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跨學科」系列探究課程學員招募!

2020-12-06 騰訊網

上海「新中考」

上海市初中生如何在新政的浪潮中把握機會,贏在「新中考」?

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制定了《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其中有兩項重要改革。其一是將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和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的重要參考。

其二是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設置跨學科案例分析題。試題滿分15分,內容涉及生命科學和地理等學科,側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可以想見,跨學科課程能幫助學生贏在「新中考」!

什麼是「跨學科」

近來,以STEM教育為代表的跨學科課程流量日增。從世界多國的經驗看,開展跨學科課程學習是培養和提升學生跨學科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跨學科課程以核心課程為基礎,整合相關課程,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驅動學習者開展跨學科學習,積累多學科的知識,培養關鍵能力與核心素養,提升學習者的適應能力。

《中學科技》雜誌聯合上海師範大學專家團隊,推出價值2999元的生物、地理系列跨學科探究課程!第一季共有5期課程,全部免費!現開放報名,名額有限,滿額即止。

專家簡介

李慧,復旦大學生態學博士。現任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課程簡介

李慧博士團隊具有豐富的跨學科課程研發經驗和教學實踐經驗。團隊打造的跨學科課程(第一季)分為五個主題,涵蓋生物、地理、技術、工程等學科內容,採用現場教學的形式授課

每期課程結束後,學員將收穫:

跨學科學習體驗和探究學習的實踐經歷。

跨學科學習的基本方法,提升分析和解決有關生物、地理等跨學科問題的能力。

參與科技活動或項目的機會,拓展視野。

課程主題

「請勿踐踏草坪」警示牌的背後究竟有著什麼奧秘?

你知道黃浦江的前世今生嗎?

溼地公園免費是因為「不值錢」嗎?

生態學家、工程師、藝術設計師是如何工作的?

……

這些問題的答案,統統隱藏在第一季的五期課程中!

主題課程一:荒山如何變「金山」

活動一:探尋石頭上長出森林的奧秘

……

活動四:誰是挑戰王

學習目標:理解群落演替等相關概念和原理,學會使用種群監測等技術方法。從多視角分析人類活動等因素對生物群落的影響。

地點:徐家匯公園

時間:2020年10月17日9:30-11:00

主題課程二:奇趣大自然

地點:上海世博後灘溼地公園

時間:2020年10月24日13:00-14:30

主題課程三:黃浦江畔的那些事

地點:上海科技館

時間:10月31日13:30-15:00

主題課程四: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地點:古藤園

時間:11月7日13:00-14:30

主題課程五:能量超乎你想像

地點:上海自然博物館

時間:11月14日13:30-15:00

課程對象

上海市預初、初一學生。

相關焦點

  • 書寫夢想《思維導圖》學員招募! 一起了解探索大腦思維
    書寫夢想《思維導圖》學員招募! 本次課程包括:《神秘的大腦》,《牽線活動》,《水果大薈萃》,《多彩的季節》,《嘻嘻哈哈臉譜來聚會》等16個不同的課程學習從多個角度用適合孩子的方式讓他們了解學習。趕快來報名吧!
  • 2021春季周末套課合輯|全新系列課程!最快樂的學習體驗,「承包」小朋友所有期待
    2021春季系列課程經過全新升級,正式和大家見面啦!不負所有孩子期待,處處驚喜,一睹為快以沉浸式的英語環境與戶外課程體系為支撐,鼓勵孩子在多方互動的元素中記憶、鍛鍊、主動參與英文表達。專業的歐洲營地外教團隊更針對我們中國孩子的特點與需求。孩子們置身森林環境,在沉浸式學習中,更具探索性和靈活性。
  • 什麼是跨學科/跨課程教學?
    跨學科/跨課程教學涉及有意識地將知識,原則和/或價值觀同時應用於多個學科。這些學科可能通過中心主題,問題,難題,過程,話題或經驗相關聯(Jacobs,1989)。跨學科/跨課程教學的組織結構被稱為主題,主題單元或單元,這是一個具有目標/結果的框架,用於指定學生因為經驗和教訓而預期學習的內容。部分單位。學校似乎有兩個層面的整合:第一個是語言藝術的整合(聽,說,讀,寫,思考)(Fogarty,1991; Pappas,Kiefer,&Levstik,1990);第二種涉及更廣泛的整合,其中一個主題開始涵蓋所有課程領域。
  • GoGoKid豐富公開課課程內容,將科學實驗融入英語課堂
    GoGoKid豐富公開課課程內容,將科學實驗融入英語課堂 近期,在線少兒英語教育品牌GoGoKid在公開課中推出全新系列——「科學實驗系列」,為學員打造在線「科學實驗室」。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3)探索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的有效實施途徑,建立基於學科教學的跨學科學習課例及應用案例。  (4)初步構建符合區域特點的中小學跨學科學習實踐模式。  (2)區域中小學STEM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研究。分析研究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課程「科學」、「品德」、「綜合實踐活動」及地方課程「安全教育」、「環境教育」等的基本框架和內容,以國家課程為主體,梳理出若干個圍繞某個主題的知識模塊,形成主題式STEM課程的內容體系。根據課程目標和內容,組織做好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  (3)區域中小學跨學科學習課例開發與教學實踐研究。
  • 春秋航空首次在蘭州招募乘務安全學員
    >【民航事兒】春秋航空根據蘭州基地的戰略發展,以人才招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2020年春秋航空首場客艙乘務(安全)員線下招募活動將於9月18日(周五)在蘭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校區進行,計劃招募客艙乘務學員、安全員兼乘務學員兩個崗位。
  • 志願者招募 | AR/VR界面設計國際工作坊招募啦~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terface Design Workshop此次工作坊將個性化主題與最熱門的AR/VR技術相結合,還將探討時下AR/VR的可用性,同學們既可學習設計理論,也可探究其發展奧秘。本次同學們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AR/VR界面設計。
  • 春秋航空首次在蘭州招募乘務安全學員
    春秋航空根據蘭州基地的戰略發展,以人才招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想方設法解決甘肅省大學生就業,服務好蘭州經濟發展。2020年春秋航空首場客艙乘務(安全)員線下招募活動將於9月18日(周五)在蘭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校區進行,計劃招募客艙乘務學員、安全員兼乘務學員兩個崗位。
  • GoGoKid「宇宙系列」公開課 將天文知識融入英語課堂
    繼備受家長與學員喜愛的「玩兒遍世界系列」、 「文學故事系列」等課程種類後,GoGoKid於近期推出「宇宙系列」公開課,帶領孩子們從一些簡單易懂的天文知識中領略宇宙的奇妙魅力,揭開浩瀚宇宙的神秘面紗。GoGoKid「宇宙系列」公開課旨在通過妙趣橫生的科學小常識提高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培養學員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 春秋航空首次在蘭州招募乘務安全學員,趕緊報名吧!
    春秋航空根據蘭州基地的戰略發展,以人才招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想方設法解決甘肅省大學生就業,服務好蘭州經濟發展。2020年春秋航空首場客艙乘務(安全)員線下招募活動將於9月18日(周五)在蘭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校區進行,計劃招募客艙乘務學員、安全員兼乘務學員兩個崗位。
  • 春秋航空首次在蘭州招募乘務安全學員,助畢業生追夢蔚藍雲端
    春秋航空根據蘭州基地的戰略發展,以人才招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想方設法解決甘肅省大學生就業,服務好蘭州經濟發展。2020年春秋航空首場客艙乘務(安全)員線下招募活動將於9月18日(周五)在蘭州航空工業職工大學校區進行,計劃招募客艙乘務學員、安全員兼乘務學員兩個崗位。
  • GoGoKid豐富多元文化課堂 提升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
    在剛剛過去的萬聖節,GoGoKid為了幫助學員更加了解萬聖節的傳統文化,特別推出《Dress Up for Halloween(萬聖節變裝夜)》精品公開課和《A Cool Halloween Party(節日系列之萬聖大派對)》超級公開課。
  • 學科發展趨勢與跨學科組織模式探究
    有的從國家層面聯合高校組成跨學科組織,如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這是國家和學校合作的典型,也是跨學科組織中成功的典範,領跑國際物理研究六十年;有的建立校級跨學科組織,如美國南加州大學跨學科研究發展規劃建議設置的校級跨學科科研單位(UORU),運行機制定位在學校層面,不歸屬任何院系,目標是構建實質性的研究平臺,解決重大社會問題;有的搭建校級虛擬交叉學科平臺,如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系統生物學計劃
  • 怎麼設計一個完整的STEM+ 課程框架?
    一、STEM+ 教育探究的源起和課程偏差修正思考筆者探究STEM教育主題已有兩年,源起是關注如何加強其中的創意教育效能及文化藝術元素。當發現內地和香港在推動時存在若干偏差和缺失,學校、老師普遍存在迷茫和焦慮,特別是學前教育,所以延伸思考這種創新教育在校本課程規劃、多元教學設計和教師普及培訓各方面問題。
  • 鷹視教育:強化課程設計 助力學員考試無憂
    面對當下發展現狀,鷹視教育向來認為,課程設計和學習方式的創新始終是重中之重,而過於花哨的網絡呈現或浮於表面的識記和模仿,難以行深致遠。   鷹視教育,一家致力於成人學歷提升的在線教育培訓機構,歷經多年鑽研和市場打磨,逐漸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模式和思路,全身心投入研發精品課程,利用前沿技術創建趣味課堂,讓學習過程輕鬆,讓學習效果明顯,讓學歷提升不再困難。
  • 華南植物園「凝固的花園」植物標本課招募
    原來我們在生活中如此簡單處理植物的方法,竟是千年以來植物學家最常使用的植物標本製作方法,科學就在身邊,只要您去善於發現和探究。  著名義大利植物學家盧卡.吉尼1544年發明了臘葉標本的製作方法,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標本館,為植物學史做出了巨大貢獻。
  • 曹曉明:淺談STEM的課程觀、評價觀、環境觀
    曹曉明在大會現場7月16日下午,GET2018夏季教育科技大會論壇上,深圳大學創客教育實驗室主任、廣東省教育裝備中心特聘顧問專家、深圳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特聘顧問專家曹曉明分享了自己對STEM的「三觀」,即課程觀、評價觀、環境觀的思考。
  • 探究3D傳感和近眼顯示應用的關鍵技術
    探究3D傳感和近眼顯示應用的關鍵技術,囊括產業熱點!   11月6日上午,由華中科技大學副教授易飛為大家開啟了微納光學之旅,帶來《微納光學理論基礎》。易飛老師從事人工光學微結構及其相關器件研究多年,與學員無私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經驗。
  • 加強悖論的跨學科研究
    悖論是困擾人類思維和科學發展的跨學科難題。以往人們多關注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悖論及其研究,而忽視悖論與跨學科研究的關係。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認識悖論的跨學科特徵並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實,從1900年前後發現的羅素悖論等一系列集合論悖論,到1905年愛因斯坦澄清了他在16歲時發現的「追光悖論」――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與光速不變原理之間存在的矛盾;從法國社會學家孔多塞和數學家博爾塔發現「投票悖論」,到1972年肯尼斯・阿羅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再到1994年約翰・奈斯比特在其未來學著作中提出「全球化悖論」,悖論的連鎖反應不僅對科學思維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對技術
  • 武漢植物園「棕櫚小偵探」課程招募
    一、課程內容  1、知識講解(室內15分鐘)  (1)介紹棕櫚的基本知識、用途  (2)展示園區大、小棕櫚圖片,讓學生提出假設  2、戶外探究(60分鐘)  (1)分組,園區調查探究  (2)做記錄,統計結果  3、小組報告(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