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表明,我國的生物防治技術以及應用在全世界已經達到了一流水平。」作為本屆生物防治大會的執行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所副所長邱德文告訴記者。&nbsp&nbsp&nbsp&nbsp邱德文從事生物防治事業十多年,他認為,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已經存在的生命活體,或者是活體的代謝產物來控制病蟲害。化學農藥是人工合成的,自然界沒有酶去降解它,因此形成了殘留。
  • 桃樹9大蟲害高清圖譜分析,蚜蟲、介殼蟲等蟲害防治方法介紹
    防治上除做好清園工作外,還應在桃芽萌動期和花期前後結合藥劑防治,有效藥劑包括吡蟲啉、啶蟲脒、氟啶蟲胺腈、氟啶蟲醯胺、螺蟲乙酯等。02葉蟬葉蟬寄主較多,以成蟲和若蟲在葉片上吸食汁液,被害葉片出現失綠的白斑,嚴重時全樹葉片呈蒼白色,提早落葉。
  • 東北滿地大豆景象能否重現?
    今年黑龍江大幅度上調2015年度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每畝補貼130.87元,與2014年每畝補貼60.5元相比,翻了一倍還多。補貼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農民的預料。眼下,補貼資金正陸續發放到農民手中,拿到補貼後的農民能否恢復種植大豆的信心?東北滿地大豆高粱的景象能否重現?《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