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食心蟲,蟲子小、危害大

2020-12-04 慧農品安

葡萄食心蟲的學名叫葡萄癭蚊,是葡萄的重要害蟲之一。以幼蟲在葡萄果心蛀食為害,嚴重影響葡萄品質。

1. 葡萄癭蚊的形態特徵

(1)成蟲:

體長3毫米,暗灰色被淡黃短毛,似小蚊。頭較小,複眼,大,黑色,兩眼上方接合;觸角絲狀細長。中胸發達,翅1對,膜質透明、略帶暗灰色疏生細毛。足均細長各節粗細相似,胸節5節。

(2)幼蟲:

體長3-3.5毫米,乳白色肥胖略扁,胴部12節,胸部較粗大向後漸細,末節細小圓錐狀;兩端略向上翹呈舟狀。頭部和體節區分不明顯,僅前端有1對暗褐色齒狀突起。

2. 葡萄癭蚊的為害症狀

葡萄癭蚊以幼蟲在葡萄果心蛀食,並排糞其中,致使果粒不能正常生長,畸形,不能食用。

受害程度因葡萄品種而異,其中巨峰、龍眼受害較為嚴重。

其受害症狀表現為:盛花後被害果迅速膨大,呈畸型,較正常果大4-5倍,花後10天比正常果大1-2倍,被害果直徑8-10毫米時停止生長,呈扁圓形,果頂略凹陷濃綠色有光澤,萼片和花絲均不脫落,果梗細果蒂不膨大,多不能形成正常種子,毫無經濟價值。

3. 葡萄癭蚊的綜合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

葡萄癭蚊一般7月初開始羽化,在成蟲羽化前徹底摘除被害果穗,集中消滅其中的幼蟲和蛹,連續進行23年,可基本消滅其害。

2) 物理防治:

在成蟲出現前,即7月前,用塑料薄膜袋或廢紙袋,對花序進行套袋,阻止成蟲產卵,葡萄開花時再取掉套袋。

3) 藥劑防治:

(1)成蟲初發期,可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5%氯氰菊酯1500倍液,進行噴霧,也可兩者單獨使用。

(2)在發生量大時,可在葡萄將要開花時噴布2.5%綠色功夫乳油,或2.5%天王星,均為3000倍液。

相關焦點

  • 水果裡的蟲子大多是果蠅、實蠅和食心蟲
    原標題:水果裡的蟲子是啥?有毒嗎?   有時候吃水果會突然吃到蟲子,不少人就開始擔心了,這蟲子吃到肚子裡到底有沒有毒,糾結。   通常我們在水果裡會碰到的蟲子就是果蠅、實蠅和食心蟲,一般來說,即使不小心吃下去,也不會有毒素。
  • 小小蟲子危害大,做好食心蟲防治,才能確保李子優質高產
    李子食心蟲屬於鱗翅目小捲葉蛾科的害蟲,主要為害核果類果實,比如杏、櫻桃、李樹等,尤其以李果受害最為嚴重。所以呢,我們只有了解、掌握李子食心蟲的發生規律,及時採取科學有效預防措施,才能確保李園豐產豐收。
  •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
    總結了桃小食心蟲的危害特點、形態特徵、發生規律,並提出防控措施宮慶濤等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屬鱗翅目果蛀蛾科害蟲,又稱桃蛀果蛾、桃小食蛾、桃食捲葉蛾,簡稱「桃小」,是中國北方果樹生產中危害最大、發生最普遍的食心蟲類害蟲。
  • 吃葡萄要小心這些"斑"!裡面全!是!蟲!
    沒錯,是蟲子,而且還是一種很噁心的蟲子 不信, 這種蟲子就是靠吸收葡萄的汁液生存 能想像到吃下去的葡萄裡面還有一群蟲子的畫面嗎?
  • 水果裡的蟲子是啥?有毒嗎?
    原標題:水果裡的蟲子是啥?有毒嗎?   有時候吃水果會突然吃到蟲子,不少人就開始擔心了,這蟲子吃到肚子裡到底有沒有毒,糾結。   通常我們在水果裡會碰到的蟲子就是果蠅、實蠅和食心蟲,一般來說,即使不小心吃下去,也不會有毒素。
  • 桃小食心5月初開始出土,做好綜合防治措施,全面控制此蟲危害
    然而,桃樹在種植過程中會出現許多病蟲害,嚴重危害桃子的產量和品質,給桃農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就是其中的一種。桃小食心蟲俗稱棗蛆,又名桃小食蛾、蘋果食心蟲、桃食捲葉蛾等,屬鱗翅目、蛀果蛾科。該蟲在我國分布範圍廣,東北、華北、西北和河南、河北、江蘇、湖南、浙江等地均有發生。危害樹種有棗、蘋果、梨、桃、杏等。幼蟲在果內繞核串食果肉,將糞排在果內,使果實完全失去食用價值,造成嚴重損失。
  • 大豆食心蟲怎麼防治,老農民告訴你
    大豆食心蟲屬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俗稱大豆蛀莢蟲、小紅蟲。大豆害蟲。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和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以東北3省、河北、山東受害較重。日本、朝鮮及蘇聯遠東沿海邊區也有分布。
  • 如何防治李子樹紅點病、食心蟲、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
    ——愛華植保李子樹在管理條件差的情況下易感染病蟲害,輕者影響樹體發育,果實品質差,產量低,重者造成樹體衰弱壽命短,果實不能食用,病蟲害主要有李實蜂、食心蟲、蚜蟲、紅蜘蛛、紅點病、流膠病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李子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吧!
  • 斑衣蠟蟬在葡萄種植上危害大嗎?破壞性不容忽視,農友怎麼防治?
    斑衣蠟蟬在葡萄種植上危害大嗎?破壞性不容忽視,農友怎麼防治? 斑衣蠟蟬在葡萄上的危害性只能算一般吧,幹不過早春一霸綠盲蝽,比不上梢果殺手薊馬,就連小小的果蠅也能壓它一頭。
  • 食用大米長黑褐色蟲子還會飛 專家稱沒有大危害
    原標題:食用大米長黑褐色蟲子還會飛 專家稱沒有大危害 圖左為印度谷螟的幼蟲 米象(資料圖) 大米長了不少蟲子專家介紹,可能是米買回來之前就有蟲卵,之後在家中存放不注意,加上天氣溼暖,這些蟲子就會慢慢長大。 「分辨印度谷螟和米象比較容易,印度谷螟通常是1釐米長左右,米象是一種小黑甲蟲,更小一些,身長不過兩三毫米。」印度谷螟不只吃大米,還喜歡吃玉米、大豆、紅棗、葡萄乾、菊花等。現在是8月,正是印度谷螟的羽化時期,這種蟲子從卵到成蟲,一代只需要30多天。
  • 春季果樹紅蜘蛛、潛葉蛾、桃小食心蟲防治介紹
    一、桃小食心蟲初孵幼蟲先在果面上爬行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之久,選擇適當的部位,咬破果皮,然後蛀入果中。防治:開花初期和謝花期噴霧綠亨108、鬥樂、阿維菌素等進行防治,整季噴藥3-4次,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前期受害葉片出現失綠小斑點,之後成片擴大,最後全葉焦黃而脫落。防治:在蘋果花前或花後以及成蟎、若蟎發生期防治最佳。當片葉平均達4頭蟎時施藥,藥劑可選用殺蟎1+1、乙蟎唑、阿維螺蟎酯等,加上強力助攻噴霧。
  • 網購葡萄驚現蜘蛛,消費者該如何處理?
    夏日是葡萄上市季,市民小王卻在某生鮮平臺購買到一盒「帶蜘蛛」的葡萄。這是怎麼回事?葡萄裡出現蜘蛛還能吃嗎?小王是否可以要求商家賠償損失?近日,市民小王在某生鮮平臺下單購買了一盒葡萄,將葡萄倒出時,卻發現一隻小蜘蛛。
  • 侵入水果內的「果蠅幼蟲」並無危害
    鎖定大連廣播電視臺體育廣播FM105.7,大連日報美小護每天下午和您有約!大連大櫻桃已經像大連海鮮一樣聞名全國了。但是,最近有市民反映,吃櫻桃時,竟然在果肉上發現蠕動著的只有幾毫米長的形似「蛆蟲」的白色小蟲,這可真是讓人眼睜睜地看著美味的櫻桃卻沒了半點胃口。這種白色小蟲究竟是什麼?
  •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個頭不大危害不小,哪些蟲子是「狠角色」? 發布日期: 2017-06-02 來源: 作者: 方玲珊 字號:[ 大 中 小 ]
  • 養花最常見的6種蟲子,別不當回事,這些危害對花卉影響大
    養花最常見的6種蟲子,別不當回事,這些危害對花卉影響大 在養護植株的過程中,最讓花友們煩惱的無非是盆栽裡面有蟲子了,這些蟲害可以說是影響花卉生長的罪魁禍首,甚至有的還會把植株給吃掉了。今天小花就來盤點花盆中很常見的幾種蟲子,有這種情況的花友可要趕緊採取措施除蟲了,千萬不能大意疏忽。
  • 斑衣蠟蟬對葡萄有哪些危害?怎麼種植?是哪裡的產地?
    斑衣蠟蟬又叫花姑娘、椿蹦、花蹦蹦、花大姐,主要危害的果樹有葡萄、桃、杏、梨,以下土地資源網就介紹斑衣蠟蟬對葡萄的危害、生活習性及防治方法,供網友們參考。
  • 葡萄缺磷、磷過量有什麼危害?最佳種植時間?
    在磷和鉀的共同參與下,糖類的合成,特別是葉片中的澱粉才能轉化為葡萄糖,並向果實轉移,增加糖分,減少酸度,著色好,且耐貯藏,還可以增強葡萄植株的抗寒和抗旱能力。以下土地資源網就詳細介紹葡萄缺磷、磷過量、缺磷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網友們參考。 一、葡萄缺磷症狀 葡萄在缺磷時病症先從基部老葉開始逐漸向上部新葉發展。
  • 大米長黑褐色蟲子還會飛 專家稱沒有大危害
    大米長了不少蟲子,但不知「來頭」。昨日,福州市民倪先生發來了自家大米的照片,其中出現不少黑褐色的小蟲子,會飛,「感覺長得和一般的『米蟲』不太一樣」。專家介紹,可能是米買回來之前就有蟲卵,之後在家中存放不注意,加上天氣溼暖,這些蟲子就會慢慢長大。  「分辨印度谷螟和米象比較容易,印度谷螟通常是1釐米長左右,米象是一種小黑甲蟲,更小一些,身長不過兩三毫米。」印度谷螟不只吃大米,還喜歡吃玉米、大豆、紅棗、葡萄乾、菊花等。現在是8月,正是印度谷螟的羽化時期,這種蟲子從卵到成蟲,一代只需要30多天。
  • 3方法教你快速清洗好葡萄 吃葡萄有啥禁忌
    小編比較喜歡吃葡萄,葡萄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葡萄的營養非常豐富,葡萄酸可以促進消化,雖然葡萄有這麼多好處,但清洗起來還是非常困難的。有人吃葡萄會吐皮有人不吐皮,那吃葡萄要吐葡萄皮嗎?吃葡萄有哪些禁忌?三個方法小編教你快速清洗好葡萄。吃葡萄要如何正確清洗?
  • 但夏季另一種蟲子危害比它大得多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向新民晚報反映,家中飛進「不速之客」,把它打死後臭味很久不散,這種蟲子是啥?會不會對人體有害?「它們爬得飛快,身子為橢圓形,跟西瓜的籽兒差不多大,有硬殼,有觸角,腿很細。」跟沈先生一樣遇到這種黑蟲的市民黃阿姨說,她用手捏了蟲子之後,手上有股臭味,洗了手還是有味道,大半天都消散不掉。她家裡有小寶寶,很擔心這種蟲子咬人。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告訴海岸君,他家也曾遭這種蟲子「入侵」。這是土壤裡常見的土蝽,對人體沒什麼傷害,也不傳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