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後一個文藝復興人 | 萊布尼茨

2021-01-12 銅陵學院

至於他服務過幾十年的這個漢諾瓦王室,為什麼這個國王回到漢諾瓦,看到這個老臣病了,也不去理他呢?


圖書館要推倒重來

萊布尼茨擔任漢諾瓦宮廷的樞密院的法律總顧問這個職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幫皇室管理圖書館,我們從他這件事就能看出他的性格。你管圖書館也就罷了,他說:不行,圖書館得好好管理。怎麼樣好好管理?


1、重新設計

首先他覺得當時所有的圖書館設計不合理,於是他自己親手設計、監工、製造、建築,完成一座圖書館,被認為是現代、近代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為了圖書、放書、看書為目的而興建的圖書館。


2、建立分類法

好,有了圖書館了,那這裡面書也挺多,有十萬本,該研究一下怎麼分類了吧?於是他當時設計了一套圖書分類法,在今天看來,也是這個領域的一個先驅。


3、圖書索引

他還建議過一件事,發信給全歐洲各地,建議大家圖書館該怎麼搞呢?他說:以後每一個出版社出版新書,應該要同時來一張統一格式的一個資料片,一個資料卡,上面印著這本書的書名、作者、摘要。那麼這樣子就好作索引了。我們都知道這是後來圖書館很常見的東西,但這個建議大家一直不理他,直到二十世紀初,美國國會圖書館跟大英圖書館,才採用這個系統加以改進,有了我們今天所知道圖書館的索引系統。


工業、流行病,都不在話下

他所服務的這個王室,漢諾瓦王室,為什麼又要冷落這位老臣呢?他做了很多汗馬功勞,他幫這個王室去採銀礦,為了要採那個銀礦,他設計了一種抽水機,泵水機。當時他還幫這個王室研究設計了很多的機器,比如說最早的一個蒸汽引擎機,可能也都是他來參與製造的;他還建立過很多的流行病學的防禦系統……


王室歷史從地球起源寫起

但是最重要的,王室要他幹的不是這些,王室要他幹的是什麼?王室想要他幹的,是要幫他們家族好好寫一本歷史。


他怎麼寫這部王室史?他跑去跟漢諾瓦這個國王講,他說:「殿下,任何一部書寫得好的完整的歷史,都應該很徹底地從頭開始講起,要追究始元。」這殿下聽:「誒,有點道理!好,那萊布尼茨老師,您就去從頭開始吧!」他怎麼個從頭開始?他從地球的起源開始說起。


他參考了很多當年的學者的研究,看了一些大量的材料,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就出版了一本小書,這個書裡面他就講到了他的地球誕生理論。他說地球原初就是一團火球,只不過這個火球後來是慢慢開始冷卻,冷卻的時候首先冷掉的當然是表面,於是就有了地殼。但是地殼冷卻了,裡面其實還是巖漿洶湧,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地震,才會看到火山爆發;又由於最初它熱氣蒸騰,所以就會把溼氣蒸上天。溼氣推上天,形成了雲,然後有雲就會下雨,下雨下多了,就有了地面上的海跟湖了。那他覺得這個階段的工作暫時不錯了,好,可以往下。



往下他就得研究地球誕生之後的生物的生命的狀態,於是就開始去研究化石。當時很多歐洲人,都認為化石是上帝對人間開的一個玩笑,怎麼可能有那麼古怪的動物?他去了義大利,聽說那兒有幾個洞,挖到了一些很多的大規模的奇怪的化石,他去考察,考察回來之後他改變想法。他說這個化石,看起來很可能是一種地球上曾經存在過的生物,只是現在滅絕了,並不是當時很多人所講的,是在地層的積壓之下變形了,而是應該本來就長那個樣子,是很完整的一副骨骼,地質的變化會使它有變化,但是不至於變成那麼怪。好,那麼這個階段的工作也堪堪叫做可以交待過去。


他再往下研究,他要研究這個漢諾瓦的布倫瑞克王朝,這個王室,他們這個韋爾夫家族史,一定要研究古代的日爾曼地區的地質情況,古代的德國的語言,民族的流布,所以他要精通這個地方各種的民族語言,所以他做了很多語言學考察,結果成了一個語言學家……


就是這樣,他這本書永遠寫不完,那麼後來明明他有功勞,使得這個王室能夠接任英國王位,但是那個年輕的喬治一世很憤怒,說:「你這傢伙,你哪都別去,別跟我去倫敦,你好好待在這兒,把我這個家族史給寫完。」

相關焦點

  • 萊布尼茨: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
    也就是說,我已經談論了17世紀的四位科學天才——三個法國人和一個英國人,現在我必須要說到的是哥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那個世紀裡最為博學的人,「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羅素語,《西方哲學史》),一個地地道道的德國人。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茨出生在德意志東部名城萊比錫,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倫理學教授,身為教授千金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第三個妻子。
  • 「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萊布尼茨
    也就是說,我已經談論了17世紀的四位科學天才——三個法國人和一個英國人,現在我必須要說到的是哥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那個世紀裡最為博學的人,「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羅素語,《西方哲學史》),一個地地道道的德國人。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茨出生在德意志東部名城萊比錫,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倫理學教授,身為教授千金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第三個妻子。
  • 萊布尼茨:一個領先當代人五千年的偉大數學家
    大概正是因為「天才的世紀」這個詞的誘惑力,驅使我在過去五年多的時間裡寫下了三篇科學隨筆,即《費爾馬最後的定理》(載《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頓在他的非典時期》(載《書城》,2003年第6期)和《隱居的法國人:帕斯卡爾與笛卡爾》(載《讀書》,2006年第5期)。
  • 文藝復興對歐洲的意義
    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聽說過中國,並根據遊記對遙遠神秘的東方展開了遐想。這個時期的中國不僅國力強盛,當時的明朝統治著跟整個歐洲差不多的領土,科技水平也遙遙領先,造紙術、印刷術等也相繼傳入歐洲。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阿拉伯或者中國這樣文明古國?答案可能是文藝復興。
  • 萊布尼茨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在中世紀,德國哲學家跟其他歐洲哲學家一樣,用拉丁文寫作。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哲學家庫薩的尼古拉深受艾克哈特的影響,他的一些思想,如矛盾雙方的共存原理,被萊布尼茨和黑格爾吸收進了他們的學說。雖然萊布尼茨仍主要用拉丁文和法語寫作,但他是第一位無可置疑的偉大的德國哲學家。他沒做過哲學教授,在世時出版的著作很少,但對後來德國哲學的進程產生了決定性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德國觀念論的奠基者。
  • 343年前的今天 萊布尼茨提出了微積分裡的「∫」
    也就是說,我已經談論了17世紀的四位科學天才——三個法國人和一個英國人,現在我必須要說到的是哥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那個世紀裡最為博學的人,「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羅素語,《西方哲學史》),一個地地道道的德國人。  1646年7月1日,萊布尼茨出生在德意志東部名城萊比錫,他的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倫理學教授。身為教授千金的母親是他父親的第三個妻子。
  • 單子論與漢字:萊布尼茨與中國
    17世紀的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熱。那時,第一批傳教士於明朝末年來到北京,被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吸引,這些傳教士寫下了諸多關於中國的著作,第一次讓歐洲對中國有了近距離的了解,歐洲人認為,他們發現了一個早於《聖經》記載的創世紀的強盛帝國,中國成了當時歐洲的關注點。
  • 萊布尼茨,一個千古絕倫的大智者,本人就是一所科學院
    簡單地說,百科全書就是把各類學科的各種知識集合在一起的書籍,而如果一個人被稱作「百科全書」,那麼就證明這個人具有多方面的學問和才華,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而在300多年前的德國,就有這麼一位被稱作「百科全書」式的天才,他的名字叫萊布尼茨。他是歷史上少有的通才,被譽為17世紀的亞里斯多德。萊布尼茨1646年出生於德國的萊比錫,他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哲學教授。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這次瘟疫大約起源於非洲尼羅河中遊(今衣索比亞)一帶,然後沿著尼羅河傳播到埃及亞歷山大港,再由埃及港口漂洋過海,傳到南歐,最後席捲整個歐洲。當時帝國面積為360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4000萬,疫情延續半個世紀之久,保守估計,在這次瘟疫中,歐洲至少損失了一半人口,對拜佔庭帝國造成了致命影響。史書上記載了一個小插曲。
  • 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
    他13歲時就像其他孩子讀小說一樣輕鬆地閱讀經院學者的艱深的論文了。他提出無窮小的微積分算法,並且他發表自己的成果比伊薩克·牛頓爵士將它的手稿付梓早三年,而後者宣稱自己第一個做出了這項發現。萊布尼茨是一個世故的人,取悅於宮廷並得到知名人士的庇護。他與斯賓諾莎有私交,後者的哲學給他以深刻的印象,雖然他斷然與斯賓諾莎的觀念分道揚鑣了。
  • 萊布尼茨的「中國情結」
    這些人紛紛著書立說,體驗、學習並積極向歐洲介紹中國文化,在當時的歐洲產生了很大的震動和影響。一場「中國熱」在歐洲大陸強勁發力,許多歐洲思想界人士紛紛向「中國」這個東方文明古國投來了好奇、羨慕和憧憬的目光。助推歐洲思想界關注中國萊布尼茨對中國文化的熱愛與嚮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歐洲思想界,真正開啟了歐洲知識界意圖了解中國及東方文明的大門。
  • 萊布尼茨、李約瑟與朱熹
    如朱熹所說:「只是一個陰陽五行之氣,滾在天地中,精英者為人,渣滓者為物;精英之中又精英者為聖為賢;精英之中渣滓者,為愚為不肖。」(《朱子語類》卷14)即心物間並無不可逾越的間隔,二者只是同一氣的不同等級的表現而已。這種「氣」的思想與懷特海的心物同構的有機論哲學是一致的,而萊布尼茨的單子論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有機論的高度,總體上仍然處於李約瑟所說的「神學唯靈論"的階段。
  • 萊布尼茨的「學術關係網」
    本書探討了以德國哲學家、科學家和數學家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為代表的早期現代(17世紀)學者是如何通過語言研究來尋根的。誰都想弄清自己從哪裡來,歐洲早期的現代學者也想弄清自己從哪裡來、歐洲各民族是怎麼回事、它們相互之間是否有親緣關係。
  • 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文學
    文藝復興: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產生的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思想鬥爭採用: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術語解釋文藝復興:114—17世紀初歐洲一系列新興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的總稱。
  • 文藝復興為什麼是「Renaissance」?
    》英文版書影   眾所周知,「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至16世紀發生在歐洲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文化運動。而義大利文中的「文藝復興」一詞為「Rinascimento」,正是瓦薩裡所用的「rinascita」一詞的變形。義大利語文藝復興「Rinascimento」,是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合併構成的詞。文藝復興這個詞由於瓦薩裡的創造與使用,後來在歐洲逐漸流行起來。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鍊金術是不是巫術?它也是現代科學的搖籃
    歐洲古代化學歐洲中世紀,即從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公元15文藝復興這段時期。因為這時的歐洲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度,人民中充滿迷信和幻想,天主教左右著人們的思想,人文和科學得不到發展。戰爭,疾病,迫害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教皇的統治思想被動搖,人們才慢慢走出黑暗。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即「文藝復興前三傑」,開創了文藝復興時代,並以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代表著文藝復興的高潮到來。
  • 萊布尼茨的中國情結:這位大智者,為何如此推崇中華文化?
    中國的實踐哲學與倫理道德遠勝歐洲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對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針對歐洲文化中的道德缺陷,萊布尼茨說:然而誰人過去曾經想到,地球上還存在著這麼一個民族,它比我們這個自以為在所有方面都教養有素的民族更加具有道德修養?自從我們認識中國人之後,便在他們身上發現了這點。
  • 十七世紀的亞里斯多德——萊布尼茨
    萊布尼茨出生於德國萊比錫,父親是萊比錫大學的道德哲學教授,母親出生在一個教授家庭。萊布尼茨從小便廣泛接觸古希臘羅馬文化,閱讀了許多著作,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功底和學術目標。15歲時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在聽了教授講授歐幾裡德的《幾何原本》的課程後,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17歲時他在耶拿大學學習了短時期的數學,並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
  • 十四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近代文明黎明期,偉大的文藝復興放射光芒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館長安德瑪利亞·儂卓利·貝法尼)「佛羅倫斯城中,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成就了一種藝術的表達方式,就是,作為一個個體的人,以自己知識的能力,來獲取一個重要社會地位,從這個觀點出發,建築家開始以人為主而設計畫家和雕塑家開始重視作為個人的人,以類似的方法,人們試圖了解自己的生理結構和心理結構,以及思維過程,由此而言,文藝復興和隨之而來的人文主義哲學
  • 萊布尼茨憑什麼是「黑桃A」
    作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一對對手,牛頓和萊布尼茨是閃耀在17世紀夜空的雙子星。兩人熠熠生輝,一時瑜亮。但許多人對牛頓熟悉,卻不一定對他的對手萊布尼茨熟悉。這並非因為萊布尼茨真的不如牛頓,而是時代的錯位誤使他生不逢時,如今21世紀的我們可能更能理解這位二進位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