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防治土壤汙染,政府、農民、企業家需密切聯動

2020-12-02 澎湃新聞

胡德平:防治土壤汙染,政府、農民、企業家需密切聯動

2020-12-01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幾千年的中國史,從一個角度來說,可以說是一部農業文明史、農耕文化史。耕地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耕地土壤的結構,肥沃程度是決定農業生產力高低,農作物品質優劣的一個重要條件。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中,把耕地土壤提到一個最高地位的人,不是別人,是毛澤東。他在1958年的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農業的「八字憲法」,即「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個方面,在農業生產中具有憲法的意義。經過歷史的檢驗,八字憲法中,似乎只有「密」字,即密植方面很難作定量標準分析,其它七個方面還都是成立的。「土」,我國現有十八億畝耕地,從一個方面講今後只會少,不會多,但其耕地質量日益被化學物、重金屬殘留所腐蝕。「肥」,我國的農業肥料廠,多為化工肥料廠。這種肥料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它固然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卻又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各種化學物殘留就是它留下來的。「水」,為了發展農業生產,保證缺水地方居民生活用水,我國投資舉辦的水利工程是舉世無雙的,如三峽水庫,南水北調。就是首都北京也成缺水地區了。「種」,這又是一種嚴重問題,很多專家都是,我國的小麥、玉米、大豆種子都不在國家和農民的手中,都要進口。「保」,我認為是動植物的防病、防疫工作,通過去年的豬瘟,今年的新冠肺炎,其源頭、宿主都和大農業有關。至於說到「管」、「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同時,平原地區興起的規模經營,方向很好,「管」、「工」又上了一個機械化的臺階。統分結合興起的合作社,是某種必然,如果合作社不分紅,就不能算成功。這樣看來,在農業的生產力、生產技術、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尤其是在「土」、「肥」、「種」三字上還是有關國本的大問題。

我和王祥林,本次會議的冠名承辦者,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認識的老朋友。1991年中央下發了由統戰部作民營企業家團結、聯繫的日常工作。1993年王祥林等二十多位民營企業家作為全國工商聯的推選人員,進入全國政協,參與了國是,政治協商的政治舞臺。

王祥林獲得這樣的榮譽不是白來的,不是通過不正當關係得來的。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他研發的「噴施寶」是一種含硒的有機肥料,並且一改只向土壤、植物根部施肥的做法,而改由噴霧器在植物葉面上噴施肥料的新型工藝,加大植物的光合作用,沒有農藥殘留,也不加大化肥對土壤的板結,還提高了勞動效率,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為此,他在1990年,大膽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為推廣「噴施寶」召開了一次新聞發布會。銷售額最後年份上了億元的臺階。他已從一個農民企業家,脫身而變為一名從事農業生產的企業家了。

2007年,全聯組團參加了聯合國日內瓦NGO大會,他積極參加,在這次聯合國召開的會議中,他加入了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2010年他接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邀請,參加了「聯合國全球契約領導人峰會」。2014年6月,在聯合國全球契約研討會上,他作為第一籤約人,首籤了聯合國《食品與農業商業原則》文件。以後,他陸續參加聯合國NGO會議達12次之多。

今天,我國各種參加國土耕地土壤修復的企業已達上萬家,各種土壤修復的全國商會也有很多家。在此希望,政府部門的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科技部加強協調,把這類企業家團結、指導好,把各種商會的合作共事關係調節好。只有政府和廣大農民、農業企業家結成緊密關係,才能最大程度地動員資源,配置資源,利用資源。

附註:2020年11月22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綠會)作為支持單位舉辦的「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及生物刺激素團體標準啟動會」在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林業與環境促進會土壤治理工作委員會、江蘇省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和廣西噴施寶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來自土壤和肥料領域的政府官員、知名專家、企業家等兩百餘位嘉賓參會。會議圍繞 「聚焦土壤環境汙染防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主題,助推《土壤汙染防治法》、《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等環保法規實施,落實生態文明建設。


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綠會創會理事長胡德平應邀參會並致辭。此文為致辭內容整理,分享讀者。


(拓展閱讀:胡德平出席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 | 綠會支持舉辦)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胡德平出席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 | 綠會支持...
    胡德平出席2020全國土壤汙染防治暨環保新型肥料研討會 | 綠會支持舉辦 2020-11-30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德陽市工作方案
    加強對農民、農民合作社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到2020年,受汙染耕地實現安全利用的面積達到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按照「國家統籌、省負總責、市縣落實」的原則,全面落實土壤汙染防治屬地責任,建立健全土壤汙染防治部門聯合監管與工作協調機制。探索建立跨行政區域土壤汙染防治聯動協作機制。(市環保局牽頭;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知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市住建局、市農業局參與) 加大財政投入。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土壤汙染防治...
    三是堅持政府主導、保障有力。發揮政府及相關部門在政策法規、管理機制、財政投入、激勵政策等方面的主導作用,發揮社會在信息公開、公眾參與、宣傳教育等方面的監督作用,明確地方政府和部門責任,加強協調聯動,落實企業責任,嚴格評估考核和責任追究。四、重點任務(一)開展土壤汙染詳查,掌握土壤環境狀況。
  • 西鄉縣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專題培訓
    為進一步夯實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理論基礎,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和環境支撐,12月25日,西鄉縣舉辦了《土壤汙染防治法》專題培訓,會議由縣政府副縣長張漢文主持,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各鎮(街道)分管領導、業務人員以及縣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部分企業代表共計100餘人參加培訓。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
    國家實行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土壤汙染防治目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評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有土壤汙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及其負責人的內容。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土壤汙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
  • 內蒙古立法防治土壤汙染
    《條例》共42條,進一步壓實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在土壤汙染防治方面的職責。明確土地使用權人從事土地開發利用活動,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減少土壤汙染,對所造成的土壤汙染依法承擔責任。
  • 霍邱縣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工作情況新聞...
    》(以下簡稱「土十條」),大力落實全縣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推進土壤汙染防治法貫徹執行,土壤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和「土十條」的要求,我縣積極建立完善土壤汙染防治管理體系。一是我縣成立了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設立辦公室。二是縣政府印發了《霍邱縣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編報了土壤環境治理項目,明確了我縣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要求和各部門監管責任,加強了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機制,實行聯動監管。
  • ...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二是各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認真履行法定職責,積極推動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地方政府加強土壤汙染防治組織領導,加快部署和落實工作任務。相關部門依法推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推進落實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等法律制度。三是企業土壤汙染防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既是發展大局需要,也符合自身長遠利益,依法治汙、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意識和主體意識逐步增強。
  • 推進土壤汙染防治 打贏淨土保衛戰
    為了保證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近年來,高新區全面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紮實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一是建立土壤汙染防治機制。壓實部門職責,加強協同聯動,印發《淄博高新區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梳理土壤汙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43項,非重點工作任務59小項。累計召開土壤汙染防治方面專題會議11次,有效推動工作進展,確保履職到位。
  • 美麗中國先鋒榜(15)|浙江台州市推進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出臺實施《浙江省台州市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為核心,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出發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綜合治理,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汙染物,堅持「防控治」三位一體統籌推進先行區建設。目前,台州市已基本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環保牽頭、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工作體系,「防控治」三位一體取得了一定成效。
  • 環境保護部就《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答問
    一是組織開展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掌握了我國土壤汙染特徵和總體情況;二是出臺一系列土壤汙染防治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土壤環境保護政策法規體系;三是開展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修訂工作,完善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四是制定實施重金屬汙染綜合防治規劃,啟動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試點項目;五是編制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推動土壤汙染防治工作。7、《土十條》編制的總體考慮是什麼?
  • 土壤汙染及其防治:現狀、原因、防治措施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當前我國土壤汙染情況日益嚴重且對土壤質量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對土壤上耕種的農產品質量以及區域環境質量等均造成非常嚴重的威脅,土壤汙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各國政府部門都需要慎重思考並積極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內容。基於此,本文將針對我國範圍內土壤汙染的現狀進行分析闡述,同時針對土壤汙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探討總結。
  • 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直擊六大問題
    10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慄戰書委員長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一年多時間,各地區各部門依法開展大量工作,但土壤汙染防治歷史欠帳多、治理難度大、工作起步晚、技術基礎差,土壤汙染形勢依然嚴峻,法律實施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依法打好淨土保衛戰任務艱巨。法律學習宣傳普及不夠法律第十條對法律宣傳教育和科學普及作出規定。
  •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陝西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土壤汙染防治與大氣、水、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密切關聯。黨中央高度重視土壤汙染防治和土壤環境保護工作,對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作出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先後20多次對土壤環境保護和土壤汙染防治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
  • 溫州:溫州市科技支撐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文件精神,溫州市拓展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抓住科技對土壤汙染防治的支撐引領作用,發揮科技優勢,為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提供科技保障。一、主要做法(一)加強土壤汙染防治研究。
  • 南通市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成效評估情況
    (二)政策制度建設落實情況 根據國務院《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6〕31號)和《江蘇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蘇政發〔2016〕169號),結合本地實際,南通市制定出臺《南通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方案》,為今後一段時期全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總行動綱領。每年度制定土壤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明確年度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項目。
  • 青海省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取得積極成效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有關工作安排和省人大常委會2020年監督工作計劃,8月上旬至下旬,省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環資委委員、環境資源專業代表小組成員組成執法檢查組,分四個階段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寧市、黃南藏族自治州、海東市開展《土壤汙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
  • 陳寶梁:向自然學習土壤汙染防治
    目前,我國耕地土壤受汙染面積達3.5億畝,汙染修復難度非常大,土壤汙染防治是國際重大環境問題。因此,如何保護我們的土壤,成為決定我們生存品質及下一代人健康的問題。為了應對我國土壤汙染問題,我們國家在2016年全面啟動了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提出在未來的五年,投資兩萬億用於土壤汙染治理。在此過程中,如何進行科學治理則是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課題。
  • 全文|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
    二是各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認真履行法定職責,積極推動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地方政府加強土壤汙染防治組織領導,加快部署和落實工作任務。相關部門依法推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推進落實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等法律制度。三是企業土壤汙染防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既是發展大局需要,也符合自身長遠利益,依法治汙、保護生態環境的法治意識和主體意識逐步增強。
  • 文獻分析|土壤汙染防治研究發展態勢報告(上)
    本文通過文獻計量學的分析方法對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為土壤汙染防治問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國際土壤汙染防治研究現狀分析   01國際論文數量變化及類型分析   在此次統計範圍內,據檢索結果,WOS核心合集資料庫共收錄了土壤汙染防治方面的文獻共9323篇(類型分布見圖1),從2012年到2016年,論文的數量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見圖2),文獻量總體的變化說明在國際上,學術界對土壤汙染防治領域給予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