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讀鋁基板pcb製作規範及設計規則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一、鋁基板的技術要求

  到目前為止,尚未見國際上有鋁基覆銅板標準。我國由704廠負責起草了電子行業軍用標準《阻燃型鋁基覆銅層壓板規範》。

  主要技術要求有:

  尺寸要求,包括板面尺寸和偏差、厚度及偏差、垂直度和翹曲度;外觀,包括裂紋、劃痕、毛刺和分層、鋁氧化膜等要求;性能方面,包括剝離強度、表面電阻率、最小擊穿電壓、介電常數、燃燒性和熱阻等要求。

  鋁基覆銅板的專用檢測方法:

  一是介電常數及介質損耗因數測量方法,為變Q值串聯諧振法,將試樣與調諧電容串聯接入高頻電路,測量串聯迴路的Q值的原理;

  二是熱阻測量方法,以不同測溫點之間溫差與導熱量之比來計算。​

  二、鋁基板線路製作

  (1)機械加工:鋁基板鑽孔可以,但鑽後孔內孔邊不允許有任何毛刺,這會影響耐壓測試。銑外形是十分困難的。而衝外形,需要使用高級模具,模具製作很有技巧,作為鋁基板的難點之一。外形衝後,邊緣要求非常整齊,無任何毛刺,不碰傷板邊的阻焊層。通常使用操兵模,孔從線路衝,外形從鋁面衝,線路板衝制時受力是上剪下拉,等等都是技巧。衝外形後,板子翹曲度應小於0.5%。

  (2)整個生產流程不許擦花鋁基面:鋁基面經手觸摸,或經某種化學藥品都會產生表面變色、發黑,這都是絕對不可接收的,重新打磨鋁基面客戶有的也不接收,所以全流程不碰傷、不觸及鋁基面是生產鋁基板的難點之一。有的企業採用鈍化工藝,有的在熱風整平(噴錫)前後各貼上保護膜……小技巧很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3)過高壓測試:通信電源鋁基板要求100%高壓測試,有的客戶要求直流電,有的要求交流電,電壓要求1500V、1600V,時間為5秒、10秒,100%印製板作測試。板面上髒物、孔和鋁基邊緣毛刺、線路鋸齒、碰傷任何一丁點絕緣層都會導致耐高壓測試起火、漏電、擊穿。耐壓測試板子分層、起泡,均拒收。

  三、鋁基板pcb製作規範

  1、鋁基板往往應用於功率器件,功率密度大,所以銅箔比較厚。如果使用到3oz以上的銅箔,厚銅箔的蝕刻加工需要工程設計線寬補償,否則,蝕刻後線寬就會超差。

  2、鋁基板的鋁基面在PCB加工過程中必須事先用保護膜給予保護,否則,一些化學藥品會浸蝕鋁基面,導致外觀受損。且保護膜極易被碰傷,造成缺口,這就要求整個PCB加工過程必須插架。

  3、玻纖板鑼板使用的銑刀硬度比較小,而鋁基板使用的銑刀硬度大。加工過程中生產玻纖板銑刀轉速快,而生產鋁基板至少慢了三分之二。

  4、電腦銑邊玻纖板只是使用機器本身的散熱系統散熱就可以了,但是加工鋁基板就必須另外的針對鑼頭加酒精散熱。

  四、PCB工藝規範及PCB設計安規原則

  1.目的

  規範產品的PCB工藝設計,規定PCB工藝設計的相關參數,使得PCB的設計滿足可生產性、可測試性、安規、EMC、EMI等的技術規範要求,在產品設計過程中構建產品的工藝、技術、質量、成本優勢。

  2.適用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所有電了產品的PCB工藝設計,運用於但不限於PCB的設計、PCB投板工藝審查、單板工藝審查等活動。

  本規範之前的相關標準、規範的內容如與本規範的規定相牴觸的,以本規範為準。

  3.定義

  導通孔(via):一種用於內層連接的金屬化孔,但其中並不用於插入元件引線或其它增強

  材料。

  盲孔(Blindvia):從印製板內僅延展到一個表層的導通孔。

  埋孔(Buriedvia):未延伸到印製板表面的一種導通孔。

  過孔(Throughvia):從印製板的一個表層延展到另一個表層的導通孔。

  元件孔(Componenthole):用於元件端子固定於印製板及導電圖形電氣聯接的孔。

  Standoff:表面貼器件的本體底部到引腳底部的垂直距離。

  4.引用/參考標準或資料

  TS—S0902010001《《信息技術設備PCB安規設計規範》》

  TS—SOE0199001《《電子設備的強迫風冷熱設計規範》》

  TS—SOE0199002《《電子設備的自然冷卻熱設計規範》》

  IEC60194《《印製板設計、製造與組裝術語與定義》》(PrintedCircuitBoarddesign

  manufactureandassembly-termsanddefinitions)

  IPC—A—600F《《印製板的驗收條件》》(Acceptablyofprintedboard)

  IEC60950

  5.規範內容

  5.1PCB板材要求

  5.1.1確定PCB使用板材以及TG值

  確定PCB所選用的板材,例如FR—4、鋁基板、陶瓷基板、紙芯板等,若選用高TG值的板材,應在文件中註明厚度公差。

  5.1.2確定PCB的表面處理鍍層

  確定PCB銅箔的表面處理鍍層,例如鍍錫、鍍鎳金或OSP等,並在文件中註明。

  5.2熱設計要求

  5.2.1高熱器件應考慮放於出風口或利於對流的位置

  PCB在布局中考慮將高熱器件放於出風口或利於對流的位置。

  5.2.2較高的元件應考慮放於出風口,且不阻擋風路

  5.2.3散熱器的放置應考慮利於對流

  5.2.4溫度敏感器械件應考慮遠離熱源

  對於自身溫升高於30℃的熱源,一般要求:

  a.在風冷條件下,電解電容等溫度敏感器件離熱源距離要求大於或等於2.5mm;

  b.自然冷條件下,電解電容等溫度敏感器件離熱源距離要求大於或等於4.0mm。

  若因為空間的原因不能達到要求距離,則應通過溫度測試保證溫度敏感器件的溫升在降額

  範圍內。

  5.2.5大面積銅箔要求用隔熱帶與焊盤相連

  為了保證透錫良好,在大面積銅箔上的元件的焊盤要求用隔熱帶與焊盤相連,對於需過5A

  .2.6過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兩端焊盤的散熱對稱性

  為了避免器件過回流焊後出現偏位、立碑現象,地回流焊的0805以及0805以下片式元件。兩端焊盤應保證散熱對稱性,焊盤與印製導線的連接部寬度不應大於0.3mm(對於不對稱焊盤)

  5.2.7高熱器件的安裝方式及是否考慮帶散熱器

  確定高熱器件的安裝方式易於操作和焊接,原則上當元器件的發熱密度超過0.4W/cm3,單靠元器件的引線腿及元器件本身不足充分散熱,應採用散熱網、匯流條等措施來提高過電流能力,匯流條的支腳應採用多點連接,儘可能採用鉚接後過波峰焊或直接過波峰焊接,以利於裝配、焊接;對於較長的匯流條的使用,應考慮過波峰時受熱匯流條與PCB熱膨脹係數不匹配造成的PCB變形。

  為了保證搪錫易於操作,錫道寬度應不大於等於2.0mm,錫道邊緣間距大於1.5mm。

  5.3器件庫選型要求

  5.3.1已有PCB元件封裝庫的選用應確認無誤

  PCB上已有元件庫器件的選用應保證封裝與元器件實物外形輪廓、引腳間距、通孔直徑等相符合。

  5.3.2新器件的PCB元件封裝庫存應確定無誤

  PCB上尚無件封裝庫的器件,應根據器件資料建立打撈的元件封裝庫,並保證絲印庫存與實物相符合,特別是新建立的電磁元件、自製結構件等的元件庫存是否與元件的資料(承認書、圖紙)相符合。新器件應建立能夠滿足不同工藝(回流焊、波峰焊、通孔回流焊)要求的元件庫。

  5.3.3需過波峰焊的SMT器件要求使用表面貼波峰焊盤庫

  5.3.4軸向器件和跳線的引腳間距的種類應儘量少,以減少器件的成型和安裝工具。

  5.3.5不同PIN間距的兼容器件要有單獨的焊盤孔,特別是封裝兼容的繼電器的各兼容焊盤之間要連線。

  5.3.6錳銅絲等作為測量用的跳線的焊盤要做成非金屬化,若是金屬化焊盤,那麼焊接後,焊盤內的那段電阻將被短路,電阻的有效長度將變小而且不一致,從而導致測試結果不準確。

  5.3.7不能用表貼器件作為手工焊的調測器件,表貼器件在手工焊接時容易受熱衝擊損壞。

  5.3.8除非實驗驗證沒有問題,否則不能選用和PCB熱膨脹係數差別太大的無引腳表貼器件,這容易引起焊盤拉脫現象。

  5.3.9除非實驗驗證沒有問題,否則不能選非表貼器件作為表貼器件使用。因為這樣可能需要手焊接,效率和可靠性都會很低。

  5.3.10多層PCB側面局部鍍銅作為用於焊接的引腳時,必須保證每層均有銅箔相連,以增加鍍銅的附著強度,同時要有實驗驗證沒有問題,否則雙面板不能採用側面鍍銅作為焊接引腳。

  5.4基本布局要求

  5.4.1PCBA加工工序合理

  製成板的元件布局應保證製成板的加工工序合理,以便於提高製成板加工效率和直通率。

  PCB布局選用的加工流程應使加工效率最高。

  5.4.2波峰焊加工的製成板進板方向要求有絲印標明

  5.4.3兩面過回流焊的PCB的BOTTOM面要求無大體積、太重的表貼器件需兩面都過回流焊的PCB,第一次回流焊接器件重量限制如下:

  A=器件重量/引腳與焊盤接觸面積

  片式器件:A≦0.075g/mm2

  翼形引腳器件:A≦0.300g/mm2

  J形引腳器件:A≦0.200g/mm2

  面陣列器件:A≦0.100g/mm2

  若有超重的器件必須布在BOTTOM面,則應通過試驗驗證可行性。

  5.4.4需波峰焊加工的單板背面器件不形成陰影效應的安全距離已考慮波峰焊工藝的SMT器件距離

  5.4.5大於0805封裝的陶瓷電容,布局時儘量靠近傳送邊或受應力較小區域,其軸向儘量與進板方向平行,儘量不使用1825以上尺寸的陶瓷電容。

  5.4.6經常插拔器件或板邊連接器周圍3mm範圍內儘量不布置SMD,以防止連接器插拔時產生的應力損壞器件。

  5.4.7過波峰焊的表面貼器件的standoff符合規範要求

  過波峰焊的表面貼器件的standoff應小於0.15mm,否則不能布在B面過波峰焊,若器件的standoff在0.15mm與0.2mm之間,可在器件本體底下布銅箔以減少器件本體底部與PCB表面的距離。

  5.4.8波峰焊時背面測試點不連錫的最小安全距離已確定

  為保證過波峰焊時不連錫,背面測試點邊緣之間距離應大於1.0mm。

  5.4.9過波峰焊的插件元件焊盤間距大於1.0mm

  為保證過波峰焊時不連錫,過波峰焊的插件元件焊盤邊緣間距應大於1.0mm(包括元件本身引腳的焊盤邊緣間距)。

  優選插件元件引腳間距(pitch)≧2.0mm,焊盤邊緣間距≧1.0mm。

  5.4.10BGA周圍3mm內無器件

  為了保證可維修性,BGA器件周圍需留有3mm禁布區,最佳為5mm禁布區。一般情況下BGA不允許放置背面(兩次過回流焊的單板地第一次過過回流焊面);當背面有

  BGA器件時,不能在正面BGA5mm禁布區的投影範圍內布器件。

  5.4.11貼片元件之間的最小間距滿足要求

  同種器件:≧0.3mm

  異種器件:≧0.13*h+0.3mm(h為周圍近鄰元件最大高度差)

  只能手工貼片的元件之間距離要求:≧1.5mm。

  5.4.12元器件的外側距過板軌道接觸的兩個板邊大於、等於5mm

  5.4.13可調器件、可插拔器件周圍留有足夠的空間供調試和維修應根據系統或模塊的PCBA安裝布局以及可調器件的調測方式來綜合考慮可調器件的排布方向、調測空間;可插拔器件周圍空間預留應根據鄰近器件的高度決定。

  5.4.14所有的插裝磁性元件一定要有堅固的底座,禁止使用無底座插裝電感

  5.4.15有極性的變壓器的引腳儘量不要設計成對稱形式

  5.4.16安裝孔的禁布區內無元器件和走線(不包括安裝孔自身的走線和銅箔)

  5.4.17金屬殼體器件和金屬件與其它器件的距離滿足安規要求

  金屬殼體器件和金屬件的排布應在空間上保證與其它器件的距離滿足安規要求。

  5.4.18對於採用通孔回流焊器件布局的要求

  a.對於非傳送邊尺寸大於300mm的PCB,較重的器件儘量不要布置在PCB的中間,以減輕由於插裝器件的重量在焊接過程對PCB變形的影響,以及插裝過程對板上已經貼放的器件的影響。

  b.為方便插裝,器件推薦布置在靠近插裝操作側的位置。

  c.尺寸較長的器件(如內存條插座等)長度方向推薦與傳送方向一致。

  d.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盤邊緣與pitch≦0.65mm的QFP、SOP、連接器及所有的BGA的

  絲印之間的距離大於10mm。與其它SMT器件間距離》2mm。

  e.通孔回流焊器件本體間距離》10mm。有夾具扶持的插針焊接不做要求。

  f.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盤邊緣與傳送邊的距離》10mm;與非傳送邊距離》5mm。

  5.4.19通孔回流焊器件禁布區要求

  a.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盤周圍要留出足夠的空間進行焊膏塗布,具體禁布區要求為:對於歐式連接器靠板內的方向10.5mm不能有器件,在禁布區之內不能有器件和過孔。

  b.須放置在禁布區內的過孔要做阻焊塞孔處理。

  5.4.20器件布局要整體考慮單板裝配幹涉器件在布局設計時,要考慮單板與單板、單板與結構件的裝配幹涉問題,尤其是高器件、立體裝配的單板等。

  5.4.21器件和機箱的距離要求

  器件布局時要考慮儘量不要太靠近機箱壁,以避免將PCB安裝到機箱時損壞器件。特別注意安裝在PCB邊緣的,在衝擊和振動時會產生輕微移動或沒有堅固的外形的器件:如立裝電阻、無底座電感變壓器等,若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就要採取另外的固定措施來滿足安規和振動要求。

  5.4.22有過波峰焊接的器件儘量布置在PCB邊緣以方便堵孔,若器件布置在PCB邊緣,並且式裝夾具做的好,在過波峰焊接時甚至不需要堵孔。

  5.4.23設計和布局PCB時,應儘量允許器件過波峰焊接。選擇器件時儘量少選不能過波峰焊接的器件,另外放在焊接面的器件應儘量少,以減少手工焊接。

  5.4.24裸跳線不能貼板跨越板上的導線或銅皮,以避免和板上的銅皮短路,綠油不能作為有效的絕緣。

  5.4.25布局時應考慮所有器件在焊接後易於檢查和維護。

  5.4.26電纜的焊接端儘量靠近PCB的邊緣布置以便插裝和焊接,否則PCB上別的器件會阻礙電纜的插裝焊接或被電纜碰歪。

  5.4.27多個引腳在同一直線上的器件,象連接器、DIP封裝器件、T220封裝器件,布局時應使其軸線和波峰焊方向平行。

  5.4.28較輕的器件如二級管和1/4W電阻等,布局時應使其軸線和波峰焊方向垂直。這樣能防止過波峰焊時因一端先焊接凝固而使器件產生浮高現象。

  5.4.29電纜和周圍器件之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間,否則電纜的折彎部分會壓迫並損壞周圍器件及其焊點。

  5.5走線要求

  5.5.1印製板距板邊距離:V-CUT邊大於0.75mm,銑槽邊大於0.3mm。

  為了保證PCB加工時不出現露銅的缺陷,要求所有的走線及銅箔距離板邊:V—CUT邊大於0.75mm,銑槽邊大於0.3mm(銅箔離板邊的距離還應滿足安裝要求)。

  5.5.2散熱器正面下方無走線(或已作絕緣處理)

  為了保證電氣絕緣性,散熱器下方周圍應無走線(考慮到散熱器安裝的偏位及安規距離),若需要在散熱器下布線,則應採取絕緣措施使散熱器與走線絕緣,或確認走線與散熱器是同等電位。

  5.5.3金屬拉手條底下無走線

  為了保證電氣絕緣性,金屬拉手條底下應無走線。

  5.5.4各類螺釘孔的禁布區範圍要求

  各種規格螺釘的禁布區範圍(此禁布區的範圍只適用於保證電氣絕緣的安裝空間,未考慮安規距離,而且只適用於圓孔):

  5.5.5要增加孤立焊盤和走線連接部分的寬度(淚滴焊般),特別是對於單面板的焊盤,以避免過波峰焊接時將焊盤拉脫。

  5.6固定孔、安裝孔、過孔要求

  5.6.1過波峰的製成板上下需接地的安裝孔和定位孔應定為右非金屬化孔。

  5.6.2BGA下方導通孔孔徑為12mil

  5.6.3SMT焊盤邊緣距導通也邊緣的最小距離為10mil,若過孔塞綠油,則最小距離為6mil。

  5.6.4SMT器件的焊盤上無導通孔(註:作為散熱用的DPAK封裝的焊盤除外)

  5.6.5通常情況下,應採用標準導通孔尺寸

  5.6.6過波峰焊接的板,若元件面有貼板安裝的器件,其底下不能有過孔或者過孔要蓋綠油。

  5.7基準點要求

  5.7.1有表面貼器件的PCB板對角至少有兩個不對稱基準點

  5.7.2基準點中心距板邊大於5mm,並有金屬圈保護

  a.形狀:基準點的優選形狀為實心圓。

  b.大小:基準點的優選尺寸為直徑40mil±1mil。

  c.材料:基準點的材料為裸銅或覆銅,為了增加基準點和基板之間的對比度,可在基準點下面敷設大的銅箔。

  5.7.3基準點焊盤、阻焊設置正確

  5.7.4基準點範圍內無其它走線及絲印

  為了保證印刷和貼片的識別效果,基準點範圍內應無其它走線及絲印。

  5.7.5需要拼板的單板,單元板上儘量確保有基準點需要拼板的單板,每塊單元板上儘量保證有基準點,若由於空間原因單元板上無法布下基準點時,則單元板上可以不布基準點,但應保證拼板工藝上有基準點。

  5.8絲印要求

  5.8.1所有元器件、安裝孔、定位孔都有對應的絲印標號

  為了方便製成板的安裝,所有元器件、安裝孔、定位孔都有對應的絲印標號,PCB上的安裝孔絲印用H1、H2……Hn進行標識。

  5.8.2絲印字符遵循從左至右、從下往上的原則

  絲印字符儘量遵循從左至右、從下往上的原則,對於電解電容、二極體等極性的器件在每個功能單元內儘量保持方向一致。

  5.8.3器件焊盤、需要搪錫的錫道上無絲印,器件位號不應被安裝後器件所遮擋。(密度較高,PCB上不需作絲印的除個)

  為了保證器件的焊接可靠性,要求器件焊盤上無絲印;為了保證搪錫的錫道連續要求需搪錫的錫道上無絲印;為了便於器件插裝和維修,器件位號不應被安裝後器件所擋;絲印不能壓在導通孔、焊盤上,以免開阻焊窗時造成部分絲印丟失,影響訓別。絲印間距大於5mil。

  5.8.4有極性元器件其極性在絲印圖上表示清楚,極性方向標記就易於辨認。

  5.8.5有方向的接插件其方向在絲印上表示清楚。

  5.8.6PCB上應有條形碼位置標識

  在PCB板面空間允許的情況下,PCB上應有42*6的條形碼絲印框,條形碼的位置應考慮方便掃描。

  5.8.7PCB板名、日期、版本號等製成板信息絲印位置應明確。

  PCB文件上應有板名、日期、版本號等製成板信息絲印,位置明確、醒目。

  5.8.8PCB上應有廠家完整的相關信息及防靜電標識。

  5.8.9PCB光繪文件的張數正確,每層應有正確的輸出,並有完整的層數輸出。

  5.8.10PCB上器件的標識符必須和BOM清單中的標識符號一致。

  5.9安規要求

  5.9.1保險管的安規標識齊全

  保險絲附近是否有6項完整的標識,包括保險絲序號、熔斷特性、額定電流值、防爆特性、額定電壓值、英文警告標識。

  如F101F3.15AH,250Vac,「CAUTION:ForContinuedProtectionAgainstRiskofFire,

  ReplaceOnlyWithSameTypeandRatingofFuse」。

  若PCB上沒有空間排布英文警告標識,可將工,英文警告標識放到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中說明。

  5.9.2PCB上危險電壓區域標註高壓警示符

  PCB的危險電壓區域部分應用40mil寬的虛線與安全電壓區域隔離,並印上高壓危險標

  5.9.3原、付邊隔離帶標識清楚

  PCB的原、付邊隔離帶清晰,中間有虛線標識。

  5.9.4PCB板安規標識應明確

  PCB板五項安規標識(UL認證標誌、生產廠家、廠家型號、UL認證文件號、阻燃等級)齊全。

  5.9.5加強絕緣隔離帶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滿足要求

  PCB上加強絕緣隔離帶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滿足要求,具體參數要求參見相關的《《信息技術設備PCB安規設計規範》》。

  靠隔離帶的器件需要在10N推力情況下仍然滿足上述要求。

  除安規電容的外殼到引腳可以認為是有效的基本絕緣外,其它器件的外殼均不認為是有效絕緣,有認證的絕緣套管、膠帶認為是有效絕緣。

  5.9.6基本絕緣隔離帶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滿足要求

  原邊器件外殼對接地外殼的安規距離滿足要求。

  原邊器件外殼對接地螺釘的安規距離滿足要求。

  原邊器件外殼對接地散熱器的安規距離滿足要求。(具體距離尺寸通過查表確定)

  5.9.7製成板上跨接危險和安全區域(原付邊)的電纜應滿足加強絕緣的安規要求

  5.9.8考慮10N推力,靠近變壓器磁芯的兩側器件應滿足加強絕緣的要求

  5.9.9考慮10N推力,靠近懸浮金屬導體的器件應滿足加強絕緣的要求

  5.9.10對於多層PCB,其內層原付邊的銅箔之間應滿足電氣間隙爬電距離的要求(汙染等級按照Ⅰ計算)

  5.9.11對於多層PCB,其導通孔附近的距離(包括內層)應滿足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的要求

  5.9.12對於多層PCB層間一次側與二次側的介質厚度要求≧0.4mm

  層間厚度指的是介質厚度(不包括銅箔厚度),其中2—3、4—5、6—7、8—9、10—11間用的是芯板,其它層間用的是半固化片。

  5.9.13裸露的不同電壓的焊接端子之間要保證最小2mm的安規距離,焊接端子在插入焊接後可能發生傾斜和翹起而導致距離變小。

  5.10PCB尺寸、外形要求

  5.10.1PCB尺寸、板厚已在PCB文件中標明、確定,尺寸標註應考慮廠家的加工公差。

  板厚(±10%公差)規格:0.8mm、1.0mm、1.2mm、1.6mm、2.0mm、2.5mm、3.0mm、3.5mm

  5.10.2PCB的板角應為R型倒角

  為方便單板加工,不拼板的單板板角應為R型倒角,對於有工藝邊和拼板的單板,工藝邊應為R型倒角,一般圓角直徑為Φ5,小板可適當調整。有特殊要求按結構圖表示方法明確標出R大小,以便廠家加工。

  5.10.3尺寸小於50mmX50mm的PCB應進行拼板(鋁基板和陶瓷基板除外)

  一般原則:當PCB單元板的尺寸《50mmx50mm時,必須做拼板;

  當拼板需要做V-CUT時,拼板的PCB板厚應小於3.5mm;

  最佳:平行傳送邊方向的V-CUT線數量≤3(對於細長的單板可以例外);

  5.10.4不規則的拼板銑槽間距大於80mil。

  不規則拼板需要採用銑槽加V-cut方式時,銑槽間距應大於80mil。

  5.10.5不規則形狀的PCB而沒拼板的PCB應加工藝邊

  不規則形狀的PCB而使製成板加工有難度的PCB,應在過板方向兩側加工藝邊。

  5.10.6PCB的孔徑的公差該為+.0.1mm。

  5.10.7若PCB上有大面積開孔的地方,在設計時要先將孔補全,以避免焊接時造成漫錫和板變形,補全部分和原有的PCB部分要以單邊幾點連接,在波峰焊後將之去掉

  5.11工藝流程要求

  5.11.1BOTTOM面表貼器件需過波峰時,應確定貼裝阻容件與SOP的布局方向正確,SOP器件軸向需與波峰方向一致。

  5.11.2SOJ、PLCC、QFP等表貼器件不能過波峰焊。

  5.11.3過波峰焊的SOP之PIN間距大於1.0mm,片式元件在0603以上。

  5.12可測試性要求

  5.12.1是否採用測試點測試。

  如果製成板不採用測試點進行測試,對下列5.12.2~5.12.15項不作要求。

  5.12.2PCB上應有兩個以上的定位孔(定位孔不能為腰形)。

  5.12.3定位的尺寸應符合直徑為(3~5cm)要求。

  5.12.4定位孔位置在PCB上應不對稱

  5.12.5應有有符合規範的工藝邊

  5.12.6對長或寬》200mm的製成板應留有符合規範的壓低杆點

  5.12.7需測試器件管腳間距應是2.54mm的倍數

  5.12.8不能將SMT元件的焊盤作為測試點

  5.12.9測試點的位置都應在焊接面上(二次電源該項不作要求)

  5.12.10測試點的形狀、大小應符合規範

  測試點建議選擇方形焊盤(選圓形亦可接受),焊盤尺寸不能小於1mm*mm。

  5.12.11測試點應都有標註(以TP1、TP2…。。進行標註)。

  5.12.12所有測試點都應已固化(PCB上改測試點時必須修改屬性才能移動位置)。

  5.12.13測試的間距應大於2.54mm。

  5.12.14測試點與焊接面上的元件的間距應大於2.54mm。

  5.12.15低壓測試點和高壓測試點的間距離應符合安規要求。

  5.12.16測試點到PCB板邊緣的距離應大於125mil/3.175mm。

  5.12.17測試點到定位孔的距離應該大於0.5mm,為定位柱提供一定淨空間。

  5.12.18測試點的密度不能大於每平方釐米4-5個;測試點需均勻分布。

  5.12.19電源和地的測試點要求。

  每根測試針最大可承受2A電流,每增加2A,對電源和地都要求多提供一個測試點。

  5.12.20對於數字邏輯單板,一般每5個IC應提供一個地線測試點。

  5.12.21焊接面元器件高度不能超過150mil/3.81mm,若超過此值,應把超高器件列表通知裝備工程師,以便特殊處理。

  5.12.22是否採用接插件或者連接電纜形式測試。

  如果結果為否,對5.12.23、5.12.24項不作要求。

  5.12.23接插件管腳的間距應是2.54mm的倍數。

  5.12.24所有的測試點應都已引至接插件上。

  5.12.25應使用可調器件。

  5.12.26對於ICT測試,每個節點都要有測試;對於功能測試,調整點、接地點、交流輸入、放電電容、需要測試的表貼器件等要有測試點。

  5.12.27測試點不能被條形碼等擋住,不能被膠等覆蓋。

  如果單板需要噴塗」三防漆」,測試焊盤必須進行特殊處理,以避免影響探針可靠接觸。

  6.附錄

  距離及其相關安全要求

  1、電氣間隙: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空氣測量的最短距離。

  2、爬電距離:兩相鄰導體或一個導體與相鄰電機殼表面的沿絕絕緣表面測量的最短距離。

  電氣間隙的決定:

  根據測量的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即可決定距離

  一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3及表4

  二次側線路之電氣間隙尺寸要求見表5

  但通常: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PE(大地)≥2.5mm,保險絲裝置

  之後可不做要求,但儘可能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發生短路損壞電源。

  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一次側直流地對大地≥2.5mm(一次側浮接地對大地)

  一次側部分對二次側部分≥4.0mm,跨接於一二次側之間之元器件

  二次側部分之電隙間隙≥0.5mm即可

  二次側地對大地≥1.0mm即可

  附註:決定是否符合要求前,內部零件應先施於10N力,外殼施以30N力,以減少其距離,使

  確認為最糟情況下,空間距離仍符合規定。

  爬電距離的決定:

  根據工作電壓及絕緣等級,查表6可決定其爬電距離

  但通常:(1)、一次側交流部分:保險絲前L—N≥2.5mm,L.N大地≥2.5mm,保險絲之後可

  不做要求,但儘量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短路損壞電源。

  (2)、一次側交流對直流部分≥2.0mm

  (3)、一次側直流地對地≥4.0mm如一次側地對大地

  (4)、一次側對二次側≥6.4mm,如光耦、Y電容等元器零件腳間距≤6.4mm要開槽。

  (5)、二次側部分之間≥0.5mm即可

  (6)、二次側地對大地≥2.0mm以上

  (7)、變壓器兩級間≥8.0mm以上

  3、絕緣穿透距離:

  應根據工作電壓和絕緣應用場合符合下列規定:

  ——對工作電壓不超過50V(71V交流峰值或直流值),無厚度要求;

  ——附加絕緣最小厚度應為0.4mm;

  ——當加強絕緣不承受在正常溫度下可能會導致該絕緣材料變形或性能降低的任何機械應力時的,則該加強絕緣的最小厚度應為0.4mm。

  如果所提供的絕緣是用在設備保護外殼內,而且在操作人員維護時不會受到磕碰或擦傷,並且屬於如下任一種情況,則上述要求不適用於不論其厚度如何的薄層絕緣材料;

  ——對附加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或者:

  ——由三層材料構成的附加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附加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或者:

  ——對加強絕緣,至少使用兩層材料,其中的每一層材料能通過對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或者:

  ——由三層絕緣材料構成的加強絕緣,其中任意兩層材料的組合都能通過加強絕緣的抗電強度試驗。

  4、有關於布線工藝注意點:

  如電容等平貼元件,必須平貼,不用點膠

  如兩導體在施以10N力可使距離縮短,小於安規距離要求時,可點膠固定此零件,保證其電氣間隙。有的外殼設備內鋪PVC膠片時,應注意保證安規距離(注意加工工藝)零件點膠固定注意不可使PCB板上有膠絲等異物。在加工零件時,應不引起絕緣破壞。

  5、有關於防燃材料要求:

  熱縮套管V—1或VTM—2以上;PVC套管V—1或VTM—2以上

  鐵氟龍套管V—1或VTM—2以上;塑膠材質如矽膠片,絕緣膠帶V—1或VTM—2以上

  PCB板94V—1以上

  6、有關於絕緣等級

  (1)、工作絕緣:設備正常工作所需的絕緣

  (2)、基本絕緣:對防電擊提供基本保護的絕緣

  (3)、附加絕緣:除基本絕緣以外另施加的獨立絕緣,用以保護在基本絕緣一旦失效時仍能防止電擊

  (4)、雙重絕緣:由基本絕緣加上附加絕緣構成的絕緣

  (5)、加強絕緣:一種單一的絕緣結構,在本標準規定的條件下,其所提供的防電擊的保護等級相當於雙重絕緣

  各種絕緣的適用情形如下:

  A、操作絕緣oprationalinsulation

  a、介於兩不同電壓之零件間

  b、介於ELV電路(或SELV電路)及接地的導電零件間。

  B、基本絕緣basicinsulation

  a、介於具危險電壓零件及接地的導電零件之間;

  b、介於具危險電壓及依賴接地的SELV電路之間;

  c、介於一次側的電源導體及接地屏蔽物或主電源變壓器的鐵心之間;

  d、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C、補充絕緣supplementaryinsulation

  a、一般而言,介於可觸及的導體零件及在基本絕緣損壞後有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零件之間,如:

  Ⅰ、介於把手、旋鈕,提柄或類似物的外表及其未接地的軸心之間。

  Ⅱ、介於第二類設備的金屬外殼與穿過此外殼的電源線外皮之間。

  Ⅲ、介於ELV電路及未接地的金屬外殼之間。

  b、做為雙重絕緣的一部分

  D、雙重絕緣

  DoubleinsulationReinforcedinsulation

  一般而言,介於一次側電路及

  a、可觸及的未接地導電零件之間,或

  b、浮接(floating)的SELV的電路之間或

  c、TNV電路之間

  雙重絕緣=基本絕緣+補充絕緣

  註:ELV線路:特低電壓電路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在導體之間或任一導體之間的交流峰值不超過42.4V或直流值不超過60V的二次電路。

  SELV電路:安全特低電壓電路。

  作了適當的設計和保護的二次電路,使得在正常條件下或單一故障條件下,任意兩個可觸及的零部件之間,以及任意的可觸及零部件和設備的保護接地端子(僅對I類設備)之間的電壓,均不會超過安全值。

  TNV:通訊網絡電壓電路

  在正常工作條件下,攜帶通信信號的電路。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鋁基板和pcb板的區別
    打開APP 一文看懂鋁基板和pcb板的區別 發表於 2019-05-13 11:18:06 它的發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設計主要是版圖設計;採用電路板的主要優點是大大減少布線和裝配的差錯,提高了自動化水平和生產勞動率。   按照線路板層數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四層板、六層板以及其他多層線路板。
  • 鋁基板是什麼材料_鋁基板製作工藝
    打開APP 鋁基板是什麼材料_鋁基板製作工藝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1-01-14 15:00:06   鋁基板是什麼材料
  • 鋁基板電路設計是怎麼進行參數設置的
    頂層和底層的鍍銅厚度為0.0178mm,鋁基板中間兩層的鍍銅厚度為0.0356mm,隔離層的厚度分別為12rail、27mil、12mil,板厚為1.4022mm。層疊結構對PCB的EMC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通過良好的層疊結構,還可以抑制電磁幹擾EMI。下面列舉一些基本的PCB層疊規則:兩個信號層儘量避免直接相鄰。相鄰的信號層之問容易引入串擾,從而導致電路功能失效。
  • 一文看懂鋁基板導熱係數標準
    鋁基板導熱係數簡介   鋁基板導熱係數顧名思義,它是一種鋁基板散熱性能參數,它是衡量鋁基板好壞的三大標準之一(熱阻值和耐壓值是另兩個性能)。鋁基板導熱係數可以在板材壓合之後經過測試儀器測試得出數據,目前導熱值高的一般是陶瓷類、銅等,但是由於考慮到成本的問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為鋁基板,相對應的鋁基板導熱係數是大家所關心的參數,導熱係數越高就是代表性能越好的標誌之一。鋁基板是一種獨特的金屬基覆銅板鋁基板,它具有良好的導熱性、電氣絕緣性能和機械加工性能。
  • 如何畫雙層pcb板_雙層pcb板布線規則(操作技巧與案例分析)
    雙層pcb,意思是在一塊pcb板子的頂層和底層都畫導線。雙面板解決了單面板中因為布線交錯的難點(可以通過孔導通到另一面),即正反兩面都有布線,元器件可以焊接在正面,也可以焊接在反面,雙層線路板這種電路板的兩面都有元器件和布線,不容質疑,設計雙層PCB板的難度要高更多,下面我們來分析下雙層pcb板布線規則並分享給大家如何畫雙層pcb板。
  • PCB鋁基板手工焊錫絲問題詳解?
    PCB鋁基板在加工過程中,為了能科學合理的確保其不錯的使用效果,一般在過後都是會選用手工焊接焊錫絲。這對焊接就有一定標準,假如焊接弄不好,會有著非常大的危害性。只有解決了所有疑難問題,才能確保PCB鋁基板使用的時間更長。
  • 順易捷科技pcb電路板質量如何判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PCB電路板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同時對元器件的層數、重量、精密度、材料、顏色、可靠性等要求越來越高,這時候選擇質量可靠的pcb電路板廠家就非常重要了,那麼順易捷科技pcb電路板質量怎麼樣呢?下面我們先看看如何判斷pcb電路板的質量。
  • 容易散熱的鋁基板工藝介紹
    容易散熱的鋁基板工藝介紹 胡薇 發表於 2018-11-09 10:16:07 一、什麼是鋁基板 PCB就是印製線路板(printedcircuit
  • 精密雷射切割在鋁基板行業的應用
    鋁基板雷射切割鋁基板是一種具有良好散熱功能的金屬基覆銅板,一般單面板由3層結構所組成,分別是電路層(銅箔)、絕緣層和金屬基層,用於高端使用的也有設計為雙面板,結構為電路層、絕緣層、鋁基、絕緣層、電路層。
  • 2019中國PCB百強及上遊供應鏈盤點
    以下,《國際電子商情》為業界解讀榜單詳情,並盤點其100家PCB企業的主營產品。);g6besmc官網:www.unimicron.comg6besmc2018年營業收入:65.81億元g6besmc8、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g6besmc簡介:成立於1992年,致力於印製電路板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
  • 建築面積計算規範解讀(第二講)
    原創作者:張向榮繼續來對《建築面積計算規範 》GB/T50353-2013進行解讀。大家在看的時候一定要先看規範原文說明,不要嫌棄字多就不看,直接跳到講解,講解針對規則中需要說明的進行解讀,所以不看規則本身是記不住的。
  •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陳翠 發表於 2019-04-28 16:06:39   pcb原理圖設計步驟
  • 解讀《律師辦理刑事案件規範》的重點條款
    這也是為什麼在本條的最後一款規定了「尊重當事人意見」、「不得違背當事人的意願」的原因。當律師與當事人不能就辯護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的情形出現時,《規則》第十二條給出了指引,規定了協商解除委託關係的條款。    二《規則》第八條:律師業務範圍    第八條 律師參與刑事訴訟,可以從事下列業務:    (一)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託,擔任辯護人。
  • 《住宅建築電氣設計規範》解讀,建議設計人員收藏!
    [導讀]《住宅建築電氣設計規範》解讀,建議設計人員收藏!
  • 河南鋁基板加工廠家價格
    通常用一把低瓦數的電烙鐵仔細錫焊,這與元件浸焊相比,基板材料受熱的持續時間要短。河南鋁基板加工廠家價格, 在巨大產能缺口下,COF基板的提價動力十分強勁。是否可以在LSM9DS1傳感器上進行包覆成型?在一塊PCBA中,我們所看到的器件最多的一定是電阻。PCBA加工技術已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廣泛,在當下各種智能化設備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不用示波器能準確測試嗎?
  • Sketch插件新利器——使用Mockplus DS製作設計規範
    Sketch,作為一款專為圖標和界面設計而打造的優質矢量繪圖工具,也是設計師們製作和完善公司企業內部設計規範系統不可或缺的設計工具。然而,逐個導出和上傳Sketch編輯優化的設計系統資源費時而費力。究竟如何才能實現Sketch和設計系統的完美對接,實時同步更新設計系統的同時,提高工作效率呢?
  • 覆銅板和鋁基板的四大區別詳解
    鋁基板工作原理   功率器件表面貼裝在電路層,器件運行時所產生的熱量通過絕緣層快速傳導到金屬基層,然後由金屬基層將熱量傳遞出去,從而實現對器件的散熱(請見圖2)。   與傳統的FR-4比,鋁基板能夠將熱阻降至最低,使鋁基板具有極好的熱傳導性能;與厚膜陶瓷電路相比,它的機械性能又極為優良。
  • 塗布在線—淺析pcb板上的紅膠作用及製作流程
    本文將帶領大家來了解pcb板上的紅膠是什麼、pcb上紅膠有什麼作用、pcb貼片加工中紅膠的作用以及SMT紅膠標準流程。pcb板上的紅膠是什麼?一般的做法會把所有的DIP與SMD零件都設計在電路板的同一面,SMD零件用錫膏印刷走回焊爐焊接,而剩下的DIP零件因為所有焊腳都露在電路板的另外一面,所以可以用波焊錫爐製程一次把所有DIP焊腳都焊接起來。所以一開始就需要兩道焊接工序,才能夠把所有器件都焊接好。為了節約PCB的布局空間,希望能夠放進更多的元器件,所以在Bottom面也需要放SMT的器件。
  • 高速PCB設計EMI之九大規則
    以下是九大規則: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677.htm  規則一:高速信號走線屏蔽規則     在高速的PCB設計中,時鐘等關鍵的高速信號線,走線需要進行屏蔽處理,如果沒有屏蔽或只屏蔽了部分,都會造成EMI的洩漏。
  • PCB Layout設計規範匯總
    採用3W規範處理關鍵信號通路。 37 PCB布線與布局 阻抗匹配檢查規則:同一網格的布線寬度應保持一致,線寬的變化會造成線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勻,當傳輸的速度較高時會產生反射,在設計中應避免這種情況。在某些條件下,可能無法避免線寬的變化,應該儘量減少中間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長度。