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天空大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發布的數據(DR1),天文學家首次推導出近3萬顆M型矮星的基本參數,其研究成果發表在《arxiv》上。M型矮星也是我們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也是尋找系外行星的絕佳目標。對這些恆星的觀測有可能利用徑向速度測量或凌日光度技術來識別新行星和超過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因此,確定M型矮星的基本參數,如半徑和質量,對於更好地描述圍繞它們運行的潛在外星世界至關重要。
LAMOST光學光譜觀測發布的數據DR1,提供了約121000顆矮星光譜。然而這些天體中的大多數,還沒有被表徵為除了由顏色光度學確定的簡單光譜亞型之外的其他類型。因此,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菲斯克大學的布裡安娜·加爾加諾(Brianna Galgano)領導了一個天文學家團隊,採用了一種數據驅動的方法,根據恆星的光譜確定物理參數和化學豐度,這種方法被稱為「大炮」。這項技術使他們能夠從LAMOST DR1數據集中獲得了近3萬顆M型矮星的基本參數。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討論了大炮如何成功地對低解析度、低到中等信噪比的M型矮星光譜進行建模,並使用大炮模型對LAMOST DR1星表中29678顆以前未描述過的M型矮星光譜性質進行了。總的來說,研究人員設法推導出了光譜類型從M0到M6的29678顆M型矮星的溫度、半徑、質量和亮度。這些恆星的半徑在0.14到0.66個太陽半徑之間,而它們的質量在0.1到0.71個太陽質量之間。M型矮星的有效溫度在2901~4113K之間變化,光度在0.002~0.115太陽光度之間。
研究人員指出,這四個導出參數的典型不確定性是0.065太陽半徑、0.054太陽質量、110K和0.012太陽光度。雖然數據中的不確定性令人滿意,但天文學家們也表示,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結果,有可能進一步改進該模型。提高精確度的一個特別領域將是納入參數測量不確定性,作為模型的額外權重。該方法也可能對異常值敏感,特別是在訓練集較小的情況下,因此需要仔細檢查並消除異常值。總而言之,為DR1使用的模型,可以用於未來LAMOST數據的發布。
這將意味著可以使用新的、完全基於數據的建模方法,將特徵良好的M矮星樣本擴展到整個天空。M型矮星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恆星類型,由於其體積較小,是搜索地球大小凌日系外行星的首選目標。目前和即將進行的全天光譜測量,如大天空區域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提供了一個系統地確定比以前可能更多M矮星物理性質的機會。本研究給出了LAMOST第一次數據發布(DR1)中M0-M6譜型的29678顆M型矮星新的有效溫度、半徑、質量和亮度。
博科園|Copyright Science X Network/Tomasz Nowakowski,Phys參考期刊《arXiv》Cite: arXiv:1912.06648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