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微博「公公他偏不頭痛」爆料,近日,臨沂市平邑縣平邑街道大連汪村舊址,發現一處地貌奇特,經數千年山水衝刷後的一條峽谷。峽谷內層狀巖石底下和裸露巖石上,出現成片和成窩的疑似」恐龍蛋」的化石,景色十分壯觀。
從整體看來,裸露巖層表面的疑似「恐龍蛋」化石,一小部分在這個峽谷自然風道斜坡上風化較嚴重,成片狀,一眼望去就像群龜爭先恐後的在下海,十分逼真。長年累月被水衝刷,使這條小峽谷衝發出大小不均一的石窟,在石窟得斷層面之間出現一層疑似「恐龍蛋」的分布,像是一層棉被蓋在疑似「恐龍蛋」上面。
這個小峽谷的石質結構很奇特,分堅硬巖石層和片麻石層,堅硬巖石呈灰褐色,片麻石層分黃色,紅血色,和灰色。紅血色成片狀和線條狀,在片麻巖石表面勾勒出各種圖案,十分顯眼和好看。
一窩十幾個裸露地表疑似「恐龍蛋」的化石,被血紅的片麻巖包圍一圈,看起來就像是恐龍剛剛生出來的蛋。每塊疑似「恐龍蛋」都有一層石皮包裹,石皮成黑褐色,蛋肉為乳白色,十分符合動物生成蛋類的現象。這個小峽谷的奇特現象有待於專家的進一步鑑定。
2011年臨沭縣發現古生物足跡化石,這批恐龍足跡形成於早白堊紀晚期,距今約一億年, 5個恐龍足跡化石更是世界罕見的第九例馳龍足跡化石。被省國土資源廳批准臨沭岌山省級地質公園取得建設資格。
四川也等發現疑似恐龍蛋化石,專家說這種物體叫結核石。
結核石形成於距今2.5億年至5.4億年的寒武紀早期,又被稱為鐵膽石。它是在地殼中的沉積物沉積或堆積之後的一個漫長的成巖過程中物以類聚的化學作用下,由某種或幾種礦物質聚集而生長成的球狀、連球狀或不規則狀礦物團塊。「結核石有硬度大、化學元素較穩定的特點,因此在長期的沉積中外觀不易發生改變。」
而居民「石膽」的叫法也不正確。石膽是銅鹽,又被稱為膽礬、黑石、君石、畢石、銅勒等,其中膽礬是指帶結晶水的硫酸銅。石膽具有藥用價值,但具有毒性,多作為以毒攻毒之用,是中國古代五毒之一。
來源:微博公公他偏不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