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空局為即將進行一箭53星任務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恢復射前準備工作

2020-09-15 星光的遠徵TEL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人員在法屬蓋亞那的太空港為VV16航班進行某些有效載荷檢查活動時,正在使用智能眼鏡,使客戶能夠遠程監控本月將由Vega輕型升力發射器運行的衛星上的操作。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下一次飛行任務的發射活動已經恢復,這將是織女星發射器的「平順性」配置--稱為小型太空飛行器飛行服務(SSMS)--的概念飛行的證明。

定於本月中旬從法屬蓋亞那的太空港出發,它將為21個客戶提供53顆微型和納米衛星,將這些有效載荷部署到太陽同步軌道。

在此次飛行任務中,織女星將攜帶7顆重量從15公斤重的微型衛星,在阿麗亞娜航天發射裝置的系列編號系統中指定VV 16航班。150公斤,還有46個較小的立方體衛星。這些太空飛行器將用於各種應用,包括地球觀測、電信、科學、技術和教育。

歐洲SSMS的處女航

由歐洲航天局(Esa)發起的SSMS計劃,將在歐盟委員會的幫助下,提高阿麗亞娜空間公司提供適合蓬勃發展的小型衛星市場的乘坐共享解決方案的能力。

維加運載火箭的生產主承包商義大利阿維奧公司也開發了SSMS的平順共享概念。多有效載荷分配系統的設計權威是SAB航空航天公司,這是一家獨立的義大利中小企業(中小型企業)。

SSMS分配器由模塊化組件組成,這些組件根據需要組裝,作為與由微型衛星和CubeSats組成的分組有效載荷的接口。SSMS配置能夠接受各種有效載荷組合,其設計目的是儘可能滿足發射服務市場對機構和商業客戶的需求。

發射小組成員從歐洲抵達

VV16輕升織女星發射器的裝配於2月在太空港的SLV發射臺上進行,但在3月中旬,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和需要全面實施衛生防護措施,行動被迫停止。

阿維奧的阿維奧發射小組成員的阿麗亞娜空間飛行VV 16是從羅馬飛往卡宴乘坐一架包機。

隨著重新啟動太空港運營活動的決定,一個由來自阿維奧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公司的人員率領的70人左右的團隊乘坐一架包機從歐洲飛往法屬蓋亞那。

在抵達首都卡宴附近的Félix Eboué機場後,小組成員在獲準在發射場工作之前經歷了一段隔離期。

「我們很高興恢復運營,」阿里亞娜航天公司的任務和客戶部門負責人蒂埃裡·威爾馬特(Terrry Wilmart)說。「在發射場的所有設施中,都採取了與新冠肺炎有關的保護措施,任務人員也接到了關於遵守衛生準則的指示。」

Wilmart指出,在第一批活動中,評估了在有效載荷準備活動中使用智能眼鏡的情況,其中包括VV 16航班上的幾名太空飛行器乘客。結果非常積極,這種有效的連接方式使客戶能夠遠程監控阿麗亞娜航天人員在衛星上進行的操作。「

阿麗亞娜空間飛行V16的織女星發射器在2月份的航天港集成活動中被展示出來。這張照片序列顯示,固體推進劑級被「堆疊」在織女星發射綜合體(SLV),與Zefiro 23第二階段的集成在P80第一級(左),然後安裝澤菲羅9第三級安裝在他們的頂部(中心)。在右圖中,Vega收到了它的液體推進劑姿態和遊標上模塊(Avum)。

相關焦點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一箭53星,開啟拼單發射業務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當地時間9月2日,由法國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運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搭載13個國家21位客戶共53顆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起飛104分鐘後最後一顆衛星被釋放。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一箭53星,開啟拼單發射業務
    當地時間9月2日,由法國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運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搭載13個國家21位客戶共53顆衛星從法屬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火箭起飛104分鐘後最後一顆衛星被釋放。這批「拼車乘客」中有7顆重15公斤至150公斤的衛星以及46顆較小的立方星,它們要分別部署到515公裡和530公裡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在軌執行包括對地觀測、通信、技術演示等各種任務。這是去年7月10日「織女星」火箭發射阿聯鷹眼1號地球觀測衛星失敗後的首次復飛任務。此次發射也是歐洲航天局「小型太空飛行器任務服務」(SSMS)計劃下的首次拼單發射業務。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初步確定
    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7日表示初步確定了當天早些時候「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的原因。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後,初步確定很有可能是第四級火箭噴嘴激活系統集成相關故障導致運載火箭失去控制。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新華社巴黎11月17日電(記者陳晨)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16日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公司16日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起飛8分鐘後出現偏離航道跡象,導致發射任務失敗。法國媒體17日報導說,「織女星」運載火箭上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19年7月,當時火箭在升空過程中因助推器上的電機故障導致發射任務失敗。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來源: 新華社
  • 質量問題導致織女星火箭在16個月內第二次失利(附失利原因)
    阿里安航天集團明確表示後續將深入調查失利原因,但本次失利不會影響其他發射任務,年底前阿里安航天公司還將進行4次聯盟號發射任務。發射地點為庫魯發射場的織女星發射工位(北緯5.2度左右),火箭起飛時間為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7日9點53分。根據阿里安航天公司提供的任務手冊,織女星從庫魯發射場起飛後,三個固體子級總計工作7分鐘,之後三子級和上面級組合體(包括AVUM、VESPA適配器和載荷)分離,三個固體子級落區全部在海上。
  • 再次一箭雙星,中國運載火箭頻繁發射,實力要讓對手感到膽寒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射任務,中國再次使用一箭雙星的方式。當時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環境減災A、B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截止目前,全世界掌握一箭雙星,包括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和歐空局等。
  • 一箭13星!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新華社發(鄭逃逃 攝)  原標題:我國「一箭13星」成功發射NewSat9-18衛星 搭載發射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八一03星  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李國利、朱霄雄)一箭13星!
  • 歐洲推送兩星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偏離軌跡 任務失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7日消息 阿麗亞娜航天公司(Arianespace)通報稱,「織女星」運載火箭(Vega)11月17日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已經偏離軌跡,沒有完成任務。
  • 歐洲阿麗亞娜「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失敗
    綜合外媒消息,11月16日,歐洲阿麗亞娜空間公司宣布,當天從法屬蓋亞那庫魯的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的「織女星」運載火箭,升空後偏離軌道導致任務失敗,搭載的兩顆衛星全部丟失。』運載火箭發射升空8分鐘後,火箭的上面級(第四級)首次點火,發現了偏離預定軌道的情況,導致任務失敗。」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織女星」火箭攜53顆衛星成功發射
    「吉林一號」衛星星座是由10顆在軌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實現了全球覆蓋,可提供解析度為0.72米的高解析度光學影像,解析度為2.88米的多光譜圖像。巴基斯坦早在2019年就採購過該衛星的數據,數據主要用於巴基斯坦國內的各種民間監測,例如國土資源調查、自然災害監測、農業研究、城市建設等。
  • 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本次發射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基本情況如何?執行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又有哪些突出特點?  本次發射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主要用於科學試驗研究、海洋和陸地資源普查等任務。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成為我國2020年和「十三五」的收官之星。
  • 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2顆衛星失蹤!長徵五號即將發射嫦娥5號
    法國當地時間17日2時52分,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對於織女星運載火箭來說,大家並不陌生,因為去年這款運載火箭就經歷過一次失敗的發射,當時搭載的阿聯衛星眼看著就要被送上預定軌道,但是誰能想到,織女星運載火箭在僅僅發射2分鐘之後就偏離了軌道,這次發射以失敗而告終,而阿聯的衛星也沒有了蹤影,對於阿麗亞娜航天公司來說顯然是巨大的打擊,同時也給這家航天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今年的這次發射,大家都希望阿麗亞娜航天公司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訓,能夠重振旗鼓一氣呵成
  • 火箭點火8分鐘後軌跡偏離,一箭雙星以失敗告終
    令我們欣慰的是,我國的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並獲得圓滿成功。然而,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實力,歐洲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參與發射任務的火箭是織女星運載火箭,這是歐洲小型的、一次性使用的運載器,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固體動力運載火箭,該火箭於2012年就在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成功完成首飛,但這次還是發生了意外。
  • 阿里安5一箭發三星,諾格在軌服務再出徵
    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5ECA+型運載火箭8月15日在法屬蓋亞那庫魯執行了一次一箭三星發射任務此前7月31日的發射嘗試因即將起飛前發現一級氫箱有傳感器存在問題而被取消。故障傳感器隨後進行了更換。 這是阿里安5首次一箭三星發射數噸重的靜地軌道衛星。該箭在執行靜地軌道衛星商業發射任務時通常都採取一箭雙星方式。
  • 一組科技新聞:長徵一箭六星、印射最強洲際飛彈、富勒烯導電性能提升
    1   長徵十一號火箭"一箭六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18年1月19日12時12分,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一箭六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計劃宣布失敗,可能是人為導致?
    悄然過去的2020年「實鼠不易」,這一年,我國經歷了許多,新冠、抗洪、火災……這些磨難並在將我們打垮,反而越挫越勇,「中國天眼」開放運行、一箭雙星發射成功、「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起航、世界首座高鐵懸浮橋通車、「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等,贏得了世界人們的讚賞!
  • 歐洲「織女星」運載火箭偏離軌跡 或因發動機故障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17日,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通報稱,「織女星」運載火箭攜載2顆衛星從法國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場升空,隨後偏離軌跡,未完成任務。火箭航天業人士指出,此次事故可能是由於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故障造成。 據報導,通報指出,「織女星」運載火箭發射8分鐘後,在第四級發動機第一次啟動時偏離預定軌跡,導致任務失敗。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十三五」宇航任務完美收官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電 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SpaceX獵鷹9一箭送星鏈60星,這波操作如何?簡單認識一箭多星
    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計劃已經進入實測階段,預計今年將會完成部署星鏈的1584衛星到550公裡近地軌道的任務。6月13日,SpaceX用獵鷹9火箭將61星送入太空,這已是該公司第九次用一箭60星以上的方式完成發射任務。很多網友好奇——一箭多星是如何完成發射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