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8日 09:54 來源:四川新聞網
參與互動(
)
陽先生發現的「恐龍蛋化石」
「我找到幾個石球,橢圓形的,是不是恐龍蛋化石哦?」昨日上午,市民陽先生爆料稱,他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的物體,希望記者幫忙找專家鑑定一下。
現場:
「恐龍蛋」包在巖石裡,大小不一
記者根據陽先生提供的線索,來到位於貢井區長土鎮張家山附近的一個在建工地,幾輛工程車正對一座山坡進行挖掘,而陽先生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正是這些工程車挖出來的。
「你看嘛,橢圓形的,顏色(和周圍巖石)不一樣,還多重,我懷疑是恐龍蛋化石。」陽先生說,手裡的三個「恐龍蛋化石」是24日上午和同事楊先生一起到該工地準備找一塊磨刀石時發現的,當時石球包裹在巖石中,只露了一個頭,他找來工具將周圍的巖石削去,才小心地取出。
記者看到,在一座幾乎被推平的小山坡旁的山坳裡,大量不規則的碎石堆積,所謂的「恐龍蛋化石」隨處可見,有的從石塊中脫落,更多的還鑲嵌在石頭中,並且大小不一,大的比籃球還大,小的僅有一個桌球大小。形狀也各異,有的呈橢圓形,有的像石餅,而有的則兩頭冒尖,中間大肚子,像一個加大號的橄欖球。
這些「恐龍蛋化石」外表都包裹著一層甚至幾層石皮,呈黃色、金黃色或橙黃色。剝去石皮,「恐龍蛋化石」顏色為褐色、深棕色或鐵青色,上面還布滿黑褐色或紅褐色類似鐵鏽一樣的物質,用手摩擦後,會被擦掉;密度比較大,比相同體積的巖石要重得多,硬度也驚人,互相敲擊會發出類似金屬碰撞的聲音。
「哪兒是啥子恐龍蛋哦,就是『石膽』,到處都是。」附近居民對陽先生的猜測有不同意見,認為就是普通巖石,只是由於形成結構不同,呈卵形或類卵形外觀,當地人把這種石疙瘩稱為「石膽」。
專家:
並非恐龍蛋化石亦非石膽, 而是結核石
陽先生發現的物體究竟是什麼?記者來到四川鹽業地質鑽井大隊,地質高級工程師肖秀倫經過鑑定後告訴記者,這種物體叫結核石。
肖秀倫介紹,結核石形成於距今2.5億年至5.4億年的寒武紀早期,又被稱為鐵膽石。它是在地殼中的沉積物沉積或堆積之後的一個漫長的成巖過程中物以類聚的化學作用下,由某種或幾種礦物質聚集而生長成的球狀、連球狀或不規則狀礦物團塊。「結核石有硬度大、化學元素較穩定的特點,因此在長期的沉積中外觀不易發生改變。」
而居民「石膽」的叫法也不正確。石膽是銅鹽,又被稱為膽礬、黑石、君石、畢石、銅勒等,其中膽礬是指帶結晶水的硫酸銅。石膽具有藥用價值,但具有毒性,多作為以毒攻毒之用,是中國古代五毒之一。(來源:自貢網 記者 曾鵬程 攝影 葉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