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大學:實現高性能鈣鈦礦光伏發電,平均效率19.87%

2020-10-19 材料material

導讀:本文通過在TiO2層中充分摻雜鋅,可以獲得優化的器件性能,平均功率轉換效率為19.87%。在常溫下貯存3000h後,其效率可保持在原來的80%以上。提出了一種利用低溫工藝提供高效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方法。


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已成為最有前途的可再生能源轉換器件之一。然而,為了達到足夠高的功率轉換效率(PCE),PSCs通常需要高溫燒結工藝來製備作為高效電子傳輸層(ETL)TiO2,這使得PSCs在未來無法商業化。


來自中國臺灣省長庚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二氧化鈦納米晶的低溫合成,並介紹了一種雙流體噴塗工藝來製備納米結構的ETL,用於隨後的鈣鈦礦層沉積。整個沉積過程中的溫度可保持在150°C以下。與典型的平面TiO2層相比,在納米結構TiO2層上製備的鈣鈦礦層顯示出均勻的緻密性、擇優取向和高結晶度,從而實現可重複和有前景的器件性能。相關論文以題目為「Achieving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Photovoltaic by Morphology Engineering of Low-Temperature Processed Zn-Doped TiO2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發表在Small 期刊上。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002201


能源危機使得發展可再生能源具有必要性,這為太陽能電池領域帶來了機遇。太陽能是太陽能電池獲取和解決能源問題的巨大能源。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其優異的光電性能和經濟的成本而具有潛在的發展潛力。因此,近年來它已成為一個研究熱點。目前,PSC在2019年實現了創紀錄的25.2%的高功率轉換效率(PCE)。根據選擇性載流子接觸的順序,PSCs可分為兩大類:n-i-p和p-i-n結構。n-i-p結構為電子傳輸層(ETL)/吸收層/空穴傳輸層(HTL),p-i-n結構的結構順序相反。與p-i-n結構相比,n-i-p結構具有許多加工優勢,如耐潮溼,可以有效地防止PSCs的降解,延長PSCs的使用壽命。


N型材料(例如,TiO2、ZnO、SnO2)作為ETL適用於PSCs,因為它們與鈣鈦礦吸收邊的頻帶對齊。例如,介孔TiO2作為ETL已經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電池效率。介孔支架具有較短的載流子輸運距離。因此,可以大大提高ETL的萃取效率。然而,這種結構的高結晶度依賴於高溫燒結(450-550℃),限制了柔性PSC的發展,進一步阻礙了這種器件的大規模應用。尋求一種替代工藝(即低溫工藝)來降低製造過程中所需的能量是勢在必行的。(文:愛新覺羅星)


圖1。SEM圖像(上半部分)和AFM地形圖(下半部分)顯示了不同策略沉積的LT-TiO2薄膜的結構。通過a)旋塗、噴塗,載氣流速b)10 LPM(升/分鐘),c)5 LPM,或d)2 LPM。


圖2。a、d)分別在旋塗或噴塗LT-TiO2 NCs上製備的鈣鈦礦層的SEM圖像,b,e)接觸角測量,以及c,f)GIWAXS 2D圖案。g)在qz方向的GIWAXS二維圖案的線切割。h)(110)晶面上GIWAXS二維圖形的方位圖。


圖3。基於a)旋轉LT-TiO2和b)以ETL形式噴塗LT-TiO2的器件的面積相關統計性能。c)1.00 cm2裝置在不同點探測的效率。


圖4。a)裝置結構示意圖。b)器件的掃描電鏡橫截面。c)從最高記錄器件中獲得的J-V特性和關鍵參數。d)在0.99V下工作時,冠軍器件的電流密度和效率輸出。e)基於非摻雜LT-TiO2和Zn:LT-TiO2器件的統計效率分布。f)基於非摻雜LT-TiO2和Zn:LT-TiO2的器件在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測試。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光伏發電機會來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大幅提高至25.2%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由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半導體製成的電池,最近被證明前景無量,因為研究人員已經設法大幅提高了它們的能量轉換效率,從3.8%一路提高到25.2%。 這一顯著提高的效率使鈣鈦礦在開發下一代可低溫處理的光伏技術方面成為領先的競爭者。鈣鈦礦光伏電池可以有兩種主要的設計原型:所謂的規則(n-i-p)結構和倒置(p-i-n)結構。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該小組相信鉀長石光伏電池將在未來十年內大規模生產。由伊朗塔比亞德·莫代雷斯大學,德黑蘭大學,沙希德·巴哈納爾大學,克爾曼大學,塞姆南大學和科威特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對10.33%的高效鉀鈦礦型太陽...
  • 光伏電站的效率是誰在影響?
    那麼您了解溫度對您的光伏電站的發電有何影響嗎?發電的多少直接會影響您的收益情況,下面小編詳細為您解讀溫度與光伏發電效率的關係:太陽能...什麼是鈣鈦礦電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solarcells),...
  • > 基於石墨烯的太陽能電池轉化率達15.6%(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
  • > 2025年鈣鈦礦光伏市場將達2.14億美元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1-19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2020-11-19 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團隊、教授陳永華團隊與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報告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
  • 喜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郝躍院士團隊的陳大正博士最近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上首次報導了一種基於TeO2/Ag透明電極的正型(n-i-p)異質結雙面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分別獲得了20.96%和17.36%的雙面能量轉換效率,雙面因子達到82%
  • 鈣鈦礦光伏第一人!
    就在今年年初,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創造了29.15%單結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Silicon SCs)的記錄效率,這一效率超過了牛津光伏公司保持兩年的28%效率!1 由此可見,鈣鈦礦聯手成熟的矽光伏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光伏發電效率再創新高 留給晶矽組件的時間已不多
    發表於:2020-02-04 09:48:14     作者:王軼辰來源:經濟日報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最新發布了全球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由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創造的單結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效率為29.15%,突破超過了牛津光伏公司之前報導的28%效率,再破世界記錄。
  • 南京大學Nature Energy:24.8% 全鈣鈦礦串聯電池最高效率
    南京大學Nature Energy:24.8% 全鈣鈦礦串聯電池最高效率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研究亮點:1.金屬錫抑制Sn2+氧化,改善Pb-Sn鈣鈦礦薄膜質量,效率可達21.1%。作為鈣鈦礦的厚度吸光層從350 nm增加到920 nm,比對照組的性能優異。當對照組的薄膜厚度650 nm時,最佳效率可達18.3%(Voc= 0.811 V,FF= 77.7%,Jsc= 29.1 mA cm-2)。而實驗組的薄膜厚度860 nm是可實現最佳性能,效率為20.1%。最高Jsc值超過32 mA cm-2。實驗組的平均Voc隨著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 鈣鈦礦:光伏發電的下一個風口 預計明年可達0.7元/瓦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光伏發電的技術日新月異,不管是發電效率還是發電成本,最近十年都有質的變化,但時間進入2019年之後,發電效率幾乎停滯不前,現有的晶矽PERC技術,量產極限就是23%,要突破這個瓶頸,只能尋求新的技術,在眾多的技術路線中,行業一致認為光伏發電的終極解決方案就是鈣鈦礦疊加晶矽電池。目前不確定的是何種晶矽電池跟鈣鈦礦疊加。
  • 【科技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郝躍院士團隊的陳大正博士最近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上首次報導了一種基於TeO2/Ag透明電極的正型(n-i-p)異質結雙面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分別獲得了20.96%和17.36%的雙面能量轉換效率,雙面因子達到82%,為同期國際最高水平,該成果入選201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光電轉換效率為23%的高性能四電極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金屬有機滷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高性能、低價溶液製備工藝、以及匹配的禁帶寬度,在矽太陽能電池的基礎上集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非常大的潛力來提高光電轉換效率從而降低光伏電能的成本
  • 新太陽能技術將效率提升至50%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國外發展現狀國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開展了鈣鈦礦太陽能光伏技術研究,並創造了多次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已經開始產業化推進。英國牛津大學製備出全球首個介孔超結構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實現從傳統介觀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向平面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的過渡。2010年12月,牛津大學的Henry J.
  • 中國企業投產鈣鈦礦光伏電池生產線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浙江省衢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由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鈣鈦礦生產線在浙江衢州正式投產,預計2020年計劃產量將超過20萬平方米光伏發電玻璃。業內人士認為,這標誌著鈣鈦礦光伏電池技術從研發走向量產,推進該項技術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鈣鈦礦光伏電池是一種新型人工合成的光伏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光電轉化率,原料豐富、成本低廉、生產環保,成為廣受關注的熱門研究領域。鈣鈦礦材料可以製作成非常輕薄柔軟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汽車、手機、屋頂、玻璃幕牆上等。
  • 鈣鈦礦電池轉化效率刷新世界紀錄 光伏發電業迎最強風口(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發布,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開發出29.15%效率的鈣鈦礦-矽疊層電池,這是目前的最高轉化效率。此外,NREL刷新了雙結(非聚光)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紀錄,獲得了32.9%的效率。 作為目前主流的光伏技術,晶矽光伏發電效率已越來越接近極限。鈣鈦礦作為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在2009年首次被嘗試應用於光伏發電領域後,因為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商業價值巨大,被《科學》(Science)期刊評為2013年的十大突破性科技進展之一。
  • 熱光伏設備或使光電轉換率突破極限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這是一款半切單晶矽PERC產品,具有19.9%的效率和440W的功率輸出。公司透露,這款組件具有144個基於M6矽片的半電池,採用九主柵設計,正功率容差高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