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對歐洲的意義

2020-11-30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主任,ID:lixingleguanpa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圖:Paul Gauguin

世界發展成今天這個樣子,歐洲文明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就是近四五百年的世界,整個歐洲向世界輸出了戰爭和文明,輸出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輸出了市場經濟和宗教。

14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四處徵戰,不僅傳播伊斯蘭教,也帶動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阿拉伯數字。

14世紀初,古代中國也比歐洲強大許多。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聽說過中國,並根據遊記對遙遠神秘的東方展開了遐想。這個時期的中國不僅國力強盛,當時的明朝統治著跟整個歐洲差不多的領土,科技水平也遙遙領先,造紙術、印刷術等也相繼傳入歐洲。

為什麼是歐洲,而不是阿拉伯或者中國這樣文明古國?答案可能是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13世紀末興起於義大利,16世紀開始蔓延至歐洲各國。對起源的解釋是這樣的,義大利人生活在古羅馬帝國的土地上,熟知拉丁語,可以從歷史典籍中汲取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明,其次教皇本人在義大利羅馬。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正如字面上的意思,文藝復興的確誕生了許多了不起的文藝,比如眾所周知的文學三傑和美術三傑以及他們的傳世作品。但靠文藝能夠給歐洲帶來什麼樣的力量,這顯然是沒有說服力的。

文藝復興最核心的力量是人文主義。以人為本,自我意識的覺醒。文學三傑之一的彼得拉克,義大利知名學者和詩人,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他提出,人應是萬物中心,不僅是被神和自然支配的對象。人文主義思潮強調了個體的獨特性和價值。

威尼斯人在1300年左右發明了凸面鏡,之後鏡子傳遍歐洲大陸。一開始鏡子是奢侈品,皇室和貴族才買得起。今天看這件事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鏡子的發明如同黑暗時代的一束光,因為人終於可以在現實世界認清自己了。而且由於價格不菲,認清自己在一開始屬於特權。在鏡子誕生之前,人只能通過銅鏡或水面看到模糊的自我。

古羅馬時期人人都有姓名,但後來保有這個習慣的只是皇室和貴族。文藝復興開始更多普通歐洲人有了姓名,個人的身份和意識在姓名裡得到一次確認。甚至可以這麼認為,人文主義作為一種核心價值觀得到普及,個人擁有名字是自然而然的權利。

文藝復興期間另外兩個重大發明,一個是時鐘,另一個是古騰堡的活字印刷。時鐘要比中國古代的日晷更加精確,人們終於有了更細緻的時間概念,也必然提高了生產效率。活字印刷帶來的是知識的快速傳播,在文化史上被認為是文字發明本身。

出版業不僅傳播了《聖經》,也助力了當時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革命。理論上有了印刷術,就可以傳播一切思想,尤其是科學思想。而且也不再必須採納只有少數貴族精英才會的拉丁語。但丁率先使用方言寫就《神曲》。更多的形式的表達嘗試有了更加有效的傳播媒介。

教會的審查根本跟不上思想通過印刷物傳播的速度。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觸達更多人群。雖然哥白尼的「日心說」今天看來也是錯得淺,但在當時幾乎是革命性的想法。當時的歐洲人的世界觀約等於宗教觀,《聖經》已經把所有事情都說明白了,科學革命得罪的是教會,喚醒的是全新的現代化的世界觀。

而以上這一切都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

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是海上貿易霸主。1495年,法國出使威尼斯的大使菲·科明稱其為「我所見過的最富麗堂皇的城市。」威尼斯熱火朝天的貿易很自然地誕生了借貸和融資等現代金融手段。也是在威尼斯第一次出現「銀行家」這一稱呼。

有了借貸這種金融工具之後,出現金融家族或財團也就是水到渠成。文藝復興時期最知名的非美第奇家族莫屬。這個家族靠給教皇理財致富。美第奇家族是第一個不通過戰爭、聯姻、承襲等方式獲得貴族地位的家族。這是商業對歐洲封建等級的一次衝擊。足夠的財富可以換來足夠的社會地位,躋身上流社會。

美第奇家族不僅贊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也贊助科學家。比如伽利略。為了謀求一個好的職業發展,伽利略把木星的衛星命名為「美第奇之星」,用來向美第奇家族致意。隨後伽利略就被任命為美第奇家族宮廷的首席數學家和哲學家。

歐洲文藝復興,人為主義重新評估個人的價值,個人的自我意識隨之覺醒。把每個個體都看作是改變世界的最核心資源,即個體能量的釋放,這是自由思想的前提。貿易刺激了借貸和融資等金融手段,這其實就是槓桿,就可以撬動更瘋狂的冒險。

文藝復興帶來了市場經濟和知識型社會下的現代思想和世界觀、財富和技術的積累。萬事俱備,就等著第一批冒險家們的出海的成果了。

相關焦點

  • 文藝復興為什麼是「Renaissance」?
    》英文版書影   眾所周知,「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至16世紀發生在歐洲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文化運動。而義大利文中的「文藝復興」一詞為「Rinascimento」,正是瓦薩裡所用的「rinascita」一詞的變形。義大利語文藝復興「Rinascimento」,是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合併構成的詞。文藝復興這個詞由於瓦薩裡的創造與使用,後來在歐洲逐漸流行起來。
  • 文藝復興後的歐洲平民:因為讀書,開始捍衛「隱私權」
    談到文藝復興,出現在普通人腦海中的,都是一些大人物,比如達文西、莎士比亞、米開朗基羅……那麼,歐洲普通人的文藝復興是什麼樣的呢?我們今天就從「讀書」這件小事開始,聊聊那個巨變的時代。中世紀的歐洲,普通人都讀什麼書?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近代以14世紀為起點,是隨著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生,作為開始的標誌,從此後,西方告別封建社會,步入資本主義社會。經過「黑死病」的打擊後,歐洲人痛定思痛,凝聚力得到空前增長。再不站起來,整個歐洲就倒下了。在關乎歐洲大陸生死存亡的關頭,「黑死病」無疑成為「文藝復興」發展壯大下去的導火線。人們冷靜下來後,似乎從但丁的《神曲》裡看到了曙光,堅定了開展「文藝復興」的信念。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 十四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近代文明黎明期,偉大的文藝復興放射光芒
    這樣,一種完全嶄新的近代精神就產生了,文藝復興是反對神權、反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成為託起近代歐洲的力量。然而,黑死病和中古晚期的封建主義危機,卻正是文藝復興的背景。十四世紀中葉,歐洲飽受黑死病的摧殘,大瘟疫奪去了歐洲五分之二的生命,大瘟疫繼續在整個歐洲大陸肆虐傳播,伴隨它而來的是,封建主義危機所帶來的飢餓、戰爭、愚味、冷漠、迷信和死亡,大瘟疫、秩序紊亂和經濟崩潰給所有的人們帶來了空前巨大的壓力,歐洲進入了全面崩潰的動蕩時期。但是,就在這毀滅和絕望之中,一片燦爛的陽光在義大利佛羅倫斯和威尼斯諸城中冉冉升起。一場永遠改變人類生活和思想的運動就此開始。
  • 中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開始發展,文藝復興思想也應運而生
    中世紀的歐洲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一個黑暗的時期,那時正是基督教主導下的歐洲社會,不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呈現出了基督教的鮮明特點。這種社會各方面的單一發展和單一特徵,使得整個西歐世界在中世紀時期展現出了文化枯竭的發展趨勢。
  • 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出現,終結了西歐文化的沙漠時期
    中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開始發展,文藝復興思想也應運而生 中世紀的歐洲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一個黑暗的時期,那時正是基督教主導下的歐洲社會,不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呈現出了基督教的鮮明特點。
  • 文藝復興時期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文學
    文藝復興: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時期產生的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思想鬥爭採用: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術語解釋文藝復興:114—17世紀初歐洲一系列新興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的總稱。
  • 歐洲人的文藝復興,是要恢復何時的「興盛」?
    」是指14—17世紀時一場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興起,然後擴展到西歐各國,在16世紀時達到頂峰,帶來了一段科學與藝術的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人類近代精神的覺醒
    我們在閱讀歐洲歷史時,最簡單的時間順序是古代、中世紀、近現代。中世紀是黑暗的,而黑暗時代結束之後,歐洲也就進入了近代,那麼如何去確定黑暗時代和近代之間的界限呢?一般認為,在這樣一個劃時代的轉型期,存在幾個重要標誌,比如說地理大發現,再比如說宗教改革;而另一個重要的標誌便是我們這裡要談到的文藝復興。
  • 英語的強勢地位與漢語文藝復興
    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公民理念尚未真正進入漢語「民」字的意義體系中,我們在言說「民」時很少想到「民」在現代文化語境中首先的「公民」,「公民」還是漢語中的外語。實際上,「人民」概念在西方文化中也曾長期意指「領袖」、「貴族」、「上層」之外的大多數,它與權利概念的全面聯繫已經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事。
  • 《劍橋文藝復興哲學史》:全面展現文藝復興哲學多樣面貌
    布克哈特(Burckhardt)傑出的論著,關於哲學對文藝復興文明的貢獻基本上保持沉默,而盎格魯-薩克遜學術傳統通常認為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死後的兩個世紀,如果有什麼意義的話,也只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和「新哲學」英雄般時代的陪襯。
  • 20世紀歐洲時期,中世紀對歐洲的第三大貢獻「東西交流」走向近代
    西歐的文化在歐洲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實際上是近代歐洲文明(自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文明的形成過程中,東方文明功不可沒,具體來說,是阿拉伯人的功勞。十二三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將希臘哲學的原本從兩河流域經過敘利亞,一直傳到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成為第一個轉運希臘哲學的基地。
  • 文藝復興、大學教育、科學革命:歐羅巴是如何崛起的?
    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所有民族都沒有向外擴張或傳播其文明的能力。歐洲大陸幅員並不廣闊,其東部與亞洲接壤,邊界也不十分清晰明確,法國詩人瓦萊裡曾把歐洲稱為「亞洲大陸的岬角」。
  • 文藝復興運動:中世紀時期寶貴的思想光芒
    文藝復興運動:中世紀時期寶貴的思想光芒14世紀在天主教會長期進行黑暗統治下的歐洲,思想文化處於停滯狀態,很多人甚至已經失去了獨自思考的能力,宗教神學處處壓抑著原本嚮往自由的人性。而文藝復興也由此拉開了序幕。「人文主義」的思想就像一股暗流一樣汩汩的湧動,越來越多的人們不再聽信來世的鬼話,開始追求眼前的幸福,他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生活質量,吃得好穿的暖使他們擁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與滿足感。許多著名的建築也都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與此同時,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也開始追求新的藝術,他們寫詩,唱歌,作畫,雕刻。
  • 世界通簡史:西方歷史,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啟蒙運動的爆發
    百家原創作者:晨西講歷史西方的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運動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觀點,有些觀點頗為偏激,小編對這些觀點有點好奇。就調查了下當時著名的學者的個人見解。理性主義史學有論者認為:「西方歷史學由傳統步入近代的開闔的大關鍵,第一幕是文藝復興運動,第二幕是啟蒙運動。」此說很有見地。啟蒙運動不僅迅速地促進著西方社會的變革,而且有力地推動著西方歷史學的進步。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西方史學在18世紀獲得了很大的發展。18世紀的西方史學,總的來說是以理性主義為主導思想的。
  • 科學家發現500年前文藝復興時期古船!
    導言:對於喜好、研究歷史的朋友來說,文藝復興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大航海也是刺激文藝復興運動的因素之一,但是這些多學習於文學藝術上。前不久,科學家們宣布在波羅的海找到了沉沒500年的古船,該船可追溯至文藝復興時期,並且保存完好,而這艘船也將會帶領世人重新回到那個黑暗與復興交織的時代。
  • 部隊文職基礎知識:西方文學之文藝復興
    談到西方文學,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代表人物以文學三傑和美術三傑為主。其中文學三傑有: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美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但丁,跨世紀詩人,其代表作《神曲》也是中世紀的巔峰之作。除《神曲》外,但丁還著有《新生》、《詩集》等著作。因為但丁在文學上的成就,但丁、莎士比亞、歌德被譽為三大文學巨匠。
  • 女神「蒙娜麗莎」漂洋過海來看你 文藝復興三傑真跡明年4月和你...
    12月28日,《蒙娜麗莎的微笑和文藝復興三傑——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新聞發布會在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來自發布會上的消息,迄今重慶規模最大的文藝復興珍品展將於2019年4月26日至8月8日舉行。
  • 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偉大劇作家不只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是西方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時期之一,而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戲劇是最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體裁。因此,選擇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的代表作進行譯介,無疑有助於加深對於文藝復興、對於英國乃至對於整個西方世界的了解。
  • 普勒:淺談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對公共關係的影響
    公共關係學之父愛德華·伯內斯曾提到,在此期間有兩次重要的運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前者是一場世俗化運動,它強調人之理性對於認識自然和社會正當性;後者是一場宗教運動,它強調個體意識的正當性。該時期特別強調了個體和輿論的重要性,若無這兩次運動,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公共關係將無從談起。那麼,這兩次運動是如何影響著今天的公共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