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極子按:「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不久也,故受之以恆。」——《序卦傳》
話說雨神泰芙努特飲下了紅啤酒,由狂躁的母獅變成了溫順的小貓,跟著哥哥風神舒回到了下埃及的「眾神之鄉」——赫裡奧波利斯。太陽神拉見狀大喜,走出神殿親自迎接女兒的歸來,並為兄妹倆完婚。一時間風雨大作,埃及大地重現生機。
▲ 帶有舒和泰芙努特頭像的護身符,公元前664-前380年,青銅,11.3 x 5.6 x 0.9 cm
美國巴爾的摩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藏
久旱逢甘霖的人們為了感謝舒和泰芙努特,便將他倆的頭像鑄在Menat上。在祭神儀式中,男女祭祀會使用一些特殊的道具來召喚神靈,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就叫作「Menat」。它既是護身符,又發揮著固定珠飾衣領(Usekh或Wesekh)的作用,還可以在祭祀儀軌過程中敲擊珠串,發出悅耳的聲音以愉神。
▲ Menat護身符背面
▲ 側視圖
風神雨神結合後生下了第三代神祇——天神「努特」(Nut)和地神「蓋布」(Geb)。對我們今人來說,把天空比作父親,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順理成章不過的事情了。然而在人類文明早期,天神或太陽神等一線大神基本都是女的,大地之神卻有可能是男的。比如說:日本神話中的「天照大神」,女的;德語裡的「太陽」(Sonne)一詞,陰性;《西遊記》裡的土地爺,男的。埃及神話中的這位天神努特就是一個美眉,而她的兄弟兼丈夫地神蓋布無疑是位直男。
▲ 天空女神努特
努特頭上總是頂著個水罐或小鍋,不論是什麼容器,倒扣在地上,不正像《敕勒歌》裡唱的那樣「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嗎?還有專家解釋這容器是「子宮」的象徵物,因為天神努特孕育了滿天星辰和後來所有的神祇,所以後人對這位老祖母尊崇備至。這位眾星之母在埃及壁畫上的形象常常是赤身裸體,手腳觸地,躬身彎背,周身日月盈仄,辰宿列張。她用自己的身體標誌出一年365天,一天24個小時,用蒼穹這一巨大空間為人類指明虛無縹緲的時間。
▲ 紙莎草畫,現代
▲ 努特經常呈對稱形式出現。帝王谷拉美西斯六世陵墓墓室天頂畫,第20王朝(公元前1189-前1077年)
▲ 天頂畫局部
▲ 天頂畫局部
與其說天神努特的身體是太陽神「拉」的軌道,毋寧說是他的通道。每天黃昏,努特都要把太陽吞進口中,令其在她腹中運行,這就是看不見太陽的夜空;黎明,努特將太陽重新分娩一遍,於是一輪朝日從努特的玄牝中蓬勃而出了。所以,墓室天頂畫裡天神頭部的位置其實是一天之終,天神陰部的位置反而是一天之始。
▲ 一天之終
▲ 一天之始
在某些藝術作品中,努特會變身為一頭巨大的母牛,承擔著運輸日月星辰的重任。然而即便如此,努特還是不堪重負。於是,拉神命令努特的父親空氣之神「舒」前來幫忙。舒立於天地之間,鼓足一口氣,頂起努特的身體,天這才沒塌下來。後來,其他神也紛紛加入了「頂天」的重大工程,兩兩扶住一條牛腿,天之四柱方無摧折之虞。
▲ 舒和諸神戮力頂天
除了母牛,努特還能變身為無花果樹或者母豬,身下有無數代表著星星的小豬拱奶吃(畫面太美,請自行腦補)。《序卦傳》曰:「有天地然後有萬物」。天母努特的確太能生育了,比母豬還能生,以致於拉神擔心她會奪走人們原本敬獻給拉神的愛。善妒的拉神強迫努特一年之中都不許生孩子。面對強權且蠻橫的拉神,努特該怎麼辦呢?當然我們還很關心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努特那麼能生養呢?難道她和丈夫蓋布一起體驗了某種神秘的房中術……
下期預告:陰陽交泰的藝術
往期文章連結:
《與藝術沾邊·280》酒裡貓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