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主任,ID:lixingleguanpa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圖:Paul Gauguin
世界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歐洲文明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就是近四五百年的世界,整個歐洲向世界輸出了戰爭和文明,輸出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輸出了市場經濟和宗教。
14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四處徵戰,不僅傳播伊斯蘭教,也帶動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阿拉伯數字。
14世紀初,古代中國也比歐洲強大許多。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聽說過中國,並根據遊記對遙遠神秘的東方展開了遐想。這個時期的中國不僅國力強盛,當時的明朝統治著跟整個歐洲差不多的領土,科技水平也遙遙領先,造紙術、印刷術等也相繼傳入歐洲。
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阿拉伯或者中國這樣文明古國?答案可能是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13世紀末興起於義大利,16世紀開始蔓延至歐洲各國。對起源的解釋是這樣的,義大利人生活在古羅馬帝國的土地上,熟知拉丁語,可以從歷史典籍中汲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明,其次教皇本人在義大利羅馬。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正如字面上的意思,文藝復興的確誕生了許多了不起的文藝,比如眾所周知的文學三傑和美術三傑以及他們的傳世作品。但靠文藝能夠給歐洲帶來什麼樣的力量,這顯然是沒有說服力的。
文藝復興最核心的力量是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自我意識的覺醒。文學三傑之一的彼得拉克,義大利知名學者和詩人,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他提出,人應是萬物中心,不僅是被神和自然支配的對象。人文主義思潮強調了個體的獨特性和價值。
威尼斯人在1300年左右發明了凸面鏡,之後鏡子傳遍歐洲大陸。一開始鏡子是奢侈品,皇室和貴族才買得起。今天看這件事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鏡子的發明如同黑暗時代的一束光,因為人終於可以在現實世界認清自己了。而且由於價格不菲,認清自己在一開始屬於特權。在鏡子誕生之前,人只能通過銅鏡或水面看到模糊的自我。
古羅馬時期人人都有姓名,但後來保有這個習慣的只是皇室和貴族。文藝復興開始更多普通歐洲人有了姓名,個人的身份和意識在姓名裡得到一次確認。甚至可以這麼認為,人文主義作為一種核心價值觀得到普及,個人擁有名字是自然而然的權利。
文藝復興期間另外兩個重大發明,一個是時鐘,另一個是古騰堡的活字印刷。時鐘要比中國古代的日晷更加精確,人們終於有了更細緻的時間概念,也必然提高了生產效率。活字印刷帶來的是知識的快速傳播,在文化史上被認為是文字發明本身。
出版業不僅傳播了《聖經》,也助力了當時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革命。理論上有了印刷術,就可以傳播一切思想,尤其是科學思想。而且也不再必須採納只有少數貴族精英才會的拉丁語。但丁率先使用方言寫就《神曲》。更多的形式的表達嘗試有了更加有效的傳播媒介。
教會的審查根本跟不上思想通過印刷物傳播的速度。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觸達更多人群。雖然哥白尼的「日心說」今天看來也是錯得淺,但在當時幾乎是革命性的想法。當時的歐洲人的世界觀約等於宗教觀,《聖經》已經把所有事情都說明白了,科學革命得罪的是教會,喚醒的是全新的現代化的世界觀。
而以上這一切都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
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是海上貿易霸主。1495年,法國出使威尼斯的大使菲·科明稱其為「我所見過的最富麗堂皇的城市。」威尼斯熱火朝天的貿易很自然地誕生了借貸和融資等現代金融手段。也是在威尼斯第一次出現「銀行家」這一稱呼。
有了借貸這種金融工具之後,出現金融家族或財團也就是水到渠成。文藝復興時期最知名的非美第奇家族莫屬。這個家族靠給教皇理財致富。美第奇家族是第一個不通過戰爭、聯姻、承襲等方式獲得貴族地位的家族。這是商業對歐洲封建等級的一次衝擊。足夠的財富可以換來足夠的社會地位,躋身上流社會。
美第奇家族不僅贊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也贊助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為了謀求一個好的職業發展,伽利略把木星的衛星命名為「美第奇之星」,用來向美第奇家族致意。隨後伽利略就被任命為美第奇家族宮廷的首席數學家和哲學家。
歐洲文藝復興,人為主義重新評估個人的價值,個人的自我意識隨之覺醒。把每個個體都看作是改變世界的最核心資源,即個體能量的釋放,這是自由思想的前提。貿易刺激了借貸和融資等金融手段,這其實就是槓桿,就可以撬動更瘋狂的冒險。
文藝復興帶來了市場經濟和知識型社會下的現代思想和世界觀、財富和技術的積累。萬事俱備,就等著第一批冒險家們的出海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